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是外国的侵略。
话说自上一次被美国的军舰给打的落花流水之后,长州藩虽说认识到了攘夷的不可能性,不仅引进了不少西洋的先进玩意儿还派遣留学生出国留洋,但就藩政来看,整体上还是以攘夷为主流,做出来的事儿也基本上是跟攘夷搭界的,比如封锁了下关海峡。
下关海峡是当时长崎到日本其他地方的重要通路,一旦被封锁,那就得绕很大一个圈子才能到达大阪,江户之类的港口,意义非常重大。所以,列强们急了。
生意难做运输费上升之类的倒还在其次,关键是,万一长州这么大鸣大放的攘夷影响了幕府怎么办?原本开国开的好好的幕府,一旦受长州的影响也跟着一块儿攘起了夷,那就麻烦大了。
于是他们纷纷跳出来对长州说,你们要攘夷我们不反对,可拜托睁开眼睛看看清楚啊,我们不是夷人,我们是文明人,这夷都在非洲之类的地方,你看到那头插几根羽毛皮肤比炭还黑的那些人么?那才是夷,要攘就去攘他们,别攘我们哪。
长州人对此相当不屑一顾:少废话了,攘的就是你们,不服?不服就打过来试试看?
列强也不啰嗦了,从元治元年(1864)春天开始,在英国驻日公使阿洛克的组织下,英国,法国,美国,荷兰这四个国家就相继从本国调集舰队,进行着战略准备。
从历史上来看,长州人的勇猛程度作战水平其实并不高,暂且不跟萨摩这种专出亡命之徒的地方比,就算比比日本的其他地方比如土佐会津佐贺之类,那也是不如人家的。
所以就让人觉得非常奇怪,前不久刚刚被人家一艘军舰给灭了整个海上力量,现在居然又敢冒出来开战,真的是有些不可思议。
前思后想,觉得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傻大胆吧。
然而,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清醒人终究还是存在的。
长州藩公派去英国留学的井上闻多和伊藤博文闻讯之后,深知单凭自己藩的那两把刷子,是绝对没可能跟四国列强过招的,若是硬要乱来,那唯一的下场就是挨打。
所以两人连夜启程,想赶在开战前头回到长州劝说大名毛利敬亲放弃这场没有胜算的战争。
因为交通极端不发达的缘故,这段回国之旅他们整整用了3个月,等到了日本领海的时候,已经是当年的6月,列强的军舰都已经整装待发,齐刷刷的陈列于日本海之上了。
两人立刻赶往横浜,见到了阿洛克公使,在他们的反复保证承诺下,阿洛克答应暂缓进军,先让他们回藩劝说毛利敬亲。
6月17日,两人回到了长州,见过了大名,但是交涉失败。毛利敬亲算是铁了心的要跟列强干一架了。
6月19日,四国联军正式集合完毕,对长州下了最后通牒令,限他们在20天内解除对下关海峡的封锁。
对此,长州藩表示无视。
7月28日,在英国中将丘帕的率领下,9艘英国军舰,3艘法国军舰,4艘荷兰军舰以及1艘美国军舰正式从横浜启航,总兵力达到了五千,此外,英国又从香港调来了陆战队一千多人,赶赴横浜待命。
8月4日,联军舰队开赴下关海峡,伊藤博文坐着渔船打算再做最后的一次努力,但这一次,连鸟他的人都没有一个了。
没办法,那就只能打了。
负责防守下关的是奇兵队,总人数为两千出头,有100多门大炮,数量虽说不算少,但质量实在是让人难以恭维,其中甚至还夹杂着木质的大炮模型以便充门面用。
奇兵队的总指挥叫做赤根武人,原指挥官高杉晋作因不久之前擅自脱藩而被关在了家里反省。
5日下午,联军正式发动进攻,他们首先朝着前田浜和坛之浦两地发起了进攻,一阵猛烈的炮击之后,长州藩的炮台一个个被摧毁,士兵一群群的被轰死,在压倒性的敌人面前,大家只能选择了撤退,之后,联军在前田浜登陆,将那里的炮台破坏一空。
6日,坛之浦一支奇袭队在长州藩士山县狂介的带领下,朝着离开他们最近的一艘正处于抛锚状态的军舰发动了袭击。虽说一时间联军被打的摸不到头脑,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但很快就恢复了过来,开始发起了反扑。
于是,长州人悲剧性的被别人反败为胜了。不仅坛之浦的炮台被占领,破坏,联军甚至还一度冲到了下关的镇上搞起了打砸抢,最后凭借着人海战术外加联军不敢孤军深入,才好不容易没让人家占领了整个下关。
顺便一说,这个发动袭击的山县狂介,就是明治政府的第三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狂介这个名字是他的老师吉田松阴给他起的,因为这小子在读书的时候为人特别狂的缘故。
7日,联军发动了总攻,陆战队登陆进行作战之后,缴获了长州藩60门大炮,面对手持新式来复快枪的西洋人,长州士兵的武器仅仅是老式的前膛枪以及弓箭,交战还不到2小时,便宣告败退。截止到8日凌晨,长州藩的炮台基本上都给联军破坏干净了。整个沿海岸七零八落的撒着零件,煞是壮观。
8日上午,被四国联军打的体无完肤的长州藩终于讨饶了。他们决定跟列强们和谈。但很快新的问题就来了:派谁去做和谈使者比较好?
