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心理学速成法.-1.嫉妒心理:灵魂的癌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故事◆

    一天,心理学教授威廉·詹姆斯的办公室里来了一位叫做露西的女生。露西看上去只有二十来岁,然而,她看上去却愁容满面,一点都不开心。

    还不等威廉教授提问,露西自己就开始讲述。原来,露西正在为自己的人际烦恼,班里的同学都不愿意和她在一起,有什么活动也不愿意让参加,这让她感到自己被彻底孤立了。对此,她感到很苦恼。

    威廉教授看着眼前的女生,她有一张非常漂亮的脸,说话的声音也很好听,从她所有的表现看,这个女生身上并没有令所有人都讨厌的缺点。于是教授问了一个问题:“你知道他们为什么孤立你吗?”露西想了一下,刚想要说什么,但又犹豫了。这个细节威廉教授看在眼里,他鼓励露西:“你来找我是希望我给予你帮助,对吗?”露西点点头,“那你就必须告诉我他们到底为什么孤立你,就我目前所知,你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女孩子。”教授温和地说。也许是他的最后一句话给了露西信心,她接着讲了一件事。

    在高中时,露西是班里成绩最出色的孩子,所以她很幸运的成了大学的一名学生。然而,到了之后,她发现这所学校遍地人才,以前优秀的自己到了这儿根本不算什么。为了让自己更加突出,露西一直在暗暗努力。

    大二的时候,学校要举行一场时装设计比赛,这刚好是她的强项,她曾将自己设计的服装穿在身上,并且获得了不少好评。露西觉得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来了,于是她立即报名参加。

    与露西同寝室的一个女生艾米也很喜欢自己设计时装,并且也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比赛,比赛之初,露西并没有将艾米放在眼里。然而,比赛结果却大大出乎露西的意料,艾米获得了学校的特等奖,并且将代表学校参加国家比赛。而对自己充满信心的露西,只得了一个优秀奖。

    露西觉得自己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她觉得自己很嫉妒艾米,于是趁艾米不在寝室之际,露西将她准备用于参加全国比赛的作品毁掉了。因为艾米的作品关系到全校的荣誉,学校很快就调查出了事实真相,露西也被通报批评,从那以后,露西就被同学们孤立起来了。

    露西所说的事,威廉教授早有耳闻,只是没有想到那个肇事的女生会来向他求助。找到了事情的根源,问题就要好解决多了,教授告诉露西:“以后一定要努力克制自己的嫉妒心理,当别人取得比你好的成绩时,不妨靠自己的努力去迎头赶上,而不再以不正当竞争的手法获胜。”同时,教授还告诉露西,如果想要改善和同学们之间的关系,只能付出比别的同学更多的热情和努力。

    露西回去后即按照教授的话去做,在毕业之前,她终于获得了同学们的谅解,重新被他们所承认。并且,露西还努力提高自己的时装设计能力,毕业后即成为了一位时装设计师。

    美国剧作家佩恩说:“嫉妒者对别人是烦恼,对他们自己却是折磨。”

    日本学者诧摩武俊在《嫉妒心理学》一书中说:“所谓嫉妒,就是自己以外的人占了比自己优越的地位,或者是自己宝贵的东西被别人夺取、或将被夺取的时候所产生的感情。”人性的弱点中,危害最大的就是嫉妒,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像一颗毒瘤一样危害着人的心灵健康。

    一个人一旦有了嫉妒的念头,跌进了“嫉妒”的深渊,他的整个思想和行为就会被嫉妒所控制,失去理智,甚至会被自己的嫉妒心活活折磨死。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想到《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情节。周瑜因为嫉妒诸葛亮的才智,从而千方百计要置诸葛亮与死地,最后却仰天长叹一声:“既生瑜,何生亮?”一口鲜血从口中喷出,他自己先行去了。对于这样的结局,很多人认为是周瑜自己的气量狭小所造成的,毕竟,除他之外,就再没有听说第二个被自己的嫉妒心折磨死的,把他的死因全部归于嫉妒未免有些夸张了。不管周瑜死于何因,根据有关专家的试验,嫉妒确实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

    心理学家的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证明,嫉妒心强烈的人易患心脏病,死亡率也比一般人高;而嫉妒心较少的人群,心脏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则明显低于前者,只有其1/3~1/2。此外,嫉妒心强的人还容易产生以下不适症状,如头痛、胃痛、高血压等,并且药物的治疗效果也较差。如果被嫉妒冲昏了心智而得不到适当的发泄,内分泌系统会功能失调,导致心血管或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而影响身心健康。

