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心理学速成法.-1.心态乐观益健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故事◆

    卡特曾是大学的一名学生,毕业后,他在一家软件公司任高级工程师。因为过大的工作压力,卡特经常有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就快要死了,他还为自己选购了一块墓地,甚至还会葬礼做好了一切准备。

    虽然他认为自己活不了多久,但是在朋友的劝说下,他还是决定去看医生。他告诉医生,自己经常会感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甚至喉咙梗塞。医生很轻松的告诉他:“年轻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只是工作压力太大了,需要休息。”

    卡特听了医生的话,请了一周的假在家修养。然而,他认为医生的话只不过是为了安慰他,卡特对自己的健康依旧很不放心,一周下来,他的病情不仅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反而呼吸呼吸和心跳都加快了。

    卡特觉得自己实在没有办法工作和生活下去了,他甚至感到整个人都快要崩溃掉。他的一位朋友对他说:“也许你可以到找幸福课教授本·沙哈尔聊聊,他是个很有趣的人,或许可以帮助到你。”卡特听从了朋友的建议,他来到大学,找到了本·沙哈尔教授,并且说明了来意。

    在听了卡特的话后,本·沙哈尔教授对卡特说:“你没有什么大病,再加上工作压力和过度忧虑造成的。”这真是个好消息,卡特感觉自己放松了很多。

    “那我应该怎么办呢?”卡特问道。

    本·沙哈尔教授说:“当你感觉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的时候,可以向一个纸袋里呼气,或暂且屏住气息。同时不要过度忧虑,这样坚持一星期你的病就会好起来的。”

    卡特回家后就遵照本·沙哈尔教授的嘱咐行事,并且坚信自己并没有生病,不再忧虑,不久,他的呼吸和心跳都恢复正常了。

    这一天,幸福课教授本·沙哈尔正在的食堂吃饭,有个学生走到面前,问道:“你就是那个教人如何快乐的老师吧!你要小心,我的室友选了你的课,如果哪天我发现你并不快乐,我就要告诉他,别再上你的课。”

    本·沙哈尔看了看这个学生,笑着说:“没关系,我现在就告诉你,我也有不快乐的时刻,因为我们是人。”

    快乐与痛苦,是生活中永恒的旋律。谁都会有痛苦的时候,但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在痛苦降临的时候仍然能快乐。

    让自己保持乐观的心态,是身体健康的必要保证。本·沙哈尔经常在课堂上对他的学生说:“具体来说,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可以把负面情绪当做支出,把正面情绪当做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就盈利了。长期的抑郁,可以被看成一种‘情感破产’。整个社会,也有可能面临这个问题,如果个体的问题不断增长,焦虑和压力的问题越来越多,社会就正在走向幸福的‘大萧条’。”

    2008北京奥运会上,北京五棵松篮球馆迎来了198名特殊的奥运观众。当他们身穿统一的红色T恤,精神饱满的为场上健儿呐喊助威时,没有人能够会想到为了这次重大的参与,他们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已经和死神抗争了五年之久。

    这个由198名癌症患者组成的团队,从2003年开始,他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健康活五年,相约北京看奥运”,五年来,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癌症,配合医生的治疗,乐观的心态让他们战胜了病魔无数次的侵袭,最终坐在了奥运会的看台上。他们用一种特殊而乐观的方式在诠释着一种别样的奥运精神——生命的奥运。

    如果连死亡都可以战胜,还有什么是乐观的心态做不到的呢?确实,乐观心态对促进人体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有关研究结果证明:积极乐观的心态是维持保持身体健康的良药,并且还有助于延长寿命。

    美国肯塔基大学的一位营养学教授大卫·斯诺登,曾做过一个著名的试验来证明乐观有益于身体健康。从1986开始,大卫年就对圣母修女学院的678位修女进行跟踪研究,每年对她们进行定期体检,并且说服她们同意死后将自己的大脑捐献出来供医学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年轻时性格开朗乐观的修女,进入老年后不容易患老年性痴呆症。越乐观的人,她们往往越会忽略压力。相反,性格悲观,经常焦虑、动怒的人岁数大后更容易患中风和心脏病。

    斯诺登教授说:“我们是通过研究她们早年心理活动得出这一结论的。……日记中‘快乐’、‘高兴’、‘爱’、‘满足’、‘有希望’等这些词出现的次数比较多,比较乐观的人的寿命比其他人要长10年左右。”

    不仅如此,美国明尼苏达梅奥医院的研究人员对八百多人进行了为期30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心态乐观的人生存率远远高于平均年龄,而心态悲观的人实际寿命与预期寿命相比,提前死亡的可能性高达19%。

    乐观有益于健康,观点不断地得到事实的印证。不久之前,《今日医学新闻》网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乐观的男性心脏更健康,为我们传统的健康观念提供了最新的科学依据。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发表了一项为期15年的追踪研究。该研究选取了2816名没有心脏病史的成年人作为实验对象。研究人员首先让受试者预估自己在未来5年得心脏病的几率。15年后,研究人员再次对他们的实际发病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与认为自己不会得心脏病的人相比,那些认为自己很可能得心脏病的男性死于心脏病的几率高出将近3倍。

    对此结果,研究者的解释是,乐观的预测也能够有效缓解人们对与疾病的恐惧和压力,而悲观的人不仅不懂得排解压力,还可能因为害怕疾病而出现暴饮暴食、借酒消愁或者讳疾忌医等不良的应对行为。而懂得与医生配合的人,总是会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因为,乐观心态能够创造奇迹。

    亨特是一家的饭店经理,他的心情仿佛总是出奇的好。当有人问他近况如何时,他回答:“没有比我更快乐的人了。”