毛利敬亲想来想去,想到了一个他认为比较合适的人选——高杉晋作。
此刻的晋作尚在家里蹲着反省,毛利敬亲立刻下令撤销处分,让他即刻前往联军的军舰上谈判。
于是,我们的高杉少爷就这么出发了。
估计毛利敬亲当时不是吃错了什么就是突发性神经错乱,选谁不好偏偏选了这么一个祖宗去搞和谈,那真是自做孽不可活。
再说高杉晋作一出发,似乎就把自己的使命给忘了。照理来说,你长州是打了败仗的,那就应该低调一点,谦虚一点,态度诚恳一点的跑到列强那里,低声下气的讨价还价一番,搞不好原来人家要你赔10块的现在就只要8块5了。
不过你要高杉晋作充孙子,那可能性远远要低于彗星撞地球的概率。
当天,他穿着一身华丽的流纹礼服,头上戴了个乌帽子,大摇大摆的走上了英国的军舰,然后大喊一声:“我乃长州藩家老宍户备前守的儿子宍户刑马,你们家谁是负责人的赶紧出来见我!”
因为高杉晋作的地位虽说在长州藩不算低,但也不足以代表整个藩去跟人谈判,所以这次毛利敬亲特地给了他一个家老养子的身份,好让他有点面子,以便输人不输阵。
高杉少爷在气势上倒是相当的争气,看着他如同混世魔王一般威风凛凛的这么一吆喝,反倒是把英国人给弄莫名了,他们甚至开始怀疑到底谁才是赢家,谁才是输家。
然后我们的大少爷就立下了大功:他让原本来准备好好跟日本人谈谈的阿洛克非常极其以及十分的不爽。
战败国终究是战败国,你再耀武扬威那还是战败国,这种大爷一般的傲慢态度最终只能让对方心存反感,所以阿洛克将长州方面提出的和谈条件一一驳回,到最后甚至是听也不听,高杉晋作刚一开口他就来个NO,搞的气氛是相当的尴尬。
最终,英国方面自己开出了条件:
1.解除下关海峡的封锁,要求能让外国船只顺利通行
2.在必要的时候为外国船只提供炭薪,食物和水
3.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允许船员上陆避难
4.将下关海峡的炮台给撤去
5.赔偿金300万美元
并且明确告诉长州藩,没有回旋的余地,要么照办,要么接着打。
长州藩说,我照办,但是有一点我要申明,这次跟你们开战,其实不是我们的本意,是幕府下的命令。
英国人感到背后阵阵发凉:他们最担心的事情真的发生了,幕府看来真的要从开国转变成攘夷了。
于是,他们撇下了长州,迅速的找到了幕府,说这事儿怎么处理你看着办吧。
被莫名其妙丢了一个烫手山芋的幕府相当的奇怪:自己什么时候下令让长州藩开战了?再说了,长州藩有那么听话么?自己让打他就打?
