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回头看看刘邦,他之所以伸腿登天那么快,跟他装酷有关。他在和英布那场决战中,所受的流箭之伤,回长安旅途中,继续恶化。当时,吕雉派良医替他治病。医生诊断后,刘邦问医生情况。医生回答是,只要休养,这病是可以治好的。但是,刘邦听后,一反过去惜命如金的态度,拒绝治疗。并向外宣言: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老子本是小民一个,手提三尺剑夺得天下。如果上天要夺我性命,就算扁鹊在世,又有何用?
刘邦自以为,无数次的死亡危险他都能熬过,这次依然不例外。没想到的是,卢绾反水,使他病情加重,信念俱灰,最终只能享年六十二年虚龄。
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邦的一生是伟大的,亦是光荣的。出身草莽,登顶九五,历尽辛苦,阅过人间百态。曾经,他渴望像秦始皇那样活,他实现了。秦始皇的一生都是在跟人斗,跟地斗,跟天斗,所以他才会发疯地求长生不老之药。但是,刘邦信仰天命,他只跟人斗,所以他不求不死之药。
成,在天;死,亦在于天。这是刘邦留给世界的一句结语。
对于生死,古今以来唯有庄子最看得开。他说,人从无中来,又归于无,这是天之大道,不必悲伤。于是,当妻子死后,庄子不但不流眼泪,还能敲盆鼓歌,歌唱大道。
刘邦将死,吕后当然庆幸,因为她的儿子可以理直气壮地当上皇帝了。但是,她绝不能像庄子那样敲锣打鼓庆贺一翻,而是假装虚心地向刘邦请教国相及太尉的接班人。
刘邦告诉吕雉:萧何之后,曹参可以接之;曹参之后,王陵可以接之。但是王陵太直,不能独当一面,一定要请陈平帮助。这是文职安排。至于武官,周勃当太尉最为合适。周勃尽管木讷,但是他办事,我放心。安刘氏江山者,非周勃不可。
刘邦这番崩前话,基本上是为汉朝定下发展基调。但是,吕雉问话并非就是按基调唱下去。恰恰相反,她就是想探刘邦口实,以便唱出反调。
汉朝,一场新的危机犹如黑云,正在笼罩着大地。
果然,刘邦一崩,吕雉封锁消息,秘不发丧。她和审食其相谋道:汉朝诸将与刘邦皆是草莽出身,功高气傲,事奉我家刘邦都已心情不快,现在我儿又小,他们肯定会更加放肆。如果诸将不除,天下不安。
母狼的獠牙终于暴露。一场腥风血雨的屠杀,即将开场。
但是,就在这危险时候,有一个人及时站出来,使吕雉急刹车。他,正是郦食其的弟弟郦商同志。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郦商的工作履历,就可知道他的杀伤力。其基本名衔和履历如下:多次以将军和右丞相的身份征战在外造反的诸侯,护卫过太上皇刘太公,食邑五千一百户,人称曲周侯。他总共击垮过三支敌军,降服平定六个郡,七十三个县。
像郦商这等同志的威望,如果非用四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举足轻重。
当郦商听说吕雉要大杀出手时,马上找到审食其,并且威胁般地告诉他道:
陛下都崩了四天了,你还不发丧,是不是想趁机诸杀群臣?如果真敢这样的话,那吕后和你可就危险了。首先,陈平和灌婴将十万兵守荥阳;其次,樊哙和周勃将二十万兵平燕代;如果他们听说你要屠杀汉朝功狗,那么他们必定发兵攻打关中。诸将外反,大臣内叛,到时候汉朝之亡,也就是他们踮一下脚跟就能搞定的事。
郦商这番话,让审食其听得倒抽一口凉气。于是,审食其马上提腿就跑去后宫见吕雉。此时,吕雉也听得傻掉了。光想着杀人,却没想到寡不敌众。天下兵权都不在诸将手里,还杀个屁呀。那不是引火自焚吗?
