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的你,由于过于繁忙,除了体能上的疲劳之外,还经常饱受精神上的压力的煎熬,常感到很累很累。
而个别天赋异禀者,其承受压力的韧性比一般人稍强,持久性较好,但大多数人往往是并不尽如人意。
在生活中,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最欣慰、最伤心、最企盼、最痛恶的事,就是能够得到理解或不被理解。
他们往往认为,工作累一点,相对苦一点,都不足以影响情绪,只要自己的辛勤劳动能被人们所理解就好。
但现实生活中,“好心不得好报”、“明明做了好事,反遭一大堆责难和埋怨”,等等的类似情况时有发生。
甚至会在自己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遭受突然袭击,被诬陷以至于迫害,一时间几乎身败名裂。
这种打击最影响一个人工作的情绪,有的人会因此一蹶不振。
因此,培养自己豁达的心胸,以坦然的心境去面对荣辱沉浮,尤其是别人是否理解自己这一问题上,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也是职场中的你心理素质修养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为求得理解而见风转舵,或因得不到理解而神态沮丧,实在不是现代人的应有的处世之道。
不要把理解作为一种需求,我们不应该什么事都强求别人来理解,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是需要我们去理解的,但生活中又有很多人不一定能被他人所理解。
被理解是幸福的,不被理解也并非是不幸的。只要我们所想的事情,所说的话,是对人民有益的,就能够赢得人生中值得珍惜的最珍贵的价值。
生活往往就好像是一张网,一张纠缠不休的网。当你没有成就的时候,面对别人的忽视和漠视、藐视、鄙视以及蔑视,不必太放在心上。
相信你自己的思想,尊重你自己的感情,沿着自己的起点,坚定不移大踏步地勇往直前。
不要太注重别人的脸色,不要听从别人不负责任的驱遣摆布。
你最终会发现,实际中的所要遇到的困难,往往是远远不及想象的那么恐怖骇人。
远望似乎是绝境的地方,到跟前时才知仍然有路可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这种心境的最好不过的写照了。
作为要成就远大理想的人,应该做到不被冷言冷语所击倒,不为一时的委屈而困扰。
古人云:“人之有德于吾也,不可不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善于忘记是一种平衡术。
有一句名言叫做:“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老是“念念不忘”别人的“坏处”,实际上最受其害的就是自己的心灵,搞得自己痛苦不堪,这又何必呢?
这种人,轻则自我折磨,重则就可能导致疯狂的报复了。
乐于忘记是成大事者的一个特征,既往不咎的人,才可甩掉沉重的包袱,而大踏步地前进。
人要有点“不念旧恶”的精神,特别是我们的领导者们。
在许多情况下,人们误以为“恶”的,又未必就真的是什么“恶”。退一步说,即使是“恶”吧,对方心存歉疚,诚惶诚恐,你不念旧恶,以礼相待,他也能改“恶”从善。而且自己也因此心无杂念,毫无心理负担,这样就可以身心健康。
唐朝的李靖,曾任隋炀帝的郡丞,最早发现李渊有图谋天下之意,向隋炀帝检举揭发。
李渊灭隋后要杀李靖,李世民反对报复,再三强求保他一命。
后来李靖驰骋战场,屡战不疲,安邦定国,为唐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魏征曾鼓动太子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同样不计旧怨,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也为唐王朝立下了丰功伟绩。
宋代的王安石对苏东坡的态度,应当说也是有那么一点“恶”行的。
他当宰相的那阵子,因为苏东坡与他的政见不同,便借故将苏东坡降职减薪,贬官到了黄州,搞得苏东坡好不凄惨。
然而,苏东坡仍胸怀大度,他根本不把这事放在心上,更不念旧恶。
当王安石从宰相位置上垮台后,两人的关系反倒好了起来。
苏东坡还不断写信给隐居金陵的王安石,或共叙友情,互相勉励,或讨论学问,显得十分投机。
事实上职场中的确也有很多不合理、不如意的事,当然也有不幸,很多事情都不如我们想象中的美好。
但是,千万不要因此而沮丧,最糟的是“把自己的痛苦加诸在别人身上”。
因为无论怎么去抱怨、发牢骚,也没有人会伸出援手的。
不要在意自己的缺点或不被人理解的地方,应该去做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这么一来,自然就提高了自我素养,以宽广的胸怀去对待难以意料的世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