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摊上事了。一百一十年校庆拍个宣传片,本身是喜庆的举动,没想到给自己添了一堵。这个宣传片一播出,马上就有网友说,您这东西是抄的。抄了谁的呢?东京大学的。复旦大学就成了调侃对象,别人说它是复制大学,是复印大学!
历史上抄袭叫什么呢?叫剽窃!你听听,剽窃!剽这个字甭管到哪儿都不是个好字。
“剽窃”一词最早出现于唐朝。《大唐新语》中记载,唐郎中李播,是当时的考官。科举考试中,尤其是唐代以后,诗文是很重要的一项。有个考生叫李生,把他的诗文拿出来让李播点评。李播一看,您这是抄我的。李播二十年前写的诗,被这考生抄了!这个故事使剽窃一词有了一个具体的指向。
古人对抄袭态度不一。完全的抄袭,那肯定是不容的,一点都不宽容。但略有改动算不算抄袭呢?宋人林和靖林逋有两句诗,叫“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诗抄的是谁的呢?南唐江为。江为原诗是“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林和靖改了两个字,把“竹影”改成了“疏影”,把“桂香”改成了“暗香”。当然,有学者认为——古人就这么认为——他改动了两个字使这两句诗有所提升,所以成为千古名句。但是今天,如果听到你心目中的诗人这么优美的诗,是抄的,心里还是很怪异的。
当代的抄袭近些年愈演愈烈,最知名的就是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女作家庄羽的作品。这事是有定论的,但赔钱不认错,不道歉。据说后来有记者采访时,他对自己的行为表示非常懊恼。我也相信,以郭敬明的名气,以他的社会影响力,可能他一生中最后悔的事就是这段抄袭。前些日子闹得沸沸扬扬的于正抄袭案,抄琼瑶的《梅花烙》。法院判决大家都看到了。琼瑶说,我花这么大气力,花这么大精力去打这场官司,就是要以正视听。
我当文学编辑那会儿,怎么认定抄袭呢?当时编辑的阅读量是非常大的,有时候在编辑书的过程中,突然看到一个句式非常熟,老编辑马上就指出来这句话是抄谁的,作者的稿件因此就被枪毙,根本不会有人再去做审查。这对我来说印象深刻。当时做编辑的如果能发现作者中有抄袭行为,是一种荣誉,就是说你的阅读量够大,作者只要一抄,你马上就发现了。对作者而言那就是灭顶之灾,只要抄袭,他在这个领域就不可以再混日子了。
我被某导演“剽”过
我也被抄袭过,但一直没有追究。我没有追究,不代表我不知道这件事,今天想了想,我也可以说出来,因为已经是旧事,我也不打算追究了。
我在三十年前写过一篇报告文学,叫《人工大流产》。当时社会上对意外怀孕做流产,持非常不宽容的态度。我调查了很多社会现象,写了这么一篇东西。如果没记错的话,我当时拿过四十六次稿费,因为转载特多。其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是我去采访的,那个故事当时听得我非常震惊。这是报告文学中间的一段,但这一段被人抄袭了,谁抄袭的呢?这个电影叫《爱情的牙齿》。电影获过金鸡奖、大学生电影节奖等一些奖。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情节呢?当时女军医大一个学生跟一工人谈恋爱,工人是有妇之夫,按照今天的话,就叫“地下爱情”。那意外怀孕以后怎么办呢?要做流产。今天做流产很简单,随便找个医院找个诊所,你可以选择有痛的无痛的,你可以自己去做流产。那个时候是不行的。女孩子马上就要毕业了,她跟男方说:你不用慌,我到时候自己给自己做流产。
有一种流产方法叫水囊引产法,你们肯定没听说过,因为很多年都不用了。这是一个很古老的引产方式,在子宫内置入一个水囊,骗取子宫宫缩。子宫是不知道年月的,它只知大小,当婴儿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就会宫缩,一宫缩不就把孩子生出来了吗?
