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演讲是在一个港口举行,那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港口,承载着米国曾经的很多历史,梦想,和骄傲。
曾经,米国的舰船在全世界进出,很多都在这里进出,卸货。
海港港口,是米国曾经的成功的重要的地方。
以前这里的很多设备,都是米国曾经引以为豪的美国制造。
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米国制造遇到了麻烦。
他们在七十年代,遇到了东瀛崛起的强大挑战,东瀛的汽车,电子产品,游戏机等等,几乎打遍天下,让米国人尝到失败。
米国人还好,他们那个时候,信息产业正在发酵,硅谷的信息产品迅速出来,在信息产业上,他们再次占据全球之巅,维持了米国的形象和可以控制全球的最关键科技的制高点。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信息科技虽然依然不错,可是,正遇到华国的强大挑战。
华国的新兴公司,在信息产业猛追米国。
此刻的米国,除了信息产业,好莱坞带领的娱乐产业,金融产业,等等一些还比较明星的产业,很多老产业都衰败了。
那是一种必然,当那些创业者都不在刻苦,曾经的钢铁,汽车,机械等等产业都衰败了。
也当然也有市场的原因,因为本国市场趋于饱和,比如钢铁,本国的住宅业等等都是饱和状态,所以钢铁业也不是很有需求,就逐步衰败。
曾经的钢铁城,成为一片死寂,曾经的汽车城,也是死寂。
那不是一个兴旺的地方。
曾经的钢铁大王,等等大王,似乎都是一个传说。
可是,港口依然在吞吐,没有足够多的硬东西出口,消费品还是要进来吧,全米国人都在过着过度消费的幸福生活,没有进口东西,如果过啊。
他们也依然有高科技的东西,要行销全球。
港口的机器,全自动的港口,等等,也是他们必须的。
还有各种的机器,各种的产业,都是作为总统想恢复的。
他想恢复汽车,恢复钢铁,恢复很多的老产业,让米国制造重新放光芒。
总统决定在港口,这个米国光荣的起点,来一场演说。
他希望这是一次伟大的演说,足以载入史册,那是米国制造的重新崛起的一个起点。
他准备激情的演讲稿纸。
然后,请了很多嘉宾,现场也电视直播。
很多人在现场,更多人在电视收看。
总统讲得很投入,米国制造一定要振兴等等。
他身后,是巨大的港机,上面都贴有一面面的星条旗帜。
只是,一阵风吹来。
一面米国旗帜松开了。
松开倒是很正常,只是,露出里面被盖住的两个汉字。
华一。
米国总统没看到,他还在讲。
现场的嘉宾看到了,不好说,假装没看到,继续听,当然,心里在嘀咕了。
电视前的人,很多愣了。
各种声音出来了。
各种议论出来了。
很多家庭都在笑,在议论。
一些看电视的记者,从意外到很多的即将发表的稿子里的话出现,都是瞬间的事情。
是的,那是一个华国港口机械制造商的牌子。
这些港机,大多数都是那家公司的产品。
华一机械,华国制造,世界第一。
因为这个梦想,他们的创始人,才做了这个华一公司。
第二天,全球很多的报纸,都发了这张照片,米国总统在米国的港口发表演说,背后,米国国旗遮盖不住的华国的华一港机的中文标识。
很多报纸的社论都是如此,米国制造衰落不可阻挡,华国制造的崛起不可阻挡。
这代表啥?
是不是代表华国的竞争力已经无所无在?甚至在我们一般人都意想不到的地方都随处可见。
这是不是意味着,华国崛起也是不可阻挡。
同时,很多人也对华一这家公司,充满了好奇。
这是家啥样的公司呢?
......
在米国总统发表这个演说的二十年前左右。
华国发生了一件事情,一位老人,在华国的南海边,划了一个圈。
其实,那不是他第一次画圈。
当年,他作为总设计师,改革的总指挥,也在那里划了一个圈。
于是,春风南来。
他多次去南方,在南海边,他看到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大加赞赏。
他永远不会忘记,他刚刚复出治国的时候,去东瀛看到的那些现代化东西。
新干线,新兴电子产品生产线和产品,高楼大厦,繁华的都市,成千上万的流水线制造出来的汽车。
他也不会忘记去米国看到的东西,证券交易所里,人们投资各种公司的盛况,大都市里的繁华。
当然,他曾身经百战,看过很多。
他看到过东瀛曾经的不可一世,也看到过他们的一败涂地,看到他们的战后废墟的荒凉,也看到过他们重新崛起的那种玩命。
他是智者,他明辨古今,看透未来。
当记者在他访问时候,问他的感受,他直说说,我们需要赶上。
那就是说,我们能赶上的,我的确可以来学习,但是对我们来说,这些是可以赶上的。
他有这个信心,因为,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自立的国家,我们有完善的工业基础,我们有数亿勤劳智慧的人民,我们有各种大中院校,多年后,有无数的人才积累,我们还有国家控制的大企业,作为国家队,我们只要思想解放,发挥国民的智慧和闯劲,我们就会成功的。
老人是认真的研究了当时亚洲四小龙的经历的,也研究过东瀛的崛起和重新崛起,也研究过欧洲的工业革命崛起和米国的崛起的。
一切都在老人的睿智的思想里。
必备条件,我们是有的,我们缺乏的,是政策,是决定要往正确道路走的决心。
我们的道路曾经正确,但是,也走了弯路,在需要调整的时候,没及时调整,所以,耽误了些年,但是我们一旦重新找到该走的路,我们会无可阻挡。
这个老人很睿智,也有很耐心,他不急躁,他知道一步步实现目标。
他会制定计划,然后冷静实现。
这是他的长处,也是国之所幸!
