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夜一个启示录.-37.成大事不是力量的比拼,而是对过程的坚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们已经知道了成长成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这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来捣乱。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并不是因为他们弱小,也并非能力不足,真正原因是他们没有能把这个过程坚持到底。所谓“人贵有恒”,无论发生什么都能坚持到底的恒心的确是一个人难能可贵的品质。    恒,《辞海》释义:长久;恒心,乃长久不变的意志。苏轼在《晁错论》中说:“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意思说的就是古代有作为的人,不光要有才华,同时要有恒心。    明代药圣李时珍为写《本草纲目》,熟读了800余种书籍,攀悬崖,涉溪流,走遍了大江南北,历时27年,在他61岁时,终于写成了一部近200万字的药书《本草纲目》。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李贽,少年立志求学,由于家境贫寒,不得不四处谋生,51岁当上云南姚安知府,三年后离任时“囊中仅图书数卷”。他在湖北麻城龙湖的芝佛院定居下来,专心治学。在近20年时间里手不释卷,写出了《藏书》、《焚书》等不朽著作。以犀利的目光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给我国战国到元朝末年的800多个历史人物立了传。他认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武则天是“有才干”的政治家,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私奔”是大胆追求幸福等等,这些见解和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说教针锋相对。因此李贽取书名为《藏书》,意思是“藏之深山,以待后世”。可以说,没有恒心就没有流芳百世的《本草纲目》和《藏书》。    恒心不是誓言,而是一种品质,是从点滴养成的。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就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恒心。有年开学的第一天,他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大家,这回坚持下来的同学只剩八成。一年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由此看,恒心成就事业。它像能穿石的水滴,能砺剑的磨石,能登高的云梯。而惰性和自卑则是恒心的销蚀剂,它能使恒心渐渐减弱直至荡然无存。毛**青年时期在湖南师范求学时,曾写过一副自勉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不少人开始干一件工作时,信心很足,劲头很大,甚至饭不吃觉不睡。可是时间稍长就坚持不下来了,稍遇困难便打起了退堂鼓。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常立志,而不是立长志,结果虎头蛇尾、功亏一篑。德国物理学家普郎克1900年提出一个把能量量子化的新假设――谐振子能极。这个假设本来是可以为现代物理学奠定新基础的,可是当遭到一些权威们的嘲讽,以及实验中遇到困难时,普郎克竟然打了退堂鼓,放弃了他的假设,十分令人惋惜。直到五年后,这个假设才由年轻的爱因斯坦肯定并予以发展。居里夫人曾感慨地说:“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作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么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    恒心是建立在崇高目标的基础上的。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的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毛**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周恩来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鲁迅为救国而毅然弃医从文;巴尔扎克要用笔征服全世界……有远大的理想,有明确的目标,才能立志勤勉,持之以恒,苦学不怠,取得辉煌的成就。让我们向这些伟人们学习,记住“贵有恒”这句名言,用坚韧不拔的毅力,战胜一切困难和干扰,向着既定的目标奋勇拼搏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