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易经的故事 越是高级的东西越简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易经的故事

    越是高级的东西越简单

    天皇皇,地皇皇,

    天地万物皆阴阳。

    两根短,一根长,

    搭起积木盖起房。

    风也狂,雨也狂,

    鸡蛋清变鸭蛋黄。

    路漫漫,野茫茫,

    有志青年当自强。

    阴与阳

    先来看《易经》。

    《易经》的系统有两个:符号和文字。

    文字是说明符号的,这个以后再说。

    符号当中,最基本的是爻(读如摇)。

    它的意思,是交错和变动。

    爻有两种。

    第一种是这个样子的:

    我们管它叫阴爻。

    阴爻是女人的符号,我们可以叫它母亲。

    如果愿意,也可以叫他夏娃。

    第二种是这个样子的:

    我们管它叫阳爻。

    阳爻是男人的符号,我们可以叫它父亲。

    如果愿意,也可以叫他亚当。

    哇,简直可以生小宝宝了!

    岂止是小宝宝。按照《易传》的说法,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它们生的。

    为什么呢?

    因为世界的根本,就是两个字:

    阴阳

    什么意思呀?

    我们慢慢说。

    首先,世间万事万物,都可以成双成对地分为阴阳两种,也就是阴性的和阳性的,比如:

    地为阴,天为阳;

    月为阴,日为阳;

    水为阴,山为阳;

    女为阴,男为阳。

    产生这种观念毫不奇怪,因为《易经》原本就是讲占卜的。占卜的结果,则无非凶和吉。凶吉是矛盾对立的双方。转换为中国哲学的术语,就是阴阳。

    阴阳,是归根结底的抽象。

    这个观念,甚至可以应用于现代科学。比如在正原子中,带负电荷围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是阴,带正电荷的原子核是阳。负原子也一样。

    其次,同一事物也有阴阳两面。

    比如树叶,朝下的就是阴,朝上的就是阳。

    又如书本,封底就是阴,封面就是阳。

    再比如山,朝北那面是阴,朝南这面是阳。

    不过,水是反的,南边是阴,北边是阳。

    所以,会稽山北为山阴,汉水之南为汉阳,玉门关南边位于甘肃省敦煌市的边关,便叫阳关。

    阳关大道,前途光明啊!

    第三,阴阳可以概括一切矛盾对立的双方:

    正与反。

    上与下。

    南与北。

    黑与白。

    这些都可以理解为阴与阳。

    问题是,那又怎么样?

    就可以做一件事:

    还原

    什么意思啊?

    就是简单化,简单到不能再简单。

    这是哲学家最喜欢做的事情。比如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学派就认为,我们这个世界归根结底是由一些数字以及它们之间的数学关系构成的。

    比如音乐,其实就是数学。

    中央C,振动频率是每秒260次。

    比它高八度的,每秒520次,刚好一倍。

    G音,每秒390次,是中央C的一点五倍。

    可见,乐音之间是有数学关系的。

    视觉艺术也一样。如果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整体、与较小部分的比值均约为0.618,就叫:

    黄金分割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这就是美。

    总之,世界可以还原为数与数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如果非常和谐,那么,世界就是美好的。

    《周易》也一样,只不过是还原为阴阳。

    有此还原,占卜就上升为哲学。

    更重要的是,就能抓住根本,掌握规律。

    所以《易传》说:

    一阴一阳之谓道。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同时也是最基本的意思是:

    世界归根结底由阴与阳这两个选项构成。

    物质,有阳性物质和阴性物质。

    现象,有阳性现象和阴性现象。

    规律,有阳性规律和阴性规律。

    既然如此,就可以得出结论:

    变化的规律就在阴与阳的关系之中。

    这是第二层意思。

    那么,阴阳的关系是什么?

    相生,相克,共存,转化。

    比方说,天是阳,地是阴。这两个都不会哪天突然没了。而且,没有天也没有地,没有地也没有天。

    这就叫:

    你也存在,我也存在。

    其次,任何事物中,也都有阴有阳。

    比如天,虽然总体上是阳性的,天体和天象却阴阳都有。太阳就是阳,月亮就是阴。白天就是阳,黑夜就是阴。阴性的地也一样。山和戈壁就是阳,山中泉水和沙漠绿洲却是阴。沼泽与湖泊,也是阴。

    可见,天是阳中有阴,地是阴中有阳。

    这就叫: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是阴阳共存。山北是阴,山南是阳。水北是阳,水南是阴。山也好,水也好,都不可能只有南,没有北;只有阳面,没有阴面。

    这就叫:

