为什么此时的中国大地上,会出现一支如此强大的近卫军呢?这不科学!
秋山好古是个中国通。他在日俄战争时期就在中国东北活动,那时候的中国人,就好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形容的一样:呆若木鸡。
俄国人,日本人,在中国的土地上作战,两家谁也没把中国人当人。
所有的中国人,不过就是奴隶和劳力,以及慰安妇。
只要日本人想,那就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日俄两国军队肆意抓捕中国百姓充当苦力,为他们修建军事工事、搬运弹药和运送伤员,许多人惨死在两国侵略者的炮火之下。
更有一些无辜的人被日俄侵略军诬陷为“侦探”、“间谍”而惨遭杀害。
日俄两军所经之处,百姓粮食被抢,庄稼被当成饲料喂战马了。
秋山好古何曾正眼看过中国人?他们根本就不能给日本和俄国造成任何威胁——连麻烦都造不成。
可是没想到,风水轮流转。转眼之间,中国大地上崛起了一支近卫军。这支军队使用着远超自己的武器装备,有着比日本人更狂热的战斗精神。他们和当时的日俄军队调换了位置。
秋山好古很清楚,现在的近卫军不拿日本人和俄国人当人看。
西伯利亚铁路沿线的俄国人都被杀光了。中东铁路沿线的日本人也被杀光了。虽然下手的不是近卫军,是一个叫黑水的公司,可是谁不知道这就是秦牧手下的一个打手。
不过是换了一张皮而已。
秋山好古泛起了深深的无奈感。他盯着眼前的地图,心里一阵颤抖。
奉天,东北,是日本成为世界性帝国的关键一块殖民地。得不到奉天,日本无法进入中国,得不到东北,日本无法壮大成真正的列强。
可是近卫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把黑龙江和吉林的日本军队清扫一空,而随着张学良的反水,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民政彻底倒向秦牧一方。这就导致秦牧事实上掌握了黑吉两省的权力。
日本现在仅有奉天还可以勉强算作自己的势力。可是这在秋山好古看来也很危险,一点不稳。
日军在中国东北有六个师团。两个在海参崴,两个在抚顺,剩下两个主力师团,摆在了旅大一带。
虽然近卫军第一装甲师摧毁了虎头要塞,杀死了仓周藏少将,但是日军的整体实力损失不大。
相对于六个师团接近二十万人来说,损失六七千人不算什么。
可是现在秋山好古发现自己已经无路可退。
抚顺,哪里有亚洲最大的煤矿——抚顺煤矿。这个煤矿是日本的一条命脉。
日本人为了这块煤田没少下功夫。为了安抚矿工,同时榨取中国土地上的每一分利益,日本人甚至派来了日本女人做妓女,为矿上服务。
失去这块煤田,日本海军的行动能力将大打折扣——现在军舰主要是烧煤的。
抚顺煤矿绝不能丢。这里,是必须的一战之地。
秋山好古面临着一个左右为难的选择。如果换做对手是清军,或者北洋军,他完全没有半点犹豫。哪里遇敌,哪里交战。日本军队有信心打败一切中国军队。
可是面对近卫军,秋山好古完全没有这个把握。作为名将,绝不可能是个糊涂蛋。认不清事实是无法成为名将的。
秋山好古很清楚现在他的对手无论从哪个方面都领先自己很大一截。
这样就有个巨大的问题。秋山好古要保住抚顺煤矿,可是他又没把握战胜近卫军。他可以在抚顺投入所有的军队,四个师团——把旅大的两个师团也调上来。
同时,还可以命令海参崴的两个师团攻击绥芬河——这是近卫军的后勤咽喉。
这样六个师团同时出击,至少在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接近二十万,打两三万。
可是这样就是赌博了。一旦抚顺之战日军败了,那么旅顺大连完全没有军队可以防守。这样日本人的根本就丢了。没有旅顺港口,他们将失去海路的补给。
可以说没有旅顺,日本必将丢掉中国的东北。当然,他们还可以依托青岛转而经营中国的华北。
而且在抚顺决战,将失去海军舰炮的支援。这等于是自废一半武功。
这是一个战略性的决策,甚至事关日本国运,由不得秋山好古不谨慎。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正在秋山好古绞尽脑汁,在不断推演的时候,参谋突然报告给他一个消息,前方打起来了。
“哪里打起来了?”秋山好古大吃一惊。我这计划还没定好呢,怎么就开打了?
“奉天。”
“谁先开的枪?”
“我们。”
“谁?”
“牟田口廉也。第一联队联队长。”
此时的奉天城外,日军正疯狂的向奉天城开炮。
张学良在大帅府里暴跳如雷。日本人真是不拿自己当人看啊。
昨天,日军向东北军通报,说有一个日本士兵走失,要进入奉天城搜查。东北军当然拒绝了这个无理要求。
你说丢了个人,就要进城搜查,那改天你要是死了个人,是不是要给奉天屠城?