    除了对个人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嫉妒的心态还会对人产生以下负面作用:

    1.影响嫉妒者的情绪。看起来无足轻重的事情,常常会被嫉妒者过度膨胀。比如他人亮丽的外表,华丽的服饰,过人的才华等,在嫉妒者的严重都是引发嫉妒的***,使其产生莫名的恨意。

    2.容易产生偏见。有嫉妒的心理就意味着偏见,。嫉妒程度有多大,偏见也就有多大。偏见不倒出自于一种无知,还出自于某种程度的人格缺陷。

    3.压制和摧残人才。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在对人才的评价和任用的过程中,有些人因为受到嫉妒心理的干扰,使得有些人才不能得到正确合理的任用。

    4.影响人际关系。荀况曾经说:“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日本诧摩武俊也说:“嫉妒能使亲密的好友翻脸,双方都会受到伤害,可以说,它是一种令人无可奈何的感情,象征着人性的弱点与丑恶的一面。”在嫉妒心理的驱使下,嫉妒者常会不能自控地产生排斥的想法,不理智地做出一些伤害别人的举动。像好斗的公鸡一样,总是去攻击别人,去诋毁他人取得的成就。所以嫉妒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它会限制人的交往范围,压抑人的交往热情,甚至将朋友变成敌人。

    爱默生说:“凡是受过教育的人最终都会相信,嫉妒是一种无知的表现。”每一个有着上进心的人都应该摆正心态,让自己远离嫉妒。

    1.正确认识自己。有嫉妒心的人,常会有一种“危机感”,就是怕别人超过自己,显出自己的落后和平庸。因此,他们常常盯着别人的缺点,对别人的长处不是视而不见,就是故意诋毁。所以,要改正这种嫉妒的心态,首先,应该正确看待成功。嫉妒心的产生往往是由于误解所引起的,即人家取得了成就,便误以为是对自己的否定。其实,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要靠自己的努力,更要靠别人的帮助,荣誉既是他的也是大家的,人们给予他赞美、荣誉,并没有损害你。其次,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想着万事超人前,样样不服输,那是永远不可能的。应实事求是,客观评价自己,以诚待人,与人为善,削弱心中的嫉妒,杜绝嫉妒心理升级,降低嫉妒的危害性。

    2.转移注意力。嫉妒心一产生,就要立即把它打消掉,以免其作祟。这种方法,需要靠积极进取,使生活充实起来,以期取得成功。

    3.调整心态。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自尊心追求的是真实的荣誉,而虚荣心追求的是虚假的荣誉。有嫉妒心理的人很要面子,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常常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这正是一种虚荣,一种空虚心理的需要。单纯的虚荣心与嫉妒心理相比,还是比较好克服的。而二者又紧密相连,相依为命。所以克服一分虚荣心就少一分嫉妒。

    心理训练38:如何克服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往往是混合心理,如果对所嫉妒的对象不怎么关心,只是陷入焦虑不安的状态之中,并没有那么可怕;如果对嫉妒对象很重视,产生了报复心理,总想着铤而走险,就严重了,应该坚决按照下面的方法克服。

    ⑴自我安慰法。当看到别人的能力比自己强,穿得比自己好,长得比自己漂亮……此时,不要让嫉妒心控制了心智,而应该这样对自己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说不定那些条件比我差的人也正在嫉妒我呢!”

    ⑵正确比较法。英国思想家培根曾说,嫉妒“来自我与别人的比较,如果没有比较就没有嫉妒”。一般而言,嫉妒心理较多地产生于周围熟悉的年龄相仿、生活背景大致相同的人群中。因此,要采取乐观的比较方法:将己之长比人之短,而不是以人之长比己之短。

    ⑶冥想法消除嫉妒。步骤如下:

    集中精力于自己的呼吸大约一分钟。

    确立你的目标,比如:“希望这项练习能够帮助我加强与他人的联系,消除我心中的嫉妒心理。”

    静坐,回想一个你所认识的、最近交了好运的人。

    在接下来几分钟,想象着与找个人交谈,感受他(她)的快乐,说一些祝福的话,比如“祝你好运不断!”或者“希望你永远快乐!”

    不管在什么时候,当有嫉妒的念头出现在脑海中时,都要友善地让它们离开,让思路回到你刚才酝酿的那些祝福的话语中。

    ⑥睁开双眼,慢慢走动,结束练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