    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为什么呢?因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单纯的阴或单纯的阳不可能存在。所以,阴和阳,不但共存,还要转化。比方说,白天变成夜晚,夜晚变成白天。

    冬变成夏,夏变成冬,也是。

    这就叫:

    你变成我,我变成你。

    这就是阴和阳的关系。

    剩下的事情,就是怎么变。

    这就要看卦与爻。

    本节引文见《易传·系辞上》

    卦与爻

    世界的变化在于阴阳。

    表现在《易经》中,就是爻的变动和互动。

    最简单的变动,是爻的叠加。实际上《易经》所有的符号都由爻组成,组成的方式也都是从下往上。也就是说,我们数数的时候,要从下面往上数。

    首先,阳爻上面加一根阳爻。

    下面是一根阳爻,上面再加一根阳爻,两个阳爻相叠加,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这个符号,两爻都是阳,因此叫太阳。

    第二步,阳爻的上面加一根阴爻,阴爻在上,阳爻在下,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这个符号一阴一阳,阴爻是后加的,表示阳性符号开始向阴性符号转变,最终要变成阴性的。只不过现在还不是纯粹的阴性,因此叫少阴。

    少阴翻一个个儿。

    或者说,阴爻上面加一根阳爻。

    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这个符号也是一阴一阳,以阴为基础,又有了阳的成分,但不是纯粹的阳性,因此叫少阳。

    最后,将少阳上面的符号替换成阴爻。

    或者说,阴爻上面也加一根阴爻。

    两根阴爻相重叠,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这个符号全阴,因此叫太阴。

    问题是,上面的爻从哪里来的?

    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是从对方那里借的。

    阳爻借来阴爻,是少阴。

    阴爻借来阳爻,是少阳。

    这就叫互动。

    另一种认为是自己变的。

    阳爻变出阳爻就是太阳,变出阴爻就是少阴。

    阴爻变出阴爻就是太阴,变出阳爻就是少阳。

    这就是变动。

    但不管怎么说,排列组合的结果一共四个。

    这就叫四象,是第一步。

    第二步呢?

    在这四个符号上,各自再加一根爻。

    我们都学过排列组合,也知道加下来是多少。

    没错,八个。

    这八个符号,是这个样子的:

    这就是八卦。

    八卦又叫小成之卦或经卦,是《周易》的核心组成部分。实际上《周易》揭示世界的变化和规律,就是靠爻和爻组成的卦来完成的。所以,它们都有卦名,也有象征意义,更有各自不同的样子。为了便于记忆,南宋的哲学家朱熹还编了一首《八卦取象歌》:

    现在,我们就来一卦一卦地看。

    第一个,太阳上面再加阳爻,变成这样:

    这是乾卦,代表天。

    乾卦三阳爻,都是连着的,所以叫乾三连。

    第二个,太阳上面加阴爻,变成这样:

    这是兑卦,代表泽。

    兑卦上面是一根阴爻,所以叫兑上缺。

    第三个,少阴上面加阳爻,变成这样:

    这是离卦,代表火。

    离卦当中是阴爻,虚的,所以叫离中虚。

    第四个,少阴上面加阴爻,变成这样:

    这是震卦,代表雷。

    震卦上面两阴爻,下面一阳爻,样子就像一个碗口朝上的盂钵,所以叫震仰盂。

    第五个,少阳上面加阳爻,变成这样:

    这是巽卦,代表风。巽,读如训。

    巽卦下面是一根阴爻,所以叫巽下断。

    第六个,少阳上面加阴爻,变成这样:

    这是坎卦,代表水。

    坎卦上下是阴爻,缺的;中间是阳爻,满的。上下中断,中间不断,所以叫坎中满。

    第七个,太阴上面加阳爻,变成这样:

    这是艮卦,代表山。艮,读如跟的去声。

    艮卦的样子,与震卦正好相反,就像一个倒扣下来的碗,所以叫艮覆碗。

    第八个,太阴上面加阴爻,变成这样:

    这就是坤卦,代表地。

    坤卦三阴爻,都是断的,所以叫坤六断。

    更好玩的是,如果按照朱熹的歌来排序,就会发现八卦可以分成样子刚好相反的四组:

    乾和坤。

    震和艮。

    离和坎。

    兑和巽。

    不信你看:

    乾三连,坤六断

    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为什么刚好相反呢?

    哈!“一阴一阳之谓道”呀!

    还有更好玩的呢!你来看这四个卦:

    看出共同点来了没有?