华国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
在曾经的混沌年代,有英雄出来,振臂一呼,率领千万人建立强国基础。
在需要改革的年代,又有一位睿智的老人出来,带领国人走向新的道路。
老人第一次画圈,实验开始。
有得有失,但是,整体是成功的。
然后,再次画圈,决定了改革道路的定势。
从此,不可阻挡的道路,不可逆转的道路,向前。
春风再度吹拂神州大地,怀疑的,惧怕的,担心的,徘徊的,犹豫的,都不是主流了。
华国大地,一心往前冲了!
不可阻挡。
一个不算老的人,59岁的中年人,刘华也在想了。
他也是临近退休的年龄,是一家名牌工业大学老大学生,现在是国家的部里上班,职务不低。
他也在想了。
自己,该为时代,为民族做些啥。
他曾经到处视察,看到我们的港口,要么似乎落后的产品在用,或者是进口的产品在用。
老外是瞧不起我们的港口机械产品的。
他们的要价很高,因为我们没有。
不行啊,我们要发展,我们要大量进出口,如果没有大量的优质低价的港机遍布我们的港口,我们如何发展啊。
他在想了。
一颗不屈的灵魂在燃烧,那是多年在部门里似乎压制的熊熊火焰,在燃烧。
不行,我要听总设计师的,我也要奋斗。
下海。
快要退休的人,要下海。
我要做去全球第一的港机,以及各种机械。
这是他的心愿。
他把自己的公司取名华一。
他创业倒是起点不错,但是也是很艰苦。
他租借到了一块地,那是上海某国有港机厂的不用的空地。
毕竟人熟,人家也支持他的理想。
人家还调了十几个技术员支持他。
过剩的人才,也就是那边坐冷板凳的,他们也愿意去找个机会,所以愿意来了。
公司成立的第一天,在简陋的厂房里,简单的几间办公室,还有简单的厂房前,有个旗杆。
刘华举行了个升旗仪式。
他们十几个人都庄严的在那里。
庄严的国歌声里,国旗被小伙子们缓缓拉上去了,都是在学校升过旗帜的,有经验。
然后,刘华开始发表演说。
这和过去的讲话不同,这次他没有稿纸,完全是激情洋溢的讲。
“小伙子们,我们的华一港机的第一批员工,骨干们。你们大家辛苦了,我们今天在这里,庆祝我们的公司成立。
我们只有背后的这些厂房,办公室,脚下的这一块地,可是我希望,我们二十年后,有一眼望不到边的厂房,有成千上万的员工队伍,遍布全球。”
大家开始一愣,然后就是热烈鼓掌。
“我们国家,有人才,有市场,但是我们暂时没技术,技术是什么,是研究出来的,当初谁有,工业革命前,欧洲也没有,华国更没有,但是英国人弄出来蒸汽机,全欧洲都学习,东瀛人后来也学习,我们没及时学习,我们挨打了,是不是,导弹技术,是以前战争狂魔最擅长的,他用那个来轰击英伦三岛,是不是,后来,米国人,苏国人也打进了那个德国,拿到了技术,发展,后来米苏的导弹世界第一,是不是?原子弹技术,米国人有,但是战争狂魔也差点有,那是德国人先提出的设想,但是因为战争狂魔倒行逆施,爱因斯坦来到米国,帮助米国造出原子弹,后来苏国也有了,据说也有当年德国人的帮助。.......所以,技术不神秘,只要肯研究。”
大家纷纷点头。
是啊,大家都是技术员,很多人其实都有提出先进设想,可是,总是没遇到好机会,让智慧值钱。
“我们现在就集中力量,在港机上,我们要把我们的港机研究好,做到世界第一,然后,再发展到桥梁等等上面,让我们的技术,成为世界第一。”刘华大声说道。
“没问题!”这些技术员们纷纷喊道。
他们中,大多数是年轻人,有几位是中年人,都是有想法的,所以那边一询问,他们就来了。
对那边来说,分流成功也是减负,对这边来说,都是宝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