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嘟》第二季-古人都学啥(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一集讲六艺。

    六艺这概念非常老,什么时候提出的呢?《周礼》就提出了。中国人今天老说讲礼貌啊讲礼啊,这都是从《周礼》来的。中国人过去规矩大,周天子八百年定了很多很多规矩,为什么春秋以后礼崩乐坏,孔子提出要克己复礼呢?就是社会秩序坏了。比如今天也是,我们现在确实有很多秩序大不如从前,所以我们就想恢复一些过去优良的传统。

    礼——社会和谐第一标准

    六艺,简单地表述叫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也不光是技能。“礼”是什么呢?第一,是指你这人的道德修养和举止。“礼”非常重要,国家有国礼,军队有军礼,人之间有礼貌,对不对?

    古代为什么要把“礼”放在六艺之首呢?因为礼是道德约束和道德修养,社会需要这个。你在社会上遇到的所有不愉快,肯定都跟无礼有关。比如有人没约就到你家来,走路不让道,大声喧哗,等等。你到单位去也是,你是新加入的员工,那你就要对老员工表示尊重,慢慢才能混熟了。一个单位有上下级关系,理论上讲,下级一定要尊重上级。

    我老说社会不是为一个人设计的,是为整体设计的。个人如果没有修养,没有道德约束,没有礼仪的话,大家都会觉得非常不舒服。有人说,他们单位没一个好人,那我觉得这人有问题,肯定是他自己有问题。

    社会不是为你个人设计的。记住这句话,你心里会敞亮很多。

    我们曾经讲过做人的标准,是做人、做事、相处、学习。做人是第一位的,六艺中做人也是第一位的,礼、乐、射、御、书、数,古人制定道德标准,是按人的最高标准制定的。而法律是按人的最低标准制定的,只要你触动法律,肯定要判刑。所以《礼记》就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一个人可以拥有非常高的道德,但你不必在人面前全部表现出来。

    “教训正俗,非礼不备。”“教训”是指教育驯化,“非礼不备”,“备”是准备。“正俗”是什么呢?就是校正人们生活中的行为,民风民俗太偏了不成,一定要在道德框架之内,就叫“非礼不备”。

    “纷争辩讼,非礼不决。”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纷争。最容易遇到的就叫诉讼,怎么去裁决这件事呢?就是按照“礼”的标准,前置就是道德的设置。那么,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在《礼记》中都有说法,叫“非礼不定”。在家里,理论上讲没有上下级,现在不是男尊女卑了。过去男的一定比女的大,今天有可能女的比男的大,或者说今天老婆多半都比丈夫大。有的家庭孩子说话为大,父母说话都不如孩子,孩子都是金口,说一句话爹妈都屁颠屁颠地去干,这都是不对的。

    一定要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不是说一定要用一种谄媚的态度去看待你的上级,而是要知道尊重,父子之间,兄弟之间,都应该有这种标准。今天社会中父子之间的关系看着很好,好多父子之间看着跟兄弟似的,随便开玩笑。有部电视剧里,一女孩说他爹“这事还算你有良心”,我当时看到这儿,觉得中国这礼数算是彻底没了。

    乐——素养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

    第二个是什么呢?乐。“乐”是修养。要想把生活过好,修养很重要。

    首先是你要有阅读。今天的人阅读已经很少了,大部分人是要看图像的,其实文字阅读对一个人的修养是有极大好处的。

    其次是各类艺术的学习。今天的孩子比过去好多了,有机会学习各种东西。有个朋友的孩子,学乐器,学画画,学书法,学游泳,学外语,什么都学,一天到晚都快累死了。孩子都快成世界通了,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精。不管他会与不会,只要他学了就比不学强,就会提高他的修养。比如音乐,我们为什么说“礼乐”?“乐”在古代的修养中是第一位的。今天有很多方法,比如书法,在周代的时候还没形成书法,没有这个概念,你就不会,对不对?那时候也不会有专业教练教你游泳,你就会狗刨,在里头刨着。那个都不能作为基础修养。音乐在古代社会中是一个极高的修养。过去老说四书五经,其实是四书六经。六经中《乐经》遗失了,就改成了四书五经。

    我们小时候没那么好的条件,孩子如果有点艺术细胞,一般都被阉割了。比如孩子画两笔画,人说这孩子画画真好,家长说:好有什么用?又不顶吃不顶喝的,赶紧想办法上班挣钱去。你说这孩子有乐感,唱歌好,弹琴好,人说家里穷啊学不起啊,赶紧好好学完本事,赶紧走向工作岗位,好好挣钱养家。过去的孩子,大部分的艺术天分都会被阉割掉。而今天不是,孩子但凡有一点苗头,家长就兴奋得跟打了鸡血似的。我见过许多家长,都夸自家孩子画的画跟达芬奇似的。

