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盛之路-第229章 房地产的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番话,让侯木陷入了思考。

    是呀,自己想走东瀛一些社的道路,啥都做,可是,自己做的手表,能做到第一吗。

    自己做的百货,能做到全球连锁吗?

    自己做得矿泉水,能做到全国第一吗?

    自己也开始进入房地产,如果自己放任精力在其他地方,能做到全国第一吗?

    恐怕,精力不够,全部的生意,都会是小打小闹。

    投资人也不会大量追捧,因为觉得缺乏核心竞争力。

    侯木沉思了很久。

    手下们各做做各的板块,侯木决定闭关。

    那个时代,因为物资短缺,做啥都可以成功。

    但是如何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成功。

    这是个值得思考的事情。

    再说了,那个时代,还没有投资公司的概念,可以投资上市赚取那笔钱的做法.

    侯木只是想,自己的精力,能做到多少事情,如果自己要做大一个事业,该如何做.

    他在海边想了三天.

    他想起了童年时候读过的李白遇到磨铁棒的老人的故事.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他在仔细想.

    最后他想明白了,自己还是要定在一个产业,做大。

    这样的话,自己才能创造股市的神话。

    他似乎能看到,华国股市可能会有很多波澜,但是好公司最后都能走到最后的。

    他和高层有些接触,他深深知道高层的决心。

    那是种希望,国家,民族的希望。

    即使小的地方,可能会有问题,但是,大方向在前进,国家就会前进。

    侯木觉得,经过大风大浪的这些人,他们的观点,做法,真的值得自己学习。

    这些领路人,真的是民族的希望。

    自己只是一个一线奋斗者。

    他想明白了,就决定确定一个产业做得最好。

    他努力分了下自己的产业。

    百货零售,这在短缺时代,一做就可以上路,只要进一些好货,就能成。

    可是,以后呢。

    大家如果都进来,这个行业如何做?

    他想起当初为了竞争那个大楼的租赁权的事情。

    另外一家也是想投资百货。

    侯木想,如果当初不是我,是那人拿下呢。

    这产业以后竞争一定很激烈。

    矿泉水呢?

    这一瓶水,看上去是不错,最终也可以往食品走,可是也有个问题,竞争者一旦多,这东西也会价格很低,做起来,似乎缺乏想象力。

    当初的录像机生意就是如此,随着科技进步,曾经的录像机,被更好的产品代替。

    现在特区很多人都在做那个新东西,可是那东西似乎也会有终点,侯木也了解新科技,他似乎隐约能感觉些。

    他想起刚刚进入的房地产行业。

    他是经过研究的。

    也有一些报告在他的桌子上。

    衣食住行,都是百姓必须的。

    这住,是最根本的,计划经济下,是分房,可是现在打乱了这个体系,不搞计划经济了,分房不分了。

    老百姓都要住啊,他们要住更好的地方。

    这就是房地产的生存的必然土壤。

    这产业,其实对资金需求大,需要管理能力,整合各方的资源能力等等,自己现在的公司做到现在,也有了积累,可以做了。

    而且,除了特区,全国都可以做,重要自己做得更好。

    这似乎是一个可以做很大的生意。

    他当初进入后,也开发了几个项目,感觉很不错。

    百姓也追捧。

    如果要剪掉一些,留下一些,那房地产行业应该是最好的。

    他似乎看到了出口。

    对,剪掉其余的,全力走房地产。

    在南海边,他努力的想。

    等他想明白,就出山了。

    他召集了一个会议,是高层的。

    “我决定,公司集中做房地产,其余的产业,或者卖掉,卖不掉的,送掉!”他如此说道。

    全场愣了。

    “侯总,我们好不容易打拼到现在,我们舍掉那些生意,以后万一房地产不好做呢,如何去啊,留下来,还有退路啊!”

    “侯总,我决定,剪掉一些可以,可以把效益好的留下,比如百货!”

    “是呀,我们的钟表生意也很好,可以继续做,人家瑞士可以百年世家做下去,我们为何不能?”

