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争霸天下-第483章 有忠有义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而此次豪格入塞,走的太不寻常,他不从蓟辽宣大等地入,竟然从利用黄河结冰,从河曲之地入塞。如此骄兵冒进,孤军深入,不得不让他生疑。这种道路有点军事常识的人是断然不会走的,因为不仅会受到大同山西两镇南北夹击的风险,若是偏头关被明军收复,那么自己的后路也就完全断了。何况豪格入塞并不是挨着黄河长城流窜,而是一直领军东进,直达代州和忻州这些腹地。

    别说焦源薄有这种顾虑,就是他自己都有这种猜测,要知道崇祯为人苛刻,他可以将一个人像孙传庭一样,从六部中的一个八九品小吏,一下子超迁为京师府尹,京师府尹这还只算是过渡,接着就是陕西巡抚,一方封疆大吏。但是如果你出了一次问题,他就很少再给你挽救的机会。大臣党争不断,各怀鬼胎,再加上内忧外患,已经让崇祯养成了一种多疑的神经质。如果你说崇祯刻薄,那也谈不上,正德万历这些对大臣打廷仗,一打就是一百多号人的明朝帝王站在角落里浅笑不语。

    所以在杨嗣昌的心中,此次收复偏头,断敌归路,实质上是也是冒险之举,所以他才之让赵泽一军行动,给三个标营算是鼓励,大部分的兵马都没有动,而是用于防守长城。焦源薄的这一顿话,更是说的他无话可说。

    他沉默了一会儿道:“但是豪格此次入塞真是觉得我大明无人啊!难道就任由他自由自在的来,自由自在的去。日后不仅我等在圣上面前,罪愆不减,此举也是涨了敌人的志气,灭了自己的威风,所以我认为长城不可不守,但是偏头关不可不救。”

    焦源薄沉吟了一会儿道:“大同南北处处设防,兵力实在是捉襟见肘,我手上也无多余兵力,要不等下我看看,防线诸线,从中抽出一千人来,前往支援偏头关。”

    杨嗣昌听完了,愣了一下,他知道,焦源薄的这话是打发人而已,且不说他抽出一千人需要多久时间,这种打发人的方式,抽出的一千人也觉得是老弱残兵,再等他们转而惶惶的前去支援偏头关,或许他们在路上的时候,偏头关已经失守了。

    他赶紧站起身来走到焦源薄的身边,恭敬的行了一个大礼之后说道::“偏头危及,你这一千人马岂是有何作为,不啻于是杯水车薪啊!还请焦公三思。”

    焦源薄叹了一口气道:“我焦源薄对大明忠心耿耿,我也并非是保存实力,明哲保身之人,只不过豪格身为皇太子长子,却胆敢如此以身试险,此行如此诡异,不可不防。太原若失,只我大同还在,建奴必不敢长留。建奴只不过抢一顿就走,可怜了我山西百姓,蒙受这一顿兵燹之灾。可是若是大同丢失,那是伤及我大明肺腑啊!杨大人出身名门,又深受圣上器重,更是久在中枢运筹帷幄,此等难道难道不懂吗?”

    杨嗣昌毫不示弱地道:“可是偏头危急,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竟然放弃,让豪格嚣张而来,嚣张而去吗?焦公三思啊!”

    焦源薄把官服衣袖一甩,扭头道:“无兵可调,就是无兵可调。我焦源薄身为大同巡抚,该保大同之境平安,山西自有他人来管,并非我分内之事,如果杨大人对此事不满意,尽管修书一封送往京师,以达上听,让圣上自行定夺。”

    “这……这……”

    杨嗣昌被他怼得无语以言,摊开双手,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门外突然闯进一少年将军,白袍白铠,眉目清秀,进来便跪伏在两人面前道:“末将周立昌之部一直朔州随营调遣,愿意支援偏头与赵大人并肩作战,取豪格首级以报两位军门。”

    刚焦源薄还还一直将大同南北设防,兵力捉襟见肘无兵可调一直挂在嘴边,却突然冒出来一个周立昌,说自己所部一直随营调遣。“随营调遣”意味着他们根本就没有任务,这不啻于是当众打了焦源薄一个响亮的耳光啊!这其实跟明军的军士理念息息相关,明朝讲究“正奇援游”四兵。正即总兵,奇则副总兵,援即为各部参将,游即为游击,战时参将防守各人信地,总兵则带领主力在要冲之处与敌决战,副总兵则是配合总兵行动,而游击则是预备机动兵力,他们没有自己的信地,手中兵士以骑兵为主,负责战时快速支援、转移、协同作战。明朝的这种“正奇援游”的四兵理念是可圈可点,但是他复杂效率低下的军事制度是他最大的败笔。显然周立昌身为游击,手下的兵力正在随营调遣,充当着救火队员。

    杨嗣昌立马抓住这个把柄不放,大声道:“刚才焦公口口声声自己无兵可调,但是这个周将军又是怎么回事。既然有兵不调,见友军遇难而不救,这可是我朝重罪。若焦公再不发兵,莫怪我即修书一封送往京师,以达上听,让圣上自行定夺。 

    杨嗣昌紧紧地抓住了焦源薄见死不救这一点,将刚才焦源薄对他说的话,一字不漏的还给了焦源薄。这个耳光响亮而干脆,焦源薄接连不断的被下属打脸,又被杨嗣昌打脸,自己这张老脸真是挂不住了。恼羞成怒地对着地上的周立昌问道:“你是怎么进来的。”

    周立昌伏在地上都不敢望着焦源薄的眼睛,他低声地说道:“末将偶然路过此地,偷听到两位大人争论营救偏头关之事,所以……还请军门速速下令,派遣末将速速支援偏头关。”

    焦源薄瞄了他一眼道:“年轻人义气用事而已,你可知偏头此时多危急,多尔衮领军在外,而豪格领军在内,山西巡抚吴甡被流寇弄得自己都应接不暇,又加上这次入塞,他还有都是兵力分拨偏头关守军。偏头其实早已为孤军,到时再遇到建奴内外夹击,里面守军岂有不全军覆没的道理。你可要想好。”

    周立昌连忙说道:“战死沙场乃军人本分,末将岂是贪生怕死之人。再者赵将军对我有恩,我决不可坐视不管,此次救援偏头于公是我上效朝廷,于私我能报恩,末将何所不乐。还请军门急速下令。”

    说完他砸地上磕了一个响头,全身甲胄都跟着他一起伏在了地上,和地上接触发出一声哗啦声。

    焦源薄叹了一口气道:“知恩图报,有忠有义,老夫深为钦佩,我准了。”

    “多谢军门”

    周立昌高兴地再次磕了一头。

    “你起来说话吧!”

    焦源薄微笑地指了指杨嗣昌道:“此次是杨大人请的军,你就听他的吩咐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