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炒股:从入门到精通-如何解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什么是被套

    任何一个股民在进入股市的时候都希望能够赚到钱,获取高收益。可是,当买进一只股票之后,发现价格不仅没有涨,反而一跌再跌,让投资者大亏本钱,这其实就是股市当中常常说的被套。

    从定义的层次上讲,所谓被套,通常是指预测股票要上涨而在买进之后价格又下跌了,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的情形。

    我们能不能正确处理好被套牢的股票,这就是鉴别投资者技术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标志了。

    持有股票的时候,账面通常处于两种状态,一是赢利,二是亏损,至于不亏不赚的状态则是非常短暂的状态,基本上可以不予考虑。赢利不涉及被套问题,只有账面处于亏损状态时,我们才谈得上被套。但是股票账户处于浮动亏损还不等同于股票被套,因为浮动亏损如果是比较小的,在交易计划之内,就谈不上被套;可是,如果浮动亏损是比较大的,甚至是超出了投资者设定的实际停损位置或者心理停损位置,这就是被套。

    实际上,被套只是我们所看到的结果,在实际被套发生之前,操作者的一个观念和行为就已经让投资者不断滑向被套的陷阱中。股票投资结果层面的被套其实还是小事,投资者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才是容易被套的关键。观念被套使得投资者根本没有办法执行正确的交易过程,不断重复错误和不恰当的操作步骤,从而让自己一步步走向了自己设下的圈套,从而导致恶性循环不断加速,最终的结果就是交易破产。

    而我们仅仅知道股票被套的含义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要真正地摆脱股票被套、甚至套牢的顽疾,我们就必须从投资观念和心态入手。

    被套的几种类型

    通常情况下,根据不同的区分标准,股票被套会被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类型。

    1.深度套牢、中度套牢、小幅套牢

    根据股票被套的程度可以分为深度套牢、中度套牢和小幅套牢。具体来说,小幅套牢是指股票被套程度比较轻,股票现价低于买入价的幅度在10%左右。小幅套牢的情形常见的是发生在股价刚刚下跌的时候,此时,用于解套的方法非常多,投资者没有必要过分担心。

    中度套牢指股票现价低于买入价的幅度在10%~30%。如果股价是从高位回落后出现的套牢,也可以称为中位套牢。中度套牢往往是由于股民在小幅套牢阶段处置不当导致的。

    深度套牢指股票现价低于买入价的幅度在30%以上。如果股价是从高位回落后出现的套牢,我们又称为高位套牢。面对深度套牢的股票,股民往往惊慌失措,忍痛割肉。其实,既然已经是这种情况了,还不如坚守仓位,等待时机。

    2.轻仓被套、半仓被套、重仓被套

    所谓套牢仓位是指被套牢股票占用的资金量在股民总资金量中的比例。根据被套仓位的不同,一般可分为轻仓被套、半仓被套和重仓被套这三种情况。

    轻仓被套:股民1/3以下的资金被套,如果是1/10以下的资金被套,叫作轻微被套。

    半仓被套:以股民1/2仓位为核心,从1/3到2/3仓位资金的被套。整体来看,半仓被套的股民的比重是远远超过其他两种情况的。

    重仓被套:股民2/3以上的资金被套的情况。其中90%以上的仓位被套的时候又可以称为满仓被套,这是被套仓位最重的情况。

    从股民被套仓位的情况可以看出股民对风险的认知程度,重仓被套者反映了他们规避风险的能力非常弱,与此同时,资金分配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3.价格套牢、价值套牢

    股票套牢可以分为价格套牢和价值套牢两种情形。价格套牢是指投资者买入股票后出现价格下跌,使其不能无亏损地将股票抛出,换句话说就是股票的市价总是低于买入价。

    价值套牢则是指买入股票后,股票的投资价值要低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

    这两者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价格套牢中,股民买入的股票具有投资价值,而且在购买的时候成交价格与其内在价值相符或低于其内在价值,只是因为一些突发因素、外在因素的影响,使其目前的市价低于购入价格,这是一种暂时的账面亏损状况。在往后的日子里,随着突发因素、外在因素对股市影响的消除,股票价格会逐步回升并最终超过购买价格。

