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微表情-从默默流泪到欲哭无泪——悲伤微表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恐惧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当事人对即将面临的不良结果的想象,而悲伤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当事人已经直接面临不良结果。也就是说,恐惧情绪和悲伤情绪的出现取决于当事人所担心的最坏结果是否已经发生。在最坏结果没有发生之前,出现的是恐惧情绪;最坏结果发生之后,出现的是悲伤情绪。

    损失无法挽回——悲伤情绪的产生

    恐惧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当事人对即将面临的不良结果的想象,而悲伤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当事人已经直接面临不良结果。也就是说,恐惧情绪和悲伤情绪的出现取决于当事人所担心的最坏结果是否已经发生。在最坏结果没有发生之前,出现的是恐惧情绪;最坏结果发生之后,出现的是悲伤情绪。

    悲伤是一种负面情绪,当一个人经历分离、丧失或失败时,就会出现悲伤的情绪反应。悲伤的情绪所包含的范围很广泛,沮丧、失望、意志消沉、孤独等,也属于悲伤情绪的范畴。

    悲伤情绪的主要原因是损失,给当事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和伤害。这种损失可能是身体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例如残疾;可能是亲人的离世;也可能是严重的经济损失等。

    引发人们悲伤情绪的损失具有一个特点,即不可挽回。面对严重的结果,当事人感觉到了无力,因为不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改变这个令人悲伤的结果。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老太君贾母的外孙女,也是荣府千金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的女儿。林黛玉自小身子骨就比较羸弱,再加上六岁时母亲贾敏去世,所以被接到外祖母家抚养。

    林黛玉在初进贾府时,她的母亲已经去世有一段时间了,所以林黛玉的悲伤情绪也缓解了许多。贾母在刚见到林黛玉时可能想到了自己已经过世的女儿,于是就抱紧林黛玉痛哭起来。林黛玉被这伤感的气氛感染,也哭个不停。还好周围的人把她们劝住了。

    接下来,贾母就开始向林黛玉介绍一些主要的人物,例如林黛玉的舅母邢夫人和王夫人,还有贾府三姐妹:迎春、探春、惜春等等,希望林黛玉能够尽快融入贾府新的生活环境中。

    在一番寒暄之后,贾母就开始问及林黛玉母亲生病直到去世的细节,在林黛玉叙述的过程中,不免又勾起了悲伤的情绪。贾母悲伤地说道:“我这些儿女中,最疼你母亲。如今却先舍我而去,连最后一面也没见到。如今见到你,我怎不伤心?”

    贾母和林黛玉的悲伤情绪来源于亲人的去世,她们在表达自己悲伤的时候,除了会有悲伤的表情之外,还采用了哭泣的方式。哭泣是悲伤情绪中最典型的反应,也是饱满悲伤情绪中必然出现的反应。

    痛哭——淋漓尽致的悲伤情绪

    痛哭是表达悲伤情绪的一种非常典型的方式,在孩提时期,我们就已经学会用痛哭来表达自己的悲伤情绪。

    每个新生命落地之时,都会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不过,这声啼哭并不表明当事人有悲伤的情绪,而是表明当事人愤怒、厌恶和恐惧混合在一起的复杂情绪。对于一个刚刚降生的婴儿而言,周围的一切环境虽然新奇,但也陌生,面对这种陌生的环境,婴儿自然会心生恐惧。

    而且,对于婴儿来说,母亲子宫里的环境是温暖而舒适的,而这个世界对他来说却太过寒冷和不适了,所以他才会出现厌恶和愤怒的情绪。

    小孩子的要求往往很简单,当这些简单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小孩子就会像成年人一样出现缺失感。由于小孩子的力量十分薄弱,所以他们会认为自己无力改变所面临的处境,只好用痛哭来表达自己的悲伤情绪。

    例如当小孩子见到十分喜欢的玩具时,便会央求父母把这个玩具给买下来。但是父母考虑到孩子已经有很多玩具了,而且这个玩具的价格实在太过昂贵,就拒绝了孩子的要求。这时小孩子会认为得不到这个心爱的玩具对自己来说是一个损失,是最坏的结果,因此就会出现悲伤的情绪,并采用痛哭的方式表达出来。

