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从何而来——愤怒情绪的来源
厌恶的情绪和表情,是由负面刺激所引起的,主要是为了逃避或者排斥负面刺激。也就是说,在厌恶的情绪和表情中,不论是强烈的厌恶或是轻微的厌恶,例如轻视,都不会对刺激源产生改变的欲望或是真正发生改变。
愤怒的表情是愤怒情绪的外在表现,它是由负面刺激引起的。虽然厌恶和愤怒都是由负面的刺激所引起的,但是却有很大的区别。愤怒的情绪代表着攻击性,并且会想要改变这个负面刺激。只不过这种改变往往伴随着破坏力。
愤怒是一种原始的情绪,出现的时间比较早。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愤怒的情绪出现得也比较早。据调查,一个出生三个月后的孩子就已经学会表达出自己的愤怒情绪了。
例如对于一个婴儿来说,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是具有新鲜感的,因此他会对这新奇的外界环境进行探索。但是,如果成年人束缚婴儿的活动,强制婴儿玩耍、睡觉、吃饭等,婴儿就会表现出愤怒的情绪和行为。只不过婴儿表达愤怒情绪的方式与成年人不太一样,通常都会采用哭闹和拳打脚踢的方式。
在动物世界中,食草类动物总是会受到食肉动物的威胁。在食草类动物受到食肉类动物的追捕时,食草类动物的第一反应就是惊讶。在短暂的惊讶中,食草类动物会对面前的这一突发情况做出迅速的判断。
紧接着,食草类动物就会远离面前的这一威胁,于是就开始奔跑。虽然在动物世界中,食草类动物总是处于任人鱼肉的弱势地位,但是食草类动物却具有一项无与伦比的能力,那就是奔跑的速度。
食草类动物的奔跑速度十分迅速,因此食草类动物往往能因此保住性命。食草类动物的奔跑速度除了因为其具有先天优势的奔跑基因外,最重要的还是心理因素的影响。因为对于食草类动物来说,它是为了活命而奔跑;但是食肉类动物却仅仅是为了一顿饭而奔跑。正是因为目的的天壤之别,才导致了奔跑速度的差异。
尽管食草类动物会玩命地奔跑,但是有时它们也会沦为食肉类动物的口中餐。这就涉及了另外一种情况,也就是当逃命无用的时候,食草类动物就会转向攻击。尽管这种攻击的举动属于一种无奈之举,但是依然带着愤怒的情绪。因此,这种来自生存受到威胁的愤怒攻击往往带有很大的破坏力。
例如,一匹马会在奔跑无用的情况下,用蹄子去踢一匹狼。不要小看马的这一踢,它带有很强的攻击性,有些狼的肚子就会被马的蹄子踢破。因此在捕猎马时,狼往往成群行动,因为只有团结起来胜算才会更大。
除了生存的威胁之外,在动物界中愤怒的攻击也经常发生在同种类的、势均力敌的动物身上,比如争夺地盘。每一种动物都十分注重自己的领地,因此在意识到自己的领地被侵犯时,它们就会愤怒地发起进攻。
当自己的领地遭到侵犯时,动物之所以会这么愤怒,是因为动物感受到了威胁。这种威胁之所以会引起动物的愤怒,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自己的地盘遭到其他动物的侵犯,那么就意味着自己地位的动摇,这样一来自己的尊严就会受到侮辱和践踏。尤其对于那些群居动物而言,在群居动物中间,肯定有一个领头者。
例如狼群,肯定有狼王。那么这个狼王在这群狼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狼王的至高无上就表现在地盘的占领上,如果有一匹狼胆敢进入狼王的地盘,那么势必是对狼王在狼群中地位和尊严的践踏,肯定会引起狼王的愤怒反击。
第二,领地被侵犯的结果只有两个,要么是原来主人胜利,要么是入侵者胜利。如果是入侵者胜利,那么原来的主人会失去一切,包括自己的配偶、后代以及美好的生活,甚至还会因此失去性命。这种威胁是致命的,因为对于一个物种而言,它有两个本能:一是生存,二是繁衍后代。因此,在遇到这样巨大的威胁时,动物们一定会拼尽全力地去攻击,并伴随着愤怒的情绪。既然出现了愤怒的情绪,就会有愤怒的肢体动作和表情,紧接着就是使用武力。
在一家动物园中,发生了一起惨案,一只刚刚出生后不久的小猴子被一只公猴给摔死了。母猴因此陷入了悲痛之中,并且一直抱着小猴子的尸体,尽管尸体已经腐烂了,但是母猴仍然不肯放手。
这起悲剧的产生就是愤怒的结果。原来在这家动物园中,一只公猴有着自己的领地,而且在这片领地上,公猴有着自己的配偶——两只母猴。但是公猴的生活并不幸福,因为公猴没有自己的后代。
其实不仅公猴很着急,就连动物园中的工作人员也很着急。经过对动物园中的猴子们进行体检,工作人员发现,原来是这只公猴没有生育能力。于是,工作人员就引进了另一只有生育能力的公猴,希望动物园中的母猴可以成功受孕,并为动物园中的猴子添丁。
很快,动物园中的两只母猴都成功怀孕了。但是,工作人员并没有注意那两只公猴之间的斗争。对于原来的那只公猴而言,新来的这只公猴实际上就是一个入侵者,不仅抢走了自己的地盘,而且还霸占了自己的两个老婆。所以,原来的那只公猴很愤怒,因此两只公猴之间发生了争斗。
争斗的结果是,原来的那只公猴失败了。可是,愤怒的公猴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地位,不久之后,公猴就采取了报复行为。在一只母猴生下小猴子后不久,那只公猴就把小猴子给摔死了,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得知这一消息后很震惊,为了保护另一只母猴以及它腹中还未出世的小猴子,马上将原来的公猴进行了隔离。
从这个真实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愤怒情绪所带来的巨大破坏力。愤怒的情绪来得很猛烈,很难被控制。一个人在愤怒的状态下,经常会丧失理智。这是因为当事人需要用愤怒攻击的手段来改变当前这种负面的刺激。
在美国曾发生过一桩奇案。有一个年轻人,失去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于是就写了一封遗书,然后从十层楼跳了下来。
如这个年轻人所愿,他死了,但是并不是死于跳楼,也就是说他并不是摔死的。因为在他从十楼摔到地面的过程中,被一颗子弹击中了脑部并死亡。也就是说,在这个年轻人被摔得血肉模糊之前,就已经中弹身亡了。
于是,警方就展开了调查,希望能寻找到那个开枪的人。经过警方的一番调查,终于得知了开枪的住户。随后警方就到那位住户家中,调查他开枪的原因与目的。虽然那名死去的年轻人本来就是要自杀的,但是这个开枪的人也要因此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经过警方的一番审问与调查发现,原来这是因为一个习惯造成的。这家住户是一对老夫妻,二人经常争吵,而丈夫总是在争吵的过程中被妻子轻而易举地激怒,被激怒的丈夫很容易丧失理智。这位丈夫在暴怒的情况下,会拿起一支手枪并开枪威胁自己的妻子。但是没想到打偏了,正好击中了跳楼年轻人的头部。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这个丈夫就应该承担故意杀人的罪名以及法律责任。因为即使他没杀死自己的妻子,但是他开枪杀人的动机却是故意的。因此,他必须被警方逮捕。
但是案件就在这里出现了转机。因为这个丈夫告诉警方说,自己在与妻子吵架的时候总是会用手枪去威胁自己的妻子,并且还会开枪。丈夫知道自己在盛怒之下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毛病,所以他从来都不会往这把手枪中放子弹。那天,当他和妻子发生争吵时,像以前一样拿起了手枪并开枪,但是当他发现手枪中有子弹时,也吓了一大跳。于是,他马上把手枪给扔掉了,幸好自己的妻子并没有因此而受伤。
本来是一起挺简单的自杀案件,但却变得越来越复杂了。于是,警方很快就开始调查究竟是谁往这把通常不装子弹的枪支中放进了子弹?