    告诉你吧,这四个卦都不怕翻跟头。

    上下颠倒,还是原来的样子。

    这样的,就叫正卦。

    四个正卦,又可以分为两组。

    第一组:乾和坤

    第二组:离和坎

    有什么共同点呢?乾和坤也好,离和坎也罢,它们的卦画,也就是每一笔都是相反的。在这一卦里面如果是阳,在另一卦里面便一定是阴。

    这样的关系,就叫错卦。

    错卦有四组。

    乾和坤。

    离和坎。

    兑和艮,

    巽和震。

    它们都是互为错卦。

    如果上下两爻性质相反,就叫综卦。

    互为综卦的有兑和巽,震和艮:

    有趣的是,乾和坤,离和坎这两组错卦,同时也是综卦。也就是说,四个正卦一定是成双成对,互为综卦和错卦。剩下四卦,则有着交错和循环的关系。

    简单地说就是:

    巽的综卦是兑。

    兑的错卦是艮。

    艮的综卦是震。

    震的错卦是巽。

    怎么样,称得上错综复杂吧?

    而且周而复始。

    其实,交错是《周易》的一大特点。

    所以,太阳的后面不会是少阳,一定是少阴。

    四象上面加爻的次序,则是先阳后阴:

    太阳加阳爻得乾,加阴爻得兑:

    少阴加阳爻得离,加阴爻得震:

    少阳加阳爻得巽,加阴爻得坎:

    太阴加阳爻得艮,加阴爻得坤:

    现在,四象已经变成了八卦。

    下一步,是八卦和八卦相重,就是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就叫大成之卦,也叫别卦。

    也就是说,卦有两种:

    经卦或小成之卦:八卦。

    别卦或大成之卦:六十四卦。

    有了六十四卦,整个系统就建立起来了。

    诸位是不是觉得太复杂了?

    是很复杂。但是,相对纷繁的大千世界,它仍然是非常简约的。看不懂,其实因为太简约。既要概括整个世界的现象和变化规律,还只用符号,当然难懂。

    不过,只要读完前面部分,就能发现:

    卦,是多样的,也是统一的。

    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

    联系和变化,则又是有规律的。

    卦的变化,取决于爻的变化。

    爻与卦,是破译《周易》秘密的钥匙。

    这样说,就简单多了吧?

    那就去看看六十四卦。

    《八卦取象歌》引自宋朱熹撰明成矩编《别本周易本义》

    六十四卦

    说起六十四卦,最有趣的恐怕是排序。

    第一和第二是乾坤,这并不奇怪。毕竟,乾坤代表的是天地。就连第三位是“屯”也都不稀奇,因为屯是聚集盈满万物成长的意思。乾卦纯阳,坤卦纯阴,阴阳交会必然产生变化诞育生命,一切也就从此开始。

    有意思的是最后两卦。

    这两卦的特征十分明显,都是由两个正卦叠加相重而成。而且,两个正卦都是离卦和坎卦。只不过,上下相反,一个是离下坎上,一个是坎下离上。

    它们的卦名和意思也相反。

    前面一个叫既济。

    后面一个叫未济。

    济就是成功。

    既济就是已经成功,未济就是还没成功。

    为什么是这样两个意思?

    先看既济。

    既济,上面是坎卦,下面是离卦。

    坎为水,离为火。

    上坎下离,这叫水在火上。

    或者说,火在下面,水在上面。

    水要灭火,能成。

    火要烧水,也能成。

    所以说,既济,就是已经成功。

    未济呢?

    对不起,正好相反。

    未济的下面是坎卦,上面是离卦。火在上面,水在下面。火往天上飘,水往低处流,根本就不搭界,哪里能成事?所以,未济就是还没成功。

    这就很有点耐人寻味了。

    什么意思呢?

    既济在前,第六十三;未济在后,第六十四。也就是说,整个《易经》的符号系统从乾坤两卦开始,一路走来,历尽沧桑,转到第六十三卦,哈,成了!

    但,它的后面还有一卦啊!

    而且是未济。

    嘿,还没成!

    那又怎么办?

    重新开始,再来一遍。从乾坤两卦起步,然后依次转它一圈,最后回到既济和未济。

    这就体现了《周易》之周的第三层意思:

    周而复始

    如此讲究是必须的,同时这也是《易经》卦序非常高明的地方──最后一卦绝不是成功。到了顶峰,后面就该走下坡路,必须再来一个未济才行。

    当然,这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更高的起点。

    中华智慧,也在其中了。

    表现形式,却只是一个排序而已。

    这就告诉我们:

    越是高级的东西越简单。

    越是真理越明瞭。

    但是,这些符号看不懂啊!

    所以,还得有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