罗马不是一天能造成的,胖子不是一天能吃肿的。要想搞定诸将,那得像吃饭一样,得一口一口来。
这下子,吕雉不得不以隐忍为上,为刘邦举行发丧,大赦天下。
五月十七日,刘邦葬于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二十千米处)。群臣对刘邦的一致评价是: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所以尊号高皇帝,又称汉高祖。
三天后,十六岁的皇太子刘盈继位,吕矬由皇后变成尊号皇太后。
刘邦的时代已经结束,属于吕雉的时代,正式拉开序幕。
陈平:生存是第一需要
吕雉悬崖勒马,对满朝群臣突然止杀,首先躲过她屠刀的人当数陈平。
陈平的劫数,得从春天二月说起。当时,刘邦派遣樊哙出征卢绾。然而,当樊哙前脚刚离开长安,后腿就有人向刘邦告樊哙的状。说是告状,实是诬陷。告状之人不详,但状词还是有板有眼的,其状词如下:樊哙与吕后结党营私,听说他只等陛下一崩,即可发兵击杀小儿刘如意等人。
我们知道,那时的刘邦老眼昏花,加上爱儿心切,不管来话是真是假,一听此话,犹如急火攻心,不可盛怒。
常人言,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话如果放在十年前给刘邦讲,他是信的。想当初,进入咸阳宫,樊哙硬冲入宫,力劝离城回驻灞上。后来,鸿门宴上,舍命相救,情义冲天。
可是,当天下归一,一切都将颠倒重演。女人如手足,兄弟如衣服。衣服乃可换,手足不可断。保刘如意,就是保戚姬。为了戚姬,刘邦连刘盈都想废掉,搞死樊哙又算什么玩艺?
于是,刘邦杀意顿起。然而,因为废立太子一事,刘邦已经气晕了张良。朝中能与刘邦议事和谋事的唯有陈平,刘邦只好寄托于陈平,希望他能找出一个绝招不动声色就能干掉樊哙。
果然,陈平不辜负刘邦所望,立即给他支了一招。这就是:派遣周勃秘密跟随陈平前往燕地,以诏传樊哙,杀其军中,以周勃代其将兵。
一直以来,周勃和樊哙都披着同样的战袍,骑着同样的战马一起出生入死。如今,刘邦突然教他杀将取之,这叫周勃实在意外。
陛下啊,您怎么是越老越糊涂了呢。想当初,如果没有樊哙,估计你早就被项庄一剑斩下头颅当酒壶了。如今,只为一小人谗言就大喊要杀,这是不是也太那个了啊?周勃只顾心里想着,却不敢说出口。刘邦命令已下,他不得不藏在陈平的大马车下,窝着郁闷的火前往燕国。
然而,马车一离开长安,陈平马上就变卦了。他对周勃说道:“樊哙不能杀,一杀我们就跟着玩完了。”
陈平把周勃说得一愣一愣的。支招的是你,变招的也是你,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陈平镇定地说道,道理很简单嘛。樊哙是陛下的故人,而且功高盖世。更更重要的是,他的老婆是吕后的亲妹妹。愤怒出糊涂,尽管陛下说要杀樊哙,可是万一他后悔了怎么办?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陛下不后悔,可是陛下重病在身,命在旦夕,他崩后,吕后和樊哙的老婆吕须能饶过我们吗?
周勃恍然大悟。转而又疑惑地看着陈平,不杀,陛下怪之,死罪;杀樊哙,吕后责之,亦是死罪,这教人如何是好?
