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汉朝-戚姬和吕雉: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有时候,厄运就像病毒一样,具有可怕的传染性。现在,张敖的坏运气又传上了与之关系密切的吕雉。

    对吕雉来说,刘邦搞掉张敖赵王之位,等于挖去她半颗心。而刘邦把赵王封给刘如意,又等于给吕雉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此时,刘如意不过十岁小娃,小孩子不可怕,可怕的是娃儿他妈,她就是传说中的戚姬。

    戚姬,定陶美女,名不详。姬是西汉王朝初期皇宫小老婆群最高一级,也称“夫人”,位比宰相,爵比亲王,俸禄二千石,地位仅次于大老婆皇后。

    所谓,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是也。项羽有虞美人,刘邦宠戚姬。项羽会唱力拔山兮气盖世,刘邦也会唱大风起兮云飞扬;虞美人会舞剑放喉,悲伤动人,戚氏也会彩袖凌空,放歌起舞;更绝的还有,虞美人常跟项羽征战在外,戚姬也是不离刘邦左右,两相不离。

    是的,吕雉已经老了。现在人称阿姨,刘邦骂她死婆娘,再过几年,估计又要被骂死大妈,死老太婆,死鬼。岁月如水,从脸上流过,留下的只有沧桑老态。相对戚姬来说,吕雉输的不只是青春之色,还有绝世技艺。她没有戚姬的细腰,没有那一低头的温柔美感,更没有哼唱楚歌好喉。甚至还有,她生的孩子没有戚姬生的孩子聪明伶俐。

    这下问题就大了,多项指标衡量,吕雉几乎输掉大半,严重地威胁到了皇后之位。

    女人争宠,不是先有皇后,才有太子;而是先有太子,后有皇后。子贵母荣,偏偏刘盈小朋友生性仁弱,不及刘如意那般小小年纪,就流露出刘邦一般流氓志在天下之势。事实证明,有时女人的感觉比科学推理还要可靠。

    果然,就在张敖被废掉的一年后,戚姬开始替刘如意夺刘盈太子之位。

    夺太子,想当的就是皇后,这是明摆着的。然而夺位,不一定就要搞阴谋。戚姬也知道,她唱歌跳舞哄刘邦有余,要搞阴谋,那可是远远不及,自寻死路。所以她只能扬长避短,使出绝招,那就是哭。

    当女人真好,要想得到某样东西,可以一哭二闹三上吊。男人则不行,有泪不轻弹,刀剑砍到头上也得装出面不改色,坚强如铁的样子。男人,特别是英雄的男人,他们不怕刀山火海,偏怕女人的眼泪。英雄是铁,女人泪就是盐酸,结果搅在一起,英雄就成了盐酸铁。

    公元前197年,五月,太上皇刘太公崩于栎阳宫。

    自从刘太公崩后,戚姬整个人就变了个样,不跳,也不唱,整天就泡在悲叹和泪水当中。但是注意了,戚姬不是为刘太公哭丧,而是为自己悲贱的命运而哭。她深深地知道,生逢乱世,弱小女子幸得皇帝恩宠,并生一得意之子,老天爷已经是爱她不浅了。问题是,刘如意还没来得及长大,长期征战,岁月正在让刘邦迅速衰老。

    今年,刘邦已经六十岁了。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按人生百年来算,六十年光阴岁月,已经是入土过半。人,从无中来,亦归于无。这些年来,刘邦经历九死一生,尽管落得个逃跑大王的称号,但对生死亦看得很开了。可是他有没有想过,某天某夜,他突然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就去了天堂,放心尚在人间的戚氏母子俩的生世安全?

    刘三,不管你在人间还是天堂,我都是爱你的。可是,你在人间时,我尚可感觉到你爱我,疼我,护我。然而一旦升了天堂,你的爱,你的疼,你的护,就只会变了镜中花,水中月。所以,在你飞天堂之前,你必须先把银行密码告诉我,或者是存一笔丰厚的存款给我们母子俩养老,这才是真正的实惠。

    天下就是刘邦的银行,太子就是密码,皇后就是存款。可是现在密码和存款都被吕雉一人垄断,这叫人怎么办?这一点都不难办,戚姬的看法是,银行不好换,但是密码总是可以更改的。从古到今,皇帝都能被人搬家,哪有太子是不能更改的。所以她一定要哭到底,哭到山穷水尽,不哭得刘邦拿定主意,决不罢休。

    刘邦妥协了。被敌方包围,他可以逃跑,然被戚姬的泪水包围,他就像被万能胶水粘住跑不动了。于是,为了解决戚姬后世无忧,刘邦决定废掉刘盈,立刘如意为新太子。

    这下轮到吕雉阿姨哭了。好你个戚姬,抢了我的风光,得了我女婿赵王之位,又来打我太子和皇后的主意。妈的,我前世与你无仇,今世无怨,你竟然还要骑到我头上拉屎来了。你不就是会唱个楚歌吗,不就是会跳个烂舞吗,不就是会击个破鼓吗?这通通都算个屁!

