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两个赶紧去现场,酒厂家已经撤走,他们打扫干净才走的。
门面还是有个五六十平方,已经够了。
周二妹和老公一起开始整理摊位。
他们计划赶紧摆出来。
他们开始的名字叫做二妹酱作坊。
招牌很快制作好,他们的摊位也开张了。
从卖豆食然后,他们继续做其他的,比如豆腐乳,还有其他的剁椒等等。
他们还批发了涪陵榨菜,四川的大头菜,北方的糖蒜,湖南的剁椒,等等。
整个的酱作坊琳琅满目。
生意从第一单开始。
一位老人买了他们的的东西。
然后,更多人来买。
二妹的东西很好,价格很公道。
生意开始好起来。
他们的收入很稳定了。
孩子在学校的交的钱,没问题了,可以买新校服,也可以买课辅材料,甚至,那个时代的特有现象,老师暗示的补课费,也能交上了。
他们的孩子在老师那里补课,成绩也开始上升。
只是,想到以后的大学,还有更花钱,他们决定还是要赚更多的钱。
周二妹不安心就这样一个店了。
一年后,他们存了几万块钱,这都是省吃俭用存下的。
正好,对面一个门面老板做不下去了,就想转让。
那家老板和二妹也熟悉,他只是随意和周二妹一说。
二妹想到自己的想法,就给他说了,“刘老板,我想要咋样,你转给我?”
老刘一听,一口答应了,“可以啊,,门面费一个月一千,我还有半年,你给我,我那些东西,就算一万吧,好不好?桌子板凳,还有餐具等等,我当初也是打过来的,我花了两万,而且,以前那些桌子板凳,我还换了新的。”
周二妹一口就答应了,“没问题,谢谢你,老刘!”
“不客气,我们都是一起看着一年了,你们也不容易。”老刘说道。
周二妹笑了,还是好人多啊。
对面那排门面是做饮食的,周二妹想着,做个米粉生意。
当然,对面也有米粉店,但是周二妹开始想了。
她尽快接手,然后开张。
她在家里研究了很久,她重点做出两样东西。
一个就是炖的牛羊肉汤和肉。
这是很讲究的。
她记得曾经看过一个电视,那里是讲兰州拉面的。
那个电视说,当地满街都是拉面店,如何吸引客户的,就在于汤。
那兰州拉面的汤是有好几十种香料一起熬成的,谁家的配方好,谁家面就生意好。
一般的店主每天清晨四点多就去买牛肉,开始炖汤。
然后开张。
周二妹仔细研究牛肉的做法,羊肉的做法。
这些年当家庭主妇,做牛羊肉还是有经验,可是做出受欢迎的米粉牛羊肉,又不一样。
这边和兰州不一样,那边是清汤,这边是红烧为主,这里的口味也是如此。
周二妹经过多次研究,也放了些香料,她炖出的红烧牛羊肉,那是真香,放到米粉里,那是不摆了。
可是,周围的米粉店,都是一些老店,都是有一套的,光是这个技术不足以吸引太多吃客。
原本那门面就不是最好的。
如果不是最好的味道,还是难做下去。
周二妹接过店子之后,就感觉到了。
虽然她的牛肉羊肉很好吃,货真价实,她分量也足,可是就是这样,也只是勉强维持。
她甚至不能请几个人来做。
她自己两边的店要管,实在很吃力。
是放弃还是继续。
丈夫虽然没埋怨,可是还是在念了,“还是急了些,现在积蓄都出去了。我们原本做好酱香园就好了,每个月有几千余下的,多好,再过几年,还可以换一套房子住,现在,哎!”
