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温度一点点上升,从温暖到灼热,田里的麦子也随之由青变黄,终于成为一片片金色麦浪。
丰收的时节,村子里弥漫着一种雀跃的欢喜,大家开始不时走近田边地头,查看麦子的成熟程度,推算还有几天可以收麦子。这时候走在路上遇见了,谈论的都是麦收的话题,脸上洋溢的是相同的期待。
以前的人收麦子是非常辛苦的,然而丰收的喜悦压倒了所有辛苦,只要能换来一个丰收,农人们不在乎有多辛苦。
谭宁月也喜欢看金灿灿的麦田,也被丰收的喜悦感染。然而谭宁月知道,接下来有一连串等重活等着去做,割麦子,把麦子拉回场里,打场,扬场,晒麦子,装麦子,拉回家装仓,犁地,种秋庄稼。
这一连串的重活,都只能靠人力去完成,谭宁月有点担心,但为今之计,也只有小孩当大人使,女人当男人使,硬着头皮上了。不管多辛苦,一定要把麦子收下来,毕竟收了麦子粮食问题就解决了。
做好了心理准备,谭宁月开始做物质上的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一件事,磨镰刀。早早的,谭宁月和小柔就从小屋子里把镰刀和磨刀石拿出来,仔仔细细地把每一把镰刀的刃都磨得锋利闪光。这可不是小事,对于只能用镰刀一刀一刀收割麦子的时代,一把锋利好使的镰刀可以省不少力气。
然后,谭宁月去集上买了三顶新草帽,又自己动手缝了几个口罩。小柔和小安第一次看见口罩这种东西,都非常好奇,谭宁月告诉他们口罩的作用并教给他们怎么戴,两人开心地玩了好一会儿。
接着,预备吃食。知道收麦子是力气活,得吃点有营养的补充体力,而且那时候肯定也没时间好好做饭,谭宁月便提前去集上买了满满一篮子鸡蛋,到时候多煮些白煮蛋省事又比较有营养。还买了咸鸭蛋和咸菜,用来就馒头。又特地买了一袋平时舍不得买的好米,到时候就烧点米汤,省事又滋润。
可惜没有冰箱,不能多买些肉存放起来,只好在临割麦子的前几天先买些肉吃了,像骆驼一样先储存些脂肪。
家里小菜园里夏天常吃的黄瓜、豆角、茄子、辣椒、西红柿等蔬菜都有,简单地做点菜先对付过去。
还有家里的鸡和羊,谭宁月带着小柔和小安连上山打了两天草,把积攒的草晒上,接下来几天它们就靠这个了。特殊时期,它们也要跟着委屈一下。
到了定好的收麦子这天,天不亮就起床吃了早饭出发去地里了。清晨的温度没那么高,因此这段时间要好好利用起来。
到了地里,三人并排,一人一把镰刀,都弯腰低头认真地挥舞起镰刀。一手抓住一把麦秆,一手把镰刀放在麦秆下端微一用力,就割下了一把麦秆。一点一点地往前走着收割,割下来的麦秆不能随手乱放,每隔小段距离就放一堆,这样割完麦子装车拉的时候比较省劲。
用镰刀割麦子是个需要耐心的活,看着一大块地感觉很可怕,但埋头收割,一把一把地割下来,一陇一陇地割过去,半天就放倒了不少麦子。
辛苦也是相当辛苦,炙热的阳光烤着人,大颗大颗的汗珠从脸上滑落,滴到脚下的土地上,身上的衣服很快就被汗湿透贴在身上。一句“粒粒皆辛苦”蕴藏着农人多少的付出啊。
小柔和小安非常懂事,一心要帮谭宁月多分担一点,很投入地收割,比谭宁月慢不了多少。谭宁月怕他们累着,说了两次让他们休息一下他们都只说不累。
谭宁月看看早已由红彤彤矮矮的一大个变成金灿灿高挂在天上一小个的太阳,说:“咱们都停下来喝口水吧。”
今天才是第一天,不能出力过猛了。
三个人聚在一起坐下,把口罩摘了,擦擦额头上的汗。谭宁月看看小柔和小安热得通红的脸,有点心疼,他们却毫不在意。
小安挥舞着草帽给谭宁月和小柔扇风,谭宁月笑着说:“小安你不累啊,别扇了,快点歇歇吧。”
小安说:“嫂子和姐姐都不说累,我才不累呢。”
小柔边开心地说:“嫂子,咱们家今年收成不错,麦穗长得又大又饱满,这下可有粮食吃了。”
谭宁月笑了:“嗯,以后再也不会挨饿了。”
