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情地生活吧,否则,就是一个错误。你具体做什么都关系不大,关键是你要生活。假如没有生命,你还有什么呢?……失去的就永远失去了,这是毫无疑义的。……所谓适当的时刻就是人们仍然有幸得到的时刻,……生活吧!”
时间并不能像金钱一样让我们随意贮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我们所能使用的只有被给予的那一瞬间,也就是今日和现在。假如我们不能充分利用今日而让时间白白虚度,那么它将一去不返、所谓“今日”,正是“昨日”计划中的“明日”,而这个宝贵的“今日”,不久将消失到遥远的彼方。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得以生存的只有现在――过去早已消失,而未来尚未来临。昨天,是张作废的支票;明天,是尚未兑现的期票;只有今天,才是现金,有流通性的价值之物。
克服惰性的方法之一是学会在现“时”中生活。请注意。这里使用的不是“现实”而是“现时”一词。它更加强调的是“现在”这一时间概念,现时生活是你真正生活的关键所在。细想一下,除了“现在”,我们永远不能生活在任何其它时刻,你所能把握的只有现在的时光,其实未来也只不过是一种即将到来的“现在”,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未来到来之前,你是无法生活于未来之中的。然而,我们的文化传统总是降低现时的重要性,我们常听人们如此言谈:
“为将来而积蓄”;
“要考虑后果”;
“不要过于注重享乐”;
“想想今后”;
“为退休做好准备”等等。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回避现时几乎成为一种流行性疾病。社会环境总是要求人们为将来牺牲现在。根据逻辑推理,采取这种态度就意味着不仅要避免目前的享受,而且要永远回避幸福――难道不是吗?将来那一时刻一旦到来,也就成为现时,而我们到那时又必须利用那一现时为将来做准备。这样,幸福总是明日复明日,永远可望而不可及。
回避现时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我们的生活中,不难发现类似下面这几个例子的情形。
一天下午,萨娜决定到森林里走走,让自己沉浸于大自然之中,享受一下现在的时光。可是到了森林里,她好像失落了什么东西。她的思绪开始游荡不定,她又想起家里要做的各种事情――孩子们快要下班了,家里还要买菜,房间还没打扫,家里现在不知怎么样?
她的思想不时地跳跃着,想着自己离开森林之后要做的种种家务。现时的时光就这样在回忆过去或思考将来之中流逝了。当然她不可能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享受一次难得的现时时光。
尼克太太好不容易得到了一个到海岛去度假的机会。于是她每天都到海边晒太阳,但她不是为了感受在那清新凉爽的海边。海风吹拂、阳光照射的乐趣,而是料想自己度假回家之后,当朋友们看到她那红里透黑的皮肤时会说些什么。她的思绪总是集中于将来的某一时刻,而当这一时刻到来的,她又惋惜自己不能感受在海滨晒太阳的享受了。
杰克是―位中学生,放学后父母叫他赶紧阅读课文,其实,杰克此时并不想学习,他心里惦着电视上的足球比赛,于是他只好强迫自己读下去。过了很久,他发现自己才读了三页,脑子也总是走神,而且也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读些什么,他似乎纯粹在参加一个阅读仪式。
在上面这几个例子中,这几个人都没有充分把握自己的现时时光,他们没有让自己在现时中得到很好的享受。现时,是一种难以捉摸而又与你形影不离的时光,如果你完全沉浸于其中,便可得到一种美好的享受。因此,你应该充分享受现时的每分每秒,而不必去考虑已过去的往日和自然到来的将来。抓住现在的时光,这是你能够有所作为的唯一时刻。不要忘记,希望、期望和惋惜都是回避现实的最为常见的方法。
回避现时往往导致对未来的一种理想化。你可能会想象自己在今后生活中的某一时刻,会发生一个奇迹般的转变,你一下子变得事事如意,幸福无比,财富无限。或者期望自己在完成某一特别业绩――如大学毕业、结婚、有了孩子或职务晋升之后,你将重新获得一种新的生活。然而,当那一刻真正到来时,你却并没获得自己原先想象的幸福,甚至往往有些令人失望。未来永远没有你所想象的那么美好、如诗如画,它也只是一种切切实实的“现时”。为什么许多年轻人婚后不久就哀叹生活与婚姻的不幸,其中不乏一个原因――他们曾经将婚姻和未来幻想得过于幸福美满,而当这一切真正到来时,当他们置身于现时生活之中,他们不愿面对一些现实。
当然,如果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并没有达到你原先的期望。你总可以通过对未来的再一次理想化而将自己从低沉的情绪中解脱出来。但千万不要让这种恶性循环成为你的一种固定生活模式。立即采取一些现时生活的措施,打破这种恶性循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