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寡妇奋斗史-第十七章:合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谭宁月去开门,门外站着的不是二嫂,是对门邻居陈大娘,阿虎的娘。

    虽然最近很少打交道,但谭宁月感激陈大娘的好心,虽然不知道她来是为了什么,还是马上热情地说:“陈大娘,您怎么有空来了?快请来屋里坐。”

    谭宁月把陈大娘让进堂屋,小柔给陈大娘倒了碗水。陈大娘稍微打量一下,说:“你们家里现在比前些日子齐整亮堂多了,宁月真是个会过日子的人。”

    谭宁月笑笑,说:“大娘过奖了,我一个人其实也做不了多少,多亏了小柔和小安懂事又勤快,我们才能越过越好的。”

    陈大娘点点头,说:“这两个孩子确实也是惹人疼,也幸亏他们遇上了你这样的好嫂子,不然就太可怜了。”

    谭宁月笑一下,没说什么。

    又说了几句闲话,陈大娘说:“宁月,我今天来,是为了打场的事。”

    谭宁月没有想到,有点诧异地看着陈大娘说:“打场?”

    陈大娘笑一下,说:“你们家没有牛,打场又是个重活,你一个人领着俩孩子太难了。我们家呢,阿虎虽然能干,除了他就只有我这个身体不好帮不上什么忙的老娘了,每年打场也是怪紧张的。不如咱们两家合起来,一块打场,人多干活快,先打你家的,再打我家的,几天就干完了。你看这样行不?”

    谭宁月听陈大娘说完,心里先是一喜。陈大娘的提议,比自己原本想的办法还要好。

    谭宁月原本想着等麦子都割完了,再去娘家请大哥来帮忙。虽然大嫂肯定会有意见,但先等他们把场打好了,再多买点礼物过去,毕竟是自己亲哥,大嫂嘀咕几句也没办法。谭宁月想着,只要能把这个坎跨过去,她不在意听些闲话。

    而陈大娘这么提议,如果两家合起来一块干,自己就不用回娘家找大哥了。而且两家住对门,沟通起来方便,也不用先等别人把活干完再开口。如果能一块干,自然很好。

    谭宁月正准备答应,又想到一件事,便先不开口。

    如果两家一块干,少不得要好几天都在一起,到时候人多嘴杂,不知要传成什么样呢。谭宁月不惧怕流言和是非,但她绝不愿意别人以莫须有的事来拿捏她。眼下正是忙的时候,谭宁月不想和无聊的人纠缠。

    看到谭宁月的神色,陈大娘叹口气,她也是从年轻时就做了寡妇的人,自然明白谭宁月的顾忌。其实,陈大娘心底是很喜欢谭宁月的,也有希望谭宁月嫁给阿虎的念头。

    陈大娘发现自己那个憨儿子阿虎对谭宁月很关心很有好感之后便琢磨,儿子年纪不小了,一直说不上亲事。谭宁月虽然和他们是同村人又离得那么近,但她模样人品都好,只要自己儿子愿意,只要能给陈家生下个一男半女,就算别人议论也无所谓。能给儿子找个伴,这样她九泉之下也有脸去见他死去的爹。

    这次两家一起打场的事,就是陈大娘想起来的。虽然住对门,但谭宁月和阿虎接触的机会并不多,见了面谭宁月也是淡淡的,阿虎嘴又笨又不会来事,这样下去根本不会有什么进展。

    这次提议一块打场固然是实际需要,但要是能借这个机会让阿虎和谭宁月亲近一些,就再好不过了。

    陈大娘心里这么想着,跟阿虎一说这件事,阿虎只当娘是想帮谭宁月,他本来还不知道该怎么帮忙呢,陈大娘这么说,他自然很高兴地答应了。

    现在,就看谭宁月同不同意了。

    谭宁月想了想,说:“大娘,您先等我一天,我明天回答您行吗?”

    陈大娘拍拍谭宁月的手,说:“行,孩子,你慢慢决定,大娘先回去了。”

    送走了陈大娘,谭宁月回到堂屋坐下,过一会儿,跟小柔说了一声,就出门去了。

    谭宁月去的是不远处福贵嫂的家。福贵嫂和谭宁月都是去年冬天嫁过来的,福贵嫂比谭宁月早嫁来一个月,在以前的谭宁月还活着的时候,福贵嫂就常来找谭宁月聊天,两人关系不错。

    现在的谭宁月虽然比以前坚强独立得多,也比以前更忙碌,但也没有疏远福贵嫂,毕竟,福贵嫂善良又开朗,是个难得的朋友。福贵嫂还给谭宁月他们送过几次东西,虽然她自己家也不富裕。

    到了福贵嫂家门外,谭宁月向里望望,看见还点着灯,就开口说:“嫂子,睡了吗?”

    福贵嫂认得谭宁月的声音,两人有些日子没在一起说话了,快步走过来开门,笑着说:“你怎么这会儿过来了,活都干完了?前两天我还想着呢,不知道要把你累成什么样,快进来坐。”

    两人坐下,谭宁月说:“已经开始割了两天了,你们家呢?”

