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要讲技巧
销售是有技巧的,有时候这技巧还没法教。天生会销售的人首先有一点,就是话得跟得上,一定知道在恰当的时候说出恰当的话。
买东西,这东西有常用的,所谓常用是什么呢?比如菜就是最常用的商品。过去没有冰箱,都是每天去菜市场买菜,肯定有个砍价过程。最初的砍价就是抹零头,买完了说这零头抹了,要不然就是什么呢?等。早上菜贵,鲜亮,快到中午了就便宜了,到傍晚就扒堆了,懂吗?过去说这人日子过得不好,天天买扒堆的菜,到了晚上看见人家剩一堆,多少钱,给一毛钱拿走了。
对于销售来说,最讨厌的就是你来跟我砍价,但又没办法。我告诉你,褒贬是买卖。这人来了以后说你东西不好,跟你砍价的人都是真心要买的。过去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叫“褒贬是买主,喝彩是闲人”。一说你这东西不行,这东西颜色差点,古玩行,你这颜色差点,跟我想象的有差距;要不然来了说,这东西还真不错,这个不行,小了小了,不够尺寸——这都是买主。只要他挑你毛病这就是买主,你心里要知道:买主来了。说喝彩是闲人,来了一看说这东西好别少卖了,这人肯定不买你东西。
经商是个很有意思的事,你可以观察人生百态。人动钱的时候,特别能显示本性,有人大方,一出手要摆阔,出去说得了,别找钱了。别找钱了,这都是买主。
有人天生就会卖东西,会观察客人。过去,我经常在老古玩店一待待一天,在那跟人聊天,学本事。聊天就是个学本事的过程,但有的售货员很有意思,他跟你聊天,聊着聊着突然就蹿起来了,过去赶紧招呼客人,一会儿那买卖做成了,回来挺高兴,接着跟你聊。有时候他跟你聊天的时候,一看客人进来了,抬头瞥人一眼根本不理他,我就纳闷,我说你为什么这人还分三六九等?他说那人不买。我说为什么不买?说那人是闲逛的。他说这人的眼神都不一样。他还说,你看他那皮鞋,我说看皮鞋干吗?他那皮鞋是名牌,有钱!所以他就注意观察细节,看这人的眼神,基本上就能把这人搞定。
售货人员都有自己的一套办法。最早,我们商店里有墙上挂的艺术品,非常漂亮。比如有一种裙子叫马面裙,裙子前后各有一片带绣工的,非常漂亮。拿剪子把绣片绞下来,绷上,装到镜框里面,什么颜色都有,挂一墙。进来一女子,看了一会儿,看了有十来分钟。有本事的销售员就过去了,我在旁边看着,看她怎么说话。第一句话把客人搞定,你们想想用什么话?想不出来吧?她慢慢腾腾地走到客人面前说:拿不定主意了吧?你看这话有多狠,什么叫拿不定主意了吧?她认定你要买这个东西,你只是在犹豫,她站在你的角度替你着想,你拿不定主意了,你看着满墙的艺术品非常喜欢,想买,然后她来帮你拿主意。客人就说:对对对,拿不定主意了,拿不定主意了。你们想想第二句应该说什么?人家第二句话这么说:你们家的墙是什么色的?她假定你要往墙上挂。客人就愣在那儿,想了想说,我们家那墙是粉色的。她说好,粉色的,你看这件东西,底色是粉色的,跟你们家的墙般配。客人高高兴兴就买走了。
我也见过那不会卖的。他上去就说:您想要哪个?客人马上就警觉了,你非强迫要卖给我吗?客人说我再看看,我想想,你别打搅我。不是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角度,都会注意到角度,而且是发自内心的角度,站在客人的侧面。你知道卖东西,不能站在客人的正面,一定要站在他的侧面。你当然不能站在他背面。我说站在他的对面、侧面和背面,是指思想上。你如果站在他的正面,你跟他是一个对等的关系;你站在他后面,他立刻就心里不安,想你是不是想宰我;你站在他侧面,他会非常舒服。无论你的艺术品或者说商品有多么贵,无论你的地位有多么高,你一定要比客人矮半头,记住了,矮半头,不能矮一头,矮一头是卖不出去东西的,你巴结着人家不行。一定要适度地比客人矮半头,让客人感受到自己是有地位的。
原来我有时会跑到售楼处去看,我特别爱看售楼处那张销售表。第一名卖一溜,第二名三五套,第三名两三套,第四名以后全是一人卖一套。我当时很纳闷,去过几个售楼处都是这种情况,总有一个人销售能力极强。如果你到她那个销售团队去打听呢,别人就会嫉妒说她那人不好,跟客人睡觉。我一想,这人跟客人还真睡不了这么多,哪有那么多客人靠睡觉去买楼的?她就是会销售技巧,知道怎么跟客人去说话,在最恰当的时机用最短的距离,把事情搞定。