    所以,价格套牢损失的仅仅是一点儿时间,最终股民还是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在价值套牢中,投资者买入的股票本身不具备投资价值,购买的时候成交价远高于其内在价值,而且随着股市的涨跌起伏,目前的市价已经低于购买价,这是真实的价值亏损状态,它损失的不仅是时间,更要面临相当长的时间内股价很难高于购买价的可能性。

    4.多头套牢、空头套牢

    根据股票被套的方式不同,套牢又可以分为多头套牢和空头套牢。

    多头套牢指投资者原来预期股票价格会上升,但是买进该股之后股价却下跌,如果卖出则必然赔本,但是投资者又不甘心,指望股价会回升,所以就只好持有股票等待。

    而空头套牢在形式上则和多头套牢恰恰相反,投资者原来预期股票价格会下跌,但是在卖出股票之后,股价非但没有下跌,反而大幅度上涨,结果该赚的钱没有赚到手,形成相对亏损的局面,这也可以被算成是一种套牢现象。

    被套的常见原因

    股票买入后被套、甚至套牢是一件让我们非常郁闷的事情。在套牢初期投资者可能还会寝食难安,可是随着股价的继续下跌,套牢程度越来越大,投资者心里就开始放弃这笔投资,将失败的投机当作投资来进行处理,短期的价差交易便成为了无奈的长期持股。

    套牢始于观念,并且通过投资者的决策和行为成为事实。想要解套,就必须知道被套的具体原因,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下药”,真正做到药到病除。

    1.以偏概全容易被套

    大多数投资者都有过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此时他们往往认为手头的交易策略是最棒的。也有相反的情况,他们接连几次碰壁,便认为正在使用的方法是最糟糕的,这种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会让投资者很容易陷入被套的局面。

    2.盲目迷信经验容易被套

    经验是股票投资的老师,可是如果把经验绝对化,则也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损失,因为任何经验都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的,我们只有承认这一点才能做好股票投资。

    可是现实中,很多投资者却忽略了这一点,他们深信经验绝对要比纸面上的理论更重要,来得更实在,也更能够经受考验。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人是落入了狭隘的经验主义,这些凭着过往股票交易经验的投资者往往就是因为固执而被套的。为了克服这一点,股票投资者必须将理论学习与实际经验相结合,把股票操作的理论与实际经验相结合。

    3.妄想一夜暴富容易被套

    财富总是让人垂涎的,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股票投资有的时候真是一件非常让人头痛的事情,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人愿意深入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就在于股市是暴富神话的诞生地。

    相对于赌博而言,股票投资是睿智的象征,但是很多人却总是以胡乱下注的方式参与着股票市场上的博弈。股票被套虽然是每个投资者都想逃避的窘境,但是很多投资者却又往往是自己主动进入了这个大陷阱中。

    4.靠着大户容易被套

    很多投资者认为“跟庄战法”非常符合中国内地A股市场的情况。我们不可否认,在以前庄家盛行和股市资金容量较小的时候,这种操作方法确实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可是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这种方法渐渐失去了其效用。

    目前,单只股票的市值已经非常大了,而且还出现了很多大型的投资机构,相互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协调和默契,这就造成了传统的坐庄和跟庄策略有了完全不同的内容。希望依靠大的资金来带领自己的股票操作出现了很大的局限,因为大资金也不可能主导大盘走势,对于个股的影响力早已经大大下降了,毕竟大的资金也很难撼动市场,这样也就自然无法逃脱被套的结局。

    既然大资金都无法挽救自己失败的命运,那么我们小资金又怎么能够幸免呢!因此,跟踪大户和大机构操作并不能避免被套的命运,在庄家时代就有很多的大户和庄家坐庄失败从而被套。

    我们需要记住的是,在股票市场中没有任何人为的力量能够保证自己不失败。我们只有围绕这个中心思想去运作,才能够取得股票投资的成功。

    5.将股市当赌场容易被套

    绝大多数投资者认为赌场与股市存在很大的区别。这种认识并不能说不对,但是也并不全对。因为股票投资与赌博一样也是一个概率游戏,输家多赢家少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可是股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存在很大的空间来提高自己的胜率和报酬率,但是赌场当中,可提供的空间是极其有限的。不过,总是有一些人认为股市就是赌场,正是这一偏激的观念导致了被套。