    小孩子在痛哭的时候面部会呈现出这样的表情:紧皱眉毛、紧闭双眼、咧开嘴巴,如下图。除此之外,小孩子在痛哭的时候还会发出很大的声音,因为这样可以引起成年人的关注,从而满足自己的要求。

    成年人痛哭的表情与小孩子十分相似,几乎没有差别。痛哭的表情比较复杂,很容易被人观察到,而且很难伪装。当一个人在伪装痛哭的表情时,会故意咧开嘴巴。但是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他咧开的嘴巴没有真正痛哭时所咧开的嘴巴口型大。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可怜的慈母形象——居迪尔。而居迪尔的女儿就是小说中的女主角——爱丝梅拉达。

    在居迪尔幼年时期父亲就去世了,只留下了她和母亲二人艰难度日。起初母女二人依靠针线活维持基本的生活。但是,后来她和母亲所做的针线活渐渐无法维持日常开销,无奈之下,居迪尔就开始卖身。

    起初,居迪尔只是卖身给一个人,但是后来那个男子把她抛弃了。居迪尔又怀有身孕,不得已的情况下,居迪尔在生下女儿后,沦为了妓女。居迪尔所生下的女儿十分漂亮,人见人爱。尤其是女婴的一双小脚丫,十分粉嫩可爱。因此,居迪尔亲手给女儿做了一双绣花鞋。

    虽然居迪尔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妓女,但是身为母亲的居迪尔却十分骄傲,因为她有一个别人没有的漂亮女儿。居迪尔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这个女儿身上。

    有一次,法国巴黎来了一群吉卜赛人。居迪尔听说,这群吉卜赛人中有一些妇女会算命,而且十分准。于是,居迪尔决定带着自己的女儿去算命。其中,有一个吉卜赛妇女对居迪尔说,她的女儿长大以后会成为一国的王后。

    但是,兴奋的居迪尔不知道,正是因为这次算卦,导致自己和女儿分离。有一天,居迪尔像往常一样去买东西,把女儿独自留在家中。由于居迪尔所去的地方离家并不远,所以没有锁门。

    在居迪尔回来后,发现自己美丽的女儿不见了,自家的床上多了一个十分丑陋的怪物——婴儿时期的卡西莫多。居迪尔看到自己美丽的女儿被人换成了一个怪物后,十分吃惊,随后变得十分愤怒。因为居迪尔认为,一定是那群吉卜赛的恶魔相中了自己漂亮的女儿,于是就拿这个丑八怪换走了可爱的女婴。

    想到这里,居迪尔马上去找那群吉卜赛人索要自己的女儿。但是,那群吉卜赛人早已经离去。

    失望的居迪尔只好回家。接下来的日子中,一直在苦苦寻找自己的女儿,但还是一无所获。

    渐渐的居迪尔变得越来越绝望。最终,居迪尔把那名丑陋的男婴抛弃在了巴黎圣母院的门后,并被克洛德收养,取名卡西莫多。绝望中的居迪尔不相信自己的女儿会死,她认为这是上帝对自己的惩罚。所以,居迪尔决定前往巴黎圣母院前广场一角的荷兰塔内修行,希望通过自己的修行,让上帝垂怜,有生之年见到女儿。

    居迪尔在去修行之前,发现了女儿一直穿在脚上的绣花鞋,不过只有一只。居迪尔看到这只绣花鞋的时候,悲伤之情涌上心头,失声痛哭起来。居迪尔在痛哭的时候,紧皱双眉、闭紧眼睛,而且嘴巴咧得很大。居迪尔的痛哭表达了自己面对这种恶果的无力,同时也算是一种发泄。居迪尔的痛哭是发自内心的,很难伪装。

    后来,居迪尔带着这只绣花鞋,住进了荷兰塔内,一住就是十五年。这十五年来,居迪尔每天都待在这个狭小的空间中,睡觉时只有一块冰冷的石头。而且,只有外面的人向她施舍食物时,她才有吃的,其他时候,居迪尔都在饿肚子。但是,居迪尔并不认为这是无法忍受的磨难,她认为只要自己受够了苦,上帝就一定会让自己见到女儿。