之所以赖在幕府的头上,那是因为长州藩压根就拿不出这300万美金,其实就算拿得出他们估计也是不想拿的。
事实上,这么大一笔款子你让幕府掏都有难度,更何况跟幕府也没啥关系,所以德川方面一直在跟列强解释,说自己压根没下命令,这事儿全都是长州干的,你要找去找他们,跟咱没关系。但列强却丝毫不听,似乎是吃定了幕府,一口死死咬住要他们给钱,还表示,如果不给钱的话也行,那就把濑户内海沿岸的所有港口都给开放了作为交换。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筑在战争讹诈的基础上的。
万般无奈之下,幕府只能赔钱了事,但因为的确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大一笔数目来,所以选择了分期付款,首付150万。
最终,这笔赔偿金一直到幕府被推翻了都没能还清,只能由明治政府接着还。同样性质的烂账还有一笔,那就是之前萨摩人跟英国人打仗的时候,问幕府借的2万5千英镑。值得一提的是,明治政府的主要组成成员,几乎全都是当年萨摩和长州出身的家伙。
也就是说,那口让幕府背下的黑锅,最终还是原封不动的压在了自己的身上。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赔完钱之后幕府便开始搞总动员准备出兵了,目标是长州。
姑且不算这次的黑锅,之前禁门之变的那笔账,还没跟你小子算呢。
当年10月,德川家茂动员了总共36个藩共计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开赴长州,总司令由尾张德川家的德川庆胜担任,副总司令则是越后藩大名松平茂昭,此外,还设了参谋一名,是萨摩出身,名叫西乡隆盛。
他出身比较贫寒,他爹西乡九郎,是一个年薪47石的萨摩藩士,本来收入就不算高,家里孩子还挺多,有4个,西乡隆盛是老大。11岁的时候,他跟别人打架,被人一刀砍中了右手,伤到了神经,不但连着高烧了三天三夜,还落下了一个右手无力的后遗症,具体症状是握不住武士刀,也就是说,他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能力去打架了。
在那个时候,武士刀是武士的第二生命,你一个武士若是连刀都握不住,那基本上就是废柴一根,被社会所抛弃的对象了。
然而被废了武功的西乡隆盛却并没有灰心,既然武的不行,那就来文的。自手伤之后,他就开始日夜攻读学问,从阳明学到佛禅,几乎没有他不会的。
很快,他就受到了萨摩藩上层的关注,25岁的时候,藩主岛津齐彬招他去做了侧近,虽说工资没怎么涨,但毕竟成了大名的身边人,学到的看到的接触的到,都跟从前两样了。
在跟了岛津齐彬之后不久,西乡隆盛便上了一封书信给自家的主公,说是萨摩的农民太苦,负担太重,应该要减轻他们的赋税,让他们好好过日子。
这并非是投机取巧,而是他的真心话。西乡隆盛从小出身贫寒,对于下层的老百姓和武士有着一种相当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一直伴随了他整整一生。
再说岛津齐彬看过了这封上书之后对此褒奖不已,说西乡隆盛是新一代的有为青年,当代萨摩十大杰出青年之类,但口头表扬完之后,这封东西也就丢在书桌后头,看过算数了。
倒也不是说他虚伪,是因为这时候有对岛津齐彬来讲更重要的事情等着去办。
当时恰逢13代将军德川家定病重,还赶着列强吵吵嚷嚷着要开国,我们之前也有说过,岛津齐彬作为一桥派的重要组成成员,正在跟井伊直弼做着殊死的搏斗。
当然,最后斗输了,一桥派被井伊直弼一扫而空,该关禁闭的关禁闭,该流放的流放。其中流放的名单里,就赫然出现了西乡隆盛的名字,流放地点是萨摩的奄美大岛,这地方现在是日本的超人气旅游景点,鹿儿岛县的创汇源泉,不但周围海水清澈,还是整个亚洲一等一的潜水场所,但在那时候基本上就是个无人岛,专门用于流放犯人。
好在岛津齐彬是个非常够意思的领导,西乡隆盛头上挂着那二尺八的牌子刚坐上船没多久,他就私自开了后门,把人给偷偷的带了回来,这流放,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好景不长,回到领导身边之后的西乡隆盛,很快又跟着领导一起投入了针对井伊直弼的斗争中去,但就在这斗争达到了最火热的高潮十分,岛津齐彬突然就挂了,一时间群龙无首,萨摩大乱,被井伊直弼钻了个空子,把所谓的危险份子一个个的都给抓了起来做了处理。
估计是井伊直弼整的人太多,以至于他已经记不清自己曾经整过谁没整过谁,当他看到了手下送来的名单中再次出现了本该在奄美大岛看大海钓龙虾的西乡隆盛时,并没有露出什么惊讶意外之类的眼神,而是画了个圈,在边上做了一行注释:流放。
地点没变,还是奄美大岛。
每当看到这段的时候,我都隐隐约约的觉得,其实井伊直弼知道西乡隆盛是谁,他故意这么干以便恶心对方。
故地重游的西乡隆盛在奄美大岛一呆就是三四年,正当他以为自己就要这么一辈子做一个渔民的时候,又碰上好事儿了。
文久2年(1862),他再一次的被人解放了出来,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萨摩鹿儿岛城。
这次帮着开后门的是他的朋友,大久保一藏。
回到家之后的西乡隆盛并没有消停,他提出了尊王倒幕的政治口号,在藩内大肆宣传,结果引起了藩主岛津久光的注意。作为一个精明的政治家,岛津久光非常清楚,在当时的环境下唯有公武合体才能混得好,对于西乡隆盛这种愣头青,他二话不说,再一次宣布:将其流放到奄美大岛。
我们前面有说过,岛津久光其实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公武合体派,他只是顺应时势而已,所以,他也不是真心要流放西乡隆盛,也就是挫挫年轻人的锐气而已。