    6.捡便宜容易被套

    被套的投资者往往有两种。第一种是利用技术层面进行交易的投资者,他们往往喜欢抓顶抄底,因此那些绝对价格较低的股票往往被他们认为是上好的炒卖对象,可是殊不知他们却违背了顺势而为的交易原则。

    第二种是利用基本面进行交易的投资者,他们受到了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影响,但是他们却学艺不精,挑选股票的时候只是看到了市盈率,只看绝对股价高低,却往往忽视公司本身的经营状况。他们违背了价值投资的二元思想,那就是不仅股票价格要低廉,而且公司质量也要处于一定的水准之上。

    上述两种交易者都容易因为捡便宜而被套。

    你属于哪种套牢

    在投资被套后,投资者第一想到的就是止损出局,止损主要是为了防范风险,也是股票投资中的关键性措施。可是,它毕竟只是一种防守型技术,是不能够用来替代行情分析和其他投资技巧的。

    止损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害,而股市投资的最终目的则是趋利,只有高质量的大势判研、选时、选股等技巧才能实现赢利的目的。

    对于中小股民来说,如果在买进股票之后就被套,那么是不是都要一味地止损出局呢?其实我们不能够一概而论。股民被套之后,除了止损,还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解套,但是解套之前投资者一定要弄清楚一件事情:就是自己属于哪一种套牢。

    股票的套牢可分为价格套牢和价值套牢两种,股票是否发生价值套牢,与股票的买入价及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有关,而与目前的市场价无关。

    如果某股民在一年前以每股5元的价格买入G股票,该股票的每股税后利润为0.70元,则该股票的股价收益率为14%,远远高于同期居民储蓄利率。不管以后股价如何变化,股票是否套牢,但是其价值并没有套牢。

    如果购入G股票的价格为35元,其市盈率为20倍,那么股价收益率只有2%,比一年期的定期储蓄利率要低,这样其实就是发生了价值套牢。

    在股票投资中,发生价格套牢和价值套牢一共有4种情况:

    1.价值套牢时价格也套牢

    发生这种套牢的时候,股民一般都处于两难的境地,做长期投资不划算,但是抛出又会遭受损失。在高位购买的股票,也只能够做短线,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价格、价值双重套牢,股民不能无损失地将股票抛出,可是做长期投资又不合算,获得的回报也就相当于活期储蓄的利率。

    2.价值套牢时价格不套牢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购买的股票并没有投资价值,但是由于股市上的资金充足,投机气氛比较浓厚,股价居高不下,那么价格就不被套牢,随时卖出都能收回本金,甚至还能取得相当的价差收入。例如,在10元的价格购买某只税后利润只有0.2元的股票,那么之后两三年该股票的价格总是在10元以上的范围内波动,虽然其股价收益率远远要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却可以不低于买入价卖出,随时都能够收回本金。只要股民有耐心,还是能够取得比较大的差价收益的。

    3.价值不套牢时价格套牢

    当股民在投资价值区内购入股票之后,其股价继续下跌,这就是价值不套牢的时候发生价格套牢。比如1996年1月初深圳股市的综合指数,在110点左右经过约半个月的徘徊后下穿110点,在此时买入股票的股民全部被套,但是由于该点位以下是投资价值区,股民的股价虽被套牢,但是其投资回报将不低于银行存款利率,因此,这种套牢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并不可怕。而对于短期投资者而言,价格的解套也只是时间问题。

    4.价值不套牢时价格也不套牢

    这种情况就是当股市的底部出现在投资价值区的时候,此时购买股票不但有投资价值,且价格一般也不被套牢,不但股价收益率高,而且获取高价差的机会大。

    解套遵循的几大原则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炒股中的解套行为也是如此。现实炒股实践中,很多投资者之所以深陷“被套”中,久久抽不出身,就是因为没有遵循一定的解套原则。

    具体而言,解套原则有以下几种。

    1.杜绝侥幸心理

    对于解套而言,心态其实是一个需要很好解决的问题。很多人之所以被套,由浅套变成深套,最为关键的原因就是心存侥幸心理。为了应付危局,保持心态平衡,我们人类在漫长的进化中产生了一种心理机制,这其实是精神麻醉法,不管是我们大家熟知的阿Q精神,还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等,这些都是人类心理保护机制的最集中体现。侥幸心理使得投资者可以暂时避免去面对亏损的痛苦,但是却将困难累积得越来越大。

