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量变到质变,需要过程。
各行各业,都有一些优秀者,包括一些最古老看似简单的行业。
在黄峰上市前的十年前,在华夏的贵省,一户人家正在发愁。
所谓贵省,其实就是穷,因为穷,才喜欢贵,所以叫贵。
当地山多,雨多,石头多,很多地方不适宜耕种,也不适宜行走。
和他临近的四川省都有“老不到贵省,少不到山城的说法!”
意思就是,山城多美女,少男去了,多半不想回家,定在那里了,爹妈就在老家没人管了。
老不到贵省意思是,这里条件不好,老了山高路不好走,雨水多关节疼,所以老了千万别去。
可是,这里有资源的。
这里有很多的原生的东西,很好的,比如茅台酒。
那条河,流出的水,产生两大酱香白酒,其中之一,就是天下第一酱香白酒的茅台酒。
当然,天下第二酱香,就是在河上游的郎酒。
贵省还有很多好东西,比如一些原生态的产品,比如一些旅游资源,天下佛山之一的梵净山等等。
还有少数民族的风情,夜郎的传说等等。
在贵省,十年前,一个小城里,遵义,这里是红军当年路过的地方。
在城外一个院子里,一对夫妻在发愁。
孩子上学要花钱,虽然学费是政府免的,但是,孩子读了初中,要住校,有些生活费啥的,还有衣服啥的,都是要钱的。
院子不大好,很古老,还是当年很多年前的分的。
百年历史了。
夫妻为生计发愁。
男主人因为外出打工,结果累坏了,无法继续了。
只能做些轻松的事情。
女主人在家一直养孩子,也无法去打工赚钱。
孩子在长大,要上学,要花钱。
咋办呢?
“明天,我去我们那里酱园厂看看,我有家传的做豆食的技术,希望他们能让我打工,多少可以补贴家用!”女主人说道。
她叫周二妹,一直叫这个名字,身份证也是这名字。
她没读过啥书,不会写啥字,也不会说啥,但是很坚韧。
丈夫外出打工时候,都是她一个人带大孩子。
现在,丈夫不能干重活,孩子大了可以上学了,她决定自己可以支撑起家用。
第二天一早,她来到了当地的酱园厂。
她在门卫那里,门卫把她拦下了。
“大姐,你来做啥的哦。”门卫大爷问她。
“大爷,我想来找工作,我以前家里会做豆食,也会做土酱油,豆腐乳,我都会做,我想见下厂长,让他让我留下来。”周二妹说道。
“大姐,实话给你说啊,要是以前,你们这样的大姐来,我们是欢迎的,我们这里酿造需要你们这样的做过酱菜,土酱油的啥的妇女。快乐,可是我们现在不景气,外面的竞争很大,我们厂的产品,早就卖不出去了,厂里的工人很多都放了,目前只是生产很少。所以不会招人了,要不你自己做些豆食啥的,去市场上卖?收入还多些?”大爷好心说道。
周二妹一愣。
原本她就是不想去市场,她觉得打工似乎要好些,在市场上,似乎很难为情。
“好吧,实在没办法,也只好如此了!”周二妹说道。
回到家里,周二妹和丈夫说了这事。
“嗯,孩子上学需要钱,我们就去市场摆摊吧。”丈夫说道。
周二妹说干就干,她买来黄豆,开始和丈夫一起做豆食。
豆食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食品,有点咸,但是其实有很大的营养成分,也广受欢迎。
他们先是泡一夜,蒸,然后发酵。
豆食做好了,他们充满了希望。
他们背到了当地的最大的菜市场。
他们发现,那些卖调味品区的摊位都是固定的。
他们无法在那里占到摊位。
他们只好在那附近的市场进口放下他们的背篼,摊开豆食来卖。
可是,这样卖销量很少。
他们想弄个摊位,但是那些摊位,卖菜的摊位都是人家提前占好的。
一天下来,没有卖多少。
一连几天,都是如此。
“我们干脆走街去卖?”周二妹说道。
于是,他们一起开始走街。
沿街叫卖。
但是效果也不好。
在他们有次在街上有个老大娘看他们辛苦,要买一点,他们刚刚放下背篼,城管出现了。
“按规定,你们不能在这里摆摊,背篼没收,罚款三百,明天来缴纳!”城管说道。
周二妹感觉如雷轰。
“我们只是卖了一点,马上就走!”她争论道。
“有规定的,不能摆,不然城市就乱了,知道不,城管城管,就是管理城市的,不让城市混乱的。知道不?”城管说道。
“可是,到处还不是那样,有人做点小生意,不影响吧。”周二妹倔强到底。
“你这样不遵守法律,小心我罚款一千!”城管说道。
周二妹的丈夫急忙拦住周二妹,他走到城管面前。
“大哥,我们真的很穷,家里孩子要上学花钱,才做了这个想卖钱,实在不知道规定,要不,我们下次在这里卖了,好不好,我们的东西是花钱做的,是我们的钱买的,求求你们,不要没收,不要罚款,我们回家好不好?”
