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盛之路-第252章 装潢板年代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他来到乡长那里,依然是当年的老乡长。

    老乡长接待了他。

    “你回来了?”老乡长问他。

    “嗯,回来了!”他拿出自己的礼物,湖北特产。

    老乡长看了,“哦,很好,谢谢你,以后随时来,不要带东西了。”

    “这只是普通的酒,还有特产,麻糖啥的。”郭刚嘿嘿说道。

    “好,你知道我习惯就好,这酒我喝,糖孩子们吃,谢谢你了,对了,你的打算是啥呢?”老乡长说道。

    “我打算回来,把以前的厂房租一点,然后做装潢材料。”郭刚说道。

    “好的,你看需要多少,房子反正空着,当时还是你回送给我们的。”老乡长说道。

    “嘿嘿,好的,我这次算租。”郭刚说道。

    老乡长一笑。

    “你能赚大钱就好,租金也算是补贴我们的乡收入,不过也不会给你算很多的。”老乡长说道。

    场地是说好了。

    郭刚拿到了钥匙,来到现场。

    哗!

    他推开了厂房的大门。

    看着里面的凌乱的一切,,似乎又回到当年。

    继续战斗。

    他告诉自己。

    他整理了拿到的办公室,就开始工作。

    采购东西是第一重要的。

    当然,安电话这些,是首要任务。

    他开始忙碌。

    忙了几天,就开始招聘人一起忙。

    然后就招聘更多人一起。

    再然后,人都聚集了,机器也到位了,材料也到位了。

    一切轻车路熟。

    销售也开始做了。

    一切没当初盲目,流程都是差不多的。

    他们的产品开始下线,销售。

    因为他琢磨的技术非常不错,产品也抓得很好,他们的产品供不应求。

    做好产品需要经验的,这是郭刚的总结。

    有好产品,就不怕没人买,特别是短缺时代,刚刚打开需求的时代。

    抓住时代就是抓住机会。

    做出好产品,抓出过硬质量,销售加强,宣传加强。

    这个时候,经过大学熏陶,郭刚对于品牌,策划,有了新认识。

    他开始做品牌,做策划。

    永利,他注册了这个商标。

    准备以后很多产品就用这个商标了,他注册了很多的行业。

    有意无意,把摩托车和汽车这类也注册了。

    很多年后,他觉得自己是有神念帮助。

    当然,他还有好几年的装潢材料之路。

    装饰板,还有相关的材料,都是他生产的对象。

    因为客户是一样的。

    市场很好,钱不断进来。

    他也一直在奔忙。

    似乎,生活就是这样的。

    只是,似乎还不满足,也不知道为啥,也许是产业的原因吧。

    几年过去,果然,这样的产业,不断有资本进入。

    大资本是郭刚无法比的,那些数亿的投入,大厂房,更好的设备,更好的品牌推广,一下子占据了高端。

    永利还是比不上,自己赚的那些钱,全部投进去,似乎风险很大,不见得能赢。

    因为后续的资金需求更多,不是自己能玩转的。

    他还是很理智和清醒。

    很多人不清醒,以为自己能行,全部砸入自己的钱做自己做不到时候,最后,后续需要钱周转和流动的时候,拿不到钱,死在了那里。

    自己不是国企,不是大型的政府要支持的集团,他心里有数。

    虽然自己的产品有些知名度,也打入很多国家,但是,实力还是薄了些。

    无法做大,只能眼睁睁看着同类的大资本做的很大。

    自己依然是小品牌,和一些新入者以及其他的多年的小品牌一起打价格战。

    经常这家代理商昨天还是你的兄弟,和业务员一起喝酒的时候拍胸口说一定支持你,明天就为了别人的一点让利直接不理你。

    真去问,他还找些理由,比如产品不大好,人家的很好,好卖一些,好推一些,等等。

    郭刚感觉很累。

    在因为价格问题,丢失几个大客户后,他彻底想改变了。

    他暂时把生产销售交给副手,自己开始研究新东西了。

    这些年,自己的团队还在。

    以前的团队,一喊,很多都会来,这是让他欣慰的地方。

    下一步,做啥东西呢。

    他在想。

    生活改变了,他是在乡镇上,看的是乡镇的生活。

    他发觉,摩托车的需求很大。

    非常大,以后家家有摩托是必须的。

    可是,摩托车的质量也是良莠不齐。

    当他研究了几个案例后,他觉得,摩托车是一个很好的产业,可以做。

    只是,技术问题,他觉得要努力研究下。

    这和装潢版以及相关的产品不同,这车的问题,是一个系统。

    他似乎觉得很有挑战性。

    接下来的半年,他是把装潢产品的生产销售都交给手下做。

    也是考察他们的能力。

    也不扩大,就是维持,然后消化库存。

    他已经准备慢慢收了。

    然后他全力研究摩托车。

    想到摩托车,就想到几年前的广告。

    当时山城一家国企,以前军功,和东瀛一个牌子合作,生产出来了国内的摩托车。

    然后呢,马上又有国企跟进,也在山城。

    那里成了摩托之都。

    接着呢,在山东也有国企跟进。

    民企呢,陆续四处也有起来的。

    但是,机会依然大。

    市场大。

    郭刚知道,城市里,很多现在可能市场已经是稳定状态,可是,这几年,乡镇都富裕了,一家卖一辆或者几辆摩托车,都有可能。

    这样看的话,这华国市场很大啊。

    但是车的话,组成很多的。

    郭刚仔细的研究了很多东西。

    摩托车的组成,哪几部分?

    发动机是心脏,其余的部分,等等。

    他知道,这事算是更大的挑战,但是,可以找专家。

    自己不能充当大部分的技术能手了,但是自己可以做协调者。

    他努力在学习也在着专家咨询。

    他找到了专家,我们这样的大国,经过几十年你的积累,很多专家都有。

    郭刚认真的学习各种技术,也在寻找技术员一起学习。

    他也招聘了几个技术员,一起研究。

    现在就是要弄出自己的摩托车来。

    各种设计都要自己做。

    当然也必须要专业的设计单位参与,最后要去通过测试的。

    研发到了一定时候,他开始弄厂房。

    就在装潢版的旁边。

    他开始了摩托车厂的建立。

    厂房还有多的,以后,还需要更大的厂房,但是,先这样开始吧。

    注册了公司,依然是永利牌子的摩托车。

    一开始,发动机啥的,都是现成的配件。

    当然,外形必须自己重新设计,有些地方,能改进的,还是得改进。

    图纸设计出来了,配件的寻找,组装。

    开始手工做出外壳,定型后就开始找人做磨具,批量生产。

    定型后的车郭刚很激动。

    他上去试了下,觉得还可以。

    毕竟是自己的产品,如一个婴儿。

    因为这些年的做厂,对于质量管理有经验了。

    他这次提前就设置好了生产负责人,销售负责人,采购负责人等等。

    一起按照计划在走。

    产量的设计也根据一个测算在做。

    然后,就等第一辆车下线。

    第一辆车下线的时候,他们都欢腾了,郭刚搞了一个仪式。

    他热情洋溢的讲话全场都鼓掌。

    来宾也有些,都是一直支持他的老领导以及各方的朋友。

    永利,将走向全国。

    很多销售都是提前约好的,因为他也招聘了些成熟的销售员,很多厂家做不下去了,都会有一些成熟的业务员失业,找到这些人,也是个技巧,这样销售就很快,这也是行业的一些法宝之一,确保销售成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