警方经过一番调查后发现,原来是这对老夫妻的儿子所为。这对老夫妻的儿子已经成年了,但是却游手好闲,没有一份正式的工作,而且经常伸手向家里要钱。终于有一天,母亲受不了了,于是就拒绝给儿子钱。这位女士因此遭到了儿子的记恨。为了报复自己的母亲,这个年轻人就往那把手枪中放进了一颗子弹。因为这个年轻人知道自己的父母在发生争吵时,父亲总是会向母亲开枪。
这样一来,这名年轻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尽管他的这一行为并没有造成母亲的死亡,但间接造成了另一个人的死亡。他具有故意杀人的动机,而且有人因他的行为丧命。于是,警方决定逮捕这名年轻人。
不过,最终的调查结果让警方以及其他所有人都瞠目结舌,因为这对老夫妻的儿子就是那名自杀的年轻人。也就是说,这名年轻人是自食恶果,他为母亲准备的子弹,最终进入了自己的脑袋中。
这起案件十分巧合,其真实性也有待考证。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中得知,人与人在争吵的情况下,很容易被对方所激怒。而且,这种愤怒极难被控制,所造成的结果往往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就像这起案件中的那对老夫妻一样。
总的来说,不论是动物还人类,愤怒情绪的主要来源是因为感觉到了威胁,因此采用愤怒的形式来奋起反抗。动物的愤怒威胁主要来源于生存和繁衍后代。例如狼追捕羊,就涉及生存问题,羊在最终无法逃脱狼的追捕的,就会愤怒地反抗。一个雄性动物在追求配偶时,也很容易愤怒,因为这涉及繁衍后代的问题。
人类的愤怒来源与生存和繁衍后代也是密切相关的。但是除此之外,还受到了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人类愤怒的来源更为广泛。
人类愤怒产生的刺激源头,不仅仅是单纯形式上的威胁,更带有一些抽象的意义。例如口头的警告或是晃动手中的武器加以威胁、恐吓等等。
在发生刺激性事件时,当事人会对该事件是否能对自己构成威胁快速地做出评估。如果认为自己可以通过努力使眼前的负面刺激性事件消失,那么就可能出现愤怒的情绪和行为;如果认为自己根本不可能战胜威胁,那么就会出现恐惧的情绪和反应。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负面刺激性事件必须是自己所关心的,不然根本不可能引起当事人的愤怒情绪。
在小说《红楼梦》中,林黛玉是一个十分敏感的人。有一次,史湘云来到了贾府,所有姑娘们都聚集在一起观看戏曲。
在观看的过程中,史湘云开了一个小玩笑。史湘云说,唱戏的一个戏子长得很像林姐姐。大家听到这句话后,都仔细地看了看那名戏子并和林黛玉并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这两个人长得还真像。于是,大家就纷纷夸赞史湘云的观察力,并且笑起来。
但是,在林黛玉听到这句话后,根本无法接受这种玩笑。不过林黛玉碍于自己的身份,并没有当场发泄自己的愤怒。但是从她的面部表情中,还是可以看出愤怒的情绪,虽然她已经极力隐忍。
后来,在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林黛玉已经不需要再隐藏自己的愤怒了。于是,她就向身边的贾宝玉发泄自己的愤怒。
在这起事件中,林黛玉之所以会愤怒,就是因为史湘云所开的玩笑是以她为中心的。其他人之所以可以开心地欢笑,是因为这件事情和他们根本没有关系。
露出牙齿——饱满的愤怒
愤怒的情绪是对具有威胁性的事件做出的反应,主要是为了调动起自身所有的能力来攻击或伤害甚至消灭这个威胁性事件。愤怒的情绪会直接导致攻击性的行为,例如口头的谩骂或是肢体上的攻击等。实际上,这些行为和远古时代的攻击行为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通常情况下,愤怒的情绪所维持的时间较为短暂,尤其是强烈的愤怒情绪。因为愤怒的情绪会导致攻击性行为的产生,而这些会在短时间内耗费当事人非常多的能量。一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因此真正的愤怒情绪很难坚持非常长的时间。
一个人处于极度愤怒情绪状态的时候,会出现饱满的愤怒表情。具体表现为:双眉下压、皱紧;上眼睑提升,而且提升的幅度会很剧烈;下眼睑会绷紧。这个时候的眼睛状态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怒视”。同时嘴巴会用力张大,并且还会露出自己的牙齿。
这种亮出自己牙齿的行为其实遗传自远古时代。在远古时代,原始人表达愤怒情绪的很多方式都和动物们没有太大的区别。而牙齿不仅是动物进食时咀嚼食物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十分有力的武器,尤其是对于食肉动物而言,它的牙齿就是它生存下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狼来说,它可以失去一切,但是唯独不能失去自己的牙齿。因为没有了锋利牙齿的狼不仅很难生存下去,而且也很难维持一匹狼的尊严。
除此之外,人们的鼻翼还会扩张。因为鼻孔的扩张有利于保持呼吸的畅通,以此为自身吸取更多的能量。前面已经提到过了,愤怒是需要消耗很多能量的。
2005年5月2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针对莫斯科局部停电事故做出批评,并且把停电事故的矛头直接指向了统一电力系统公司的管理人员。普京指出,之所以会出现停电的事故,是因为设备老化以及统一电力系统公司的管理层对日常事务的不重视态度所引起的。