巧用占便宜心理
客人不论买什么东西,他买的不是便宜。你千万不要以为他是买便宜来了,他是买占便宜来了,他一定要占你这便宜。
过去,古玩行成心把东西标出高价,雇一个呆呆的伙计,跟伙计说客人问东西多少钱,你一定要报一个什么价。比如花瓶上面标着十万块,客人只要一问就跟他说六万。客人一看瓶子上面写着十万,有的就多问一句:小伙子,这东西卖多少钱?小伙子说六万,老板让卖六万。客人一想真便宜,把小条一撕,悄悄扔了。再砍砍价吧,我给五万。说五万不行,五万得打电话问老板。一问老板,老板说什么六万,哪件东西?说那东西十万呢,不可能六万卖。这样,客人赶紧掏钱买走了,以为占了四万块钱便宜。其实这东西就想卖四万。
中国人买东西最爱占便宜,所以销售中一定要给他这便宜。出国后人们大量买奢侈品,说国外便宜。那国外是不是便宜?是便宜。比如到日本去,国内买一双鞋的钱,到日本买三双,他就买回来三双鞋。我说,便宜你也不穿啊,你买三双,你买了不是白买吗?他说感觉是占了便宜,说我买多点,不是占的偏宜更大吗?所以说,中国人出去一定是死在占便宜上。
我有一年去希腊,空客380首飞,坐了小六百人,到了迪拜全部下飞机,在那儿等六个钟头。迪拜机场世界顶级奢侈品云集,我们去看呗。中国人每个人都低着头,看那柜台里的东西,众口一词都说便宜啊便宜。我一看那东西都挺贵的,为什么说便宜呢?他们的意思是指比国内便宜,便宜不占白不占,很快就席卷一空。所以,在销售当中让客人占便宜,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销售策略。今天幸亏有淘宝,谁便宜也没有淘宝便宜,淘宝算是把商场给毁了。
学会销售自己
今天有很多销售是服务类型的销售,比如说导游就是服务类型的销售,不是直接把商品给你,他是在销售自己的一个能力。
有一年去日本,我们跟当地导游说,六个人小团,你给走最高档的路线,不怕花钱。我们给说了个数,导游回去算了好几天,回话说:你们说的那数花不掉。那怎么办呢?他说要不增加日子,要不减钱,我们顿时就对这导游十分信任。你要赶上国内旅行社,你给他报一数,他肯定说:马先生,我们经过反复计算,很紧张,您再添两万就够了。我们肯定又被人家诓去两万。我们到了日本,去最好的那种传统餐厅吃饭,贵是有道理的。餐具一上来,我就愣了。第一个盘子就是康熙年的,我都认得,所有的餐具,一般都是乾隆雍正年间的,最早的是康熙年间的餐具,全是老的。我一想,这餐品要搁中国,那旁边还得站人看着,要不然吃完饭菜没了,盘子也跟着就没了。
日本那位导游给我很深的印象。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我离开日本时感受到的。我们在日本大小总得吃了有十多顿饭吧,每次从餐厅出来的时候,导游准在左边门口站着。我当时心里就是哎哟一声,接着就会感动。后来发现,你到餐厅去吃饭,导游迅速扒拉两口,完了之后就在那里等着。我们出来有时候快,有时候慢,有时候那一顿餐就要吃两三个钟头,导游就在门口站着,不离开,我觉得这就是专业素质。做导游的,说起来就是一个销售,销售自己。我记得很清楚,我们出来就说这导游真好,还给了他一点儿小费,最后说,我们将来如果再旅游一定请他。以后再没有机会去,但我给他介绍了很多客户,一有朋友想去日本,去走最好的路线,不怕花钱的,我马上就介绍给他。
销售自己是一种能力
对销售来说,餐厅是一个很难发挥的地方。来吃饭的人都是大爷。人有三六九等,人的素质到餐厅最能体现出来。服务员体现餐厅的素质,记住了,客人吃饭,是体现自己的素质,但服务员一定是体现餐厅的素质。好多年前,有一次我去吃饭,上了条鱼,一筷子送进嘴里,鱼太咸。小姐小姐,我告诉你,鱼咸了。我没别的意思,就告诉她鱼咸了,咸了我们就少吃两口完了。那小姐可能怕我们退菜还是怎么着,偏说不咸。我一愣,就纠正了她一句,我说真的很咸。小姐看着我说,真的不咸。我就有点急,我说我都五十多岁的人了,难道连咸淡都吃不出来吗?
