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发展我的这种非凡的作用,不向暴风雨低头,灾难来了,也能处之泰然。 ――巴尔扎克 紧张的职业生涯犹如不间断的百米跨栏,一个又一个挑战摆在眼前,起初我们也许可以轻松跨过,但是路程不断加长,栏高不断增加,再强的人也有一个自己无法突破的极限。我们气喘吁吁、精疲力尽,每块肌肉都在宣告“超限疲劳”。 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人们常常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所谓的“极限状态”,一时间很难有所突破,并严重地影响自身的职业。他们很努力,可是尽力了觉得还是在勉强维持、举步维艰。 这是职业生涯一个关键时刻,我们也许选择停步,在这次竞赛中黯然承认失败;也许力不从心被重重绊倒,伤痕累累;或者,调整速度积蓄精力,努力坚持到底。 每个优秀的运动员都会面对超限疲劳的问题,只有不断超越自己能力极限的人才有可能攀上最高峰,也许在挺过极点之后,重又找回原来轻松自如的竞技状态。你是否已达到你的职业极限负荷,又或者已克服一个又一个极点,还是正在极点上挣扎?小心这一道跨不过的职业百米栏。 吴昆所在的企业是一家以高淘汰率著称的企业。因为这家企业的领导会给每个员工都制定出一个远远超出他能力的目标,然后逼着他不断地向目标前进。近一半的人受不了这种残酷的培养方式,自动或被动地出局了。 一次,领导交给吴昆一项程序设计任务,里面有许多新名词他连见都没见过。吴昆动用了全部的知识储备,甚至临时抱佛脚,打电话回学校向老师请教,买相关的专业书,在短短的时间里硬啃出来。那两个星期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整天脑子里有无数数字在乱蹿。 手忙脚乱地完成这个课题,吴昆长吁一口气,整个人像虚脱了一样。但事情还没完,没过多久,主任慈眉善目地走过来,手里握着一份资料,“吴昆,上次的任务完成得不错,现在又有一个新课题,交给你做,一定要做好呀。”吴昆睁着还没完全褪掉血丝的眼睛,一阵头晕目眩。 极限负荷的极点是“过劳死”。此概念属于社会医学范畴。在日本它被定义为:由于过度的工作负担(诱因),导致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恶化,进而引起脑血管或心血管疾病等急性循环器官障碍,使患者死亡。过去的5年里,日本有几位市长遭遇“过劳死”。有人统计,日本每年有1万人因过劳而猝死。 有调查结果表明,慢性疲劳综合症在城市新兴行业人群中发病率为10%至20%,在某些行业中更高达50%,如科技、新闻、广告、公务人员、演艺人员、出租车司机等。据估计,美国每年有600万人被怀疑患有“亚健康”问题。 一项针对上海、无锡、深圳等地对1197名成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66%的人有多梦、失眠、不易入睡等现象;经常腰酸背痛者为62%;记忆力明显衰退的占57%;脾气暴躁、焦虑占48%。这里有几种应对极限的方法仅供参考。 (1)使自己变强 同样的高度,对有些人来说不可逾越,对有些人来说可以轻松跨过,能力高低是决定因素。充电、在挫折中学习,并向有丰富经验的前辈请教。 (2)改变方向 如果你怎么努力也不能克服眼前障碍,可能不是栏的问题,也不是你的问题,只是你的努力用错了方向。一味钻牛角尖并不是美德,找到更好的方向,你能跑得更远,跨得更高。 (3)暂时休整 人不是铁打的,跑累了一定要休息。如果发现自己出现极限负荷症状,不能掉以轻心,磨刀不误砍柴工,休假去名山大川走走,回老家探探亲友,或去医院做专业治疗,把重心短时从工作中移开。 (4)时刻加油 工作生活再紧张,也要有一定节律,不宜经常晨昏颠倒、一味忙碌。合理安排时间,身体疲累时做按摩,蒸桑拿,心理压力过大时请教心理门诊,将苦闷向亲友倾吐,并培养几项个人爱好,如绘画、书法、演奏、乒乓球等,都可以是紧张情绪的出口。 心灵感悟 一个人如果长期处在这种极限状态下,与其死死撑着、透支自己,不如积极地想办法,或退一步海阔天空,或换一种方式……方法总会有的。毕竟从事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才能够长远发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