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常说“宁给好汉牵马坠镫,不给赖汉当祖宗。”这是说一个人只要对他所敬佩的人服气,怎样都行,反之,怎么都不行。《孙子兵法》中讲:战争中用武力打败对方算下策,使用各种方法使内部不稳而获胜是中策,不用去打就能胜利的是上策。因此,诸葛亮在他的整个战争生涯中或政治生涯中都采用了“攻心为上。攻战为下”的策略。请葛亮的攻心战可谓用得圆熟自然,妙到蜂巅。无论是请罪表、斩马谡,还是空城计,使用的都是收服人心,对症下药之术。而在攻心战中用得最得当、最精彩的两个例子就是出使东吴,说服孙权,联刘抗曹和释放孟获。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征,刘备军弱而败退。刘备驻兵于樊口,无力反击,只有坐以待毙,因为以刘备单独的力量绝对无法与曹操的军队相抗衡。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和江东的孙权联手。受刘备之托,诸葛亮出使江东,诸葛亮此行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耍把孙权卷进这场战争。如果是一般的使者,为了请求对方的援助,一定会低声下气地祈求,但是诸葛亮却完全相反,他了解孙权年轻气盛,作出一副强硬的态度,以刺激孙权的自尊心。诸葛亮首先说:“现正值天下大乱之际,将军您举兵江东,我主刘备募兵汉南,同时和营操争夺天下,但曹操已经将天下大乱几乎全平定了,现在更是进军荆州,名震天下,各路英雄尽被其所网罗。因而造成我主刘备今日之败走,将军您是否也要权衡自己力量,以处置目前的情势?如果贵国的军势足以和曹操相抗,则应早早和曹军断交才好。若是无法与酉军势相抗衡,则应尽快解除武装,臣服于曹操才是上上之锇。将军您的心里是否巳定好方针,决定臣服于曹操?时间剩下不多,再不做决定就来不及了。”孙权中了诸葛亮的激将法,激动地说。“我拥有江东全土以及十万精兵,又怎能受人支配呢,我已经决定了。”但孙权也明白自己没有能力单独对抗曹军,于是反问诸葛亮:“刘备因不敌曹操的精兵而败北,他还有能力抵抗曹军吗?”这的确是值得担心的问题。葛诸亮又冷静地分析当时情势,以解除孙权的不安:“的确,刘备是一败涂地,想重整旗鼓较困难。但曹操一火军长途远征,也都很疲倦,根据我得来的消息,曹军为了追赶我们,轻骑兵一昼夜连赶三百余里路,所谓‘强弩之末’,兵书上也有记载,视远征为禁忌,而且曹军多为北方之兵,故不惯水战,再则荆州的百姓为曹操之武力所胁,决非心悦诚服。现在假如将军的精兵能和刘备并肩作战,定可打败曹军。曹军一败便会退兵北回,这样就强化了荆、吴的势力,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事情是否能成功,完全看你现在的决定了。”请葛亮指出曹军的弱点,主要是解除孙权不安。果然孙权听完孔明的分析后,心情大悦,信心十足,因而立即召集御前会议,下令彻底抗战。不久,刘备、孙权的联合军迎战曹操南下的大,即为三国时代最大的一场决战“赤壁之战”,结果联军大胜,刘备得以突破困境。诸葛亮东吴之行成功的秘密,在于他深刻地把握住了孙权年轻好胜的心理,采取了攻心上策。赤壁大战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刘备在成都称帝。然而,西南许多少数民族叛乱。诸葛亮发大军征讨,先后七次:捉放他们的首领孟获,最后,盂获俯首称臣,表示世世代代,永不反叛。如今西南许多地方少数民族仍然供奉着诸葛亮的神像。可见攻心为上的策略威力之大,影响之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