    一阵议论。

    可是,坐在侯木身边的张圳说话了。

    “我觉得我们必须集中一点,我最近也在想,我们是个上市公司,如果不能集中一点,我们可能没核心竞争力,股票根本价格上不去,无法实现投资者的期待,我们现在有机会,房地产我觉得最有潜力,值得一搏。”张圳说道。

    侯木看着他,有些欣赏。

    这小子,学历高,来公司才三年,可是闯劲十足,有前途,关键是,自己提出搞房地产后,这小子刻苦研究,现在很懂行了。

    接着,陆续有人表示支持。

    不支持的不说话了。

    “就这样吧,公司决定了,大家都可以继续在房地产做下去,如果实在舍不得原有熟悉的生意,你们可以和公司一起找买家,你们还会是高管!”侯木说道。

    那几个反对的不说话了,他们在想。

    是啊,的确需要想。

    然后,就是找买家。

    基本上,都可以找到。

    当初一些投资的小规模的,也没啥资产,但是员工人数不少的,侯木直接就让他们自己独立做。

    能卖钱的几项,都还可以,很快有人接手,价钱还可以。

    因为房地产肯定缺钱,自己多些钱是好的。

    当然,银行那里也是必须要打通渠道的,随时得有钱,但是,以上市公司的身份,相信只要项目合适,钱不是问题。

    当然,最大的一笔出手就是百货。

    这百货生意一直好,一直很多方在垂涎着。

    侯木决定卖,有人就找上门了,那是一个大型国企。

    当然,也是一家投资多元的企业,他们对于百货这块,有自己的版图企图。

    侯木他们的出卖,正是他们的机会。

    这就不是按资产卖了。

    对方一个投资的主管副总亲自上门了。

    侯木接待了他。

    对方是有备而来,带着各种资料,在会议室里,侯木和手下财务等部门,和对方谈判。

    “我们其实对这块,有期待的,我们本来想,把它包装上市,然后转让,那就是几十倍的市盈率了。”侯木说道。

    可是人家直接说了,“你们不用等了,我直接给你们20倍市盈率!”

    侯木笑了,真笑。

    大气啊。

    “好,这块就卖给你们,我也相信你们会做好,以后,我们还有合作机会。”侯木和对方副总握手。

    他当然想不到,最后,这块百货对方会觉得买贵了,可是,他们以后还有合作。

    那是一次关键的合作。

    是自己的房地产项目的最重要的一次合作。

    对方成了自己的大股东。

    这里的故事,有很多。

    开始做地产为主业了。

    侯木开始了思索,他是个很用心的人。

    他看了很多书。

    他知道以前的时代过去了,以后得靠管理打天下。

    很多的管理在研究。

    他研究了很多当代全球的管理高手。

    关于房地产,他也虚心学习,对于国外的成功者学。

    每做一个盘,他都用心参与,去和手下以前做好。

    然后,不断总结境界。

    他总结出一套的管理模式,他知道要扩大企业必须在管理上狠抓,在管理模式上狠抓,才能确保不散。

    不然,很多个项目,很多分公司,如何做好?

    当然前期,一个个的项目,都得做好。

    用心,是关键。

    他开会常说的也是这事。

    他们开发的地产经常开始得奖。

    在客户那里,也总是得到好评。

    在那个时代,一般的房地产公司,修了房子就能卖出去。

    但是,侯木做的房子,更好。

    渐渐的,口碑出来了,人们喜欢买他们的房子。

    那些年代,那地不是问题,大不了你有关系拿这,我有关系拿那里。

    地多,还不是短缺。

    当然,有些竞争是没必要的,比如,有些有暗箱操作的地方,随他去,不强求。

    这是侯木给手下的话。

    自己只要在有地的地方,做好自己的产品,是关键。

    他给手下说了,我们不行贿。

    这是操守。

    很多人不信,很多年后,侯木在一个大学讲,让大家举手手信不信。

    举手不信的占多。

    这个时代,就是那样?

