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辰便按照方才原澈所言,想象着祁湛鼻子以下的部位,一笔一笔开始勾勒。削薄的唇,唇角天生上翘,给人一种薄情而风流之感;收紧的下颌,分明的腮处与颧骨,瘦而藏有傲然之气。
原澈生在王室,对书画多少有些造诣。他看到此处,也觉得云辰在绘画方面有几分功力,不禁认真欣赏起来,还笑着调侃:“别人都是先画眼睛鼻子,唯独你先开始画嘴。”
云辰却是心无旁骛,又仔细打量了原澈半晌,才提笔画下一双俊目,两道浓眉。
不多时,一张成年男子的脸庞已经隐隐成形,唯独缺了鼻子。而这已足以勾起原澈的回忆,他竟然看着画像呆滞片刻,然后主动从云辰手中接过画笔,认认真真地勾出一道挺拔的鼻梁,又为画中人添上额头、发丝、耳廓。
放下画笔,原澈唏嘘不已:“你这画果然传神,这眼睛、嘴巴简直和太子伯伯真人一样,唯独这鼻子我画得太差,只得他八分相像。”
原澈越想越是感伤,又道:“这画像送给我可好?”
云辰此时正盯着画像:“世子不嫌弃就好。”
原澈拿走画像之后,云辰一直心不在焉,思前想后,又召来竹风命道:“你去打听一下昭仁太子生前性情如何、擅长什么,又是从何时开始荒于政务沉迷酒色的。”
竹风虽不知主子何意,倒也不敢违背,当即便给在宁国的各路眼线分派任务。
当消息送回时,正是除夕之夜,竹风来到云辰的书房,如实禀道:“关于昭仁太子,几个探子都回了话,说得也大同小异。说他原本性情温和,对宫人极好,不善言辞,很是稳重。他生前善骑射,精通兵法谋略,一手创办‘风云位’,在宁军当中威望极高。后因一直无法掌权,又多次被宁王斥责‘性情柔奸,妄夺父志’,才有些消沉。不过当时还好,他至少还能过问朝政。直至正顺三十七年他大病一场,之后便彻底转了性情,沉迷于酒色。”
正顺三十七年,也即二十七年前,可细算宁太子当时的年龄,不过才二十八九岁而已。一个正值壮年的太子,又是擅长骑射之人,为何突然就病倒了?他是真的生了病,还是受了什么打击?
“正顺三十七年,宁国曾发生了什么大事吗?”云辰又问。
竹风摇了摇头:“这个您没让查,探子也就没提。”
云辰没再多问,只是有些感慨:“二十几岁便能创办风云骑,可见这宁太子是个人物。”
须知风云骑在二十几年前,可是令九州其余三国都闻风丧胆的一支铁骑,不过五万人的规模,却抵得过十几万的大军。也正是因为这支铁骑,宁国迈进了兵强马壮的时代。只不过后来风云骑换了几代人,因着太多世家子弟混入其中,名声也一代不如一代,到如今早已没落。不过在宁国国内,这依然是个响当当的名号,虽然只是图个虚名,但是将士们都以能成为风云骑的一员而骄傲。
“虎父无犬子,难怪祁湛也是身手不凡,只可惜没能继承昭仁太子在军事上的天赋谋略。”竹风也是慨叹,他自从做了父亲之后,感触越来越多,不禁又叹,“这宁王也太无情了,好端端的一个儿子,竟在他手底下废了。还有他的几个孙子,我看也都难成大器。”
直至竹风说到此处,云辰才开口评价:“宁王此人,心思一辈子都在政事和权势上,对于子孙太缺乏关爱。你看魏侯,还有祁湛、原澈,其实都是可塑之才,若培养得力必会成为宁国的支柱,只可惜他们如今只会钩心斗角。”
云辰不无遗憾地道:“自己成器,子女未必就成器,想必宁王也清楚,他的这几个子孙算是毁了。”
“这对咱们是好事,您叹气做什么?”竹风见状笑言。
云辰也笑,不知在思考些什么。良久,他突然去书架上翻找起来,取出一本书册。
竹风连忙持着烛台为其照明,扫见封皮上写着《正顺纪要》。而此时云辰已经打开书册迅速浏览,自言自语道:“奇怪……”
竹风立刻伸头去看纪要,发现正顺三十七年风调雨顺,宁国国内并无什么大事发生,不过是宁王颁布了几项法令而已。
正在竹风疑惑不解之时,云辰修长的手指微动,又将书册向前翻了两页。最终,他的目光定格在了正顺三十六年那一页上。
烛火之下,竹风看到主子面有异色。他正想伸头去看那页上面写了什么,但见云辰已迅速将《正顺纪要》合上,对他命道:“你去把琮弟叫来,咱们从前定下的计划,我要提前进行。”
竹风颇为讶异:“这么快?您不是说要等宁、燕两国开战之后再说吗?”