周兄,您别紧张。我既然能想得出招,肯定就有破招之法。现在,我们唯一的好办法就是:绑架樊哙,囚往长安。如果到时陛下反悔了亦来得及,如果真杀樊哙,我们亦能推脱责任。
妙,实在妙。
周勃立即转忧为喜。更妙的还有,陈平已经想好一个捉樊哙的好计。当他们未行至樊哙军中,陈平筑起高台,召樊哙前来听诏。
陈平这招就叫引蛇出洞。他曾经说过,捉韩信,不过一力士耳。捉樊哙何尝不是如此,只要他一露脸,马上就成为瓮中之鳖。更让周勃叫绝的还有,樊哙此趟必来,因为陈平已经为他准备好了礼物,那就是“节”。
于是,陈平派使者持节前往樊哙军中。果然,樊哙很爽快地独自策马前来受诏,陈平一看到樊哙,拿出诏书宣布一大堆死罪。樊哙一句话都没有申辩,直接反扣双手,等待绑绳。此时,周勃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樊哙军中,取代樊哙将军之职。
这一切,犹如排演过一般。没有一丝差错,没有半点意外。樊哙的表现着实让人意外。但是往深里一想,一切都明白了。樊哙勇猛过人,却甘愿束手就擒,不争不辩,反而使诬陷不攻自破。陈平是很明白这个道理的,问题是他不知道刘邦会不会明白,更不知道的还有,刘邦和吕后能不能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四月,陈平押着樊哙返回长安。这时,刘邦驾崩的消息传来。陈平先是震惊,接着是庆幸,继而又是一阵深刻的恐惧。
他震惊的是,刘邦不辞而别;庆幸的是,有先见之明,没有干掉樊哙。恐惧的是,樊哙的老婆吕须尚在朝中,只要她向吕雉一番谗言,追杀令马上赶来。
陈平当即的反应是,快。他一定要在吕须向吕雉进谗言之前,赶回长安把事情向吕雉说清楚。不然,纵有千双佛手,亦是难以救之于万劫不复之中。于是,陈平命令押解樊哙的士兵先缓而后行,他先前赶回长安。
事实证明,陈平第六感果然正确。此时,长安调令已出,他半路上碰上使者,使者宣诏,调其与灌婴屯守荥阳。
其实,这正是吕雉的调虎离山之计。
陈平不是傻瓜,立即接诏,继续赶往长安。陈平这招就叫赶为上策。如果听命前往荥阳,必定让樊哙老婆大人吕须有进谗言机会,那必死无疑。要死,也要告诉吕雉真相,死个明明白白。况且,这也是自救的唯一希望。
陈平终于赶回了长安,他第一件事就是奔往宫中哭丧。司马迁用三个字来形容陈平哭丧的境况:哭甚哀。用现代话说,就是哭得特别惨烈!
陈平不得不装悲啊。
他悲刘邦,你一登脚就走人了,把我推到吕雉刀下,这是悲一也;
他悲吕雉,你不由分说下死调命令,摆明就是想置我于死地,这是悲二也;
他悲告状之人,告谁不行,偏找樊哙这等有背景有功劳的人来告,害他不得不响应刘邦支招,这是悲三也;
他悲自己,一脑聪明才智,一腔凌云壮志,今天却碰了前程未卜的劫难,这是悲四也。
陈平哭的时候,吕雉就站在旁边看。于是,陈平放高分贝,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对刘邦哭诉道:陛下啊,你叫我杀樊哙,我没有遵照您的旨意,只是抓起来,还押在回长安路上。
陈平这番苦诉,让吕雉吃了一颗定心丸。好啊,原来樊哙还活着。只见吕雉也可怜般地对陈平说道:“好了,你辛苦了,请回去休息吧。”
吕雉一话,犹如清风拂耳,一下子扫去了陈平心里的一半阴云。做事要趁热打铁,紧跟着,陈平的第二步计划就是请求留在长安,而且是一定要让他留在宫中替刘邦守棺。
什么理由都可以拒绝,偏是守棺这个漂亮的借口不能拒绝。吕雉妥协了,任命陈平为郎中令。郎中令,宫廷禁卫官司令,只要是傻瓜都明白,如果没有深得后宫信任的人,休想碰这个职位。
陈平能被委任,只能说明一点,他以他独有的智慧和魅力战胜了恶运,成功地扭转了吕须对吕雉的影响。同时,吕雉又命令陈平任刘盈的老师。好啊,一切都将烟消云散了,危机即将过去了。
陈平自信,他已经战胜了吕须。
事实也是,吕须向吕雉说了陈平一大堆坏话,吕雉却全部丢在垃圾堆里。这时,樊哙也回到了长安,不过是虚惊一场,官复原位,该享受的爵位一个没少。
其实,陈平只是度过了第一道难关。对于他来说,考验,只是刚刚开场!
