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盛之路-第228章 摸着石头过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当侯木在想这个事情的事情,又有事情发生了。

    当时为了一笔钱。

    总公司那边,需要一笔钱。

    也不知道咋了,他们那边就缺钱了,然后,那边的一个代理老总电话来了。

    “小侯啊,我们这里在做一个投资,需要一笔钱,哪里能给我们周转下不?”人家倒是很客气的语气。

    “周总,需要多少啊?”侯木打鼓。

    “不是很多,我们算下啊,两千万吧。”周总说话了。

    “这,恐怕有些困难,我们也要周转啊,你说一两百万的,我随时可以暂借出来。”侯木说了。

    “几百万,你打发叫花子啊!”在电话的一旁的王总吼了。

    原来几个老总都在那里,总公司的。

    “小侯,你想想,我们都是一个公司的,你有困难我们帮,我们有困难,你帮,这天经地义的嘛!”又有人说话了。

    那人是廖总,是另外一个分公司的老总。

    侯木想起来了,都在疯传这个廖总那边在做一个项目大亏损,需要止血。

    可是,也不能打主意到自己这里吧。

    “这个,我真的拿不出来,周总!”管他呢,就和周总说。

    这周总是总公司的代理老总,也就是来走一圈,据说明年就会离开去另外的地方。

    “你,小侯,公司对你不错吧,你刚来的时候,据说总公司很照顾你吧,你看,你的资历,不是很强,以前没有做过独当一面,总公司让你负责也给公司,是不是提拔你了呢?”周总说道。

    这还是老江湖啊。

    “周总!”侯木不知道咋说了。

    “你看,你们那里,商场超市生意很好,录像机也卖的好,你们的家底,我是清楚的,你不要隐瞒啊,如果你刻意隐瞒,这是有问题的,虽然我们是特区,很多事情,不需要像内地那样的严格,但是,财务纪律还是要的,是国家的钱,还是属于国家的,谁侵犯了,那是有法律责任的!”周总语气有些重了。

    其余人的都不说话,似乎在幸灾乐祸。

    “周总,我们有严格的财物纪律的,你放心,我用的每一分钱,都是清晰的,我也没拿过任何人的一分不义之财,经得起组织的审查,只是,我们经营确实有难处,我没办法抽出这钱到其他地方,如果抽了,我们的经营就有很大问题,我冒不起这个险,我有这个责任。”侯木说道。

    对他来说,如果抽了这钱,对不起自己的员工。

    因为他现在知道,如果这钱给了周总,给了别人,估计收不回来了。

    他是不信某些人的。

    而且,如果抽了,对于经营,的确有困难。

    “好吧,侯总,那我们打搅了!”周总有些冷。

    侯木有些无奈。

    想说啥,可是说不出。

    对方挂了电话。

    侯木坐在椅子上想。

    其实现在自己的规模比总公司都要好,彼此还有些合作。

    当然,总公司有门路,自己也需要借助。

    但是,迟早自己的公司会单飞的。

    但是,如果对方执意要换掉自己,他们能如愿不?

    毕竟自己属于分公司啊。

    果然,几天后,侯木接到通知,他们的公司要进行审核,总公司会提出新的人事安排。

    侯木知道,不能坐以待毙。

    他也开始行动。

    他当然会四处活动,行,你用行政方式来更换我,好,我也直接捣你的核心,看谁更厉害。

    连续几年的市明星企业家,让侯木有了这个底气。

    再说了,自己经营企业的能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的,也得到了上层的认可的。

    总公司要以一己之私,自己是可以抵抗的。

    何况,侯木把自己的财务报表,主动送去专业机构审查。

    然后,把业绩,也做成了文件。

    这些东西,都送到了相关的地方。

    当总公司正在兴致勃勃的准备罢免他,然后换上自己人的时候,被卡住了。

    一物降服一物。

    总公司无奈了。

    周总被批评了!