第二年,西乡隆盛就被放了出来,岛津久光还让他掌握了萨摩藩的军权,这位三度被流放的资深流刑犯就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顺便一说,这哥们儿算是维新三杰中的一人,在日本的声望人气自然不去说他,事实上他同时也算得上是那个时代日本在世界上最出名的人之一了,尤其在中国,崇拜者特别多。
比如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的那会儿,梁启超跑来邀他一同开溜,但是被他给拒绝了,并且说下了一番我们都很耳熟能详的话:“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始,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事实上这仅仅是上半段,接下来谭嗣同还说了下半段:“月照,西乡,吾与君分任之。”
意思就是说,月照和西乡就由我和你(梁启超)分别担任吧。
月照指的是日本的月照和尚,西乡就是西乡隆盛。这两人在安政大狱的时候都是井伊直弼黑名单上的成员,虽说罪不至死,但也把他们弄得焦头烂额,在痛感国家前途黑暗自己前途渺茫之后,两人相约投海自尽,最终结果是月照被淹死了,西乡隆盛估计是因为胖(有照片为证),所以浮在水面上给漂回了岸边,总之是没死成。
谭嗣同想对梁启超说的是,我做月照,死了拉倒,而你却要做西乡隆盛,活下去继续奋斗。
此外,梁启超,黄兴,戴季陶等一大批中国当时的牛叉人物都对西乡隆盛赞誉有加。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元1910年,有一个年仅17岁的中国少年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前往50里外的公学读书,在走的时候,他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内容是他手抄的西乡隆盛的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其实也不能算是百分百纯复制,改动还是有的,原诗中不是孩儿,是男儿,不是誓不还而是死不还,当然,不管怎么看,这种改动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40多年后,其长子战死在了朝鲜战场,悲痛之余的他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从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出有他当年手抄的那首诗的影子。
这位可以说被西乡隆盛影响了很久很久的人,便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
再说这讨伐军中,德川庆胜和松平茂昭其实都并不怎么懂军略,所以在10月24日的时候,总司令庆胜特地把西乡隆盛给叫了过去,想请他这个参谋来给自己参谋参谋,这仗到底该怎么打。
西乡隆盛说,不用打,让他们投降就行了。
庆胜有些纳闷:你咋就那么确定他们会投降?靠不靠谱呀?
隆盛相当的自信地表示:没问题,包我身上了。
当天,西乡隆盛被任命为谈判全权代表,即刻启程赶往长州,见到了毛利敬亲。
毛利敬亲相当的热情,又是招呼上茶又是安排人伺候,一副孙子的派头,搞的西乡隆盛反倒有点不好意思了。不过他心里非常明白,毛利敬亲并没有当孙子的爱好,他这么做,纯粹是因为没办法。
要知道,刚刚被四个国家一拥而上打的满地找牙,连炮台都被人给砸光了,长州藩哪还有力气跟幕府的讨伐军抗衡?一听到这十五万大军的数字,毛利敬亲连腿都软了,还没等西乡隆盛好好的喝上几口茶,他就已经迫不及待地问道:“西乡大人,您这次是来跟我们和谈的吧?”
西乡隆盛不做任何回答,自顾自的又喝了一口:
“这茶不错。”
“西乡大人,我是想请教您这次来长州的目的……”
“这次我是代表庆胜大人来向贵藩转达我方开出的条件的。”
长州藩这些日子来,尽接受别人的条件来了,所以也就有些习惯成自然,毛利敬亲摆出一副很无所谓的样子表示,您有什么条件尽管说。
西乡隆盛点了点头,开出了条件:
“第一,八一八政变的时候,曾经以三条实美为首的数名公卿被赶出了京城,这些人现在都在长州吧?我们希望长州藩也能将他们驱逐出境;第二,禁门事变中,长州藩的三个家老:国司信侬,益田弹正以及福原越后守,他们都是事件的主要责任人,现在要求他们切腹,以示惩罚;第三,把山口城给我砸了。”
撵人也好,杀人也好,毛利敬亲倒都还能接受,问题是这山口城,那是他自己住的地方,一旦砸了,这都已经11月了,天气一天比一天的凉,眼瞅着就要入冬,这大冷天的连个房子都被砸了让自己上哪儿住去?
西乡隆盛表示,你爱住哪儿就住哪儿,我们管不着,可这山口城一定得砸,当然,如果您毛利大人特别热爱自己的家的话,舍不得砸也没事儿,那就由我们来帮您砸,反正我们这边人多,整十五万,砸你个城还是不在话下的。
毛利敬亲琢磨着这别人砸还不如自己砸,干脆认命了得了。
于是他对西乡隆盛说,行,我砸,还有什么问题么?
西乡隆盛说,OK,我看着你砸,砸完了我们马上撤军。
11月8日,三条实美那伙人被送到了长州的功山寺软禁,毛利敬亲承诺,不用多久便把他们送到九州的福冈去;12日,福原越后守等三名长州藩的家老切腹;15日,山口城被砸;12月27日,讨伐军正式启程撤退,并宣布作战胜利结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