    2.防止被套

    俗话说:“上医之道在于防病。”未病先防,这要比已经生病了再治的成本要小很多,而且效果也要好很多。不少投资者都错误地认为在没有被套之前去谈解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预防被套没有解套那么急迫。有很多投资者总是缺乏远见,总是被动地对环境和行情做出短视的反应,往往是拆了东墙补西墙。他们认为被套都是偶然现象,只是市场的错、庄家的错,不是自己的问题,而且他们从来都将亏损被套归结于外部。只有在毫无办法的时候才会想到如何去解套。

    其实,解套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被套。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兵家应该追求的境界。在股票投资过程中也是同样的,如果每次都被动地去应付被套的局面,那么势必会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只有积极主动地去防止被套才是最佳政策。

    3.看到资金的机会成本

    有些股票投资者一旦被套,会一步一步进入深度被套的状态,于是就使出一个“等”字诀,他们心里想的是只要等的时间足够长,股票价格会最终回到以前的高点。即使股价真的这样运动,我们也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如果这笔钱用于其他投资也许会产生很大的收益。这些股票投资者往往就是忽视了资金的机会成本,名义价值恢复只是一个表象,真正重要的是错过了多少增值的机会。我们只是看到本金,而没有看到利息的损失,这是散户的一个心理特点。要解套就要看到被套之后资金的机会成本。

    4.预先设定停损位置

    很多股票投资者喜欢短线投机交易,可是绝大多数投机客都不得其门而入,所以绝大多数投机客都是按照错误的方式在进行操作,而且最为明显的错误就是他们从来都不会预先设定明确的止损位置。如果预先设定了止损位置,那么根本不会出现深套的现象。当面临亏损扩大的时候,之所以久拖不决,关键的原因就在于投资者没有一个明确的退出位置,在与内在情绪争斗的时候往往处于下风。

    解套的误区

    股民一旦被套,肯定会千方百计地寻求解套办法,可是由于他们在解套操作中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到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解套不成,反而越套越深。

    股民在解套的操作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1.被套不怕,不卖就不赔

    我国的投资政策是禁止卖空的,也就是建仓行为不像期货一样有建多仓或者建空仓之分,只要介入股票市场,就是买入做多,清仓即是全部卖出,盈亏在先买后卖中得到结果。于是很多股民认为:我买了之后不卖,不就看不到亏损的结果了吗?其实这是“鸵鸟政策”:据说当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它就会把头埋进沙子里,以为这样就没有危险了。股民在套牢时采取的做法不是和鸵鸟的做法类似吗?

    其实,只要买入操作完成,投资者的成本就已经确定了,这个确定的成本相对市场现价,盈亏时刻都是体现在账面上的,这就是浮动盈亏。

    有些股民之所以采取“鸵鸟政策”,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认为浮动亏损并不是真正的亏损,只要不卖(不兑现)就“不赔”。这样的理解完全是自欺欺人,盈亏的现实并不因为没有完成先买后卖的完整过程而消失,浮动亏损其实就是实际亏损,它是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也并不是因为没有兑现而变成幻觉。

    2.摊平法操作可降低成本

    上文已经分析过了,一旦买进,成本就不变了。同样的例子,当股民以8元买进某只股票的时候,在7元再买进同样数量,在6元再买进同样数量。这时形成的平均买进价为7元,当股价回升到7.8元的时候,就形成赢利0.8元的情况。而这就是典型的摊平法操作。表面上看,由于平均成本低于第一次买进价,似乎成本下降了,而且还由此获利。

    其实,如果把三次买进拆成三个独立过程,则为:第一次8元买进,7.8元卖出,亏O.2元;第二次7元买进,7.8元卖出,赢利0.8元;第三次6元买进,7.8元卖出,赢利1.8元。由此可见,第一次买进造成的亏损并没有因为后面的买进而赢利明显减少,而且成本没有丝毫的改变。换句话说,后两次完全可以去买其他涨得好的股票,再用后来的赢利去补贴前面的亏损,效果也是一样的。

    由此可见,摊平法操作只是以盈补亏,更何况在一只股上如此加码还有“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的危险,弄不好会越加越重,越陷越深。

    3.根本没有止损概念

    有的人虽然进入了股市,但是却没有止损的概念,岂不知会止损才不会被套死,才有翻本的机会。

    破位就要止损,这其实是股市中的一条纪律。一个没有纪律的军队是无法打胜仗的。这时的止损是不惜代价的,这也是我们吃亏上当的代价!