“不行,这样不是乱套了,城市还如何管理啊?”城管说道。
双方僵持中,周围的群众发言了,“他们也很可怜的,让他们回家吧,不要罚款了,不要没收了!”
群众声音越来越大。
一个队长样子的人过来了,城管队的。
他看了看群众,也听了下争执。
“我是队长,这样吧,我决定了,你们带着东西回家,下次不要在街上摆摊了,下不为例啊!”队长说道。
“多谢队长,多谢队长。”周二妹他们急忙道谢,然后对周围的群众说了声谢谢。
然后他们赶紧走。
回到家里,周二妹丈夫愁的做到了地上。
周二妹坐在那里,想如何办。
“我去找我大舅,他有办法。”周二妹说道。
她的远方大舅是个有来头的人,是在啥所上班。
周二妹因为穷,一直没大去来往,但是,大舅是认识她的。
周二妹带着自己做的豆食一包,直接出门去了。
她知道大舅住的地方,直接去了。
当她回来的时候,面带喜色。
“咋样,二妹!”丈夫问道。
“大舅还怪我一直没去找他,以为我们不需要帮忙,既然我要做生意,他愿意帮我们,他说菜市场附近有个小门面,是他们下属一个公司的,正好空出来了,他知道这事,他说可以给那边说下,可以给我们,价格还优惠。”周二妹说道。
“多少钱一个月啊?”丈夫在问,他害怕太贵。
“也不贵,就八百一个月。”周二妹说道。
“啊,八百啊!”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个天价了。
“现在有啥办法,只有拼一把了,大舅说了,可以三个月后付,他相信我们能赚起来。”周二妹说道。
丈夫有些忐忑。
“明天就去看看,后天就开始卖豆食!”周二妹坚定的说道。
其实她也忐忑,这是她人生第一次做生意,还是一笔不小的门面开支,但是,人被逼上梁山的时候,没有选择。
她想起了当年红军长征。
“小时候,大人带我们去参观会议现场,我当时很佩服他们的,勇气是吧,对,就是那个。”周二妹说道。
丈夫嗯了一声,忐忑的睡了。
孩子们在隔壁也睡了。
想到即将交的各种费用,周二妹虽然忐忑,但是充满了战斗的勇气。
我也不是吃素的,我从小就泼辣,我不会让我们的孩子在学校里因为买不起校服被嘲笑,买不起辅导书成绩不好,不会的。
她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孩子上学去了,她带着丈夫去看门面。
门面不大,但是在菜市场一旁,位置蛮好。
对方还在搬走,对方是卖酒类的,是一家酒厂的自己的批发部。
可是,这个酒估计最近销售都不好,厂家整体收缩,所以,这门面不要了。
“你们干啥的?”那家酒厂的人本来心情不好,此刻问道。
“我们是来等着收门面的,已经说好了,我们先来看看。”周二妹昂头说道,似乎她已经是这里的主人。
她丈夫在一旁,有些低头,不敢说话。
那酒厂的人看着他们,“好吧,你们看吧我们就搬走了!”
周二妹看着这门面,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很多年后,周二妹想起这个门面,她充满了感激。
就是这里,让她学会了做生意,也就是在这里的经历,让她成长。
周二妹和丈夫下午就去和那家公司签下了门面,对方经理很客气。
“哎呀,能帮到你们,我们也很荣幸啊,你们长期租,没关系,不用担心啥,老刘一直很扶持我们,他人很好,我们也没啥帮到他的,这次正好,哎呀,那天也是闲聊,说我们那里有个小门面到期了,当时只是说最近市场不好,很多酒类不好做说到那里的,也是缘分啊”
周二妹此刻充满对大舅的感激,这个舅舅平时不大张扬,不大喜欢打包票之类话,所以平时也没想到找他啥。
没想到,危难时刻,他帮到了自己。
“谢谢你们,好人会好运的!”周二妹说道。
周二妹以前不大喜欢多说这些话,但是,她发自内心的。
很多年后,她还是如此朴实,也赢得了外界的赞誉,那个时候,她已经是亿万富豪了。
这年,她也是四十好几了。
她遇到黄峰投资的时候,也是近五十的人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