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好景不长,王氏便上门来找谭宁月了。不过,这次王氏不是为了自己来算计谭宁月的,她只是一个跑腿的。
原来,大伯父跟李小和的爹还有一个年长大伯父一岁的姐姐,也就是小柔的大姑母。这位大姑母性格爽利果断,当年她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跟着一个只见过几次面的南方人走了,多年来双方都没有再来往。
大姑母和丈夫非常恩爱,但成亲好多年才生下一个女儿,后来又抱养了一个儿子。三年前大姑母的丈夫去世,今年那个马上该嫁人的女儿也生病死了。大姑母非常伤心,决定带着还未成年的儿子离开那个伤心之地,回到自己原来生活的地方。
一个嫁到外地多年没见又死了丈夫的女人回娘家了,周氏她们本犯不着上心,只不过,这位大姑母并不是凄惨寒酸地回来投奔娘家的。
大姑母的丈夫很会做生意,这些年赚了不少钱,大姑母一向养尊处优,气势和那些整天风吹日晒见识不多的贫家妇女自然不一样。大姑母带着钱财穿着华服回来了,周氏她们自然要拼命巴结。
大姑母离乡多年,心里不时也惦记家乡的亲人。这次回来之后,知道自己的一个兄弟已经没有了,先难过了一场。和记忆中刚长大成人如今已经做了爷爷的大伯父以及周氏王氏他们相见过,大姑母便问还有什么亲人在。
周氏便把自己的儿子李小飞一家以及小柔、小安和谭宁月他们的事情说了。
大姑母性格虽倔强,却是个重情义的人,想到有那么多亲人再也没法见面,又感伤了一会,便让周氏把所有的亲人都叫去见见。
谭宁月听王氏说了,对这位果敢的大姑母倒有几分兴趣。小安上学去了,谭宁月便带着小柔跟王氏过去了。
进了家门,谭宁月看到坐在堂屋中间一个满头白发但精神很好的老太太,知道这就是大姑母了。周氏正坐在旁边,殷勤地陪着说话,见谭宁月和小柔到了,便说:“大姐,这就是小和的媳妇宁月和妹妹小柔。”
谭宁月和小柔走上前问好,大姑母仔细地看了她们几下,感慨地说:“都是好孩子,可惜命苦了点。”
说完,大姑母便拿出两锭银子,说:“大姑母这么多年才见你们一面,这是见面礼,别管是侄子还是孙子,每个孩子都有,你们也收下吧。听说还有一个小侄子去上学了,等他放了学叫他来见我。”
谭宁月想,怪不得周氏那么殷勤呢。
大姑母这么说了,谭宁月和小柔便不再推辞,道了谢接了银子。
大姑母又问了谭宁月一些话,正说着,李小飞一家到了。
李小飞一向很会做面子活,这时候见了大姑母,明明才第一次见面,却亲热得好像跟着大姑母长大似的。李小飞满脸堆笑地说:“早就听我爹说过我有一个很能干的姑母,今天总算是见到了。大姑母想回来,干嘛不来信通知一声。我要是知道了,一定去接大姑母。大姑母路上辛苦吗,累不累?”
谭宁月想,这话大姑母今天一定不是第一次听见了。
大姑母笑了一下,看了李小飞几眼,张氏也带着三个女儿上前打招呼。张氏虽然蛮横,但到了比她气场大得多的大姑母面前,便自动收敛了,乖乖地过来问好。
大姑母跟张氏说了几句话,又拉着张氏的三个女儿问了各自的名字和年龄,然后也给了他们见面礼。
王氏和周氏这时候也不和张氏斗气了,也不看见谭宁月就一脸嫌弃了,王氏张罗着搬凳子让谭宁月和张氏他们坐,周氏也笑容满面地招呼她平时根本不怎么理会的孙女吃点心。大家聚在一起说话,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
周氏和张氏王氏围着大姑母,你一言我一语正说得热闹,忽然,坐在一旁的李小蝶开口说:“青林哥哥,要不要我陪你出去散散心?”
