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应个人特点
由于性别、年龄、生理状况、形体差异以及个人生活习惯的不同,对膳食会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选用保健食品不能千篇一律。同样的食品对一些人可能效果显著,而对另一些人可能适得其反。例如牛奶对大多数人是理想的营养食品,但少数人体内缺少乳糖酶,食后就会出现不适及腹泻;食用同量的桂圆肉,有人食后能安眠,有人则上火失眠。
体质虚弱的老人进行食补时,要注意区别阳虚还是阴虚,阳虚宜多选用羊肉、狗肉等进补,而阴虚则宜食龟肉、鳖肉、蛤蜊肉等滋阴食品。
2.根据所患疾病的性质、症状表现选食
按照中医理论,食疗过程中应遵循寒者温之、热者凉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而对疾病,则应根据其轻重缓急的不同,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标”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症状,“本”是疾病发生的机理和病机,一般慢性疾病多从治本着手,急性病则多先治其标再治其本或标、本同治。
3.注意饮食的性味
食物的性,指寒、热、温、凉四种性质;食物的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一般寒凉食物有清热泻火、解毒消炎的作用,适合于春夏季节或患温热性疾病的人食用,如谷物、绿豆、赤小豆、梨、香蕉、柿子等;而温热食物则有温中、补虚、除寒的作用,适合于秋冬季节或患虚寒性疾病的人食用,如糯米、肉类、鲫鱼、黄鳝等。
不同味的食品也有不同作用。辛能宣散滋润、疏通血脉、运行气血、强壮筋骨、增强机体抵抗力,常用食品有葱、姜、蒜、胡椒、花椒、萝卜、各种酒类等;甘能补益和中、缓急止痛,常用食品有大枣、糯米、动物肝脏、鸭梨、椰子、豆腐、
蜂蜜、白糖等;酸有收敛固涩作用,与甘味配合能滋阴润燥,常用食品有食醋等;苦能泄火燥湿坚阴,与甘味配合有清热利尿、祛湿解毒的作用,如苦瓜、茶叶等;咸有软结散结泻下作用,如海产品、猪腰子、鸽子肉等,而淡味食品有渗湿利尿作用,如苡米、白扁豆、冬瓜、藕、花生、鸡蛋等。
4.因时因地灵活选食
一年四季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气候的不断变化,对人体生理机能会产生一定影响。中医学认为饮食顺应四时变化,能保养体内阴阳气血,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一般认为春季气候温暖、万物生机盎然,宜食清淡,应多吃些菜粥,如荠菜粥;夏季气候炎热、多雨湿重,宜食甘凉之物,如绿豆汤、荷叶粥、薄荷汤、西瓜、冬瓜等;秋季气候转凉干燥,宜食能生津的食品,如藕粥等;冬季寒冷,食品宜温热,可食八宝饭、涮羊肉、桂圆枣粥等,以温补机体精气。
地理环境不同,对食物结构也有较大影响,而且如饮食不当,还会发生水土不服,所以也应加以考虑。
常用食补食物的分类
1.温热性食物
温热性食物,指有温中、补虚、除寒的作用,适合于秋冬季节或患虚寒性疾病的人食用的食物。举例如下:
龙眼肉:补心安神,养血益脾。
荔枝:甘温养血,益人颜色。
饴糖:补中缓急,润肺止咳。
扁豆:健脾养胃,化湿解暑。
山楂:消食健胃,活血化淤。
胡桃:补肾助阳,敛肺止喘。
谷食类:面、蚕豆、豆油、酒、醋。
蔬菜类:生姜、大蒜、大葱、韭菜、胡荽菜、芥子、胡萝卜、薤白。
果品类:李子、橄榄、木瓜、乌梅、栗子、葡萄、大枣。
食糖类:
蜂蜜、白糖、砂糖。
禽兽类:鸡肉、雉肉、鸭肉、狗肉、羊肉、牛肉、鹿肉。
鳞介类:鲫鱼、鲥鱼、鲤鱼、海虾、鳝鱼、鲢鱼、胖头鱼、鲩鱼、泥鳅、鲍鱼。
2.寒凉性食物
寒凉性食物,指有清热泻火、解毒消炎的作用,适合于春夏季节或患温热性疾病的人食用的一类食物。举例如下:
绿豆:清热解毒,消暑除烦。
荸荠:化痰消积,清热生津。
菊花:清肝明目,疏风散热。
梨:生食清热止渴,熟食滋阴润燥。
西瓜:清热止渴,消暑利尿。
谷食类:小米、荞麦、豆腐、豆豉、豆浆。
瓜菜类:苋菜、油菜、白菜、黄瓜、甜瓜、竹笋、芋头。
果品类:藕,甘蔗、白果。
禽兽类:兔肉;
鳞介类:黑鱼、鳗鱼、田鸡等;
3.平性食物
平性食物是指有健脾和胃作用,适合于一年四季或各种疾病患者食用的一类食物。
莲子:养心安神,益胃固涩,健脾止泻。
黑芝麻:滋养肝肾,润燥通便。
山药:补脾胃,益肝肾。
食补要顺应四时变化
“因时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一条重要原则。《黄帝内经》中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须顺四时而避寒暑。”祖国医学中也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这些都说明人体必须顺应四时自然变化而养生,从而加强人体适应季节与气候变化的能力,以保证身体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
一年四季,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气候的变化,会给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机体的营养结构要随季节的变化予以协调,注意各个季节的科学饮食及食补方式,合理安排饮食。春季宜食清淡;夏季宜食甘凉;秋季燥热,宜食生津食品;冬季寒冷,宜食温热。饮食上顺应四时,可保养体内阴阳气血,使正气在内,邪不可干。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生理功能的降低,对四季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弱,科学安排四季饮食,就更为重要。
春夏秋冬,从总的气候来看,有春温,夏热,暑湿(长夏),秋凉而燥,冬寒的特点,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寒冷食物都适合每个人在夏天食用,因此,食用时一定要考虑四个因素用膳,即因时、因地、因人、因证施膳。所谓因证施膳,就是以证为基础,普遍应用一种治疗方法。饮膳在治疗、补养方面,根据不同人的体质、症状、健康等情况,对饮膳的应用有所区别。所谓因时施膳,就是四季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选择饮膳时,应加以注意。如长夏阳热下降,烟熏蒸制,水气上腾,湿气充斥,为一年之中湿气最盛的季节,饮膳选用解暑汤为宜。所谓因地施膳,是在不同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人的生理活动和病变等特点也不尽相同。如同是温里回阳饮膳,在西北严寒地区,则宜选用药量重,效力强的;而在东南温热地区,则选择药量轻,效力稍弱的用之。所谓因人施膳,是指人的体质有强弱之殊,男女老少之异,故在施膳时,也就不尽相同。如妇女有经期、怀孕、产后等情况,常用八珍汤、妇科保健汤等。老年人血衰气少,生理机能减退,多患虚症,宜平补,多用十全大补汤、复元汤等。小儿生机旺盛,但气血未充,生活不能自理,多饥饱不均,寒温失调,以调养后天为主,用八珍粉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