面对停电事故,普京的情绪是很愤怒的,因为他出现了十分饱满的愤怒表情:眉毛下压,双目怒视,而且还亮出了自己的牙齿,更确切地说,他做出了咬牙切齿的动作。这表明普京正处于盛怒的状态。
面对普京的批评,统一电力系统公司的总裁阿纳托利·丘拜斯并没有辩解,而是道歉称本公司会对莫斯科停电事故负起所有的责任。就算丘拜斯并不是一个懂得察言观色的人,也可以观察到普京的愤怒表情,因为普京的愤怒实在太明显了,完全是毫无掩饰的饱满愤怒表情。
需要说明的是,人在极度愤怒时会张开嘴巴并且亮出自己的牙齿。但是,有时候人也会做出咬牙切齿的动作。咬牙切齿的动作常常带着一种恨意,表达出了当事人的愤怒。因此,在我们观察一个人的愤怒表情时,如果对方已经做出了咬牙切齿的动作,那么就说明他不仅很愤怒,而且已经到了痛恨的地步。
美国第43任总统小布什在位期间,恐怖分子曾经袭击了世贸大厦,这起事件被称为“9·11恐怖袭击事件”,给美国造成了很大的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因此,美国总统小布什彻查此事,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打击恐怖分子的活动。
其中,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就成为了小布什的怀疑对象。除此之外,小布什与萨达姆还有着私仇。在小布什成为美国总统之前,萨达姆曾经组织过一起暗杀小布什父亲老布什的阴谋。尽管幸运的老布什躲过了此劫,但是小布什却记恨起了萨达姆。
因此,小布什和萨达姆之间可以说是国仇家恨。在提到萨达姆时,小布什总是做出咬牙切齿的动作,以此来表达自己对萨达姆的愤怒。后来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并把萨达姆送上绞刑台都是有力的证明。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双眉的下压和皱紧是愤怒表情中的重要特征,也是识别一个人愤怒表情的显着性标志。进化论的提出者达尔文指出,眉毛的下压说明这个人遇到了较为麻烦的事情。
达尔文认为,在远古时代,人们遇到困难时,就会产生逃离的心理,因此会出现视觉阻断的行为。而下压的眉毛可以帮助人们减少看到外界事件的光线。渐渐地,这种下压的眉毛就成为了一种在遇到困难时习惯性的动作。
一个人遇到威胁,也就意味着遇到了困难,因此会习惯性地出现双眉下压的表情。但是,双眉下压只是说明这个人遇到了困难,而且具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并不能说明这个人就是愤怒的。
因此,在判断一个人的愤怒表情时,需要注意观察对方表情上出现的所有细节。总的来说,饱满的愤怒表情并不是愤怒微表情,很容易被觉察到。饱满的愤怒表情除了说明这个人正处于盛怒的状态之外,还有一种可能,也就说这个人所处的环境是允许他毫无顾忌地发怒的。
闭紧嘴巴——愤怒微表情
林冲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绰号“豹子头”。林冲在落草为寇之前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十分了得。尤其是林冲的枪法,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此外,林冲还有一个好老婆。林冲的老婆张氏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性格也十分温柔。本来林冲的生活是十分美满的,但是却被一次意外给破坏了。
林冲的娘子张氏有到东岳庙上香的习惯,有一次,张氏像往常一样去东岳庙上香时,却意外地被一个登徒子调戏。幸好随行的侍女锦儿及时告知林冲,此事才就此作罢。但这个登徒子的来头可不小,他是太尉高俅的义子高衙内。
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因此高衙内就惦记上了林冲的妻子张氏。高衙内勾结高俅的心腹虞候和林冲的好友陆谦设计了一条计策。有一天,陆谦和虞候把林冲骗出来喝酒,然后再骗林冲的妻子去找自己喝醉的丈夫,也就是说直接把张氏骗到了高衙内那里。
这一次,林冲又及时赶到,救下了自己的妻子。因此,高衙内就记恨上了林冲,并央求自己的义父高俅除掉林冲。于是,高俅就设计陷害林冲。
高俅先把自己的宝刀卖给了林冲。几天之后,又以看刀为由请林冲入府。由于林冲不认识路,被人带进了军机重地白虎堂。于是,高俅就趁机诬告林冲带刀进入白虎堂是想要刺杀自己。因此,林冲就成为了阶下囚,并被发配到沧州。
高俅本来就想把林冲置于死地,但是由于开封府尹和林冲的关系不错,所以在开封府尹的周旋之下,林冲免去了死刑,被发配到沧州。由于没有弄死林冲,高俅很不甘心,于是就收买押送林冲的两位公差——董超和薛霸二人,让他们找一个偏僻的地方把林冲了结了。
这俩人既然已经接到了高俅的命令,在发配的路上没少为难林冲。后来到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野猪林,这两个人就把林冲绑在树上,准备将其杀害。幸好这时林冲的结义兄弟鲁智深及时赶到,救下了林冲。这样一来,高俅杀害林冲的阴谋再一次以失败告终。
虽然林冲好几次险些丧命都是高俅故意设计的,但是林冲本人还不知道。在林冲被发配到沧州的时候,凭借柴进的书信,被分配看守天王堂。经历了一番周折之后,林冲又被分配去看守草料场。
林冲在接手草料场的工作后,由于天气寒冷,就去打酒喝。等林冲打酒回来后,大雪已经压塌了他的住处。于是,林冲不得不拿着自己的铺盖卷去山神庙过夜。正是因为这场大雪,救了林冲一命。
高俅再次派陆谦、富安(高俅心腹)等人去杀害林冲。陆谦、富安等人想到了火烧草料场的方法,这样不仅能把林冲活活烧死在草料场,而且就很容易被人认为:林冲是因为玩忽职守,所以才引起了草料场的失火,并因此丧命。