谭宁月刚才就看到了大姑母身边那个沉静的少年,他看上去有十五六岁,五官清秀,个子已经长的很高了。
这就是大姑母收养的儿子方青林,他知道自己的身世,大姑母和大姑父待他视如己出,他便加倍感激和孝顺他们。这几年他也承受了失去父亲和姐姐的痛苦,更不愿让母亲伤心。因此,大姑母提出要回来的想法时,虽然要去陌生的地方,他还是非常懂事地同意了。
李小蝶今天一直特别安静特别端庄地坐着,完全没有平时的泼辣劲儿。一开始谭宁月还以为她是想给大姑母留个好印象便收敛了自己,此时,她一开口说话,谭宁月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这可是谭宁月第一次听见李小蝶用不刺耳朵的声音说话。看来,有人春心萌动了。
李小蝶的话一出口,正说得热闹的几个女人都停住了。李小蝶的心事,她们自然也看得出来。张氏脸上笑着,心里骂李小蝶不知羞耻。王氏想这个李小蝶还挺精的,不过对自己也没有坏处。
笑得最开心的是周氏,她一脸乐见其成的样子,亲热地说:“看咱们几个娘们家,光顾着说话,都把青林给忘了。他一个男孩子肯定不喜欢听咱们女人在这里拉家常,还是小蝶想得周到。青林啊,你要是嫌闷得慌就和你小蝶妹妹一块出去转转吧。咱这村里虽然没有啥好风景,你们出去透透气也是好的。”
李小蝶含情脉脉地看着方青林,等待他的回答。方青林从刚才开始确实觉得有点无聊,他第一次见到这些人,虽然知道是娘的亲人,但一时还没有什么感情。而且她们说的话也很无聊,他一直在偷偷地提神,防止自己打呵欠。
大姑母看一眼李小蝶,又看看满脸兴奋的周氏,淡淡地笑一下,对方青林说:“你没事做就出去走走吧,小柔、芳芳、兰兰、有成,你们想出去玩的就跟青林哥哥和小蝶姐姐一块去吧,小孩本来就该痛痛快快出去玩,知道回家吃饭就行。”
谭宁月心里笑了一下,大姑母一看就是个明白人,虽然现在见面的时间还不长,但她看透这一家子人,还不是早晚的事。李小蝶和周氏难得遇见这么好的机会,她们想得也挺美,但想如愿,只怕没那么简单。
听了大姑母的话,年纪还小的李兰兰和李有成立刻表示要一起出去玩。谭宁月知道小柔不会和他们一起去,便没有表示,小柔还是不要跟着趟这浑水的好。
周氏也只好跟着说:“是啊,小孩子都出去玩吧,省得这屋里坐得满满的闹腾得慌。小柔,你也出去吧,别老在屋里蹲着。芳芳,你也去。”
小柔笑笑,说她不爱出去玩,芳芳也说不想出去。
于是,李小蝶、李兰兰、李有成便和方青林一块出去了。李小蝶虽然讨厌李兰兰和李有成当电灯泡,但既然方青林不走了,以后的机会多的是。
方青林长得好看,家里又有钱,附近几个村子里没有哪个男孩能比得上他。偏巧他又是自己的亲戚,又忽然从远方回来了,这摆明了就是老天爷把他安排给自己的。李小蝶自信又得意地想。
过了一阵子,李小达从集上买菜回来,王氏便说要去做饭,李小飞给张氏使个眼色,张氏便说也要去帮忙,妯娌俩十年难得一遇的一块亲亲热热地往厨房走去。
谭宁月跟周氏客气了几句,便带着小柔也去厨房了。
这次李小达是相当舍得,比给周氏过寿的时候准备得要丰盛的多。四个人一起动手,一道菜接一道菜很快做出来。
过了一会儿,方青林和李小蝶他们回来了,周氏便安排开饭。
一张桌子坐不下,李小达在堂屋里又摆了一张。王氏殷勤地往堂屋里端菜,谭宁月和小柔也帮着上菜。
周氏让孩子们自己坐一桌,李小蝶便亲热地招呼方青林坐了,自己又坐在他的旁边。
小柔心思单纯,并不知道李小蝶的心思,但她一向怕生,自然不会去他们旁边坐。
小柔坐在了芳芳身边,不管李小蝶和李兰兰他们说得有多热闹,她都不插嘴,一直安静地吃饭。方青林反而看了小柔几眼。
李小蝶发现方青林看小柔,马上在心底剜小柔,她笑一下,冲小柔说:“小柔妹妹,看你,就知道吃饭,也不知道和青林哥哥说句话,小心青林哥哥把你当成哑巴。”
小柔抬头,浅浅笑一下,没有说什么。
方青林愣了一下,低下头不再看小柔。李小蝶依旧热情地和方青林说话,方青林淡淡地应和着。
吃完饭又说了一会儿话,谭宁月便带着小柔回家去了。
谭宁月想,这家子人,以后又有事忙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