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祖努尔哈赤是清王朝事业的奠基人。他以十三副销甲起兵,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创业,终于使满族发展成为能与明朝抗衡,最后战而胜之的力量。这里当然有许多原因,而努尔哈赤广揽人才、善于用人则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他最初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时就注意争取各部的人才,并能化敌为友,显示了广阔的胸怀,并被后人传为佳话。
明万历十一年五月,努尔哈赤以报仇为名,揭开了统一女真各部的序幕。当时,女真各部互不统属,“各部蜂起,皆称王争长,互相战杀,甚且骨肉相残”。努尔哈赤起兵之初就处在各部势力的包围之中,几乎到处都是敌对势力。因此,最大限度地笼络人心、争取人才,是他面临的首要任务。而努尔哈赤恰恰体现了这种广阔的胸怀。
万历十二年四月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有一名刺客潜入努尔哈赤的住所,准备行刺。努尔哈赤听到窗外有轻微的脚步声,警觉起身,他“佩刀持弓矢,潜出户,伏烟突旁伺之”。这时,一个闪电划破黑暗,他看见那个刺客正在窗前窥视,于是一个箭步跃上,用刀背将刺客拍倒,然后呼人将其捆绑起来。侍卫洛汉闻声赶到,见此情况,提刀要斩刺客。努尔哈赤想:杀人容易,可一旦杀了他又要树敌,于己不利,不如攻心为上,将其宽恕。于是,他大声喝问:“尔非盗牛来耶?”刺客一听,顺势回答是来盗牛。洛汉在一旁着急说:“谎言也!实欲害吾主,杀之便。”努尔哈赤非常冷静,而且若无其事地说:“实盗牛也。”于是,放走了刺客。
五月的一个深夜,又有一个叫义苏的人潜入努尔哈赤的住宅,准备行刺。努尔哈赤像上次一样,迅速将刺客捉住,又将其释放。这两件看上去似乎是很平常的小事,却产生了轰动性的效果。很多人认为努尔哈赤“深有大度”,而愿意投奔他。这正是努尔哈赤所期待的结果。不仅如此,就连战场上面对的敌人,努尔哈赤认为是有力之才,也能做到捐弃前嫌,化敌为友。
万历十二年九月,努尔哈赤率兵攻打翁科洛城,并亲自登高劲射。当战争正在激烈进行的时候,翁科洛有一位守城勇士鄂尔果尼藏在暗处向努尔哈赤施放冷箭,努尔哈赤没有提防,躲闪不及,被射伤了。他拔出带血的箭,继续指挥战斗。这时,又有一个叫罗科的守城战士借烟雾的掩护,潜到努尔哈赤近处,一箭射中其脖颈,虽未中要害,但箭入肉一寸多。箭拔出之后,“血涌如注”,“血肉并落”。努尔哈赤昏厥过去。攻城部队只好撤退。努尔哈赤伤愈之后,再次率兵攻陷了翁科洛城,并生擒了上次射伤他的鄂尔果尼和罗科。众人愤怒地要将二人乱箭穿胸而死。在群情激愤的情况下,努尔哈赤显得十分冷静。他非常钦佩二位勇士的英勇善战,有意收为自己的部下,于是对众人说:“两敌交锋,志在取胜。彼为其主乃射我,今为我用,不又为我射敌耶?如此勇敢之人,若临阵死于锋镐,犹将借之,奈何以射我故而杀之乎?说罢亲自为二人松绑,并好言安慰,鄂尔果尼和罗科终于被这一举动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他们当即表示愿意归顺努尔哈赤,并为其效力。努尔哈赤授二人为牛录额真,各统辖三百名壮士。后来,鄂尔果尼和罗科英勇作战,为努尔哈赤的统一事业立下了战功。努尔哈赤多次不记仇隙,宽恕仇敌,化敌为友,不仅使自己的属下“皆颂上大度”,而且使他在女真各部获得了好名声,同时感召了敌人营中的人才。就此而言,努尔哈赤能以最初弱小力量而统一女真各部也就不足为怪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