结果没想到,第二天日军就开始炮击奉天城。这一天,正是九月九号。
随着日军炮击奉天城,日本人平日戴在脸上的伪善面纱算是彻底的撕去了。
这一声炮,宣告着日本正式侵占东北的开始。
这一声炮,也让张学良肝颤不已。杨常二位才死没多久,张学良正玩命的稳定东北军内部,这时候纵然日本人是他的杀父仇人,他也没能力,也没胆量向日本人报复。
奈何世事不由人。他想苟且下去,日本人不给他这个机会。
张学良对秋山好古恼火异常。你说你也是个名将,怎么做事这么没头脑呢。我和我的东北军,没招你没惹你,你为什么打我?你们的敌人是近卫军,是秦牧啊。
不过人家都打上门了,这时候的张学良还年轻气盛,当然,这时候也没有蒋校长存在,他也无需听谁的命令。
那就打吧。
驻扎在奉天的东北军也火力全开,和日本人打成一团。不过张学良下了严令,咱们打是打,可是只防守,不进攻。不让日本人进城就足够了。
打败日本人,那就别做梦了。张学良对自己的实力还是很清楚的。
他一边指挥作战,一边马上通报秦牧。
电报刚发出去没多久,近卫军的飞机就到了。
张学良赶紧去迎接。
他以为秦牧会亲自来,结果来人却不是秦牧。这人一身的狠辣,让张学良看了都有点不寒而栗。
怎么这位看起来不像是近卫军,倒像是土匪呢。
张学良还真没看走眼,来的正是一位真正的土匪——孙桂芝。
在日军进攻奉天的同时,秦牧就收到了情报。近卫军设立有总参谋部。总参下属军事情报局,是在秦牧的单独领导下。
国家安全局,是对内的,总参情报局,是对外的。
总参情报局早早就向奉天派遣了情报员,奉天的情报第一时间就能摆放在秦牧的案头。
孙桂芝现在还记得他来之前秦牧的神情。那是一种他从没在秦牧身上看到过的神情。
秦牧也是太感意外。怎么七七事变突然变成九九事变了。
七七事变,正是牟田口廉也阴谋发动的。作为一个小小的联队长,他借口日军士兵走失,炮击宛平城,拉开了日军侵占华北的大幕。
这一次换了日期,可是换汤不换药,同样的借口,同样的操作。只不过这次打的是奉天,谋求的是东北。
孙桂芝不明白秦牧为什么如此,可是他牢记秦牧给他的命令。
“全面,彻底,干净的清除奉天城内一切日本势力。”
孙桂芝就是为这件事来的。
秦牧清楚东北军的尿性。这些人和日本人相处太久,早就没了对付日本人的勇气——否则历史上东北军为什么一枪不放就跑了?
难道这全是张学良一个人的锅吗?这时候的军队几乎就是私人的,各个军头对军队有着绝对的控制——否则怎么当军阀。
张学良不是一句话就能让他们听命与己的。显然是那些东北军自己就怕了日本人。
指望这些人对奉天城内的日本人动手完全不现实。这件事,必须自己来干。
若是换了从前,张学良真不会让孙桂芝动手。说实话,日本人这时候是东北军的衣食父母。
军队需要什么?武器装备。这些东西哪里来?买来。从哪买?日本人那里。
这就是当前的实际情况。就是换了现在,换一种场景,当武器处在卖方市场,甚至卖家只有唯一一个的时候,哪个客户愿意得罪供应商呢?
东北军的装备几乎全是日本人卖给他们的,他们当然不愿意得罪日本人。而且究其历史,张作霖的发迹就是靠日本人。没有日俄战争中张作霖投靠日本人那一段历史,张作霖还是个小土匪呢。
种种原因导致秦牧根本不相信东北军。这个时候已经进入九月,能打仗的时间不多了。近卫军必须最迟在十一月把日本人彻底赶进海里。否则一入冬,近卫军也不好进行战斗。
时间紧迫,那就萝卜快了不洗泥。孙桂芝就是被派来执行这次清洗行动。
秦牧要把日本人在奉天的势力连根拔起,同时也逼的张学良不得不更加坚定的站在自己这一边。这时候,不由你两边讨好。
孙桂芝干这事太轻车熟路了。如今的中国,实打实的说,杀洋人最多的,不是义和团,不是清军,更不是北洋军。
这些人连给他提鞋都不配。在杀洋人这方面,孙桂芝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连近卫军都不如他杀的多。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随着黑水公司的人大举进入奉天城,再加上张学良不反对,奉天城里面大大小小的日本人彻底遭了殃。
往日里,这些人都是人上人,他们在中国的奉天,可以说横行霸道,肆无忌惮。
如今却“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肆无忌惮的一群人,变成了黑水公司。他们见日本人就抓,甚至就连日本驻奉天的领事都给抓了。
孙桂芝看了看名单,大笔一挥,杀了。
秦牧交给他的命令是全面,干净,彻底。留下一个日本人,都是没完成命令。
历史上的七七事变,虽然看似偶发事件,不过却有着背后的大环境。当时日本已经制订了全面侵华的战略,只是被这件事给触发了。