陆谦、富安等人放火完毕后,就一起到山神庙观看草料场的大火。陆谦、富安等人并没有进入山神庙内,而是在山神庙外谈话。他们所谈论的内容不外乎是怎么陷害林冲。在山神庙内睡觉的林冲正好惊醒了,这样一来,陆谦、富安等人所谈论的内容都被林冲听得一清二楚。
林冲在得知真相后,十分愤怒。于是,他一脚踢开了山神庙的大门,恼怒之下用枪戳死了陆谦、富安等人。
我们可以看出,林冲双眉紧皱,眼神中充满了愤怒。但是,林冲的嘴巴并没有张开,也就是说林冲的愤怒表情并不是饱满的愤怒表情。
按理说,林冲的愤怒情绪应该是十分强烈的,因为他现在之所以会这么惨,完全是因为这些小人所为。但是林冲并没有张开嘴巴,也没有出现怒吼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这应该是林冲个人性格的原因。
在《水浒传》中,林冲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好。也就是说,林冲不是一个会随意发火的人,他会抑制住自己的怒火。所以,在高衙内一再地调戏自己妻子的情况下,林冲也没有冲动,把高衙内怎么样。如果是换做李逵或是鲁智深那样不会控制自己怒火的人,他们不仅会出现饱满的愤怒表情,而且早在高衙内第一次调戏自己妻子的时候,就已经把高衙内送上黄泉路了!
在周围环境允许的情况下,人们巨怒时,往往会像动物一样对刺激物发出怒吼,并且还会伴有肢体上的攻击动作。这是因为愤怒的情绪会激起一个人体内巨大的能量,并且这巨大的能量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发泄出来,因此张开嘴巴怒吼就成为了一个习惯性的发泄方式。因为只有这样,我们身体内的能量才能恢复平衡的状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就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人们是不能随意发泄自己的愤怒的。因为如果这种负面的愤怒情绪充分发泄出来,可能会造成危险和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很少出现饱满的愤怒情绪。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学会了压抑自己的怒火,控制住自己的愤怒情绪。
这种控制自己愤怒情绪的做法,表现在面部表情上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嘴巴。我们在愤怒的时候不会随意张开嘴巴怒吼,而是闭紧嘴巴。
虽然闭紧嘴巴是压抑怒火的反应,但是有时所产生的效果往往是出乎意料的。因为闭紧的嘴巴看起来就好像憋了一口气似的。这个样子给人的感觉是这个人随时会发火,就好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引爆的可能。因此,闭紧嘴巴的动作往往会更有影响力和威慑力。有时候,闭紧嘴巴可能产生比怒吼更强的效果,更容易让人恐惧。
路见不平一声吼——愤怒的吼叫
在愤怒的饱满表情中,嘴巴的变化十分明显。最可怕的愤怒表情是张开嘴巴呐喊或是吼叫。这是情绪失控的典型的表现。如果一个人在愤怒的时候,出现这种张开嘴巴怒吼的动作,就说明他现在的愤怒情绪很强烈,而且不受理智的控制。
之前提到的咬牙切齿也属于饱满愤怒表情中嘴巴的动作,同样也表达了当事人的极度愤怒情绪。但是与张开嘴巴怒吼不同的是,这种咬牙切齿的动作带有理智的控制。而当一个人出现了张开嘴巴怒吼的动作,就说明他一定会发泄出自己的怒火,不会隐藏和控制。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是一个忠义的形象,一生都对自己的结拜大哥忠心耿耿。刘备早期的势力十分薄弱,曾经在和曹操的交战败走而关羽就变成了曹操的俘虏。
曹操曾经在讨伐董卓时,见识过关羽的武艺,因此十分欣赏关羽,在生擒关羽后,曹操不仅厚待关羽,还命关羽为先锋。
但是关羽十分挂念刘备,在得到刘备的消息后就决定去投奔刘备。曹操在得知关羽没有辞行就离开的消息后,由于惺惺相惜的原因,并没有为难关羽。但是,曹操的手下却不肯放过关羽。所以,就出现了“千里走单骑”和“过五关斩六将”的英雄事迹。
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由于各个关卡的把守官员不放行,因此关羽斩杀了六员大将。在关羽来到荥阳时,荥阳的太守王植与之前被关羽杀死的洛阳太守韩福是亲家。因此,王植在得知关羽要从自己这里经过时就起了杀心,并计划好了杀死关羽的策略。
起初,王植对关羽笑脸相迎,并请关羽到城中休息。关羽看到王植很热情,没多想就同意了。在关羽酒足饭饱之后,王植就召来自己的手下,密谋杀害关羽。根据王植的交代,那些手下只需要在深更半夜的时候放火烧关羽的住处就可以了。这样一来,关羽肯定会被烧死。
当时,王植的手下有一个叫胡班的人,他的父亲和关羽是好友。于是,胡班就去向关羽说明了王植想要加害的事实。胡班建议关羽赶紧走,然后自己去放火,这样一来就能掩人耳目。
可是胡班还是暴露了,因此王植率领军队很快追赶上了关羽,这样一场恶战就必不可少了。在和王植开战之前,关羽说道,如果王植能放过胡班,并且让胡班与自己一起离开,那么他就会饶王植一命。
王植对自己的实力很自信,因此便把胡班的人头扔给了关羽。关羽在看清是胡班的人头后,十分愤怒。于是就怒吼一声,并手起刀落,砍下了王植的人头。
对关羽来说,王植欺骗自己,并且意图杀害自己已经让他很愤怒。而胡班不仅是自己友人之子,而且还冒着生命危险救了自己,结果王植这厮居然把胡班杀死了。所以,关羽的愤怒情绪会达到顶端,无法用理智控制了,因此才会出现张开嘴巴怒吼的动作。