周二妹可不是被苦难打到的人。
她又在琢磨,如何让生意好起来。
她在研究自己的佐料。
佐料和一般的店差不多,不是太有竞争力。
周二妹是酱香高手,她决定,佐料关键还是得调制一种密酱。
那是她曾经吃到的一种好吃的米粉的味道。
那种味道来自她小时候吃过的米粉。
可是,那家店早已失传。
自己要调制,就得研究啊。
周二妹不大识字,可是她知道跑市场。
她去了香料市场,仔细请教人。
印象里,她童年吃的那家店的主人好像住在某在地方。
周二妹干脆去找那家人。
她通过一些亲戚打听,知道那家人搬到了城外一个山村里去了。
周二妹上路了。
在一个清晨,她搭乘公交车,去那个山村。
一路上,山路崎岖。
好几次周二妹差点要吐了。
她忍住了。
在崎岖山路里,她来到那个村子。
贵省的村子,不是非常的聚集。
但是,亲戚说了那家人的房子样子。
周二妹在山道上,走过一个山路,看到了那家的房子。
那是一栋不错的楼,黄色外墙,涂料刷的,这家人还是很有讲究的,和当地砖房不一样。
周二妹走了过去,看到两个老人在院子里。
那个老人,胡子很长,周二妹想起了,就是当年,开那家自己喜欢吃的米粉店的老板。
那个老婆婆,就是当时的老板娘,当时他们的样子,印在了周二妹的心里。
那可是她最爱的米粉。
“请问,您们就是当年的好吃米粉店的老板和老板娘吗?”周二妹说道。
“哦,是我们,你是?”老婆婆说道。
“是这样,有些冒昧哈,我是当年吃过你们米饭的小女孩,我现在家里孩子需要钱读书,我做了点小生意,想做家米粉店,想起你们当初的味道,就想找到你们请教,正好我亲戚住在这里不远,她给我说了,我就冒昧上来请教了!”周二妹说道。
“原来如此啊,难得你还记得我们,我们做了几十年的米粉,当初在遵义城里做,后来我们去省城做,孩子也养大了,读大学,一个当了医生,一个当上公务员,我们老两口就得偿所愿,回家养老了,孩子也不愿意做生意的,我们这技术,我们也时常很遗憾呢,你来了,真是缘分啊!”老板爽朗的笑了。
“谢谢,真的感谢,我还是给点技术费吧,虽然我不是很有钱,但还是给点吧。”周二妹说道。
她有些不好意思,又怕自己出的钱不够。
但是门面那里给了钱,真没法给太多这个技术费了。
“不收钱,真的不收钱,我们也算是做好事,你的孩子长大后,记得我们的帮助就好了!”老人笑了。
周二妹也笑了,“那就谢谢你们了!”
老板带她到了厨房,“你看,我们平时也做来吃,这是我们的调料。”
果然,是当年的密酱。
加上也其他的佐料,周二妹拿出本子记着。
佐料记好了。
再记住那个密酱的组成。
老板给她慢慢的说,组成,火候,等等。
然后,周二妹记下了。
那个酱似乎很不错。
老板看到时间是中午了,特意招待周二妹吃米粉。
他们三个一起吃。
用的是以前的风格。
一大碗米粉上来,真好吃啊!
周二妹回到以前。
“哎啊,就是以前的味道啊!”周二妹说道。
老板哈哈笑了。
拜师结束,周二妹高兴的告辞了。
“如果我生意好了,一定回来谢谢你们!”周二妹说道。
“别客气,我们不要钱的,你要是生意好了,来玩就是,不要带东西,我们啥都不缺,孩子给我们买的东西都吃不完,看到你能好起来就好,勤劳致富啊!”老板娘说道。
感受到老人的好意,周二妹真的很感激。
回家家里,她开始熬制这些调料。
还有老人的一些佐料制作方法也是一个独特的东西。
她翻开笔记本,做了起来。
那些字歪歪斜斜,很多还是错别字,是按照音来的。
可是她在香料市场,佐料市场,都找到了。
找不到的,也想法代替了。
她开始熬制。
现实熬制一点点。
当那泛着辣椒香的密酱出来,她笑了。
似乎就是这个味。
当她把新的佐料弄成米粉,让孩子们早餐吃的时候,孩子们都快速吃完,还在舔着碗沿。
她知道,成了!
果然,新的佐料密酱出来后,回头客开始增加。
很多顾客都是冲着这密酱来的。
生意开始好起来。
然后她请了两个人在米粉店,请了两个在酱香园。
老公就在酱香园看店,自己就在米粉店看着。
生意都很好。
他们开始感觉到成功的感觉。
每个月能有上万的利润了。
可是,没想到,意外发生了。
他们生意很好了,但是隔壁的那些米粉店,生意开始差起来。
当看到不远处那家店那个老板的孩子哭着跑出店,周二妹拦住他,“小光,你哭啥呢?”