    如果投资者承认自己弱小,必须学会逃避,而这就是股市当中的泥鳅法则,更是大自然的生存规律。

    股票类型分析解套法

    根据性质不同,“套牢”可以分为好几种,有热门股套牢和普通股套牢,以及被动性的高位套牢和一般的中位套牢。套牢之后,套牢的苦接踵而来,想要变被动为主动完全解套,我们就必须转换一下思路。

    1.热门股被套牢

    热门股套牢以后我们怎么去解决,普通股套牢以后怎么去解决,方法肯定是不同的。前者往往根据成交密集区来判断该股反弹所能摸高的位置,根据量价关系来判断该股反弹的时机。

    (1)热门股涨得快,跌得更快。比如其下跌10%,还不宜补仓,更不用说在同一成本增仓,因为一旦过早补仓,可能就会“弹尽粮绝”。由于高位追逐热门股被套,首先必须确立一个宗旨:是救自己而不是再谋求赢利,因为第一步已经走错,千万不能够走错第二步,不然这个“洞”越补越大,以后“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了。

    (2)在以后的大盘反弹或者是上升趋势中,原先热点很可能已经沉寂,即使大盘逐波走高,原热点题材也有可能像普通股走势一样,随波逐流,因此,采取措施既不要急又不能拖。

    总体而言,这种方法不是唯一的解救办法。但是其套牢以后的策略还是值得肯定的。

    2.普通股被套牢(一般的中位套牢)

    普通股套牢,绝对不像热门股套牢那样揪心,但是解套周期时间比较长,可以通过换股缩短套牢周期。

    大多数“普通人”买“普通股”,既然是普通股,就更需要耐心和毅力。只要买的不是冷门股,我们就没有必要冒普通股换成热门股的风险。

    3.高位被套牢

    首先,变高位套牢为中位套牢。当大盘瀑布式直泻之后,很多股票回到其长期构筑的平台,由于市场平均成本及中期负乖离率,一般来说,迟早会有一波次级的行情出现。许多中小投资者往往在这个时候买一些,抱着买套的心理介入,这个时候不能说不会再跌,而是中期上扬空间大于短期下跌空间。如果股价出现反弹,我们可以将补仓筹码获利回吐,从而降低上档套牢筹码成本。再进行一次循环,则上档套牢筹码就会变成中档套牢筹码。更何况在涨跌停板制度下,迅速的、持续的无量下跌,这个时候不买点放着,将来必会出现无量上涨,而那时往往以涨停板的情况出现,想要补仓或者建仓就不能够如愿了。

    其次,既可参照“中位套牢以后怎么办”,也可以把剩余资金投入潜力股。后者一旦成功,前者即斩仓,这样一来,手中又拥有大量资金,可以从容选股。

    总而言之,这种补仓并不会立竿见影,但是中期的赢面已经定了。

    持续观望解套法

    在股市操作中,有很多投资者一旦套牢就不知道如何做,躺倒等待解放,并且自我安慰“这是输时间不输钱”,还将其视作“坚决不割肉”的原则坚持。甚至更有人抬出世界投资大师巴菲特致富的秘诀“坚定长期持有看好的股票”,来为被套后的等待行为辩解。

    如果把时间拉长到10年、20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那么巴菲特提倡的思路肯定是没错的,因为按照经济学中著名的凯恩斯理论:社会的财富总量总是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长的,这样一来,股指或股价也就会随着社会财富总量的增长而不断水涨船高。可是由于等待这么长的一个投资时间,对于绝大多数老百姓而言肯定是不现实的。

    我们只需要关注一下近几年美国证券市场和中国证券市场的表现,我们就不难发现,成熟市场一般都是牛长熊短,但在不成熟市场当中却常常都是熊长牛短。

    当然,我们也不可否认,在许多情况下,买进股票被套,以持股观望等待解放甚至等候获利的方法是很多交易者无可奈何的选择。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买股被套而被动持股观望都是有条件的。

