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羊圈要比鸡窝大一些,谭宁月把羊圈地址选在了西南角,凑着西边和南边的两面墙,可以省好多材料和功夫。然后再挨着羊圈搭一个小点的鸡窝,喂个一二十只鸡就足够了。
谭宁月划定了地方大小,计算了隔多远安一根树枝,一切想好后,谭宁月拿起铁锹,开始刨坑。
一个坑还没刨完,门外传来敲门声,小安去应门,进来的是阿虎。
阿虎看一眼谭宁月,说:“我娘叫我问问你们准备啥时候搭羊圈,让我帮你们搭。”
工具和树枝什么的都放在谭宁月身边,阿虎一眼就看到了,说:“正好,我来帮忙吧。”
谭宁月赶紧说:“不用了,我们自己可以的,阿虎哥你回去忙吧,替我谢谢大娘。”
阿虎直接向谭宁月走过去,说:“没事儿,我不忙。”一个弱女子,俩半大孩子,看起来哪像能干活的样儿,他一个大老爷们儿有的是力气,能帮一点就帮一点吧。
谭宁月没法再说什么,只好由他去了。阿虎从谭宁月手里接过铁锹,代替她刨坑。他有力气有经验,做起来很快,谭宁月和小柔小安按照他的指挥行事,很快,两边的围栏就立起来了。
剩下的就是做一个小门,谭宁月说:“阿虎哥,歇会儿再干吧。”
小柔搬了凳子端了开水过来,阿虎刚喝几口,又有人敲门。
谭宁月去开门,来的是张氏,她大摇大摆地走进来,两眼很有目的性的到处扫视。看见坐在西边喝水的阿虎,张氏阴阳怪气地说:“听人说弟妹家里有男人,我一开始还不信呢,没想到果然是这样。”
前天在谭宁月这里吃过亏之后,虽然回去她把李小飞狠狠地骂了一顿,李小飞赔着笑认了错,也保证再不单独来谭宁月家,但张氏心里始终憋着一口气。昨天有人听见孙大娘说看见谭宁月和阿虎走在一起,让她高兴了半天,就等着堵谭宁月和阿虎。张氏才不管谭宁月和阿虎到底有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她一个寡妇,只要和男人沾上边,要怎么说就由不得她了。
谭宁月笑笑,说:“大嫂说笑了,我家里不仅有男人还有女人,不仅有大人还有孩子。陈大娘知道我们家里要搭羊圈,可怜我们没有劳力,便让阿虎哥来帮帮我们。我们姐弟要是拒绝,岂不是太不识好歹了吗?”
张氏怪笑一声,说:“陈大娘倒是挺热心的啊。”
谭宁月说:“我看大嫂也是个热心人呢,家里那么忙,还总过来关心我们。大嫂要是有心帮我们,叫大哥过来帮我们搭羊圈也是一样的。”
张氏说:“叫你大哥过来也没什么,我就是怕搭完了羊圈又去干了些别的什么,这我可就不放心了。”
谭宁月说:“看来大哥比大嫂还是个热心人呢,经常帮别人干些别的,也难怪大嫂不放心。不过,我这里除了搭羊圈需要别人帮忙,其他的活,小柔和小安一直跟在我旁边,有什么他俩就帮我干了,可用不着别人。小柔和小安虽然年纪还小,但两个人两双眼,总比外边的什么人看得真切,大嫂要是有什么嘱咐,只管跟他们说。他们是李家的血脉,大嫂又是真心为李家好,大嫂说的话,他们岂有不听的道理?”
张氏冷笑一声,说:“弟妹知道有眼睛在看着就行,若是真有什么事,就算瞒得过孩子的眼,也瞒不过大人的眼!”
谭宁月说:“那是自然,我看大嫂的眼就是最亮的,欢迎大嫂没事多来看看。”
张氏哼一声走了,原本准备回家,走到半路一想,拐了个弯,去了周氏家。
李小飞是大儿子,当初他们成亲后,因着张氏娘家颇有些家底,带过来的陪嫁比别人多些,张氏便不把周氏放在眼里,早早地闹着分了家。如今二儿子一家和公婆还有一个好吃懒做的小姑子李小蝶住在一起。
二儿媳王氏最会来事,表面上孝顺公婆把他们哄得开开心心,其实早就想分家了。李小和死后,王氏就动了念头,李小和家虽然破,但地方宽敞。王氏和李小达这些年偷偷攒了不少钱,翻盖几间房子绰绰有余,倘若他们能搬进李小和家,可比现在舒服多了。
李小柔再过三年就能嫁出去了,李小安年纪还小,只要谭宁月不在了,一切都好办。
周氏正和王氏捡豆子,张氏走过去坐下,说:“娘,我刚才闲着没事去小和家转转,谁知道看见阿虎正在小和家,说是帮他们搭羊圈,谁知道到底是干什么去的。小和这才刚死,就有人这么热心地上门了。”
周氏也已经听说了昨天谭宁月和阿虎一起走的事,又听张氏这么一说,脸上一沉。虽然她也知道未必有什么,但她本就不待见谭宁月,这时候更是在心底骂她狐媚子,耐不住寂寞,败坏李家名声。
周氏沉着脸没说话,王氏轻笑一声,说:“大嫂怕是多心了,邻里间帮个忙是很平常的事。不过,弟妹也是个可怜人,眼下孩子们都还小,她一个人,要人帮的地方少不了呢。”
张氏说:“哼,以后咱们李家的名声不知被她败坏成什么样呢,想想都觉得丢人!”