    我在出版社的那个楼里啊,就我住的这门,十八户,大概买了十架钢琴。让人最痛苦的就是钢琴声,不,钢琴声还夹杂着家长的斥责声、叫骂声。孩子都上小学,趁着家长不在就说,我最恨我们家的钢琴了,早晚有一天要把它砸成碎末。楼里七十多户,往少了说有一半人都让孩子学钢琴。真正学出来的有吗?一个都没有。但不妨碍他们提高了一部分音乐素养。这个素养很重要。素养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每个人在正经学知识的同时,或者说利用课馀时间,或者要挤出时间,一定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多去看看博物馆,看看过去伟大的发明,看看最伟大的艺术是什么样子的,看一次不会有太多的收获,但看多了,你一定跟别人不一样。

    射——学习技能有多种方式

    “礼”是指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乐”是指一个人的艺术修养,光有这两点还不行,你一定要掌握一门技术。为什么古人把“射”提上来呢?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状态。六艺是《周礼》就提出来了,当时的射箭(包括弩击),都包括在“射”的范围,是所有兵器中可以加长的。兵器有短兵器、长兵器之分。长兵器也不过是丈八长矛,但你丈八长矛顶不了弩击啊,顶不了这箭啊,一箭就把你射翻了。所以“射”是要求男子每个人都必备的一个技能,这个技能使你在未来的社会中能够有立足之地。引申到今天,就是你走向社会一定要学到技能,这个技能不仅仅是知识,还要有动手能力。

    我看现在大家最愿意学的,可能都是虚拟空间的东西,比如愿意学金融啊,学网络啊——网络也是技能。我见过网络高手,到一个网络公司去看,给我找了几个高手,我一看那男孩子,半边脸全被头发遮着,就看见一只眼盯着屏幕,一动不动。我说你给我演示一个什么东西让我看看,他上去随便敲几个键,说这个公司没有防火墙,随时可以倒塌。这些人都有独门绝技,收入非常好。

    今天的社会,讲价值等量交换,就是你有多大本事,你挣多少钱。过去,技能是很简单的,过去开车,到单位应聘司机很容易,因为大部分人都不会开车。

    学习技能有多种方式,比如上大学,上技校。有一个新东方烹饪学校,教你煎炒烹炸。还有美发美容。有时候去理发,我这头发不是自个儿理的,我得上理发馆去。理发馆现在都不叫理发馆,都叫美容什么的。年轻时头发长,人越到年龄大的时候,越不喜欢头发长,只要你剃过一次短头发,你就再也不想留长头发了,为什么?长头发着急。过去,短头发的好处就是洗脸的时候,连头都一块洗了,省钱,省肥皂。我去理发的时候,那师傅很有意思,上来就问我说您理什么寸?我当时就愣了,我说我理一个寸头就行了。他说您是要广东寸还是北京寸?当时就给我说蒙了。我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吗?他说有大大的不同。他跟我讲了很多不同,我说那我这样的人呢,就老老实实留个北京地区这种土寸,你给我理了就成了。广东寸大概是比较支着,就那种感觉比较时髦,我这岁数已经不能时髦了。但我能看出他的自信。

    现在,美发已经是一个特殊技能,很多人要花很多钱去做美发。还有什么呢?美甲。我这指甲没美过。美甲呢,我原来以为就是往上涂药水,涂颜色,后来发现不是,她往上粘东西,我就不知道粘上去以后,难受不难受,反正很多女孩花钱去美甲,美完了手还不行,还得美脚啊。人真是进化了,你知道我们进化中,舍弃了一个东西是什么呢?是尾巴,我们人没有尾巴。你想如果每个人有一大尾巴,今天肯定有一行业——美尾,把这尾巴都给你美了。

    我自个儿把这事给说偏了,但是确实是在说每个人的技能。过去认为像理发这种都属于一种小小的技能。今天你看看,有美发美容比赛吧?有的明星还有自用美发师,可见地位之高。过去说技不压身,就是你学到的技术一定是伴随你一生的,你有一门手艺就可以走遍天下。今天很多手艺就丢了。我老是说我有一个愿望,将来如果还有精力,一定办一个手工艺学院,教所有人学手工艺,你喜欢做什么,这里都有人教你,让你掌握一门技术,将来养家糊口。

    这是六艺碗,把汉字写在碗上,文物价值很大,表明六艺至少坚持了两千年以上。

    碗是明朝末年的,底下有四个小字“上品,佳品”。礼、乐、射、御、书、数,留白写出这样的大字,表明了对这个字体的重视。瓷器中直接往上写字的装饰并不多,尤其这种反白字,它比较麻烦,它应该用很细的线勾出这个字形来,然后填色。

    碗足比较高。晚明的碗都是这个形态。清代的碗比较敦实,这碗很薄,透着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