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私的人想占你的便宜,就不要去理会他们,更不要想去报复。当你想跟他扯平的时候,你伤害自己的,比伤到敌人的更多……”这段话听起来好像是什么理想主义者所言,其实不然。这段话出现在一份由米尔瓦基警察局所发出的通告上。报复怎么会伤害你呢?伤害的地方可多了,根据《生活》杂志的报导,报复甚至会损害你的健康。“高血压患者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容易愤慨,”《生活》杂志说,“愤怒不止的话,长期性的高血压和心脏病就会随之而来。”
现在你该理解耶稣所谓“爱你的仇人”,不仅是一种道德上的教诲,而且是在宣扬一种20世纪的医学。当他说“要原谅70个7次”的时候,他是在教我们如何避免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和许多其他的疾病。
当耶稣说“爱你的仇人”的时候,他也是在告诉我们:怎么样改善我们的外表。我想你也和我一样,认得一些女人,她们的脸因为怨恨而有皱纹,因为悔恨而变了形,表情僵硬。无论怎样美容,对她们容貌的改善,也比不上让她内心充满了宽容、温柔和爱所能改善的一半。
莎士比亚是一个善于宽以待人的人,他说:“不要因为你的敌人而燃起一把怒火,炽热得烧伤你自己,广览古今中外,大凡胸怀大志,目光高远的仁人志士,无不大度为怀,置区区小利于不顾,相反,鼠肚鸡肠,竞小争微,片言只语也耿耿于怀的人,没有一个成就了大事业,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人。
哲学家汉纳克・阿里德指出,堵住痛苦的回忆的激流的惟一办法就是宽恕。1983年12月的一天,教皇保罗二世宽恕了刺杀他的凶手M.A.阿格卡。但对普通的人来说,宽恕别人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一般人看来宽恕伤害者几乎不合自然法规。我们的是非感告诉我们,人们必须承担他所作的事情的后果。但是宽恕则能带来治疗内心创伤的奇迹,以致使朋友之间去掉旧隙,相互谅解。
丽兹是加里福尼亚大学的一名副教授。她是一个很称职的教师。她的系主任答应替她向教务长请求提升她。然而,在他向教务长提交的报告中却严厉地批评了丽兹的工作,以致教务长对她说:“走吧,你只好另谋职业去了。”
丽兹恨透了系主任对她的诋毁。但她还要从他那里得到一纸推荐书,以便另寻职业。当系主任对她说:“很抱歉,尽管我在教务长面前为你说了许多好话,但仍然不能使教务长提升你。”她假装相信他的话,但她无法忍受这口怨气。一天,她将这怨口气直接和这位系主任吐露了。而他却断然否认了这件事。这使她看出他是多么可怜多么卑微的人。于是她感到不值得和他生气,并最后决定把这桩事情抛在一边。凯西,是一个16岁的头脑发热的少女,她出生后就被她的生身父母遗弃了,对此她十分愤恨。她不明白为什么她就不值得她的母亲自己来抚养。后来她才发现她的生身父母很穷,并且生她时还未结婚。后来,凯西的一位朋友怀孕了,在担惊受怕的情形下,把她的婴儿送给了别人抚养。觊西分担了她朋友的忧虑,并且意识到在这种环境下这样做是最好不过的办法。这使她逐渐认识到她自己的母亲那样做也是对的――她自己没有能力抚养孩子。她把自己的孩子送给别人抚养,是因为她太爱孩子了。凯西对自己母亲的新看法促使她的怨恨逐渐减少,并最终谅解了自己的生身母亲。从此她更看重自己的富有生命力的、有价值的人生了。
有人说,宽恕是软弱的表现,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冤冤相报抚平不了心中的伤痕,它只能将伤害者和被伤害者捆绑在无休止的争吵战车上。印度甘地说得好,倘若我们大家都把“以眼还眼”式的正义作为生活准则,那么全世界的人恐怕就要都变成瞎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家雷侯德・列布赫也说过这样一句格言:“我们最终必须与我们的仇敌和解,以免我们双方都死于仇恨的恶性循环之中”。
宽恕是消除内部矛盾的有效方法;对志趣相投的群体来说,惟有不断地宽恕,才能取得事业上的共同成功;宽恕是坚韧的象征,而不是软弱的表现。它需要我们拿出勇气正视自己的心灵创伤。只有自尊才能做到这一点;宽恕本身就是一个小小的奇迹。通过宽恕别人,同时又能相互宽恕,建立起人类间最亲密的关系。这是又一个奇迹。
哲人说,宽容和忍让的痛苦,能换来甜蜜的结果。这话千真万确。中国古代有个叫陈嚣的人,与一个叫纪伯的人做邻居。有一天夜里,纪伯偷偷地把陈嚣家的篱笆拔起来,往后挪了挪。这件事被陈嚣发现后,心想,你不就是想扩大点地盘吗,我满足你,他等纪伯走后,又把篱笆往后挪一丈。天亮后,纪伯发现自家的地又宽出了许多,知道是陈嚣在让他,他心中很惭愧,主动找上陈家,把多侵占的地统统归还给了陈家。
宽容是一种博大而深邃的胸怀,是人类的最高美德之一。宽容主要是指对于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言论,不同的宗教信仰等的理解和尊重,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不把自己认为“是”或“非”的东西强加给别人。我们可以不同意别人的所想所为,但我们应当尊重别人的选择,给别人以自由思想和生活的权利。
《**语》中说:“目不容一尘,齿不空一芥,非我固有也。如何灵台内许多荆榛却自容得?”
《菜根潭》里也有一句话,叫:“处事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唐朝人娄师德性格稳重,很有度量。他的弟弟当上了代州刺史,临行之时,娄师德对弟弟说:“我辅助宰相,你现在又管理一个州,受皇上的宠幸太多了。这正是别人所妒嫉的,你打算怎样对待这些人的妒嫉以求自勉灾祸呢?”娄师德的弟弟跪在地上,对哥哥说:“从今以后,即使有人朝我脸上吐唾沫,我自己擦去唾沫,决不叫你为我担忧。”娄师德说;“这正是我所担忧的。人家向你吐唾沫,是对你恼怒,如果你将唾沫擦去,那不是违反了吐唾沫人的意愿吗?别人会因此而增加他的愤怒。不擦去唾沫,让它自己干了,应当笑着去接受它。”
这可以说是宽以待人的极致了。当有人侮辱你时。能躲开就躲开,躲不开不妨忍下这口气。荀子认为:“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会遇到一些人说了对不起自己的话或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当别人对不起我们时,我们应当怎么办呢,是针锋相对,以怨报怨呢?或是以宽容为怀,原谅别人呢?应当宽容之,理解之,原谅之,并以实际行动感化之。
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指出,做人应力求做到“恭、宽、信、敏、惠”五字。因为“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大千世界,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难免有矛盾。有勾。心斗角。各种利害冲突使人不可能不发生摩擦。有君子,就有小人。有温情,就有冷漠。中国人历来强调以和为贵,从不欣赏损人利己,踩着别人肩膀往上爬。如何与人和睦共处,是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关注的问题。所以中国人强调不多舌、不多事、不结怨、忍者安。
总之,对于个人而言,宽容无疑会带来良好的人际关系,自己也能生活的轻松、愉快,对于一个团体而言,宽容必定会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利己利人。因此,宽容即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大法宝,也是为人上司的一个重要法则。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