辛苦过这段时间,就再也不用担心温饱问题了。接下来就是彻底挣脱贫穷的魔爪,在致富的康庄大道上撒欢前进了。虽然现在辛苦点,但为了美好的将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歇了一阵子,快到中午了,谭宁月让小柔回家做饭,自己接着干。让小安也回家,他坚决不同意,一定要和谭宁月一起继续割。谭宁月虽然心疼,也只好由得他了,想着等忙完这茬一定多做些好吃的东西给孩子们补补。
过了一会儿,小柔把饭装在篮子里带来,有馒头、咸鸭蛋、白煮蛋、凉拌黄瓜和米汤。小柔在家吃过了,谭宁月和小安吃饭的时候,她先去接着割。谭宁月和小安吃过饭也没停,又开始割起来。
一直干到天黑,三人才回家。暮色已经很浓,太阳的威力消散许多,路上不时遇到同样扛着镰刀回家的农人,大家互相欢喜地打着招呼。
虽然累了一天,但今天三人的劳动成果很不错,小柔和小安都非常开心,一路不时地说说笑笑。
谭宁月偶尔笑着应和他们,但她心里在想着别的事。
到了家,洗过澡后,谭宁月做了些简单的晚饭,三人吃了。正准备早点休息,听见有人叫门。
小柔去开了门,进来的是大嫂张氏,张氏看一眼谭宁月,扯扯嘴角,说:“弟妹,你们也该收麦子了吧。”
谭宁月点点头,她不认为张氏是好心来帮忙的。
张氏说:“我也不跟你绕弯子,你家里没人干活,要是叫我和你大哥帮忙收割,就得把打下来的麦子分我们三成。不然,你别来找我们帮忙,我们自家的活都够干得了。”
张氏倒不是为了贪图谭宁月家的三成麦子,她是怕谭宁月找他们帮忙,才先把话说死了。她知道自家那个李小飞的德性,虽然上次自己狠狠骂了他,并且从那以后每天都牢牢地盯着他,让他没有机会接近谭宁月。但她知道李小飞的贼心未死,只要谭宁月张口,他一定不会放过这个大献殷勤的好机会。
因此,张氏想了想,不等谭宁月开口,先把自己的条件说出来。她料定谭宁月他们现在正穷,肯定舍不得三成麦子。而若是谭宁月舍得这三成麦子,那张氏还真的要让李小飞来帮忙呢,毕竟忙个两三天就赚了一亩多地的收成,这买卖划算。虽然他们家并不缺钱,但谁会把钱往外推呢。只不过,到时候自己也要来现场监工罢了。
谭宁月听完张氏的话,也不生气,笑一笑,说:“多谢大嫂的好心,我知道大嫂家也很忙,就不给大嫂添麻烦了。”
张氏的目的达到了,她没兴趣管谭宁月他们到底要怎么办,只说:“好,这是你说的,你不找我们就行。”说完就走了。
谭宁月关上门,轻轻笑一笑。刚才自己心里想的,正是张氏所说的事。割麦子、把麦子拉到场里这些,谭宁月带着小柔和小安都能干下来,可接下来的活,他们却要犯难了。
把麦子拉到场里之后就要打场,这个活,一来要有牛来拉石碾,二来要技术熟练的人拉着牛在场里转,才能把麦子不遗漏地碾下来。
谭宁月家既没有牛,她也从来没有牵过牛。到时候,是无论如何要去请人帮忙了。
娘亲来看谭宁月的时候,谭宁月还对娘亲说“李家这边有大伯和大哥二哥在,不会放着我们不管”,其实那只是为了宽慰娘亲。
张氏已经这样说了,大伯母和二嫂她们更是指望不上,她们本就不愿帮谭宁月,何况最近闹得不怎么愉快。
而谭宁月就算再累,也不会去求她们帮忙。她们肯不肯帮还不好说,而且,就算肯帮忙也少不了看她们的脸色听她们的闲话,八成也要像张氏这样讲什么条件。谭宁月不想跟她们打交道。
小柔听见了谭宁月和张氏的对话,一脸担心地问谭宁月:“嫂子,那我们怎么打场呢?”
谭宁月笑笑,说:“别担心,嫂子一定会想办法解决的。先把麦子割完再说,毕竟,麦子要割下来拉到场里才能开始打场。”
小柔虽然还是很担心,但也没说什么,如果连嫂子都没有办法,他们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第二天接着割麦子,晚上回来刚吃过饭,又有人叫门。谭宁月心想,这次来的不会是二嫂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