关羽的这一怒吼动作已经说明了王植必死无疑的下场。因为愤怒情绪所带来的破坏能量往往是巨大的,再加上关羽又是一个武艺超群的人,王植自然不可能是关羽的对手。而且,关羽这时已经被愤怒给冲昏头脑了,他自然不会手下留情,一定会杀死对方以发泄自己的怒火。
相比之下,张飞就是一个十分容易愤怒的人。但是,张飞其实也会控制住自己的愤怒,只是分对象而已。在张飞得知关羽在曹操手下效力后,十分愤怒。因为在张飞心中,他十分在意自己与刘备、关羽之间的兄弟之情,但是关羽却背叛了他们。面对这种背叛,张飞自然非常愤怒。
张飞在得知关羽到了自己的地盘时,就拿着一根长矛骑上马冲了出去。当时关羽正在城外等待张飞,可张飞却怒气冲冲和自己打起来了。且不说张飞的武艺到底怎样,从张飞当时的面部表情中我们可以得知,张飞并没有肆无忌惮地发泄自己的怒火,而是理智地控制了一些。
因此我们可以得知,张飞并不是真心实意要和关羽打的,而且也不会玩命地打。这说明,尽管张飞听到了许多有关关羽背信弃义的传言,但实际上张飞还是相信关羽的,并且很珍惜他们之间的兄弟情谊。
张开嘴巴愤怒地吼叫,通常是动物和人在攻击对手时经常采用的方式。不过在观察一个人盛怒的表情时,不应该仅仅注意对方嘴巴的动作。张开嘴巴的动作除了怒吼时会出现,在十分惊讶的情况下,也会出现。
咬牙切齿的动作通常在两种情况下会出现,一种是愤怒,另一种是疼痛。遇到威胁,其实也就意味着将要发生搏斗。在搏斗的过程中,人的情绪自然是愤怒的,因此会出现咬牙切齿的动作,具有攻击性。
但是人在受伤时,会出现疼痛的感觉,为了忍受这种疼痛的感觉,人们会咬紧牙关。其实,这种咬紧牙关忍受疼痛感是一种遗传性动作。
在动物或者原始人类感觉自己被威胁时,会出现愤怒的情绪,并且会出现攻击性的行为。在双方进行搏斗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受伤的情况,但是流血受伤并不意味着战斗的结束。毕竟那个时候人类还没有进入文明社会,不会有什么相关的法律制度,在搏斗的时候还要讲究点到为止。
既然如此,那么即使自己受到了伤害,也得咬紧牙关忍受疼痛继续搏斗下去。除非自己已经胜出,或是自己被对方打败了。
因此,我们观察愤怒的表情时,需要综合起来观察,不可只注意对方的局部表情和动作,因为这样会很容易出现判断的失误。
人在愤怒、咬牙切齿时,其双眉会紧皱而且下压,并且眼睛会瞪得老大,眼神中充满了愤怒。但是人在忍受疼痛时,除了会咬紧牙关和双眉紧皱下压之外,还会出现眼睑闭合的动作,有时甚至会紧闭双眼。
长坂坡前一声吼——愤怒的威力
愤怒的情绪属于消极情绪中的一种,但是愤怒的情绪并不一定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有时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有些人甚至会伪装出愤怒的表情。因为愤怒的表情可以维护自己的地位,也可以让自己看起来更有威仪,从而震慑敌人或是吓退敌人。
在《三国演义》中,张飞是一个易怒之人。虽然张飞最后也自食恶果,但是张飞确实用自己的愤怒吓退了敌军,也就是有名的张飞怒吼长坂坡。
刘备和曹操之间曾经发生过一场战争。这次的战争以刘备的惨败而告终。当时,张飞在长坂坡的长坂桥上拦截住了追赶的曹军。
当时的张飞真的是处于势单力薄的状态,但是张飞就是依靠着自己的力量吓退了前进的曹军,并为刘备大部队的撤退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当张飞面对前来的曹军时,非但没有畏惧之色,而且眼睛瞪得很大,双眉紧皱。张飞还主动叫板:“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张飞的这句话不是说的,而是用吼的。张飞的勇猛本来就声名远播,再加上他那怒吼时的愤怒表情。对面的曹军有许多人生出畏惧之心,不敢向前。
张飞的这一怒吼,甚至还吓死了曹军中的一员将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曹操就下令撤退。因此张飞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凭借一己之力逼退曹军。
试想如果张飞是胆小如鼠之人,面对前来的曹军只会恐惧,并做出恐惧的表情。那么,曹军会毫无顾忌地前进,并因此一举歼灭刘备的所有残余势力。这样的结局对张飞来说无疑是最糟糕的。
愤怒的表情中有紧皱的眉毛,张开嘴巴或是紧闭嘴巴,并且上眼睑提升,眼神中包含着怒火。但是在伪装的愤怒表情中,会有紧皱的眉毛和闭紧的嘴巴,因为这两个部位很容易伪装。
但是眼睛却很难伪装。伪装的愤怒表情中其眼睑没有明显变化。所以在观察一个人的愤怒表情是否伪装时,只需要注意对方的眼睛就可以了。如果眼睑处于平常状态,只有紧皱的眉毛和闭紧的嘴巴,那么就说明他并没有愤怒。
贾探春,贾府三小姐,人送外号“玫瑰花”,虽然又红又香让人喜爱,但是却很扎手。贾探春是庶出的身份,因此贾探春也会适时地用愤怒来维持自己的尊严和地位。
在抄捡大观园中,王熙凤带领着一帮人前来贾探春的住处检查,这本来并不是什么特别的,因为所有的人都被王熙凤一帮人检查。但是,王熙凤等人却在这里碰到了一个硬钉子。
贾探春面对前来抄捡的人说:“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等其他人搜阅完毕后,贾探春就问了王熙凤一句:“东西都翻明白了?”王熙凤还没有答话,旁边王善宝家的就前来掀起贾探春的裙子,并且还说:“都搜明白了。”
王善宝家的这一举动实际上是以上犯下,虽然贾探春是庶出,但是贾探春好歹也是主子,而身为仆人的王善宝家的却敢这样做,无疑是倚老卖老,挑衅贾探春。
面对王善宝家的挑衅行为,贾探春并没有把自己的愤怒隐忍下来,而是及时地发泄出来。王善宝家的话音还没落,一记响亮的耳光声就出现了。没错,贾探春直接给了王善宝家的一耳光,并且愤怒地指责王善宝家的。从这张图片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贾探春愤怒的表情,而且她的手还出现了明显的“指责指”。
