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我拥有平静,接纳我不能改变的事;拥有勇气,改变我能改变的事;拥有智慧,能知道两者的不同。 ――芭蕉禅师 近年来,许多人都去参加各种教会、各种禅学中心、瑜伽中心乃至进入各种心理学会进行个人成长。我们全都在追寻什么,多数人都有一种在哪里不够完整的感觉,并且在寻找些东西来弥补那分空缺。即使是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也是在以不自觉的方式处在某种寻求之中。所有人都在心里抱持着某种希望――企图找到心中失落的部分。 美国“平常心禅”创史人夏绿蒂・净香・贝克在她的著作《生活在禅中》里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名为桃乐丝的女孩的故事,读来颇具启发意义。在这里引述如下。 这个桃乐丝可不是《绿野仙踪》里住在肯萨斯州的桃乐丝,她是住在圣地亚哥一栋巨大的维多利亚式的老房子里,她的家族已经有好几世代住在那儿了。家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房间,到处还剩下好多空房间,另外还有个阁楼和地下室。当桃乐丝很小的时候,家人告诉她一件怪事情:这栋老维多利亚大厦的顶楼有一间锁住的房间,就大家记忆所及,那个房间永远就是锁着的。有个传言是那个房间曾经被开启过,但是没有人知道它里面有什么东西。它门上的锁也非常古怪,大家都对那个锁束手无策。房间的窗子也全都挡住了;桃乐丝曾经在房子外面架个梯子,爬到窗外,想看进屋里去,可是她什么都看不到。 家里的人对那个房间都已经习惯了,大家知道它在那儿,却不想对它再多费神,因此也就没有人再去提它。但是桃乐丝不一样,从她小时候开始,就对那个房间以及房间里的东西着了迷,她觉得自己非要把那把锁打开不可。 大部分时候,桃乐丝过的日子和别的人没有两样。她慢慢长大,梳个马尾;长成十多岁的少女,梳个最流行的发型,有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喜欢最新潮的化妆,流行歌曲,一切都满正常的。然而她对那个锁住的房间可从来没有失去兴趣过,甚至可以说她的生活是被那个房间主宰了。有些时候她会上楼坐在那个房间前面,盯着那扇门瞧着,想知道门后面到底是什么。 当桃乐丝再大一点的时候,她感觉那个房间似乎和她自己的人生中那个不完全的部分有些关连,因此她就开始各式各样的训练和修行,想找到开启房门的秘密。她尝试过许多不同的事情:去各处中心,去各个老师那里,寻找把锁打开的公式;她去过各种研讨会,去过让自己重生的教会,甚至试过心理学的催眠术。她什么都试过了,但是没有一样东西能够帮她把锁打开。她的追寻持续了很多年,一直延续到整个大学和研究所的时候;她发展出能够让自己进入各种精神状态的技巧,可是仍然无法把那扇门打开。 有一天,当她回到家时,家里空无一人。她爬到顶楼,坐在那个房间前面,运用某种秘教的修行,进入一个深深的冥想境界里。突然之间,她一阵冲动,伸出手去推那扇门――而它竟然慢慢地开启了。桃乐丝非常害怕,在她想要把锁打开的那么多年中,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她既恐惧又兴奋,颤抖地强迫自己进入那个房间,她发现自己不是站在一个奇怪、新鲜、美妙和奥秘的房间里,而是回到那栋维多利亚大厦的一楼去了,回到那些熟悉的事物当中。她还是站在老地方,周围看来还是老样子,家俱也还是原先就有的;每样东西都和之前一模一样。几个钟头以后,一方面失望,一方面迷惑,她又上楼到顶层那个神秘的房间去,结果房门依然是锁着的。桃乐丝是把门打开过――但是也可以说,她并没有开过门。 日子还是照常在过,桃乐丝结了婚,生了两个小孩,她和家人仍旧住在那栋维多利亚房子里。她是个好妻子、好母亲;不过,她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那个房间的着迷。实际上,她唯一一次开启那扇门的经验更是激发了她。她花上更多时间在顶楼那扇锁住的门前盘腿打坐,想要再次把门打开;她曾经开过,应该可以再开一次!