    有一天,亨特忘记了关后门,被三个持枪的歹徒拦住了,并且歹徒朝他开了枪。

    幸运的是,躺在地上的亨特很快就被人发现了,紧接着他被送进了急诊室。经过18个小时的抢救和几个星期的精心治疗,亨特健康的走出了那家医院。

    6个月后,一位得知他情况的朋友见到了他,并且问他近况如何,他说:“我觉得没有比我更快乐的人了。想不想看看我的伤疤?”朋友看了伤疤,然后问他是怎么活下来的。亨特答道:“当我躺在地上时,我对自己说有两个选择:一是死,一是活。然后我选择了后者。医护人员的态度都很好,他们安慰我说没事。但在他们把我推进急诊室后,我从他们的眼神读到了我的情况不容乐观。于是我立即采取了另外的行动。”

    “你采取了什么行动?”朋友问。

    亨特说:“有个护土大声问我有没有对什么东西过敏。我马上答‘有的’。这时,所有的医生、护士都停下来等我说下去。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大声吼道:‘子弹!’在一片大笑声中,我又说道:‘请把我当成一个活人来医治,而不是死人。’”最后,亨特后下来了。

    乐观的亨特幸运的活了下来,而这种幸运似乎只属于乐观者,那么,为什么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呢?这是因为,乐观的人能够用积极的方式缓解自己的压力,不让自己受到悲观、愤怒等情绪的干扰,并且他们在寻医或接受治疗方面也比悲观的人积极,能够很好的配合医生,很少有自怨自哀的倾向或在劫难逃的想法。

    对于每一个渴望健康的人来说,乐观都是必备的积极心态之一,对于天生悲观的人,可以像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系的马丁·塞利格曼说的那样,“情绪容易悲观的人可以参加简短的训练计划,永久改变他们对不幸事件的思虑,从而降低患病乃至死亡的风险。”

    一个人要学会乐观,应该从下面两个方面调整自己的心态。

    首先要洒脱。所谓洒脱,就是心胸开阔,心境平和,豁达大度,从容淡定,凡事不要斤斤计较,不要自我烦恼。对一些不可避免的不顺心事,也要想得开、放得下。丁玲在“**”后曾说过:人总是要有点阿Q精神,因为一个人不但心胸要开阔,不计较个人得失,更要遇事豁达大度、向前看。要能忍,善意化解一些意外曲折,保持淡泊乐观的精神,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其次要健忘。记性不好的人会忘掉让自己不愉快的事,所以当然乐观了。健忘首先是忘记自己的年龄。中国有句古语叫“忘老老不至”,年龄增长是人生的必然规律,一个人不要总惦记着自己已多少多少年岁了,老是感叹自己老了,认为“人到退休,一休百休”。其实,人只有忘老才能不老,忘记自己的年龄。不服老,“心不老”才能延缓衰老,延年益寿。其次是忘记疾病:“疑病病自生,忘病病离身”。一个人就是有了病也不要忧心忡忡,疑神疑鬼,为病所压倒。要正确对待病情,除打针吃药配合医生治疗外,还要持乐观心态。再次是忘记积怨。人生一世,总有不愉快的事发生,如果把过去不顺心的事、与人磕磕碰碰的事统统积压在心里,就会被这些事情压死。有句话叫“积怨可以沉舟”,精神上的压力可以摧毁一个人。忘掉那些“老账”,这样就会一身轻松。

    心理训练40:7种方法助你保持乐观心态

    心理学家提出:以下7种方法可以帮助人们保持乐观心态,采取宽容态度。

    ⑴豁达法

    人有很多烦恼,心胸太狭窄是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烦恼,一个人应该心胸宽阔,豁达大度,遇到事情不要斤斤计较。平时要开朗、合群、坦诚,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不必要的烦恼。

    ⑵松弛法

    其具体做法是:被人激怒以后或感到烦恼时,应该进行深呼吸,甚至还可以进行放松训练,采用以意导气的方法,这样就可以逐渐进人佳境,使全身放松,摒除内心的私心杂念。

    ⑶制怒法

    要有效地制止怒气是不容易的。就一般情况而言,克制怒气暴发主要依靠高度的理智。比如在心中默默背诵传统名言“忍得一日之气,解得百日之忧”、“将相和,万事休”、“君子动口不动手”,等等。万一克制不住怒气,就应该到亲人或朋友面前倾诉。倾诉愤愤不平的怒气之后,自己就会慢慢地平静下来。

    ⑷自悟法

    为了保持心态健康,应该经常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动和文体活动,广交朋友,促膝谈心,交流情感。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来培养生活乐趣。每个人都应该做到劳逸结合,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常到公园游玩或到郊外散步,欣赏一下乡野风光,体验一下大自然的美景。

    ⑸心闲法

    有一句话这样说,叫“心底无私天自高”,一个人只要有闲心、闲意、闲情,就可以消除身心疲劳,克服心理障碍,保持健康的心态。

    ⑺健忘法

    一个人要健康,就要善于忘形、忘劳、忘怀、忘情、忘年。

    忘记烦恼,可以轻松地面临再次的考验;忘记忧愁,可以尽情地享受生活所赋予的种种乐趣;忘记痛苦,可以摆脱纠缠,体味人生中的五彩缤纷。忘记他人对你的伤害,忘记朋友对你的背叛,忘记你曾被欺骗的愤怒、被羞辱的耻辱,你就会变得豁达宽容,你会活得更加精彩。

    当你把以上几点学会以后,你就学会了宽容,接着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健康了,生活快乐了,世界更美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