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夜一个启示录.-38.过于好奇并非好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现代汉语词典》上说:隐私――不愿告人的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真正的透明是不存在的,只有朦胧永恒。朦胧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种和平、安宁的境界。一种美与和谐的境界。    不管是处在有意中还是无意中,人们猎奇猎艳好事的心理一点也不比追逐名利淡。尽管猎奇猎艳对自己并没有一点好处,有时还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但若掌握了它,心理便似乎有一种幸灾乐祸般异样的满足,就仿佛一只蛹虫长出了美丽的翅膀能使自己飞起来一样,高人一等了。    在任何交际场中,隐私都是一道不应越过的防线。    隐私,对中国人来说,是比较敏感,很能引起兴趣的字眼儿,也是一些人有事无事总喜窥探的“**”。也许是自己的私生活过于平淡无味,居然有那么多人像急于赴免费盛宴一样去刺探品评别人的隐私。仿佛一个人有了隐私,就有了见不得人的事了。就不干不净了。其实这是误解,隐私是包括许多人生内容的。    “不愿告人”和“不愿公开”自然有他的原因,有些事情如果公开,未必会有好的结果。一些国家领导人的隐私,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因此一直被列入国家机密。普通人的隐私虽与国家命运前途无关却与个人的尊严和命运前途休戚与共。但是,很多人不以为然。    女人过了青春妙龄,便觉到了“警戒水位”,再不愿报年龄。可有人刚认识不到两分钟,劈头就问:“今年多大了?”    也许问者并没意识到这属于个人的隐私,人家微笑着耐心等候,不怀任何歹意。被问的女人心里也知这些,虽然不情愿,但也不知道如何作答?    经历了几千年封建专制历史的中国,遗留的恰恰是不重视个人隐私的社会心理和法律传统,事实证明,当今中国仍然缺乏保护个人隐私权利的成热法律,比法律盲区更可怕的是,在许多中国人的意识里,已常常浸染了任意侵扰他人生活自由的恶癖。    一位即将披上婚纱的女友痛苦地坦言,她已经烧掉了所有的日记,毁灭了昔日所有纯洁的情感记忆,目的只有一个,为了防止即将成为她丈夫的那个男人有意或无意的偷窥,为了防止一切不必要的猜疑、追问和变故……    每个人的心都是一个贮藏器,贮藏着一些不愿公开的小秘密,那是一块私人的绿洲或是私人的垃圾堆,不希望别人窥探,更不希望别人贸然闯入。保留隐私是人的一种尊严。是生命中最珍贵的权利,是个人生活中的独立的空间。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真正的透明是不存在的,只有朦胧永恒。朦胧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种和平、安宁的境界;一种美与和谐的境界。    其实,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就是人有了隐私,并逐步得到了隐私权。失去或放弃隐私如同当众被剥去或自动剥去衣服,何谈人的尊严?!    请尊重隐私,尊重别人的,也尊重我们自己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