女人,你的名字就叫疯狂
安葬好刘邦后,吕雉开始了政治人生的一系列报复行动。她第一个下手的,正是让她久眠不安的戚姬和刘如意。这对绝配母子俩,一个软弱,一个年幼,宰她们就像剁铁板上两块肥肉。第一步,吕雉命令逮捕戚姬下狱,剃光头发,穿上囚服,带上刑具,当上了专门捣米的劳改犯。第二步,把赵王刘如意召回长安,准备剁掉。
此时,刘如意年纪十二。吕雉要想召回刘如意,还得经过他的保护人的同意,此人正是周昌。但是,周昌拒绝了吕雉征召刘如意的要求。
在周昌看来,刘如意一入长安城,肯定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那么,刘邦当初派他辅佐刘如意的期望就全部落空了。如果周昌真的怕死,白白让刘如意送死,那他将不是真正的周昌了。所以,周昌一见到吕雉使者拿出的诏书,大手一挥,大嗓音一吼:你们赶快滚吧,只要有我在,赵王决不能回长安。
周昌一言,传回长安城,吕雉听得都郁闷了。换成是谁,她早一刀劈出去。可是偏周昌不行,因为他毕竟曾经舍命保过刘盈太子。不过,斩草除根,这是政治斗争的基本常识。就算周昌多么强硬,这个刘如意,是坚决不能让他在地球上待下去的。
于是,吕雉再次派出使者前往赵国,一次比一次催得急。但是,周昌更是一次比一次拒绝得坚决。最后,使者再次前来催人,周昌更是不耐烦了。他干脆打开天窗对使者说起亮话:我不让刘如意回长安理由有二,一是皇太后恨戚姬,戚姬都入狱了,如果刘如意回长安,不等于送他下地狱吗?既然这样,我当然不能答应你们;二是刘如意身体有恙,恕他不能奉诏进京!
使者再次无语,只得乖乖回长安复命。这下子,吕雉真是把周昌恨得牙齿咬得咯咯响。可恨有个屁用,关键是要想办法摆平他。马上,吕雉想到一个绝杀刘如意的办法。
首先,召周昌进京,给他换工作。只要周昌离开赵国,刘如意自然就失去保护伞,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多了。果然,调令一到赵国,此次周昌什么话都没说,只得乖乖地收拾行李,打道回府。
周昌很是无奈啊。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的任务已经够出色地完成了,剩下的问题,只能靠刘如意个人造化。不久,周昌回到长安,前来向皇太后请安。吕雉一见周昌,便破口大骂。杀你不得,骂你总行吧。妈的,本来杀掉刘如意,不过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件事,就是被你这个好事者搅得夜长梦多。
吕雉问周昌:“你知道我恨戚姬吗?”
周昌:“知道!”
吕雉再骂:“你明知道我都恨戚姬,为何不给我送赵王前来?”