    想当初,刘三辗转砀山当猴王的岁月,你在哪里?

    想当初,刘太公的吃喝拉撒,我悉心照顾之时,你又在哪里?

    想当初,为了刘三,我差点丧命项羽手中。

    总之,为了皇帝,我付出了一个女人应有的一切,请问你付出够了吗,你又有什么资格我争皇后?

    骂,狠狠地骂;哭,狠狠地哭。骂也骂完了,哭也哭完了。吕雉突然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问题解决了吗?没有。眼泪是戚姬的专利,但是她偏不相信眼泪。那怎么办,难道就这样等死吗?

    不!这绝不是我吕雉一向的风格。不管命运多险多恶,我也要擦干眼泪,勇敢面对。于是,吕雉沉静下来,仔细思量对策。

    这时吕雉发现,与戚姬的这场政治博弈,其实上天安排的条件是等同的。戚姬的优势是,她得了刘邦宠爱;而吕雉本人的优势则是,她得了刘邦手下那帮死生兄弟的心。

    这些年来,吕雉就像一员女将跟着刘邦东奔西跑,无论是张良、陈平,或是萧何、曹参、周勃、灌婴、樊哙等人,无不所有互相照顾之处。如今大难当前,他们就是强大后盾,刘邦要先放倒吕雉,得先征求他那帮生死与共的兄弟们的意见。

    这下子,悲伤绝望的吕雉立即找到了力量和自信。是输是赢,还为时太早,稍安勿躁,待观其变。

    斗争将不可避免地登场。

    刘邦立即召开了一个重量级的高官会议,表示要废掉刘盈,立刘如意为太子。

    这下问题终于白热化了,会议现场像砸了锅一样,高官们纷纷站起来反对刘邦的提案。大臣们的反对意见缤纷多彩,归纳起来只有一条:皇上爱谁跟谁,那是你的事。问题是太子废立一事,关系国之根本,怎能凭一时喜好而动摇。再说了,刘盈是个好孩子,诚实忠厚,无错无过,你就凭刘如意性格像你,戚姬一时把你哄得神魂颠倒就动废立之念,这是不是太儿戏了?

    大臣们有如苍蝇嗡嗡作响,然而此时刘邦,却是稳坐如山。他神态肃穆,少了几许嬉皮士的游戏表情,大臣们狂叫乱喊的忠言,他却全听不进去。

    最后,当大臣们喷完口水,个个都充满期待地看着刘邦能回心转意。此时,吕雉正躲在大殿东厢偷听,连她也不得不屏住呼吸,等待刘邦宣布结果。

    这时,刘邦傲慢地环顾四周,流露出一丝不屑的神情。他缓缓地说道:反对无效。大儿刘盈是必须要废掉的,小儿刘如意是必须要立起来的。

    致命的宣判,犹如五雷轰顶,吕雉一下子瘫痪在地。绝望像空气一般,弥漫在大殿东厢,吕雉紧咬嘴唇,泪如雨下。而大殿中央,群臣一时哑语,不知所措。他们这时才发现一个致命性的问题,天下是皇帝的,太子也是皇帝生的,他之所以征求群臣的意见,不过是故作姿势,求个理直气壮,名正言顺。

    原来,刘邦早就做好两手准备。如果说,家事是国事,可国事也是家事,废立太子一事,当国事通不过,只能退而当家事处理,最终结果还是由刘邦一人定夺。

    完了,这下子真的玩完了。都说,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使其疯狂。吕雉已经感觉到疯征的征兆,仿佛再多忍一时,她就要发疯。

    然而就在这时,一颗闪亮的救星出现了,一下子照亮了陷入黑暗谷底的吕雉。

    他,就是中央最高监察部长(御史大夫),周昌。

    可畏的周昌

    周昌,沛人也。职业出身:秦时与从兄周苛皆为泗水卒吏。为人特点:说话口吃,但坚忍刚强,敢于直言。

    经典逸事:有一次进宫奏事,不小心碰上刘邦和戚姬调情,周昌见状,扭头便走。刘邦一见,立即追上周昌,耍流氓般地骑在周昌脖子上,嘻嘻地问道:“御史大人,你觉得俺像个什么皇帝?”

    周昌昂起头,不客气地说道:“陛……陛……下,你……想……想……听真话,还……还……是假话?”

