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大成[1]若缺,其用不弊[2]。大盈若冲[3],其用不穷。大直若屈[4],大巧若拙,大辩若讷[5]。静胜躁,寒胜热[6]。清静为天下正[7]。 【注释】 [1]大成:最为完满的东西。成:完美也。 [2]弊:敝,穷尽。 [3]冲:盅也,中空。 [4]屈:曲。 [5]讷:拙嘴笨舌。 [6]静胜躁,寒胜热: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 [7]正:通“政”。 【译文】 即使是天下最完美的东西,都好似有缺陷,但无损它的效用;即使是天下最充实的东西,都好像虚空,但它的作用不会穷尽。最正直的人,有时也须委曲求全;最有巧思的人,有时也须笨拙行事;最能巧辩的人,有时也会显得木讷难言。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因此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解析】 这一章在内容上和行文上,都可以说是四十一章的继续,是讲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况,实质上却又是一种情况。 “大成若缺,其用不敌;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是讲道之理念的本质。道的理念是非常成熟和完满的理论,但有些人不能正确理解它,因为在这些人看来,好像这个理论缺少现实指导意义。“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是举例说明道的理念之所以容易被人误解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人们的感觉和认识上常常出现误差,比如把特别直的东西看成弯的,把非常巧的东西看成拙的,把非常能思辩的人看成木讷的人一样。 实际上,这个理论的价值就是它适用于对任何事物的指导,是个普遍真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