周昌闭嘴,什么都不想解释。
不解释,当然是最好的回答。然而,吕雉再次破口大骂周昌:你别以为你装聋作哑,我就不知道你心里想什么。你以为我容易吗我。想当初,刘邦一无所有时,我嫌弃过他吗?没有。刘三造反前,我是规规矩矩地替他种田生孩子。造反后,我可是背着两个孩子整天没了命地东藏西躲。好了,当他得到天下了,戚姬就想过来夺我江山了。你说我恨不恨她?你说我该不该废掉她?如果没有你们这帮老臣护着我们母子俩,今天坐在这里跟你讲话的,恐怕是戚姬,而不是我吕雉。
周昌仍然不言不语。他只静静地闭上耳朵,似乎真的聋了。
听说,天下的母鸡都是一个德性。在哺蛋之前,它们总是一脸活泼可爱之气。一旦哺出鸡崽来,全身的羽毛总是像充气一般,全部竖起来。这是动物一种本能,不管多么软弱的母鸡,它们为保护幼崽不得不迫使自己变得强悍,并时刻准备着与一切来侵敌对势力斗力斗狠。
此时的吕雉,正被这种叫做本能的力量牢牢控制。正所谓,爱得越深,斗得亦越深。戚姬和刘如意,如果一天不能在人间蒸发,她就一天不能安卧长乐宫。
这种斗争精神,用孟子一句高尚的话,就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好了,骂是骂完了。可是吕雉发现,她心里的气还是没有出完。骂架也算是一项民间体育运动,唯有碰上棋逢对手的人骂才过瘾。就像打排球一样,你扣我顶,我扣你又顶,你来我往,这样才能显出精彩纷呈的体育精神和魅力。只可惜周昌还紧闭双唇,不顶不撞,太没劲了。
其实,周昌闭嘴原因有二:一是他口吃;二是,有些话,一出口就是错。于是干脆闭嘴认错,一了百了,多干净。
吕雉只得自知无趣地打发周昌走人,然后马上派人征召刘如意。刘如意是个听话的孩子,只要吕雉举起火把,他就如飞蛾扑火而来,自寻死路。果然,刘如意一接着到吕雉诏书后,二话没说,当即起程赶往长安。
刘如意,你真的死定了。
正当吕雉对刘如意痛下屠刀时,上天给刘如意又送来了一个保护神。说来让人不可思议,此人正是年轻的皇帝,刘盈。
回首往事,刘邦之所以讨厌刘盈,就因为他太仁慈,像个熊样,没有杀气,镇不住人。而刘邦之所以喜欢刘如意,则因为在他身上似乎集中性地继承了老爹的精华。上天真是公平的造物主,软弱的戚姬造出了刘邦喜欢的版本孩子。剽悍的吕雉却造了一个软弱善良的刘盈。如果苍天再给刘如意十年,而刘如意也真的表现出老爹刘邦的流氓无赖之特点,或许个人命运及王朝命运即可改写。
可偏偏是,人生没有如果,历史也不会重来。
刘盈今年十七岁。一个十七岁的孩子,换到今天,顶多就是一个会做高考题,甚至会赶韩流,或者是早恋的高中生。然而此时,刘盈却要绞尽脑汁去保护一个比自己小五岁的异母弟弟。刘盈的想法,吕雉不理解,或许别人亦不理解。
但是,只要认真想想,其实也没什么不可理解。原因只有一个:刘如意是无辜的,刘盈是仁慈的。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他曾经有一句经典名言: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保护你说话的权利。然而,在两千年前,刘盈却以他的行动告诉世人:我不同意刘如意夺我太子,但我誓死保护他生存的权利。
伏尔泰的话是一种思想启蒙,刘盈的做法却是一种人性启蒙。在人类的天秤面前,后者比前者更伟大。也正因为此,刘盈后来被尊称汉惠帝。“惠”,本义仁爱。
不得不说,在争取保护刘如意的事情上,刘盈是孤独的。刘盈的孤独是一种必然,当吕雉露出母狼野性,当嚣张的周昌亦被搞定,谁,还有必要和胆量去保护一个貌似人道,其实却百无一用的孩子呢?
好!没人帮忙,我自己来。
刘盈当即想到了一个笨办法。当他闻听刘如意即将来到长安时,亲自率团到灞上迎这只不知死之将临的小绵羊。于是,刘如意便和刘盈一同进入长安。为了好好罩住刘如意,刘盈决定和他形影不离。一同吃饭,一同玩耍,一同睡觉,一同入梦。
这下子,吕雉可傻住了。一个是让她爱得心力憔悴的骨肉;一个则是让她恨得比天天更年期还疯狂的小孩子。可是他们偏偏像影子和身子一般,时刻粘在一起,让她不好下手。
这,难道是好事多磨,还是上天故意捉弄?昨天搞定了一个周昌,今天冒出了一个刘盈,明天,又将是谁来替之撑腰?
吕雉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现在只有一个办法,派人时刻盯梢。只要刘盈离开刘如意半刻,马上下手。
做事只怕有心人,吕雉果然盼来了一个天大的机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