指责指,就是把自己的食指单独向前水平伸出,其他四肢紧握成拳的动作。当我们想要对某个人发出警告或是表示不满和愤怒时,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出现指责指,把自己的食指伸向指责的对象。
贾探春不论是愤怒的面部表情还是手部上的动作都已经充分表达了她的愤怒,同时也向那些不尊重她的人表明了态度:“我不是好惹的。”因为这一发怒表情,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和地位。
所以,愤怒的表情在一些适当的场合还是可以出现的,因为一个发怒的人不仅会让人产生畏惧感,而且也可以维护当事人的尊严。
暴风雨过后——平静的下半脸
一个人处于愤怒中时,其上眼睑会上提,双眉下压或紧皱。也就是说,眉毛和眼睛并无明显变化。但是,愤怒中的人的嘴巴却会出现多种多样的变化,之前已经提到过张大嘴巴怒吼、咬牙切齿、闭紧嘴巴的嘴部动作。接下来要介绍平静的嘴部动作。
有时,当人处于愤怒状态时,其嘴巴不会出现任何变化,如果你仅仅把注意力放在观察对方的嘴巴上,你是不可能获得任何愤怒信息的。因为有的人即使受到了愤怒情绪的干扰,他的下半脸也能保持平静的表情。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注意他的眉毛和眼睛,仅仅是注意眼睛以下的部位,你一定会误认为他正处于平静的状态。
通常情况下,这种平静的下半脸出现在一个人怒吼之后。当一个人处于极度愤怒的状态下,他会出现饱满的愤怒表情,也就是说他会张开嘴巴怒吼。在怒吼过后,嘴部紧张的肌肉就会变得松弛起来。但是,由于引起他愤怒情绪的刺激性事件还在,所以他的怒火并没有平息。所以,他就会出现上半脸——眉毛紧皱、下压和上眼睑向上提升的愤怒表情,但是他的下半脸却是平静的,因为他的嘴巴看起来很放松。
除了这种情况之外,平静的下半脸经常会出现在一些社会阅历很丰富并且能理性控制自己愤怒情绪的人身上。
法国着名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之一《基督山伯爵》中的主人公基督山伯爵在见到自己的仇人时,其愤怒的表情就显得十分平静。
1815年,“法老号”远洋货船的老船长勒克莱尔在一次航海远行中没有支撑到靠岸,就病死途中。老船长勒克莱尔十分信任自己的一名手下埃德蒙·唐泰斯,于是在临终之前交代埃德蒙,一定要把船开到一座小岛上,并上岸去寻找拿破仑。埃德蒙见到拿破仑之后,拿破仑交给他一封密信,并交代一定要交给拿破仑在巴黎的一个亲信。
很快,埃德蒙就回国了。回国后的埃德蒙可谓是春风得意,因为他要和自己的女友梅尔塞苔丝结婚。而且在埃德蒙回国后,他又得到了一个好消息——他将成为“法老号”远洋货船的新船长。但是埃德蒙没有想到的是,一场阴谋正在改变着他的命运。
“法老号”远洋货船的押运员唐格拉尔一心想要当船长,这样一来埃德蒙就成为他的敌人。埃德蒙的未婚妻梅尔塞苔丝的表哥费尔南十分喜欢自己的表妹,但是梅尔塞苔丝只喜欢埃德蒙,于是埃德蒙就成为了费尔南的情敌。
有一天,唐格拉尔与费尔南聚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即把敌人埃德蒙送进监狱。这样一来,唐格拉尔就能成为船长,而费尔南就可以得到梅尔塞苔丝。由于埃德蒙曾和已经下台的拿破仑见过面,于是唐格拉尔和费尔南就联合在一起写了一封告密信,把埃德蒙告上法庭,最终埃德蒙以政治犯的名义被关押起来,这一关就是14年。埃德蒙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
既然埃德蒙成为了阶下囚,那么他船长的职位就泡汤了。而且,埃德蒙的未婚妻梅尔塞苔丝也因此嫁给了费尔南。埃德蒙的父亲因为儿子被冤枉入狱,不久之后也抑郁而终了。
被关进监狱的埃德蒙对自己的人生充满绝望,但是他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关在监狱,只是觉得自己的运气太差。埃德蒙也曾经想过自杀,但是一想到自己的父亲和未婚妻,就决定要坚强地活下去。
有一天,埃德蒙听到隔壁有挖掘的声音。原来是隔壁牢房的法利亚神甫在挖地道。由于神甫的计算失误,所以把地道的出口挖到了埃德蒙的牢房中。于是,这一老一少就这样相识了。后来,埃德蒙就向老神甫讲了自己入狱的经历,通过老神甫的分析,埃德蒙终于知道了自己入狱的真正原因,并且还确认了自己的敌人就是唐格拉尔与费尔南。
埃德蒙在刚刚得知真相的时候,十分惊讶,在短暂的惊讶过后是非常强烈的愤怒,并且还出现了十分饱满的愤怒表情。他向老神甫嚷嚷,自己一定会让这两个卑鄙小人得到应有的教训。
愤怒过后的埃德蒙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目前的状况。为了能走出监狱,并成功复仇,埃德蒙决定向老神甫学习。在老神甫的教导之下,埃德蒙不仅学会了几种语言,还学会了如何挖地道逃生。
由于老神甫的年龄太大了,几年之后就过世了。在老神甫过世之前,告诉了埃德蒙一个天大的秘密,一座名叫基督山的小岛上埋藏着大量的财富。如果埃德蒙能够成功越狱的话,那么这笔财富就是埃德蒙的了。
虽然老神甫的死让埃德蒙很伤心,但是埃德蒙看到了希望,因为他可以利用老神甫的死而成功越狱。老神甫之前所挖的地道是连接埃德蒙牢房和老神甫所在牢房的重要通道。于是,埃德蒙就是通过这个通道,把老神甫的尸体运送到了自己的牢房,然后自己留在了老神甫的牢房,并钻进了为老神甫准备的装尸体的袋子内。
不久之后,狱卒就把这个装有埃德蒙的袋子抬走了,并扔到了大海中,这是监狱中的规矩,只要有犯人过世,那么他的尸体就被装进袋子中并投入大海。被扔进大海的埃德蒙用事先准备好的小刀划破了袋子,并逃了出来。埃德蒙在海中游泳的时候,遇到了一艘船,这艘船救下了埃德蒙。