    采取这种办法的前提是,整个市场趋于中长线强势市场中,而整个社会政治和经济前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依然是光明的,整个市场交易仍然活跃,甚至有很多投资者参加。一旦有了这些前提特征的关键,那么就是市场仍处于强势氛围中,只要市场被确认仍然处于强势,那么买股被套后持股观望则是投资者的首选手段。

    做空解套法

    可能有的人认为中国股市没有做空机制,不能做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被套的股就可以做空。

    当发现已经被深套而无法斩仓,又确认后市大盘或者是个股依旧有进一步深跌的空间时,可以采用被动性做空方式,我们先把套牢股卖出,等到更低的位置再买回,这样就能够达到有效降低成本的目的。

    做空策略就是在大盘持续下跌的过程中,把手中被套的股先卖出,等大盘下跌一段时间之后,再逢低买回的一种操作技巧。这种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被套的损失,为将来的解套打下坚实的基础。做空的最根本前提条件是:对市场整体趋势的研判。只有在大盘呈现出明显的下跌趋势的时候,才可以应用做空策略。

    做空的最佳应用时机:做空只适用于大盘处于下跌趋势通道时期,其他时期,如大盘处于横向整理阶段或牛市行情阶段都无法采用这种操作技巧。投资者要把握好股价运行的节奏,那么就要趁股价反弹的时候卖出,趁股价暴跌时买入。如果在弱市的下跌途中经常会出现短暂的反弹行情和跳水般的暴跌行情,那么投资者就必须要充分利用这种市场的非理性变动机会,最大限度地利用股价的宽幅震荡创造的差价机会来获取做空利润。

    盘中T+0解套法

    按照现有制度是无法做“T+0”的,但是对于被套的股票而言却是有这个先决条件,要充分加以运用。

    平时我们就应该对该股的方方面面多一些了解,一旦机会来临的时候就可以实施超短线操作,降低持股成本。

    做盘中“T+0”的方法是:买入与被套股同等数量的股票后,在当天就将原先的被套股卖出,通过不断赚取短线利润,达到降低持仓成本的目的。它类似于1995年以前的“T+0”交易制度。

    它的应用原则:一是要快,二是要不贪。同时盘中“T+0”操作对投资者的短线操盘技巧,是否有时间适时看盘,看盘基本功和对盘面中出现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等方面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不具备条件的投资者切忌轻易使用。

    盘中“T+0”的最佳应用时机:盘中“T+O”的应用时机与大盘运行状况没有关系,主要是选择出现盘中热点行情,并且盘中股价震荡幅度较大的时候开始使用。

    关注信号法

    市场在股价下跌之前总是会发出一些警示信号,可是由于忽略了这些市场的语言,投资者被套往往会让我们感到非常可惜。那么,在市场上经常会有哪些信号需要投资者密切关注呢?

    1.股价跌破60日均线,一般意味着一轮中级下跌行情的开始,此时应该阶段性出局。

    如果股价跌破号称生命线的120日半年线、250日年线时,那么通常意味着该股长期趋势已转弱,此时即使被套,也是要以退出观望为佳。

    2.大盘股、基金重仓股涨幅超过30%,宜见好就收。这是因为这些大盘股都为多家机构持有,波段操作成为了主基调,股价一旦出现较大涨幅,那么这些机构必然争相出逃,慢一点就会被套。

    3.证券媒体或监管部门发出“规范”“防范风险”“加强投资者教育”之类的讲话,一般就意味着市场调整即将开始。比如,某月召开的“券商峰会”,会议的主基调是“在规范中发展”,那么就说明最近一段时间证券市场的主要任务仍然是规范,而历史的经验是一谈规范股市便下跌。

    4.同板块有部分个股率先大跌,这也是该板块走弱的信号。特别是板块中有号召力的个股下跌,那么其他的个股迟早会有所反应。

    5.图形从上至下突现大黑棒并破重要平台,不管第二天有反弹没反弹,还是收出十字星,投资者都应该出掉手中的货。

    6.突然放量大涨,往往易形成短线高点。这样的大涨往往是短命行情,侥幸碰对了,投资者千万别以为会“天长地久”。

    7.重大利好往往是重大的套入机会。例如,2001年10月的“暂停国有股减持”、2002年的“6·24”行情,投资者谁相信“天上掉馅饼”,谁便必然被套得结结实实。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