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不能不知道的世界哲人.-14.洪应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洪应明,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明万历年间。

    他是一个“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士人,且其一生中独善其身的时候居多,是一个隐士。洪应明生平

    洪应明,字自诚,号初怀道人,大约生活在明万历年间,今江苏金坛人,明著名文学家。

    要了解洪应明,我们首先要了解明万历年间的社会状况。

    公元1572年,明穆宗突然中风驾崩,太子朱翊钧继位,是为神宗,改元万历。由于神宗年幼,于是由太后摄政。重臣高拱由于与太后信任的宦官冯保对抗而被罢官,相反张居正得到冯保的鼎力支持。

    张居正辅政十年,推行改革,维新变法,使万历初年呈现出太平盛世的景象。公元1582年,张居正逝世,此后明中兴之象消失,明王朝从此走上了衰败之路。

    张居正逝世伊始,神宗尚能保持对朝政的兴趣,但不久就开始怠政。公元1586年后,神宗就开始连续不上朝。神宗整日在深宫中不理政事,沉浸在花天酒地之中。每年还进行选美。神宗还好营建,经常大兴土木。公元1589年,大理寺左评事雒于仁上疏,称神宗沉湎于酒、色、财、气,结果被贬为民。神宗还派矿监和税监搜刮民间财产,导致多处民变发生。由于神宗不理朝政,缺官现象非常严重。神宗委顿于上,百官党争于下,**完全陷入空转之中。官僚队伍中党派林立,互相倾轧,如东林党、宣党、昆党、齐党、浙党等名目众多,但其所议议题却不是如何改良朝政,只是人事布局而已。因此《明史》言:“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神宗在位期间另外两项严重败坏朝纲的事件是东林党争和国本之争。

    东林党源于顾宪成组办的东林书院。东林党一词则起源于公元1610年的一次人事变动事件。起因是内阁缺人,顾宪成极力主张颇有政绩的淮扬巡抚李三才入阁,结果被反对李三才入阁的势力摸黑漫骂,东林党因此而起。东林党兴起后,朝中其他各党便集中火力攻击东林党。阉党专权后,东林党更受到严重打击。

    另外一项政争是国本之争。主要是围绕着皇长子朱常洛与郑贵妃所生的福王朱常洵。神宗迟迟不立太子,令群臣忧心如焚。朝中上下也因此分成两个派别。公元1601年,朱常洛才被封为太子,朱常洵被封为福王。但是福王迟迟不离京就任藩王。直到梃击案发生,舆论对郑贵妃不利后,福王才离京就藩。

    此外,万历年间亦征战不断,包括援助朝鲜王朝抵抗日本侵略的壬辰倭乱、平定宁夏�拜之乱、平定贵州杨应龙之乱。公元1618年,后金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誓讨明朝。公元1619年,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之战中大败明军,明朝对女真从此转为战略防御。

    由以上可知,明朝万历年间,朝纲不振,吏治腐败,流寇四起,战争频繁,社会混乱不堪,明朝从此走向衰亡。

    这样的社会政治形势,导致一些有见识的知识分子,在经历了仕途的风波挫折之后,他们既不愿意与当权者同流合污,也不愿意违心迎合鄙琐的社会风气,纷纷归隐山林。洪应明便是其中之一。

    对于洪应明,我们知之甚少,只知道他与万历进士、礼部仪制郎中于孔谦交厚,与袁黄、冯梦桢等人也有所交往。早年曾离乡学道,研究佛、释、道,著有《仙佛奇踪》,在对明朝廷心会意冷后,退隐不出,只专心埋首于著述。

    隐居后的洪应明,以旁观的态度洞察世情,以自身的生活体验人生,在山水泉石间寻求雅趣,直抒胸臆,适意而止,他将儒家积极入世、济人利物的精神与佛道两家避世超俗、修身独善的思想融为一体,创作出一部囊括了中国人处世智慧的经典――《菜根谭》。洪应明著作

    洪应明有影响力的著作主要有:早期著作,《仙佛奇踪》;中晚期著作《菜根谭》。其中,尤以《菜根谭》最为著名,影响最为深远。

    《仙佛奇踪》

    《仙佛奇踪》又名《月旦堂仙佛奇踪》,八卷。除《四库全书》及《正统道藏》收入外,民国陶氏刊本是徽派版本月旦堂的重印本比较著名。此书前四卷属道家,后四卷属佛家,共狩收入历代仙真一百人,每人一传一画。末尾附录养生、精修等文辞,对于研究和探讨古代哲学和养生有比较重要的史料和研究价值。

    《菜根谭》

    《莱根谭》是一部论述修身、处事、待人、接物的格言集,共有360则。这些格言警句文词秀美,对仗工整,短小精粹,促人觉醒,耐人寻味。问世400多年来,广泛流传于民间并远播海外。

    书名《菜根谭》,取自宋儒汪革语:“人就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就够坚强地适应清贫的生活,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所成就。

    明于孔兼在为《菜根谭》写的(题词)中,进一步阐述道:“其谭性命直入玄微,道人情曲尽岩险。俯仰天地,见胸次之夷犹;尘芥功名,知识趣之高远。笔底陶铸,无非绿树青山;口吻化工,尽是鸯飞鱼跃。”颇为简要地概括了此书的内容。

    乾隆间署名三山病夫通理的(重刊菜根谭序)则说:“凡种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并引月古语“性定菜根香”,说明只有心性澹怕沉静的人,才能领会其中的旨意。

    总的来说,《菜根谭》反映了明代知识分子佛、儒、道三教合一的思想。

    《菜根谭》一书知人论世,文如行云流水,意似朗月长空,其中既有积极入世、经营天下的儒家思想,又有清净无为、修身养生的道家旨趣,更有透彻禅机、空灵无际的佛家智慧。其内涵丰富深刻,蕴涵着博大精妙的处世哲学和以仁取胜的机智,对于个人如何正心修德,正确认识自我,以及如何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看待人生的得失,都有着十分独到的见解。

    洪应明以人们所熟知的菜根为喻,将人生所涉及的修身、为官、治家、摄政、学问、御人、处世诸方面融为一体,其中很多精彩的论断直到今天仍有指导我们如何做人的现实意义。问世以来,备受世人喜爱,被誉为“心灵之药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