    这企业家都觉得是潜规则的东西,侯木真的做到了。

    他觉得做到了。

    能做好房子,就是关键,不需要最好的地,他的信念就是如此,一个城市,需要他的公司来开发,那是双赢,只要不是太差,都能做好。

    当然,随着名气增大,很多城市能给出的地,都很好,那个时候,他们已经不做商业地产了,更不需要最当道的地了。

    他们需要大块的,能建立一个完整生态社区的地。

    做好房子,他们有了名气,然后开始全国扩展。

    他们有了名气,那地不是问题,只要不强求繁华中心的地。

    也许也就是这一点,这只是其中的原因,他们后来放弃了商业地产等其他地产,就做住宅。

    关于只做住宅,侯木也是拿出当初只做地产这点来研究的。

    当初聚焦一点,精力金钱都聚焦,成功了。

    企业走向了大企业。

    股东有了回报。

    股票价格更高。

    聚焦住宅也有是阵痛的,很多人舍不得砍掉那些商业项目。

    可是,侯木下决心的事情,一定做。

    他们很快就卖了那些项目。

    也好拿地也不复杂了,人家要去找关系,自己找去,我们就靠名气,做住宅,我们不做地标建筑,但求做一个城市的高品质生活社区,一个,接一个,在全国大范围内获得成功。

    当侯木的地产公司做到数千亿华币一年的营业额的时候,他是真正的行业老大。

    这中间,有一件重要的事情。

    那件事后来全国出名。

    那就是关于米国老太和华国老太的故事。

    那是侯木的地产公司出名后,成了全国龙头。

    国家的决策者开始注意到他。

    在一次会议上,他遇到一位主要决策者。

    决策者和他一起讨论。

    那时候,华国房地产销售还没有预售制度,贷款买房还没成为政府重点扶持方式。

    政府的扶持就是银行的行为方向啊。

    那次,针对未来房地产如何大发展,他给决策者提出自己的看法。

    那个时候,看学习的侯木看到了房地产的未来。

    看到了,如果政府扶持,会有一个啥样的未来。

    “我们的房地产如果发展,会给国民经济带来大发展,钢铁,水泥,装修业,等等行业,都会带来大发展,也会给银行带来发展,因为银行可以赚到按揭利息啊,也会赚到贷款给房地产行业的利息啊。总之,各行各业,都会得到大发展,这是目前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行业。”侯木发言说道。

    “好,继续说!”决策者很感兴趣。

    “所以,必须有预售房制度,有按揭扶持,有这样一个故事!”侯木开始讲了两个老太太的故事。

    两个老太太,都上了天堂,一个华国老太太,60岁时终于挣够了钱买了一套房子,享受了几天就来到这。

    一个米国老太太,60岁时终于还清了购房的货款,而她已经在这房子里面住了30年了,她也来到了天堂,但是她住了三十年的房。

    这个故事是说,我们可以提前30年买上房子。

    决策者在沉思。

    “提出的具体意见!谢谢!”决策者对侯木说道。

    侯木继续说。

    决策者在记。

    会后,大家都在忐忑,有同行说,侯木胆子太大了。

    有人在期待。

    侯木笑了。

    “我们不是神,但是我们是时代的创造者,我们努力做决定对的事情,对得起时代就可以了!”侯木说道。

    果然,不久,政策下来了,国家支持房地产业发展。

    其中,对于银行的作用,预售房制度,都做了一些说明。

    似乎,房地产的春来了。

    一时间,房地产大发展。

    “我请你当顾问,如何,关于房地产的,但是,不给工资!”在另外一次会议上,那位广受尊敬的决策者对侯木笑道。

    侯木有些不好意思,“当然愿意,这个工资,不要,白干,我很愿意!”

    如果能让这个行业发展,他当然很愿意的。

    他觉得,那对国家对国民都好。

    他也是如此做到的。

    他们的房子,都是好评的,很多都是带来新思维的。

    总是走在前面。

    他们总是能控制风险,这是和侯木的敏感分不开的。

    他们不投机,所以不陷入风险里。

    他们专心做地产,不做其他烂七八糟的,所以风险降低。

    他们哪怕面对全民哄抬某个地方的发展,他们不去,避免了风险。

    当看到那些城市的烂尾楼,他们庆幸自己冷静。

    当他们看到危机即将来临时候,产业里一片哀嚎,他们手握现金,在庆幸。

    庆幸他们提早出货,拿到现金过冬。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