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争霸天下-第482章求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赵泽闻知豪格,绕过他们的防线,领兵西去时,也吓了一跳。当即立刻下令,全军火速出发,会师偏头关。

    赵泽刚下令,一旁的廖武当即说道:“建奴皆是骑兵,一人乃至三马,而我军车步骑交错而行,如何能追赶上建奴。不如现在让骑兵先行,战车和步兵跟在后面而行。”

    赵泽立即说道:“我们此次本来就是分兵,手中兵马并不多,骑兵也不过一千左右,若是再让骑兵分开,那就更是中了敌人的诡计。他若是将我们分割包围,还不全军覆没。”

    徐皋激动地抖了抖手道:“已经两三日了,估计黄河里面的水也早已结冰,到时候要是多尔衮和豪格联手,前后夹击,偏头关如何守的住,只怕倒是不仅竹篮子打水一场,我们围歼豪格的计划会破灭。”

    赵泽仰天叹气道:“现在只有靠偏头关的里的人自己了。”

    说完当即令传令兵,兵发三道,分别去宣大和山西,大同三处求援。赵泽特别注重战时信息传播的及时性,他高金招募了一群民间养信鸽的高手,在军中训练了一批信鸽,这些情报大都是用信鸽还传播。同时立刻拔营,马不停蹄的向着偏头使来。

    偏头的守卫赵泽当初主要交给了顾德义、李定国还有张忠。三人轻而易举的打完那一仗后,知道偏头关对于此次战役的重要性,丝毫不敢松懈,这段时间清理完战场之后,一直在巩固偏头的防御工事。这些天也多亏 了顾德义这个老头,他不仅将他辖区的男子大部分都强制征发来修筑工事。又在几个老农的建议下,到黄河上来砸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是慢慢冻结的,如果在他结冰的时候,不停的来破坏,那么他是无法成为上面能跑车跑马的厚冰的。这两天时间黄河上的冰不仅没有像想象中的一样越结越厚,失去这个天堑,反而是顾德义趁着砸冰的的这会儿,又组织人炸冰,将冰口越炸越大。

    顾德义也知道偏头关的重要性,被赵泽分明之后,兵力也显得更加的单薄,他赶紧向着自己的上司山西巡抚吴甡请求增援,吴甡本被山西各处的农民军弄得的弄得焦头烂额。而此时建奴却又入关,山西然而也为九边,但是因为北部大同的遮蔽,军事部署相对于要弱小很多,如大同有十四卫三所,而山西却只有九卫九所,这些兵力不仅要对付境内的农民军还被曹文诏带出很大一部分。现今建奴入塞,就在自己境内,还要层层设防,兵力更是入不敷出,纵使如此,山西巡抚要是从牙缝中挤出了一千老弱残兵去支援偏头关。

    顾德义看看这一千老弱残兵,又看看赵泽的士兵,只感觉一个在天一个在地,这还能打仗了,顾德义甚至很怀疑。他只有再三要求,在加派援军。山西巡抚一副愁眉莫展之态,只有飞马再次向宣大总督支援。

    宣大总督驻地本在大同境内的阳和堡,这次行动也算是自己一手规划,赵泽前期进展顺利,杨嗣昌也非常的满意。他很清楚这次入塞发生在山西境内,大同诸官员难免有点隔岸观火的感觉,为了协调诸镇也为了指挥方面,他早就从阳和堡移镇到了大同,赵泽攻占了偏头之后,他又带着焦源薄移镇到了朔州前线。

    山西巡抚吴甡的求援信还没到宣大总督杨嗣昌的手,杨嗣昌就先收到了赵泽的求援信。

    杨嗣昌看完信吓了一跳。心中暗骂了赵泽一顿,为了抢功竟然置大局于不顾,竟然从偏头关分兵杀向了山西腹地。按照杨嗣昌的设想赵泽只需要死死的守住偏头关断敌归路就行,那么豪格就成了瓮中之鳖,山西和大同两镇,磨也能够磨死这只困在坛子里的乌龟。没想到赵泽为了抢功,竟然分出大部分的兵力跑到了山西腹地去找豪格决战,想到这里杨嗣昌就气得牙痒痒。

    眼见坐在自己身边的总督看完信后,面色铁青,一语不发。焦源薄弱弱地问道:“杨大人莫非前方有变。”

    杨嗣昌愤然起身道:“这赵泽……”

    “赵将军怎么了?”

    焦源薄看着杨嗣昌面色铁青,愤然大骂,但却欲言又止,心生疑虑的问道。

    杨嗣昌本在气头上想大骂赵泽为了抢功不顾全大局的卑劣做法。但是转念一想,不该在外人面前把话说绝,连忙摆了摆手,对着焦源薄何生悦气地说道:“这赵泽错估了形势,竟然从偏头关分兵入内去寻找豪格决战去了。但是豪格却不买他得账,与他短暂交锋之后,绕过了他的防线,而建奴都是骑兵为主,一人数马,而赵泽却是车步骑混合,估计豪格能在一日之内就能到达偏头关,而若等赵泽回援,故意豪格和多尔衮联手已经攻下了偏头关,若是偏头关一失,我们就前功尽弃。”

    焦源薄翻了翻白眼道:“眼下那该怎么办!”

    杨嗣昌淡淡一笑道:“山西处处用兵,真是屋漏偏遭连夜雨,建奴又此时入塞,兵力严重不足啊!而今之计为了能够擒杀豪格,只有让焦公你速速出兵,支援偏头关了。”

    焦源薄深思了一会儿道:“老夫这里虽然兵力比大同多,但是大同防守长城之地,连绵数百里,处处设防兵力本事捉襟见肘,而今又是调兵南下,长城防线已经轻薄不少。若是此番建奴只不过是声东击西之计,趁我大军在山西与豪格纠缠之时,突入大同,我等如何处之。若大同在,而太原丢失,建奴必然不敢长留,但是若大同失,不仅山西不保,宣府危急,京师都要震恐啊!”

    杨嗣昌长叹了一口气,干巴巴的望着焦源薄,老练的眼睛。此时战略形势以及易转,建奴入塞,更是成了一种常态化的形势。而长城长达万里,谁也不知道建奴将会在哪个地方入塞,各镇都是一个个的绷紧了神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