    爱丝梅拉达的胸前有一个小袋子,那个小袋子中装着一只绣花鞋。后来,居迪尔根据这只绣花鞋与爱丝梅拉达相认了。但是这个可怜的母亲,跟女儿相认还没多长时间,就有一群人要来抓爱丝梅拉达,因为爱丝梅拉达被人诬陷为杀人犯和巫女,并且被判以绞刑。

    面对这个悲惨的结果,居迪尔很伤心,她失声痛哭,求那些人饶了自己的女儿。那些抓捕的人虽然被居迪尔的慈母之心所感染,但最终还是把爱丝梅拉达抓走了。最后,绝望的居迪尔死在了荷兰塔内。

    在饱满的悲伤表情——痛哭中,紧皱的眉毛与恐惧表情中紧皱的眉毛十分相似。但是,由于悲伤的结果已经发生,当事人的消极情绪会更加强烈,因此会出现紧闭眼睛的动作。而紧闭眼睛的动作会使眼睛周围的肌肉收缩,进而导致眉毛更加皱紧。因此,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悲伤表情中紧皱的眉毛比恐惧表情中看起来要扭曲得多。

    人在痛哭的时候一定会紧闭双眼,这是因为当一个人被强烈的悲伤情绪所影响时,眼睛周围的肌肉会收缩,从而造成眼睑的有力闭合,也就是闭上眼睛。

    此外,人在悲伤的时候紧闭眼睛还有另外一种意义。既然最坏的结果已经发生了,而自己又无力改变,那么剩下来的就只有接受和面对。但是,由于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在作祟,所以人们就会出现掩耳盗铃的行为,也就是紧闭眼睛。因为闭上眼睛时,人们就看不到坏的结果了。虽然这种闭眼睛的行为并不会对改善坏的结果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但是却可以缓解一下当事人的压力。

    紧闭眼睛的动作是由眼睛周围肌肉的收缩和皱眉的肌肉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当一个人痛哭的越强烈时,他的眼睛会闭得越紧,而眼睛周围的肌肉会显得越扭曲,收缩得越厉害。

    人在痛哭时会伴随着哭喊,尤其是婴幼儿。因此,痛哭时咧开的嘴巴是由上嘴唇的提升和下嘴唇的收缩共同作用而成的。

    由于上嘴唇的提升会导致脸颊部位的隆起,因此会在鼻子两侧和嘴角之间形成明显的鼻唇沟,同时嘴角还会向两边咧开。

    薛宝钗的悲伤——被压抑的痛哭表情

    当一个人无力改变坏的结果时,就会出现悲伤的情绪和表情。但是,由于外界刺激的力度以及当事人理智控制情绪能力的不同,所以表现出来的悲伤情绪和表情也会有所不同。

    人在悲伤的时候会号啕大哭、闭紧嘴巴哭泣、抽泣或默默流泪、暗自悲伤等等。这些悲伤的情绪中有的是饱满的悲伤表情,有的则是悲伤的微表情。饱满的悲伤表情是很容易观察到的,但是悲伤的微表情观察起来就需要格外认真仔细了。

    痛哭属于饱满悲伤表情中的一种,而且还是最饱满的一种。痛哭的饱满表情中有两个十分显着的特征。一是面部肌肉的收缩和扭曲,正是因为这样才形成了饱满的痛哭表情;二是发出很大的声音。这个哭喊声除了会耗费当事人的能量,还会使当事人悲伤的情绪增强。另外,这个哭喊声也可以当作吸引其他人注意的手段,以表达出自己的悲痛。例如,婴幼儿就是用这种哭喊声来吸引父母的关注。

    王熙凤的丈夫贾琏是一个贪图美色之人,他把宁府贾珍妻子尤氏的妹妹尤二姐娶为自己的妾室。

    可是,贾琏的老婆王熙凤是一个十分泼辣之人,贾琏因为畏惧王熙凤,迟迟不敢把尤二姐带入家中,只是养在外面。

    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最终王熙凤终于知道了这个尤二姐的存在。王熙凤首先找尤氏大闹了一场,然后去贾母那里哭诉委屈。王熙凤在向贾母哭诉的时候,所采用的就是号啕大哭的方式。暂且不说王熙凤这个号啕大哭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但她的目的达到了,不仅成功地吸引了贾母和其他人的注意力,而且还让贾母知道了自己的委屈,从而让贾母为自己出头。