    刘邦哈哈大笑:“我当然是想听实话啦。”

    周昌冷笑,嘴上立即蹦出一句:“陛下即桀纣之主也。”

    周昌这话,貌似玩笑话,实则暗藏威力。好你个御史大夫,瞧你说的什么话,刘邦当即又是哈哈大笑,把周昌打发了去。

    不过,周昌能混上御史大夫,不是因为他敢于直言,而是托了他的堂哥周苛的福。我们知道,当年项羽攻下荥阳时,项羽企图以封大将收买周苛,却不料被周苛一阵痛骂,一怒之下便把他烹了。事后,刘邦念周苛高义,封周昌为御史大夫,承从兄之志继续为汉王服务。

    让我们回到刘邦议太子事的现场。

    当刘邦见周昌像猴子似的从人群中蹦出来,就料定这小子定要大闹一场,破坏他好事。果然,周昌根本就没脾气跟刘邦废话,他一冲出来说道:“臣……臣……口才不好,但臣……臣……期……期……知道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陛……陛……下废掉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抬杠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你不会抬得幽默,杠得开心。本来会议现场都僵死一片,然周昌这几个不知所云的期期期几字却像一幕滑稽戏,让一直绷着脸的刘邦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

    刘邦笑,群臣也跟着笑,躲在东厢的吕雉也莫名地含着眼泪笑。

    这时,只见刘邦宣布:废立太子一事,就以后再议吧。今天到此为止,散会!

    阿弥陀佛,刘盈终于暂时躲过一劫!

    吕雉高兴得太早了,这不过是第一回合。刘邦只是说,暂时搁置议论废立一事,不等于不废,也不等于不立。事实上,废立一言一旦放出去,就只能是一路走到黑。

    形势逼得刘邦不得不为戚姬母子找一个万全之策。此时,刘如意尽管被封为赵王,可是因为年纪小,加上刘邦疼爱有加,不能不留身边。可是赵国的行政必须找一个强悍的又信得过,并能压得住太子和吕后及满朝大臣的强相帮理刘如意打理赵国。可是放眼朝廷,谁才是最佳人选呢?

    这时,有人向刘邦推荐,辅佐刘如意,非周昌莫属。理由是:周昌此公,从吕后、太子及群臣,甚至皇帝您,无人不敬畏他。除了他之外,再也无合适人选。

    这个意见,乍一听,似乎是开国际大玩笑。周昌刚刚反对立刘如意为太子,却又派他去管理刘如意,这不是更不能起到保护刘如意的作用吗?

    错!最危险的人才是最安全的人。周昌此公,讲原则,敢力斗,不畏强权,活脱脱的一只公老虎。而刘如意年幼孱弱如幼虎,不正需要这么一只生猛的公虎保护吗?

    高,实在高。

    刘邦连连称善,立即召见周昌,开门见山地就问道:“吾有一事想麻烦周公,不知周公可否成全吾愿?”

    周昌问:“何……何何事?”

    刘邦差点又笑,但他必须忍住,今天所谈是一件相当相当严肃的事。刘邦说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就是想派您为我小儿赵相,替他打理赵国!”

    什么!周昌一听,一下子傻掉了。

    陛下,你不会是又拿我开玩笑吧,或许是,你对我拦你立刘如意为太子有意见,故意要整我?玩笑你可以开,要整我,你就明说,何必遮遮掩掩,我周昌可不是吓大的。

    刘邦似乎看出周昌心中顾虑,接着说道:“周公不要多心,建议你当赵相,是另外有人替我想到的,他就是您的老部下,赵尧同志。”

    赵尧,时任掌玺监察官(符玺御史),周昌下属。对于此人,周昌曾有朋友评价说,他肯定是接替周昌为御史大夫之职的人。然而,周昌一直对他就是看不上眼,原因只有一个,他年轻辈小,想接班,还早着呢。没想到,这个小年轻竟然还有一手,在背后捣周昌一刀,无非就是想把周昌挤走,自己好接班换任。

    周昌这才终于觉察问题的严重性,突然也变得没有主意,一下子就哭了起来。

    教周昌怎能不哭?诸侯国相级别和地方郡守相当,又与中央九卿同级,年收入二千石。现在周昌干得好好的御史大夫之职与丞相、太尉并称为三公,年收入也是二千石。所谓二千石,是以年俸两千石谷而得名。收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权力。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主管九卿,如今刘邦派周昌委任赵相,那不是降级使用吗?

    周昌一边哭泣,一边陈述心中委屈。很奇怪的是,他哭诉的时候倒是不口吃了。只见周昌这样对刘邦说道:“陛下啊,自从沛县起义起,俺和俺兄一直跟随你出生入死,为何你偏偏中道就把我丢到诸侯中呢?”

    刘邦听得长叹不已。这个周昌,骂人也骂得真诚,哭己也哭得无邪。

    刘邦不禁地抚着周昌说道:老兄啊,你的官职重要,我的小儿刘如意更重要啊。我这也是没办法之事,实在是找不出人了啊,所以还是委屈一下兄弟啦。

    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最后,周昌无奈,只得接旨,到赵国挂职锻炼去了。果然,周昌一走,刘邦就封赵尧为御史大夫。

    对吕雉来说,这下问题大了。周昌作为唯一敢以性命相搏为刘盈说话的人,都被打发走了,那以后还能指望谁?

    危险,再次降临到吕雉身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