王氏说:“倘若有个孩子,弟妹守着也有个盼头,她这样年纪轻轻的,白白为李家守寡,真是命苦。”
张氏说:“她嫁过来才俩月,小和就死了,我看,小和就是被她克死的。她既然没有孩子,就算不得李家的人,留着她在李家,不知还要发生多少倒霉事呢。依我看,不如把她赶回娘家。”
王氏笑一声,说:“大嫂别这么说,赶弟妹回娘家,人家会怎么看我们。不过,说不定弟妹心里不愿意呆在李家又不好意思说呢,她毕竟年纪轻轻,自然是愿意再找个人家的。”
张氏说:“对,不如叫她改嫁,也省得她在我们李家丢人现眼!”
听见张氏这么说,周氏心里一动,倘若谭宁月改嫁了,李小和家的地就归她了。这个时候,女子改嫁并不新鲜,不过,她们毕竟是谭宁月的婆家人,哪有婆家人往外嫁自己侄媳妇的道理,周氏怕别人指点。
王氏看看周氏的脸色,说:“不知道的,以为我们李家对弟妹怎么着了。但其实,咱们这是为了弟妹好。小和这才刚走,弟妹就叫别人议论,且莫说对李家,就是对弟妹的名誉也不好。弟妹若是坏了名誉,以后的日子就更难了,她若是心里愿意,不如早作打算。”
张氏也说:“是啊,早把她嫁走早省心,难道还能真让她和那个阿虎成亲?这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咱们可丢不起这个人!”
周氏下了决心,说:“那我就去给她说说这事儿。”周氏也觉得谭宁月是愿意改嫁的,毕竟年纪轻轻的,又没有一男半女,在这儿守着有什么意思。
下午周氏得了空,便来到谭宁月家,把小柔和小安支开,对谭宁月和颜悦色地说:“宁月,都是小和没有福气,丢下你一个人。大伯母知道你不容易,你一个年轻的女孩家,便要操持这一个家的里里外外,实在是太苦了。你还年轻,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大伯母不忍心你一辈子就这样了,你还是趁年轻早作打算的好。你要是有再嫁的心,大伯母绝不拦着你。大伯母是真心为你好才会这么说,你要理解大伯母。”
谭宁月没想到周氏来不是为了质问她,而是让她改嫁,但转念一想,也明白是怎么回事。
谭宁月感激似地点点头,说:“大伯母的好意,宁月明白。不过,宁月无心再嫁,何况,小和临走前一再嘱咐我替他照顾好小柔和小安,我不能丢下他们不管。”
周氏说:“这个你放心,小柔和小安是我的亲侄子,我自然会好好照顾他们。如果因为他们俩耽误你一辈子,大伯母心里怎么过意的去。”
谭宁月说:“不是我不放心大伯母,只是小和要我看着小柔嫁个好人家,他泉下有知才能安心。毕竟夫妻一场,我既然答应了他就要做到。不然,倘若梦中小和的魂魄来问我为什么不守承诺,我不知道要怎么面对他。”
李小和让谭宁月照顾小柔和小安,这倒是真的。当初,李小和知道自己时日不多,虽觉得连累了谭宁月,但念及未成年的弟妹,尤其是个性软弱的小柔,还是请求她再在李家呆三年,等李小柔嫁人后便任她去留。李小和怕大伯母为了聘礼随意把李小柔嫁出去,以她的性子若是碰不上好人家只怕难熬的很,因此,他一再请求谭宁月,一定要为李小柔找一个好人家。
从前的谭宁月答应了,今天的谭宁月就算别人不说也会这么做。谭宁月现在不想嫁人不想恋爱,她只想赶紧发点小财。
周氏说:“宁月,你太年轻,不知道以后的苦。以后这地里又是割又是种的,你一个女人家,何必受这份罪。”
谭宁月说:“多谢大伯母关心,宁月不愿改嫁的心意是不会改变的。”
见谭宁月说的这么坚决,周氏不禁面色阴沉起来,她说:“既然侄媳妇这么说,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以后你受了苦,就知道大伯母今天是好意了。”
谭宁月笑笑,说:“那就等我受了苦再说吧。”不管我受苦不受苦,都用不着你管。我愿意做什么不愿意做什么,也不是由你决定的。
周氏黑着脸离开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