    于是,贾母就叫来了贾琏,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不管香的、臭的都往自己屋里拉。”这样一来,王熙凤不仅让贾琏得到了教训,而且还让尤二姐没名没分地直接住进了府中。

    在成年人的世界中,饱满的号啕大哭一般不会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表达自己强烈的悲痛时,会闭紧嘴巴哭泣。

    在饱满的悲伤表情中,人们在哭泣的时候双眼一般都会紧闭。而且双眼紧闭得越厉害,就说明这个人悲伤的情绪越强烈。此外,眉毛也会紧皱。

    但是,嘴部的动作会出现变化。人在号啕大哭时,嘴巴是张开的。但有时人在痛哭的时候会闭紧嘴巴。说明这个人在努力用理智克制自己的悲伤情绪。

    在87版的《红楼梦》中,贾府败落之后,贾宝玉被关进监狱中,后来又被释放出来。尽管贾宝玉已经恢复了自由身,但是他却无处可去,不得不到处流浪。

    贾宝玉在流浪的过程中遇到了被卖的史湘云。但是,由于史湘云在船上,两人还没说两句话就匆匆分手了。贾宝玉只好继续前进,这时的贾宝玉想到了之前在贾府的富贵生活以及林黛玉等诸位姐妹。再看到眼前这番凄凉的光景,很是感叹,已经萌发了出家之心。

    后来,贾宝玉遇到了蒋玉菡,蒋玉菡虽然是一名戏子,但是家境却还不错。早年与贾宝玉相识,关系较好,后来又娶了贾宝玉的贴身丫鬟袭人,因此就把贾宝玉带回了家中。

    在蒋玉菡把贾宝玉带回家中的时候,他的妻子袭人还责怪他,怎么把叫花子带回了家。后来,袭人才知道眼前这个衣衫褴褛的邋遢之人正是自己的旧主贾宝玉。于是,袭人就开始为贾宝玉梳洗,并服侍贾宝玉睡下。

    袭人还特意交代蒋玉菡第二天去找宝二奶奶(薛宝钗)来与贾宝玉见面。原来在贾府败落之后,贾府中的媳妇丫鬟们被收监的收监,被卖的卖。而薛宝钗由于已经嫁给了贾宝玉,所以就是贾府的人,最终被卖。后来经过蒋玉菡的打点,被赎了出来。

    第二天,薛宝钗在蒋玉菡的指引下来到这里与贾宝玉相会。但是,当薛宝钗来到蒋玉菡的家中时,却没有发现贾宝玉的身影。原来,袭人在看护贾宝玉的过程中,不小心睡着了。而贾宝玉就是趁着袭人睡着的时候不辞而别。

    薛宝钗在得知贾宝玉不辞而别的消息后,很悲痛。袭人准备派人去找,但是薛宝钗却挥了挥手,表示不用去找了。因为薛宝钗知道,即使把贾宝玉找回来,也不过是一副空架子,而薛宝钗要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丈夫。

    说到底,薛宝钗也是这场“金玉良缘”的牺牲者。在面对贾宝玉的不辞而别时,薛宝钗已经对他们的婚姻绝望了,因为薛宝钗意识到,即使自己再努力,也无法改变这个局面。

    因此,薛宝钗出现了紧闭嘴巴痛哭的表情。薛宝钗这种闭紧嘴巴痛哭的表情明显是在凭理智控制自己的悲伤情绪。

    最终,薛宝钗已经无法用理智控制自己,于是就用手捂住了嘴巴失声痛哭。

    这个用手捂嘴的动作依然说明了薛宝钗在极力控制自己的悲伤情绪。不然,薛宝钗根本不用捂嘴,而是放声号啕大哭。但是,薛宝钗是大家闺秀出身,她所受到的教育不允许她出现号啕大哭的不雅表情。