“从前是我低估了某人,”云辰没有说太多,只道,“如今我要加紧才行,去叫琮弟吧!”
竹风领命称是,忙将楚琮叫了过来,后者正是困倦之时,若非今夜除夕守岁,他早就睡过去了。他睡眼惺忪地走进书房,打了个哈欠才问:“王兄,您找我有事?”
“是有事,很重要。”云辰面色凝重。
楚琮不禁打了一个哆嗦,立即来了精神,便听兄长说道:“你已二十有二,这年纪本该成家立业,只是我们身份特殊,背负国仇家恨,不得不耽误你了。”
“王兄……”楚琮难过地低下头。
云辰柔和的眸光落在他身上,轻轻叹道:“你已经长大了,可以肩负重任,因而我有一件重要的事想交给你。”
“什……什么事?”楚琮紧张起来。
“回楚地一趟,替我招兵买马。”
楚琮立刻畏缩:“招……招兵买马?不行不行,我没做过啊。”
“不需要你做,我会让竹风去做。”云辰解释道,“但你是王室后裔,只有你露面,我们的臣民才会相信,才能重燃复国之志。”
“招兵买马……”楚琮喃喃念着这四个字,“要招多少兵马?招的人要做什么?我们有多少预算呢?”
这三个问题,楚琮也算都问到了点子上,云辰赞许地点了点头:“不用招太多,三五千人足矣;招来的人不需武艺高强,但必须忠心;银子不必拘泥,你看着给。”
“我们有这么多钱吗?”楚琮疑惑道。
云辰便将找到宝藏的事情告诉了他:“我先给你一笔钱,你去将此事办妥。”
“可是……”楚琮仍有顾虑,“只招三五千人,还不必武艺高强,这些人要做什么用?”
为慎重起见,云辰没有明说:“等到时机成熟,我自会告诉你。我给你半年时间,够吗?”
“半年?这么久?”楚琮松了口气,“只招三五千人,这时间足够了吧。”
“好,”云辰拍了拍他的肩膀,“明年七月之前,你务必要招到这么多人。记住,忠心才是首要,一切都要秘密进行。”
“秘密进行?可我这一走,宁王不会发现吗?”楚琮忙问。
“宁、燕两国即将开战,我已同宁王谈好了条件,其中之一便是让你回楚国。”云辰简要说道,“我告诉他,我不想让你参与到宁、燕两国的纷争之中,而眼下九州的局势,楚地无疑是最安全的。宁王已经同意放你回去了。”
看来王兄已为他安排好一切了!楚琮内心开始忐忑:“我就怕在楚地招兵买马动作太大,会被聂星痕发现。”
“如今他人在姜国,精力也全在宁、燕之战上,根本无暇顾及楚地。”云辰迟疑片刻,还是对楚琮说了实话,“据说,现在燕国是几位大臣联合主政,微浓……在燕王宫里执掌凤印。”
云辰停顿片刻,又道:“万一你事败,她不会见死不救的。”
楚琮蹙眉,想说什么,却没说出口。
云辰又从屉中取出一个盒子,郑重其事地嘱咐楚琮:“这里是五本通关文牒,其中两本是宁王所给,剩下三本是我弄来的。你记住,在宁国境内先用宁王给的文牒,一出宁国立刻将那两本文牒丢弃,改用我给你的文牒,千万不要让宁王找到你的踪迹。”
楚琮伸手接过那盒子,只觉得手中接过了千钧重担,既沉重,又令人激动,他不由得眼眶泛红:“王兄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好,”云辰微笑颔首,“明日我们吃个团圆饭,后日你和竹风便启程吧。无论发生什么,你都不要再回来了。”
外头的爆竹声适时响起,震耳欲聋,意味着一年又将过去。兄弟二人这才恍然发现,楚国已亡了快九年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