“我们老师要我们交钱郊游,爸爸说生意不好,没钱,我想去,想去嘛!”孩子哭了。
周二妹愣了,她急忙从围腰口袋里,拿出两百块,“够了不?”
“够了,阿姨,一百元就够了!”孩子不好意思说道。
可是他不敢拿。
“拿吧,等你长大了,还给阿姨,阿姨还在这里!”周二妹说道。
“别告诉你爸爸我给的,就说是你奶奶给的,然后你和你奶奶说好,别穿帮就是了,你就说是路过的一个好心的叔叔给的。”周二妹说道。
孩子嗯了一声,开心的跑回去了。
孩子回去后,周二妹发呆了很久。
自己是生意好了,可是大家呢?
她知道,这些店子都要养大小孩,还有要生活,很多人房子不好,要买房子。
“干脆!”她想了。
干脆把密酱拿来卖吧!
周二妹说道。
于是,她的酱香园里,增加了米粉密酱,或者叫做周二妹辣酱。
似乎,很快,大家都看到了。
不光是顾客买,那些店纷纷来买。
一下子,好像大家的生意都好起来了。
但是,周二妹的米粉店,就失去了往日的那种一家独大的感觉。
丈夫又在埋怨了,“你的独家密酱干嘛要卖啊,这不,这月,不到上月的一半,只能赚小钱了。”
可是,周二妹似乎在想很多。
当晚,她没睡着,看着头顶的天在想。
密酱的生意很好,当然,弥补不了米粉的损失。
但是,如果密酱能卖得更多呢?
如何卖更多呢?
在遵义,估计不行吧,她知道的,几乎是到达顶峰了。
得另外想办法,比如,把那个密酱买到省城去,然后辐射全省。
全省都有米粉店啊,就叫米粉伴侣如何。
实在不行,还是叫佐餐密酱。
因为她发现,这些密酱,可以放在饭里吃。
放在米饭上,完全不吃菜就可以了。
很下饭的。
她越想越兴奋,干脆不睡了。
起来去看了一圈后院的密酱。
她闻着那个味,点头。
然后回去睡了。
第二天,她交代好了事,就登上了去省城的车。
在省城的亲戚那里,她请他们帮忙在城外找到一个院子,可以做为生产加工基地。
然后,在省城里,她到处考察,看到那样多米粉店,决定干一把。
她用那个院子,注册了酱香园的公司,就叫做周二妹酱香园。
然后,开始干。
开始她自己熬制密酱,然后,分装,然后开始到处推销。
她是严格按照食品的要求做的,她还送去防疫站做了检验,一切合格。
这些,都是她到处学来的方法,也是听了一些顾客的主意。
丈夫在家里做那些腌菜啥的,自己在这里做密酱,遵义那里的密酱也是这里供应的。
当然,有些问题是,最开始,她没合适的玻璃瓶子。
买现成的不合适。
她找到玻璃厂。
“你的这个量不大,我们没法做。”玻璃厂的厂长觉得麻烦。
“可是我以后会很大的。”周二妹不服气。
她这几天把样品带给一些米饭店试试,那些店觉得不错。
如能大规模包装好,甚至可以进超市,这是她新的想法。
是她在逛新的那些超市得到的灵感。
“好吧,你去挑,我们那堆产品里,你选中那些,反正如没申请专利的,你都用吧,但是你量大了后,必须得设计自己的了!”厂长说道。
“好的!”周二妹大喜。
她和厂里的人一起去产品库,当看到自己心仪的瓶子,就是它!
周二妹开心的喊了起来。
“好吧,你可以买一些!”厂里的一个科长说道。
这瓶子没有设计专利。
周二妹笑了。
她要找个小货车,拉一些回去。
当这些瓶子装进那些密酱,周二妹感觉到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了。
那些瓶子拿回来,她就让广告公司做了一些不干胶的广告贴。
以后如果量大这产品的外包装再印刷,现在先这样吧。
但是,还是很让人激动。
当这些密酱拿到市场,大受欢迎。
不光是米粉店进了很多,那些酱菜摊子也都喜欢进,因为最开始周二妹放了些他们试着卖,卖的很好,很多人还问有没有多的。
量快速增加。
还没去谈超市这些渠道呢,周二妹脸上露出笑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