    手捂嘴这个动作经常会出现在哭泣之中,这说明了悲痛的情绪即将突破当事人的自我约束能力,凭借意志的力量已经无法加以控制,所以不得不用手捂住嘴巴来控制悲伤情绪。

    薛宝钗在哭泣的时候,尽管紧闭着嘴巴,但是她的嘴巴却出现了颤抖,这说明了她内心的悲痛。因为当一个人努力抑制自己痛哭的表情、闭紧嘴巴时,他的嘴唇会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这种紧张会导致嘴唇的轻微抖动。

    委屈的鸳鸯——默默流泪的微表情

    默默流泪是悲伤表情中的一种,没有号啕大哭和抑制痛哭那么明显。默默流泪的面部表情与抑制痛哭的表情十分相似,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当事人的眼睛是否出现了闭合的状态。

    在抑制痛哭的表情中,当事人会皱紧眉毛、紧闭眼睛和嘴巴。而在默默流泪的表情中,当事人会皱紧眉毛、眼睛睁开和嘴巴闭紧。

    此外,默默流泪和抑制痛哭表情的出现是由于当事人悲伤情绪的不同程度而引起的。也就是说,默默流泪悲伤情绪的程度没有抑制痛哭的悲伤程度强烈。

    在默默流泪和抑制痛哭的悲伤情绪中,都有闭紧嘴巴的动作,都是当事人对自己悲伤情绪进行理智控制的表现。在号啕大哭中,人们会张开嘴巴哭喊,这其实算是一种对悲伤情绪的发泄。所以在号啕大哭中,当事人的呼吸显得很正常。

    但是,在默默流泪和抑制痛哭的表情中,人们没有张开嘴巴发泄,所以悲伤的情绪会压抑在内心中,从而通过呼吸的非正常化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当事人的呼吸会变得急促起来。由于默默流泪和抑制痛哭的悲伤程度不同,所以呼吸急促的程度也会有所差别。在抑制痛哭表情中,当事人的呼吸急促程度比默默流泪要剧烈得多。

    鸳鸯是小说《红楼梦》中的大丫鬟,也是贾府所有丫鬟中身份地位最高的一个。她之所以会在贾府的丫鬟中有这么高的地位,是因为她所伺候的主子是在贾府中的地位最高的贾母。

    鸳鸯的长相眉清目秀,而且,她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女子,还略通文墨。鸳鸯在伺候贾母时,深得贾母的喜爱。因此,贾母把鸳鸯比喻为她的左右手,片刻也离不开。

    虽然鸳鸯从一生下来就是奴才的命运,但是,在鸳鸯的身上丝毫没有奴才的影子,反而是一个不卑不亢、追求尊严的女子。这一点充分表现在“鸳鸯女誓绝鸳鸯偶”上。

    贾赦是贾母的长子,但同时也是一个老色鬼。贾赦相中了鸳鸯,并且让自己的妻子邢夫人去说媒,准备把鸳鸯娶为自己的妾室。在邢夫人刚刚告诉鸳鸯,贾赦要纳她为妾时,鸳鸯保持了沉默。

    邢夫人见到鸳鸯沉默不语,就责备了几句。不过邢夫人也看出来了,鸳鸯并不愿意。所以,邢夫人就去找鸳鸯的兄嫂说事,让他们好好劝劝鸳鸯。

    鸳鸯的兄嫂相中了贾赦所给的聘礼,所以就去逼婚。鸳鸯看到这样势利的兄嫂时就责备道:“成日里羡慕人家女儿成了大户人家的小老婆,一大家子都依仗着她横行霸道。如今你们眼热了,把我往火坑里推。我若得脸,你们就在外面横行霸道,自己封自己为舅爷。我若不得脸败了时,你们就当缩头乌龟,生死由我。”

    鸳鸯的这番话,充分表明了她不愿意做妾室的态度。当鸳鸯的嫂子把鸳鸯拒绝的意思告诉了邢夫人和贾赦时,身为主子的贾赦被这个奴才给彻底激怒了。本来贾赦只是想为自己娶一个年轻的妾室,如今却遭到了奴才的拒绝,这要传出去,自己的面子往哪儿搁。于是贾赦就向鸳鸯施压,成了名副其实的逼婚。