    富贵嫂说:“我家比你们早开始一天,等我家的割完,我让福贵去帮你们割吧。”

    谭宁月笑笑,说:“割麦子我们还干得下来,我是和你商量打场的事的。”

    福贵嫂一拍大腿,说:“是啊,这个活才是难为人呢。要不这样,咱们两家一块打场吧?我家的地比你家多点,你不介意就行。”

    谭宁月说:“我正求之不得呢,不过还有个事儿,昨天晚上对门陈大娘来和我商量一块打场的事,她是好心,我家确实也需要帮忙。但我们两家的情况你也知道,别人见了少不了要说闲话,所以我想着再把你家拉进来,三家一块干,这样你愿意吗?”

    福贵嫂笑着说:“你呀,心就是细,想得周全。行,多一家的地还多一家干活的人呢,热闹点更好。等咱们都把麦子割完就开始打场,先打谁家的都行。”

    谭宁月和福贵嫂说好,第二天割完麦子回来又去跟陈大娘说了,陈大娘也说行,就这样,打场的问题有了解决的办法。

    割完了麦子,还要往场里拉。先把麦子一捆一捆地放到板车上,然后整整齐齐地码好摞高,为了路上不掉,还要用绳子简单地捆一下。

    为了少跑几趟,家家都把车子装得高高的。有牛的用牛拉车,没牛的就只好用人拉车。一个人在前面拉,一个人在后面推。

    路上不时遇见小小的板车拉着一大堆麦子慢慢前进,好像蚂蚁负重物回巢一般。

    往板车上抱麦子的时候,小柔和小安都很积极,但到了拉车的时候,谭宁月坚持由自己拉,让他们俩在后面推。

    三人都尽力而为,虽然辛苦点,但还是及时地完成了任务,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到了开始打场的时候,谭宁月坚持把自家的放在最后。于是,三家最后决定,先打陈大娘家的,然后打福贵嫂家的,最后再打谭宁月家的。

    麦收这段时间是每天都要抓紧的,因为要跟老天爷赛跑,如果一直是晴天晚两天也没事,一下雨可就麻烦了。所以,家家户户都是趁着晴天,赶紧把麦子打好晒了装起来,到那时才能真正松一口气,然后还得接着忙活种秋庄稼的事。

    三家一块虽然地多了要多打几次场,但人也多了,干起活来确实轻松点儿。福贵和阿虎都很踏实能干的男人,像把麦子挑到场里铺匀、翻场、扬场、往家拉打好的麦子并装仓这样的重活,根本不让女人插手,他俩都包了。

    剩下的琐碎活,扫秸秆和麦子壳、把要晒的麦子摊匀以及翻动、把晒好的麦子往袋子里装等等,谭宁月和福贵嫂、陈大娘,还有两个孩子,就麻利地干了。

    陈大娘家的麦子都打完了,接着打富贵嫂家的。陈大娘家的场比较大,离家也近,又在风口上,扬场很省事,因此,决定三家的麦子都拉到她家的场里打。

    福贵牵着牛在均匀地铺着厚厚的麦秆上来回绕了许多圈,原本蓬松的麦秆变得服帖,厚度减少了许多。

    该翻场了。用叉子把底下没碾到的麦秆翻到上边来,然后再让牛拉着石碾子走几圈。

    谭宁月也拿了一把叉子,准备帮着翻场。阿虎过来说:“你别翻了,我俩能干完,到中午了,你们都回家做饭歇会儿吧。”

    这几天为了省事,每天中午饭三家都一块吃,他们商量好打谁家的场就在谁家做饭,做好了先给场里的男人送去,他们再吃。

    因为陈大娘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太好,谭宁月和福贵嫂就把做午饭的活包了,让她去歇着,谭宁月也命令两个孩子去休息。

    厨房里只有她们两个人,福贵嫂边洗菜边冲谭宁月笑着说:“宁月,你觉得阿虎这个人怎么样?”

    谭宁月忙着手里的活,说:“挺好的,人能干又善良,你不也看见了,怎么忽然问这个?”

    福贵嫂说:“我看你是当局者迷,这几天我是发现了,阿虎对你不一般。”

    谭宁月说:“没有吧,阿虎对人都挺好的。”

    福贵嫂肯定地说:“但我就是觉得他对你特别好,看你的眼神也和别人不一样,我觉得,阿虎一定喜欢你。”

    谭宁月不在意地笑笑,说:“你别乱说了,我就是怕人家乱传呢,你倒先在这里说起来了。”

    福贵嫂说:“我真觉得我没有看错,阿虎和他娘都是好人,说实话,我倒想叫你和阿虎在一起,总比你嫁到别的村里好,那样想见你一面就难了。”

    谭宁月笑了:“谁说我要嫁到别的村了?”

    福贵嫂叹口气,说:“哎,你总不能就这样一辈子吧?真的,我觉得你和阿虎在一起会少吃很多苦,你可以考虑考虑。”

    谭宁月说:“以后的事谁也不知道,先把眼下的事干好就行了。”

    眼下,先把辛苦割下来的麦子打下来拉到家里要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