成功越狱的埃德蒙找到了基督山,并拿走了所有的财富,成为了法国的贵族基督山伯爵。这时,基督山伯爵就开始了自己的复仇计划。
由于埃德蒙被关进了监狱许多年,所以他的样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基督山伯爵的敌人唐格拉尔和费尔南已经认不出他了。
这样一来,埃德蒙就可以渐渐地接近他们并展开自己的复仇计划。尽管这么多年过去了,在埃德蒙出狱后第一次见到自己的敌人时,依然会被愤怒的情绪所干扰。只不过历经沧桑的埃德蒙已经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怒火。所以,很少有人能从他的脸上发现愤怒的表情。因为他在和自己的敌人进行交流的时候,仅仅是皱着眉头和上眼睑提升而已,下半脸完全是平静的状态,看起来就好像是在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
因此我们在观察一个人愤怒的表情时,应该把观察的重点放在眉毛和眼睛上。人在愤怒的时候,会出现眉毛用力下压,上眼睑大幅度提升的动作。
眉毛和上眼睑的距离——愤怒的程度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眉毛和上眼睑之间的距离来判断对方愤怒情绪的程度。一个人愤怒的情绪越强烈,眉毛和上眼睑之间的距离就会越短。也就是说,眉毛和上眼睑之间距离长短的变化与愤怒情绪的强烈程度呈反比。
如果一个人愤怒的情绪并不强烈,那么他就不会用力皱眉,这样一来眉眼周围肌肉的运动也就不会那么强烈,因此眉毛和上眼睑之间的距离也会变得宽松起来。相反,如果一个人愤怒的情绪十分强烈,那么他就会用力地皱眉,并引起眉眼周围肌肉剧烈的运动,因此眉毛和上眼睑之间的距离会缩短,而且眉毛和上眼睑之间的那块区域的皮肤也会出现许多褶皱。
武松是小说《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之一,也是一个典型的被逼上梁山的人。武松是清河县人,从小父母双亡,只有一个哥哥武大郎,武松从小由哥哥武大郎抚养长大,因此与武大郎的关系十分密切。早先,武松在家乡杀了一个人,为了躲避官司,就到沧州柴进府中躲避风头。这一躲就是一年多。
后来,武松得知被自己打死的那个人实际上没有死,只是昏过去了而已,于是武松就向柴进辞行,返回家中看望哥哥。在回家的路上,武松路过了一家酒店,也就是有名的“三碗不过冈”酒店。武松不信这个邪,于是就连喝了十八碗。
喝醉后的武松坚持要在当晚过景阳冈,并在这里遇到了老虎,于是武松就趁着酒劲赤手空拳地打死了一只猛虎。武松打虎的英雄事迹得到了阳谷县县令的赏识,因此得到了一个职位——都头。武松的哥哥娶了貌美的潘金莲为妻,为了避免浪荡子弟的骚扰,就从清河县搬到了阳谷县。在一次偶然之中,武松与自己的哥哥相遇了。
潘金莲看到高大英俊的武松,就开始勾引武松,但是遭到了拒绝。不久之后,身为都头的武松到外地出差。在此期间,潘金莲与当地的富家子弟西门庆勾结在一起,将武大郎杀害。
当武松回来发现自己的哥哥死了,并得知哥哥是被潘金莲和西门庆杀害后,武松就把这两人杀了为哥哥报仇。后来武松主动投案自首,阳谷县县令本来就很欣赏武松,不忍判武松死刑,于是改为刺配孟州。
在去往孟州的途中,武松结识了孙二娘与张青,并与其成为好友。在武松离开的时候,孙二娘与张青交代,等武松到达孟州之后,可以去找一个名叫施恩的人,因为施恩也是孙二娘与张青的好友。
武松到达孟州后,找到了施恩,并得到了施恩的许多照顾。武松为了报恩,于是就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了被蒋门神抢走的“快活林”酒店。
蒋门神不甘心,于是就找姐夫为自己报仇。蒋门神的姐夫是孟州的都监。于是,张都监就想了一个办法,准备把武松置于死地。武松被发配到孟州以后,就一直帮助施恩看“快活林”酒店。在武松得知张都监有请之后,也没多想,就前往张都监的府上。
在武松见到张都监之后,张都监表现得十分欣赏武松,并把一个名叫玉兰的丫鬟许配给了武松。武松十分感激张都监的赏识,并表明一定会为张都监效力,于是就在张都监的府中住下。
有一天晚上,武松听到有人在喊“捉贼”,于是就出去帮忙,但是却被当成贼抓了起来。张都监的手下的确从武松的房间中搜到了金银之类的赃物,人赃并获。当时武松马上意识到张都监并不是真的欣赏自己,而眼前的这一切不过是栽赃陷害,于是武松很愤怒,但却百口莫辩。
最终武松被送进了监狱,在审问期间武松遭受了毒打。起初,武松坚持自己是被冤枉的,但是考虑到自己有可能会被打死,于是武松决定“好汉不吃眼前亏”:“且请住手,留我条性命。”最终,武松以盗窃罪被发配到恩州。
不过,张都监和蒋门神的阴谋并没有结束,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把武松置于死地。于是,张都监和蒋门神就找人在武松被发配的路上,把武松给了结了。由于武松武艺高强,所以那些暗杀武松的人最终都被武松给杀死了。
武松在得知想要把自己置于死地的人是蒋门神和张都监时,十分愤怒。因为武松认为自己已经退让到了如此地步,那些人却非得赶尽杀绝。面对这种关于生命方面的威胁,武松的愤怒情绪会达到极致。所以,武松决定为自己讨一个说法,最终武松决定把张都监和蒋门神都杀死。
当时张都监和蒋门神都在鸳鸯楼喝酒,于是武松就前往那里,杀死了他们,这就是有名的“血溅鸳鸯楼”。此后,武松就义无反顾地上了梁山,落草为寇。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武松都处于愤怒的情绪,但是他愤怒的程度却是不同的。第一张图中的武松是在被陷害的时候做出的愤怒表情,虽然面对陷害,武松很愤怒,但是他的愤怒情绪并没有达到极致。所以武松的眉头皱着,上眼睑提高,但是上眼睑和眉毛之间的距离并不是很短。