真的,在她多年尝试以后,终于又发生了:她一推门,门就开了。她兴奋地对自己说:“这次一定没错了!”她穿过门去――发现自己又再一次地回到那栋维多利亚房子的一楼,跟自己的先生孩子在一起。她飞奔上楼,到那个神秘的房间一看,她看到什么呢?门依旧是锁着的。 有什么办法呢?锁住之门就是锁住之门。桃乐丝继续过她的生活,孩子们渐渐长大,她增添少许白发。她照样花很多时间在那扇门前打坐;她算是一个满尽职的妻子和母亲,但是她的注意力还是大部分都在那个房间上面。她是一个坚持、勤勉的人,不轻易放弃。每过一段时间,她就能够把门打开,穿过门去;而每次却还是都再回到一楼来,回到她过活的老地方。 在这些事情发生的同时,那栋房子慢慢地被东西塞满。家里每个人都好像在屯积越来越多的东西,原先的空房间全变成废物储藏室了。房子里面充满了东西,以至于根本没有让客人落脚的地方,连桃乐丝自己和家人都快没有空间了。整栋房子只剩下桃乐丝、她先生和孩子走动的地方――这样子算是正好,因为大家都只专注在自己的事情上面,对于照顾其他事情根本就连想都没时间去想。 渐渐地,桃乐丝的着魔磨掉了不少,她开始不再那么挣扎,不再花那么多的时间坐在那扇门前。如今,她比较会把时间花在自己的孩子和孙子身上,并且开始照顾房子:把地板重新翻修,把窗帘重新换过等;她的注意力慢慢地从那扇锁着的门转移回来,回到处理每天应该处理的事情上面。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她偶尔还是会上楼,看着那扇门,然而她知道自己即使能够把门打开,照样没有什么好期盼的,气馁、失望渐上心头。她越来越不把这件的事情放在心头,只是过着她的生活,一瞬间又一瞬间地照料事情。有一天,当她在顶楼上面的时候,不经意地望向那扇锁住之门,天啊,门是敞开的!门内,清清楚楚是一间客房,有张舒服的床,有个五斗柜,以及让客人舒服惬意的其他布置。 见到这间宽大、美好的客房,桃乐丝觉察到整栋房子其他部分这些年的改变,她看到每样东西的拥挤狭促,看到要在房子里面四处走动的困难。有了这个认知以后,改变就开始发生了。桃乐丝甚至不需要做些什么事情,那栋老维多利亚房间就似乎在自动开始清除许多废物,房子里面能够放东西和让人走动的地方越来越多,出现了许多空间。仿佛原先堆积在四处的废物都是些不实在、幽魂似的东西,根本就没有真正存在过。房子恢复了原状,到处有多出来的房间,可以接待很多客人。桃乐丝如今发觉:那扇门根本从来就没有上过锁,是她自己僵硬地推门而使得那扇门紧紧地闭着。 桃乐丝发觉自己终生在追寻的其实就是自己生命的本身:家人、客人、房子、房间;他们全都是上帝之脸。 直到我们把这个事实看得清楚之前,就非得走过许多迂回与间道、经历许多失望和疾苦不可――这些都是我们人生的老师,我们所有的挣扎都是对那扇门学习的一部分。不过,我们看不出这点来,否则我们就不会如此折磨自己和折磨别人了。我们不仁慈、我们不诚实、我们喜欢操纵一切;只要我们勘透了生命的本质,一切就都会不一样了。 心灵感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扇门,成长的过程有一些伤害和痛楚在所难免,重要的是我们要去除执拗,专注于生活本身,日子久了你会发现,那所谓的门,其实只是我们自设的樊笼。 来自心灵的力量 一个人眼中的世界总是从心灵深处开始的,从那里探出无形的触角,向外延伸、扩展……最后构成他在现实生活中的世界。一个人外在的表现与他内心的世界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一个人心中怎么想的,他看到的就是什么。同样的半瓶子酒放在那,悲观主义者会说,这么好的酒就剩半瓶了;而乐观主义者却会这么看,这么好的酒还有半瓶呢。表述不同,心态不同,就在于你看见了什么。 世界在不断变化,唯有适应才是一种进步,不断地调整自己去改变,才是不断的进步。并努力去学会改变自己的意识,守旧的人永远无法让生活变得五彩斑斓,相信上苍的厚赐,努力终有回报,只有学会改变的人,才能登上人生成功的巅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