餐厅好坏有一个标准,我们说的好坏不在高档低档中档,餐厅好坏在于你能否退菜,过去这是一个标准。比如你说这菜不好,她不问你为什么不好;你说这菜咸了,她不问你咸不咸,她问:您是重来一个还是退掉?这就是好餐厅,这就是会销售的餐厅。因为今天她把这个菜扔掉的话,成本微乎其微,但一旦她跟客人发生冲突,就得不偿失。
我记得朱家溍先生写过他去餐馆的故事。老先生学问大,过去的老先生对小事特别计较。他喜欢吃传统菜,比如有一道北京菜,叫糟溜鱼片,白白的,有一种糟味。上去点了一糟溜鱼片,一吃,叫服务员,说您这鱼片里没糟。服务员说,你有什么证据证明它里头没糟?老头一下就愣了,说我确实没有证据证明里头没糟,但我这嘴巴证明它里头没糟,它没这味。好的餐厅会销售自己,绝不在细节上跟客人掰扯,客人说咸就是咸了,客人说淡就是淡了,客人说这菜给的量不大就是不大,不要跟客人说我们这给得够多的了。
要知道,生活中所有的销售,包括我们销售自己,体现的都是一个能力。举个例子,你去应聘,人家说签个合同吧,先试工一个月,一个月以后签正式的。这一个月就特努力,你要销售你自己。我知道这么一个事,一小伙子到一个单位上班,单位领导看这孩子还算机灵,说来上班吧。试工期,领导说这么着吧,有一单位还欠咱点儿钱,钱不多,你给要去吧。清欠!那清欠公司横眉立目的,都清不来欠,让一刚上班的孩子去要钱?其实是检验你的能力。这孩子还真不怎么怕难,拿着欠条就走了,第二天快下班时把钱拿回来了。领导说这孩子还真行,咱那单位欠的账算是有指望了。就跟孩子说你这么着吧,你马上就是正式员工,你就负责清欠。这孩子愣在那就哭了。为什么哭了呢?这孩子去清欠,连人家门都没敢进,在院子里转了半天,最后奔银行,是从自个儿卡里取的钱。
我们老说梅瓶是酒瓶子,今儿拿来一证据。这瓶子上面写着:“武陵城里崔家酒,天上应无地下有。”“崔”字窑工写错了,写了一催命的催,后来把单立人给刮了去,所以这字看着小。这字写得很漂亮,宋味十足。你如果觉得这个字写得漂亮,你就算是对书法有所了解。
这大致是金代或者西夏时期的一个梅瓶。当年就是装酒的,上面是广告。过去看到这个梅瓶的时候,还真不知道这两句诗是有出处的,原来是唐朝诗人张白写的。原诗是:“武陵城里崔家酒,地上应无天上有。南游道士饮一斗,卧向白云深洞口。”这上面写的是“天上应无地下有”,反着来。诗写得很超脱。
这个酒,按最保守的估计,也得有个千八百年了。“武陵城”指的是湖南常德地区。据说,常德酒厂就是崔家酒的继承人。也不清楚这个酒是什么味道。
梅瓶很粗,这个花卉画得很粗率,粗枝大叶。粗枝大叶有时候也是表达美的一种方式。这种酒瓶子当时是大批量生产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