但是这次九九事变不同。这时候不是几十年后。这时候的日本,还远远没发展到二战的程度,他们的最高目标只是独霸东三省。而且因为近卫军的崛起,这个目标都有点不切实际了。
因此事情的发展也没如历史上一样,引发奉天城下大规模的战争。秋山好古暴跳如雷。这完全是第二个“皇姑屯事件”。这帮低等杂碎,完全不把自己这个关东军司令放在眼里呀。
什么事都自作主张,那要自己干什么?如果你们能打赢,那我什么也不会说,但是明明是打不赢的战争,这样轻举妄动,完全是打乱了全盘部署。
秋山好古命令牟田口廉也马上撤退,回到自己的驻地。
不过他的命令下达的太晚了。
秋山好古是一战时候的军人,他的思维也是一战时候的思维。
可是他的对手,不是张学良,是秦牧。秦牧打的是二战,甚至是海湾时候的战争。
其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反应速度的提升。
在秋山好古还犯犹豫的时候,近卫军的空军已经出动了。
随着张学良全面倒向秦牧,近卫军的前线机场已经修建到了长春。长春距离奉天只有三百多公里,这距离对于近卫军的飞机来说,几乎是出门就到。
为了抚顺大战,近卫军的空军已经大部集结在长春。当接到秦牧的命令之后,各机群依次升空,密密麻麻排成战斗队形,向着奉天就冲了过去。
进攻奉天的日军,只有牟田口廉也的第一联队。
牟田口廉也没和近卫军战斗过。这个时期的日本军人,有着盲目而狂热的自信。尤其是对于中国人,他们更是自信。
只要没被近卫军切实打击过,那就无所畏惧。而且牟田口廉也只是个大佐,他有着迫切的想法——要升官。
要升官必须有拿得出手的战绩。历史上的牟田口廉也,正是因为发动了七七事变,然后飞黄腾达,直接做到了方面军司令的高位。
现在历史提前上演,可是因为日军挑错了对手,牟田口廉也的命运也就截然不同了。
一颗航弹准确的掉落在牟田口廉也的身边,一代蠢将没来得及继续祸害人,就彻底报效了。
高志勤不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好事——不论是对中国人还是对日本人,都是好事。
1943年5月,牟田口廉也以“赫赫战功”之身容升驻缅甸的第15军司令官。1944年3月8日,日军发动“乌号作战”,向印度的英帕尔发起大规模攻势。
牟田口廉也率第十五军3个师团及特种团计15万余人马,在科希马、英帕尔、伊姆法尔等缅印地区,被中美、英印联军和中国远征军打得落花流水,先后损兵折将十几万,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所剩残兵败将又大多患痢疾、疟疾等疾病,在大雨和饥饿中挣扎。面对惨败战局,牟田口恼羞成怒,一口气将三个师团长撤职,创日军建军以来的奇闻(师团长的调换必须要日本天皇的命令)。
日军15军死里逃生的人都称他为“鬼畜牟田口”。
高志勤只是按照训练的要求,做到了极致。他驾驶的是鱼雷轰炸机,实际上应该执行海面上低空飞行投放鱼雷轰炸军舰的任务。
不过这时候的近卫军哪里能那么奢侈,还专机专用,只要是能丢炸弹,那就上战场。
高志勤即使在飞行员中也算是眼神好的一个。他一眼就看到了挥舞着指挥刀的日本大佐。
于是高志勤压低坡度,估算着距离,适时的按下了投弹按钮。
当然,这时候要想空中投弹炸固定目标,需要很大的运气成份——在没有各种制导方式的时期,完全靠炸弹做自由落体运动炸敌人,真的需要一定运气。
高志勤无疑运气很好。
牟田口廉也就被这一颗炸弹一波带走了。
这对他也是一种解脱。如果他活着离开战场,一定会被秋山好古送上军事法庭的。
日军的主力都驻扎在抚顺一带,奉天城下只有牟田口廉也一个联队,几千人。
可是就这几千人,就敢攻打大军把守的奉天城,由此可见日军的嚣张,和东北军的不堪。
空袭不能彻底的消灭敌人,残余的日军开始向着抚顺逃跑。
孙桂芝忍不住对张学良说道:“少帅,快追啊。”
张学良放下望远镜,摇摇头说道:“孙老板,你不是军人,不懂得军事。兵书言道,穷寇莫追。我们不要上了日本人的当。”
孙桂芝听到这话,差点掏枪毙了张学良。
你好歹也是几十万军队的统帅,手下兵多将广,眼前就剩下一千来人的日本残兵,这时候不趁热打铁把他包圆了,还等什么。
现在你天上有飞机助阵,身后是强大的近卫军,你到底怕个什么。
只不过孙桂芝的身份决定了他根本不能再说什么。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这是孙桂芝对张学良的定性。
若非东北没人,哪里轮的到你做东北军统帅。
不过还好,东北马上就要易主了。
孙桂芝知道,现在近卫军第一第二装甲师已经在哈尔滨集结,随时准备南下。
东北真正的大战,马上就要开始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