暑假,别人都回家了,她就选择一个夜晚,跑到男人家。男人的妻子上夜班,他们俩就在屋里鼓捣了一宿。大概是这样操作:用避孕套插一个管子,自己塞入,往里打水,打到足够量的时候宫缩开始,再把水放掉,这时候一宫缩孩子就生出来了。这是理论,操作往往有问题:第一,宫缩时她会很痛,一痛就不愿意继续打水。按理说宫缩的时候应该继续打水,就是真正骗取子宫宫缩,但是一疼痛就不打了,不打她就赶紧放水,放水后宫缩乏力。后来,这女孩只好一针打下去(她事先准备好了催产针)。折腾了一宿,终于在天亮前把孩子弄出来了。男的手忙脚乱,随手拿一张报纸把孩子裹着,趁天刚亮扔进了垃圾箱。
女孩子收拾完自己,离开他的家就走了。
这男的天亮了就去上班,上午九十点钟工厂保卫科来人,把他直接就带走了。
男的还纳闷呢,我怎么这么快就被抓?怎么抓得那么准呢?很简单,裹孩子的报纸是他们家的,报纸上有数字。过去,单位都有收发室,每天报纸一来,收发员会在你订阅的报纸上写门牌号,都有编号,一看编号就知道送给谁。裹孩子的这张报纸上写着他们家的门牌号,就把他逮着了。逮着以后,女孩子扛住了全部责任,如果她推到男的身上,那这男的不仅丢工作,当时可能是要进监狱的。我记得,当时军医大为了挽救这女孩,希望她把责任推到男人身上。这女孩说:都怨我,不怨他。结果,她就丢了学籍、军籍。后来的事我就不知道了。
在电影《爱情的牙齿》中,反映女主人公最重要的表达就是这一段,明显是抄袭拙作。
抄袭的两种态度
抄袭有两种:一种叫创作,我靠抄袭而有成就,我会捞得社会资本,不管是捞得钱,还是别人的认可;另一种抄袭是过关,什么叫过关呢?大学毕业这就叫一关。
我觉得,抄袭最严重的领域一定是大学,一定是大学毕业论文。我就碰见过一件事,一个女孩子刚上大学的时候见过我,跟我聊过天。她学的是文物专业。几年过去,她大学毕业时给我打一电话,说马老师你还记得我吗?我说记得记得,其实我也不是记得太清楚。她说我的毕业论文抄了您好大一段,您要发现了千万别说我。我只好说没事,抄吧抄吧。其实我从心里说,你抄我我确实不在乎,因为我那都是发表的东西,它的价值都已经充分体现,但是对你自己没什么好处,你可能终生都在这个阴影之下。
大学生论文抄袭可能是一个常态,东抄一句西抄一句,有的干脆就整篇整篇地抄,反正老师看不出来就算过关。在西方的重要大学,如果你有抄袭行为,你就是在断送自己的前程。
抄袭有好多借口,有人会说我这叫模仿,我这叫参考,不说自个儿是抄袭,实在不行就说这是巧合。
过去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确实是。一开始就是模仿,我模仿别人写作,是我进步的一个保障。每个人一开始写作都是模仿,你看小学生写的作文,往往都趋于一致,为什么?是模仿。但模仿跟抄袭之间是有明显距离的,是有明显的差距的。作为创作者,是否抄袭,只有你自己心里最清楚。只要抄了,你就断送了自己的创造力,因为你永远想抄,这是一个捷径,只要没被抓住,你就会获得利益。
中国对抄袭的惩罚过轻,而西方对抄袭的惩罚是非常重的,只要你抄袭,不仅仅是你在经济上要做出巨大赔偿,你在你的职业领域中也绝对没有了前途。
知识产权的保护,到今天我认为依然不够。我当年在《百家讲坛》讲了收藏,后来出了书,我在网上经常看到被大量的人侵权,他们卖我的东西。卖就卖吧,我一直认为,既然我把我的经验公诸于世,那就允许大家去使用,但你必须通过正常的途径。
网上有些行为实在不能容忍。儿子跟我说,你的东西网上哪儿都有。我说哪儿有啊?说你看动画,动画频道,打开一看我跟动画在一起。我觉得不错,我跟小孩们在一起看看动画,顺便看看收藏,没什么坏处。但是某一天打开一看,我跟美容在一起,跟美容在一起吧,我还勉强能接受,但我忽然发现,我还跟隆胸在一起,这隆胸广告旁边就是“马未都说收藏”。这我都能容忍,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我还会跟色情在一起!网上有一些半色情的网站,只要你敲出来一看,旁边就有“马未都说收藏”,你说我搓火不搓火?我当然希望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大幅度的提升,怎么提升?一定要加强惩罚。惩戒是使社会进步的一个巨大保证,没有惩戒或者惩戒力度不够,社会是不可能进步的。
这东西就是一抄袭之作。乾隆抄宋徽宗,清朝抄宋朝。
宋朝最著名的瓷器,就是宋官窑,今天你只要有一件就价值连城。清朝人明白这个道理,就开始仿制。清代的很多仿制呢,君子坦荡荡,东西底下写着“大清乾隆年制”。这就是模仿和抄袭之间的差距。
宋代官窑瓷器,是官方的一个审美态度,它欣赏非常收敛的青瓷,这是包含哲学内容的一种审美,这个美学高度后代不可企及。元明清三代,都没有达到这个审美高度。到了清代康乾盛世,当生活变得非常好的时候,当景德镇窑工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之后,模仿之作大量出现,大名鼎鼎的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都有仿制。
底下这种支钉烧得非常小,满釉,烧的时候悬空,支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