    “我们这里是特区,对于优秀的企业家,要支持,如果小侯同志不做了,谁能做好这个公司?能做好的,我们就要大胆的用。”有人对老周说道。

    老周只好认错。

    “好,以后你们不要多管那边的事情了,你们可以算是出资人,获得股东收入。”有人对老周说道。

    老周点头。

    看似胜利了,但是侯木在思索未来。

    不能总是这样啊,虽然他们总公司现在无法干预自己了,但是,万一支持自己的人不在这里了,咋办?

    遇到支持他们的人在这里,咋办?

    不得不考虑啊,必须在产权层面解决这个问题。

    不然,自己的心血可能会白费,好好的公司被搞垮是常有的事情了。

    这也是很多公有企业的弊病啊。

    明明做的很好的企业,有优秀的企业家,可是,万一被调离,换上的,不懂经营,乱搞一起,企业衰败的几率很大,要死不活的也很多。

    外行充内行的事情,很多很多啊。

    企业不是官本位啊,但是,现实却是如此,即使是好心,有些能力有限。

    专业的事,专业人才做才行啊,或者是用心做才行啊。

    想想,这也是我们国家改革的目的,自己一起研究下,走下吧。

    侯木在那里想。

    那个时候,特区算是走得早,一切都比较新,所以侯木幸运的保住了自己的工作,自己努力的公司。

    后来,当很多的考评机制建立,对企业家的界定更严格,国有企业的管理上了一大台阶,和民营经济一起,创造了华国经济的奇迹的时候。

    特区的先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侯木他们的经历也是最好的教程。

    这个时候,又一个春风来了。

    一个负责人给侯木打电话。

    “小侯,问你个问题,我们这里现在要搞股份制试点,很多公司不乐意,你们愿意搞不?”

    侯木大喜。

    “搞,我们愿意搞!”他急忙表态。

    “那有空来我们这里,晚上和我见个面,聊聊这事!”对方。

    侯木乐坏了。

    真是要啥有啥啊。

    他急忙做准备,资料备了很多,然后,在办公室吃了手下送来的盒饭,就准备出发。

    此刻已经是黄昏,天将黑了,可是他看到的,分明是光明。

    这个最南的城市里,他闻到了最新鲜的味道。

    风从南来,从海来。

    分明是春天的到来的号角。

    在那间不大的办公室里,侯木见到了对方。

    对方很慈祥,也很睿智。

    他问了侯木很多事情,侯木一一汇报。

    他看完了很多东西,干净的财物报表,利润情况,公司治理情况,然后眼睛上台。

    “好的,股份改革,是试点,很多人担心出问题,不敢上,不敢来,以后你们如果成功,他们会跟进的,现在你很勇敢,我们会选你和几家做试点,我们会上报,如果批下来就是现行。但是关键,不能出问题,我相信你,也相信其他几个同志,你们都是很廉洁的人,都是没私心做事业的人,这个改革和我们的其他改革一样,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记得了?”对方说道。

    看着这个睿智的人的叮嘱和担心,侯木斩钉截铁说道,“保证完成任务,我曾经是军人,如今依然是军人气质!”

    “好,希望你不辜负我的期望,为我们的国企改革,做个先行兵!”对方点头。

    出门后,侯木觉得自己都要飞起来了。

    心血不会被破坏了。

    只是,报告上去了,却迟迟没下来。

    侯木悄悄给对方那位秘书电话,得到的消息是,有人在阻拦,特别是阻拦侯木的公司股份化改造。

    侯木郁闷了,他又去见了对方。

    对方依然是那样慈祥,睿智,可是侯木却滔滔不绝,说了很多。

    侯木后来回忆起自己当时,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莽撞青年,总是说着自己的道理。

    似乎觉得有道理的,一定要讲清楚。

    殊不知,现实不是那样的,即使打仗,常常也是要迂回目标,常常的,站直了冲锋的,瞬间就如被割草样倒下。

    侯木一直是直的性格,很多事情,还不会圆滑,可是这闯劲也是他成功的必然基因,也是人家看好他的地方。

    “慢慢来,别着急,但是这个方向,是一定要做的,也许会被拖,但是,始终会完成的,因为对于国企改革,我们是要往前的,最高的负责人同志也是希望往前的。”对方说道。

    “如果阻力来自一些理论界,或者是陈旧的思想主宰的人,那我们改革的力量如果不能战胜,我们的崛起就很麻烦,只有新的崛起了,才能更好的搞好经济,实现我们的国家目标!”侯木说道。