相反,第二张图中的武松,眉毛和上眼睑之间的距离就相对缩小了很多。这说明武松正处于极致愤怒的状态。因为这个时候武松得知有人想要害他性命,而之前他对这帮人是一再忍让的。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方眉毛和上眼睑之间距离的变化,推断出他愤怒情绪的变化。如果一个处在愤怒情绪中的人,眉毛和上眼睑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的话,那么就说明他愤怒的情绪变得越来越强烈,引起他愤怒情绪的刺激性事件对他来说变得越来越过分。如果继续刺激下去,这个人很有可能会像火山爆发一样突然发泄出自己的怒火。
如果对方眉毛和上眼睑之间的距离逐渐扩大的话,那么就说明他正在渐渐消火,他愤怒的情绪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强烈了。或许是引起他愤怒情绪的威胁远离了。
脸红脖子粗——愤怒的其他线索
当一个人出现愤怒的情绪时,他的眼睛、眉毛和嘴巴都会有相应的变化,而且还会因为愤怒情绪的不同程度出现细微的差异。
但是,我们在观察一个人愤怒的面部表情的时候,除了从他的眼睛、眉毛和嘴巴入手之外,也可以观察其他方面的变化,以协助我们作出准确的判断。
脸色的变化
当一个人处于愤怒情绪的时候,他的脸色往往与正常状态下不一样。如果一个人处于愤怒的情绪中,但是却碍于周围的环境不能发泄出来,于是在他忍受愤怒情绪的时候,会给他的面部颜色带来影响。当一个人把怒火强行压制下来的时候,他的脸部会变红。有的人甚至会变成紫色的。
人的愤怒有时会出现阶段性的变化,例如从轻微的不满、愤怒一直到怒不可遏,这是一个愤怒逐渐加深的过程。如果我们多注意对方脸色的变化,我们就可以发现,人在不同的愤怒阶段其面部的颜色都是不一样的。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一下子就达到怒不可遏的极度愤怒状态。
在观察一个人的脸色来判断其是否愤怒时,还需要注意一点,有些人的脸色天生就是红色的,例如关羽。
声调的变化
人处于平静状态下的时候,说话的声调不高不低,也不会出现起伏变化。但是如果他遇到了某一威胁、变得十分愤怒时,他说话的声调会随之提高。
如果一个人是由平静的状态进入愤怒情绪的,那么他平稳的声调就会突然提高。不过也有一些人在愤怒的时候,说话的声调不仅不会提高,而且会压抑得越来越低,所以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除此之外,人在生气的时候,还会做出许多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愤怒。而且,愤怒状态下的人所出现的肢体动作通常都是具有攻击性的。大多数人在愤怒的时候脖子还会变粗,就好像眼镜蛇遇到威胁时的表现一样。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期间,逼迫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因此结束了清王朝对中国的统治。后来,袁世凯成为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但是袁世凯并不满足,逐步登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之位。
这时的袁世凯已经是当时中国最有权力的人,但是袁世凯除了实权之外,他还要为自己争取一个名义,一个皇帝的名义。当时清王朝覆灭,中华民国建立,意味着共和制越来越深入人心。因此,如果袁世凯这时候称帝,就变成了名不正言不顺,而且还会遭到许多人的反对。
所以,袁世凯只有称帝的野心,但是否付诸行动却一直在犹豫之中。一天袁世凯正在午睡,一个丫鬟来送参汤。
但是,这个丫鬟在进门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虽然丫鬟并没有受伤,却发生了比受伤更严重的事情,丫鬟把手中端着的参汤给摔地上了。其实,参汤并不是事态严重的重点,重点是那个装有参汤的碗,是很名贵的羊脂玉碗,是袁世凯的心爱之物。
这样一来,这个丫鬟就死定了。当时袁世凯正好被碗摔碎的声音惊醒了,在看到自己的心爱之物被摔得粉碎时,袁世凯脸色由红渐渐变成了紫色,而且脖子还变粗了,脖子上的筋也凸起来。由此可见,袁世凯是多么气愤。紧接着,袁世凯就怒吼一声:“俺今天非要了你的贱命不可!”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这名丫鬟为自己进行了申辩:“这不是奴婢的错,奴婢把羊脂玉碗打碎是有原因的。”看到这个罪魁祸首居然还敢顶嘴,袁世凯愈加愤怒:“那你快说是什么原因!我看你死到临头了还狡辩。”
丫鬟边哭边说:“奴婢刚刚端着参汤进来的时候,看到床上躺着的不是大总统。”听到丫鬟的这句话,袁世凯变得更加愤怒了:“混账东西!我就在床上睡觉,床上躺的不是俺,那是谁!”
丫鬟继续哭着说道:“奴婢不敢说,实在太害怕了。”听到丫鬟的话后,袁世凯气得吹胡子瞪眼睛:“你再不说,俺就杀了你!”
丫鬟哆哆嗦嗦地回答道:“我说……我说……床上躺着的是一条五爪大金龙!奴婢刚刚看到的时候就被吓了一跳,一不留神就摔倒了,还打碎了您心爱的羊脂玉碗。”
袁世凯听完丫鬟的这句话后,愤怒的情绪马上烟消云散了,脸上布满了笑容。因为丫鬟的这番话正好称了他的心意。袁世凯还很迷信,听了丫鬟的这一番话后,他更加确信自己是真龙天子,一定会实现称帝的梦想。于是,袁世凯不但没有杀死这个丫鬟,反而赏了她一大笔钱。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袁世凯在不同程度的愤怒中,其脸色和声音的变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