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一个**机构,还是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如果能够取信于人,自己的下属就会觉得你可以信任,对你放心,从而也就愿意为你效劳,听从指挥,服从约束。“以信制人”的第二个方面就是要让人充分信任自己。简而言之,就是言出必行,一诺千金,这也体现“黑”的功夫。
谋略家在对敌斗争中,则多采用“兵不厌诈”的办法,但在对待朋友和自己阵营的内部伙伴时,如果仍用诡计,就会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因此,古今用人谋略家,无不强调信誉第一,诚忠为上。把“信”作为“聚才”之本。只要答应过的事,就要“言必信、行必果”,所谓一诺干金,赢得下属或他人的信任,对自己的事业具有奠基的作用。
商鞅立木赏金的故事已经是众人皆知、家喻户晓了。当时,商鞅受秦王之托,要招纳天下英才,为了表示自己言出必行,就在城东门立了一根柱子。说:谁要是把这根柱子搬到方去,就赏他五十两黄金。结果,看的人虽然多,但却没人愿意去试一试。终于有一位年轻人走了出来,他也许只是图好玩,就把那根柱子搬到西方去了,于是商鞅履行诺言,把五十两金子赏给了他。
秦国的人才知道商鞅言出必行,可以信赖,便纷纷出山,投靠到他的门下,为秦国的改革付诸了努力。
诸葛亮当年准备进攻陇西时,长史杨仪报告说:军中现有4万人应该回去休息了。诸葛亮立即命令这些部队收拾行装,准备回去。这4万多人将要启程时,魏军突然打来。杨仪建议,让这4万人留下,打完仗再走。诸葛亮说,用兵命将,以信为本,得利失信,古人所借,军情再紧,也不能失信前言。诸葛亮让大家按时启程,并对他们说,你们的父母如此牵挂你们,我怎么可以把你们留下呢?他的信誉感动了士卒,结果几次下令,都不愿意走。最后,诸葛亮无奈之下,只能令他们参战,蜀军大获全胜。
诸葛亮第一次出兵祁山失败后,不仅挥泪斩了误失街亭的马谡,重赏有功的王平,而且还引咎自责,上疏刘禅请求自贬三等。他“取信天下,言出必行,信赏必罚”,使得天下能人志士都被他的这种精神所感召,纷纷投靠到他的门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