    “是的,但是,你知道的,我们的很多同志认识人很广,比如你们的总公司,也会认识很多人,上面的人,他们都在关心此事,当然,最终,你要相信,一切会按照最好的结局走的,还是那句话,大方向来说,改革不许失败,也不许滞后,能改的,必须尽快试点,尽快走,不然,改革做啥呢,不如回到过去效率低下的时候?我们的国家民族拖不起?相信我,相信我们的改革设计师的智慧。他会让大家讨论,提出意见,如果没大的风险,然后,再往前走。摸着石头过河,是他给我们的话,很生动,我们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但是,在前方的,做企业的,是你们,你们责任重大啊,还是那句话,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对方说道。

    侯木嗯了一声,他似乎觉得,可以安心下来。

    等待,等待最好的结局。

    其实很多年年后,很多都问侯木为何在股份改革时候,放弃自己的股份。

    他都说得很简单。

    其实内心是不是也是在想很多叮嘱呢?

    那个时候,新生事物出现,很多人会议论,背负那样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压力,如果自己要了股份,会不会影响成功呢,是不是被人议论自己有私心而影响整个进程,或者间接影响到支持自己的那些人呢?

    人家是不是会说,那些同志支持了一个想自己要很多股份的人,自己不想人家有这个结果,其实,真要了也正常,这是鼓励企业家的一种机制,当时其他也有要了股份的。

    但是自己不是一个无私的人吗?

    自己虽然不是啥都不要,但是那个时候,各种因素在一起,所以就放弃了股份。

    那是一个综合的结果。

    我不悔,很多年后,他把企业做的很成功的时候,他如此说。

    在耽搁了几个月后,终于,获批了。

    股份制改造成功获批。

    侯木他们开始制定方案。

    他们当然和很多专业机构一起弄这个方案。

    他们的净资产其实只有千多万,可是融资几千万,他们很多员工有了股份,但是侯木放弃了自己的股份。

    原来的总公司成了占比很大的股东,占了百分之十几。

    这样的话,母公司无法从这里调钱,也无法擅自决定人事安排了。

    公司会按照公司的治理的正常发展经营了。

    几年后,公司上市,融资好几个亿。

    当然,上市后,新的问题出现了。

    原本的贸易模式,似乎出现很大的问题。

    其实在后来,华国的股市里,有很多的亏损公司,那些公司很多都没核心的经营东西也没有核心的技术。

    市场竞争力几乎没有,所以,就是叫做ST公司。

    但是,当时,这些公司也是获准上市的。

    那是改革开放初,刚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结果,也许这些公司当时在转型期很赚钱,符合上市要求。

    可是,面对后来的经济发展,他们就力不从心了。

    当然这是后话。

    侯木的公司在上市后,他们也遇到问题。

    来自侯木和一个投资人的对话。

    "你们的核心业务在哪里?”对方问道。

    “我的公司不是很成功吗,我类似东瀛的商社,啥赚钱我就做,你看,我以前做录像机代理,做的很成功,后来我做的百货公司,超市,也很成功,这几年,随着消费升级,我做了其他的项目,我做的很用心,都很成功,我的矿泉水公司很成功,成了全国品牌,我的手表,也做的成功,本来我们想做电子产品生产的,但是那东西审批制度严格,获得生产证书不容易,才放弃的,但是,我依然能找到能赚钱的生意做。”侯木说道。

    对方在认真听,可是人家缓缓摇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