    最终,鸳鸯实在被逼得没办法了,只好向自己的主子贾母求助。鸳鸯在向贾母求助时,所表现的态度起初是十分愤怒的。鸳鸯对贾母所说的话几乎是咆哮出来的:“我是横了心的,横竖不嫁人就完了。若是老太太逼我嫁人,我一刀抹死了,也恕难从命。”鸳鸯这番话中的每一个字都表达了鸳鸯的愤怒和对贾赦的指责,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不过在鸳鸯说完这番话后,怒气已经消去了大半。或许是想到了身不由己的身世和命运,所以为自己感到悲哀。鸳鸯只想在这贾府中安安稳稳、干干净净地度过一生,但是就连这点卑微的要求都不被允许。

    因此,接下来鸳鸯的面部表情和声音都发生了变化。鸳鸯的脸上已经没有了愤怒的迹象,而是被悲伤的表情——默默流泪所取代,如下图。在这张图片中,鸳鸯的眉头紧蹙,眼睛虽然睁开了,但是眼神却很暗淡,而且眼睑下垂,这些动作都说明了鸳鸯的悲伤之情。而且,图片中鸳鸯的嘴巴还是紧闭的。因为鸳鸯毕竟是在自己主子贾母面前述说自己的委屈,所以还是需要有所隐忍的,因此闭紧的嘴巴显示了鸳鸯在以理智控制悲伤。

    鸳鸯接下来的一番话没有了之前愤怒时的慷慨激昂,而是变得十分低沉:“若有造化,我死在老太太之先;若是没造化,该讨吃的命,服侍老太太归了西。我也不跟着我老爹老娘哥哥嫂子去。我或是寻死,或是剪了头发当尼姑去。”贾母被鸳鸯的这番话感动了,于是就怒斥自己的儿媳妇。

    最终在贾母的压力下,贾赦只好放弃了。鸳鸯终于为自己的人生赢得了相对的自由。后来,在贾母去世后,鸳鸯便上吊自尽了。

    在默默哭泣的表情中,眉毛的形状比号啕大哭和抑制痛哭表情中要复杂得多。因为在默默哭泣中,当事人的眼睛是睁开的。既然眼睛是睁开的,就说明人的上眼睑是处于提升状态的。这样一来,下压眉毛的肌肉就和提升上眼睑的肌肉相互之间形成压力。这个压力会使人的眼皮处形成褶皱。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我们就会发现,默默流泪中的眉毛虽然整体形态是皱紧和下压的,但是由于需要睁开眼睛,提升上眼睑,所以眉毛的眉头部位是上扬的。因此整个眉毛看起来要比嚎啕大哭和抑制痛哭时扭曲得多。

    此外,当事人在默默流泪时,他眉毛扭曲的程度是与他内心的纠结与悲伤程度呈正比的。内心越是纠结与悲伤,那么当事人的眉毛就显得越扭曲。

    在默默流泪时,当事人的眼睛是睁开的。所以如果我们只注意对方的眼睛,就很容易与恐惧时的眼睛所混淆。

    默默流泪时上眼睑会提升,眉毛会下压,因此会在眼皮上形成褶皱。但是,这个眼皮上的褶皱没有恐惧时那么明显和严重。

    而且,悲伤的眼神与恐惧的眼神也有明显的区别。人在恐惧的时候,尽管瞳孔会先扩大,转而渐渐缩小,但是由于警惕性很高,所以当事人的眼神看起来是比较有光彩的。但是当最坏的结果已经发生,当事人只能面对时,由于悲伤情绪的影响,所以他的眼神看起来是毫无光彩的,特别暗淡无力。

    花落人亡两不知——平静的悲伤

    人在表达悲伤的情绪时,不单单会采用哭泣的方式。有时候,尽管没有流眼泪,脸上依然会有悲伤的情绪。由于这种悲伤的表情相对于号啕大哭、抑制痛哭和默默流泪而言是最平静的,所以被称为平静的悲伤。

    虽然这种平静的悲伤不易被其他人觉察出来,维持的时间却相对较长。这是因为人在痛哭的时候会耗费很大的能量,所以维持的时间很短暂。而平静的悲伤所耗费的能量会大大减少,往往能维持较长的时间。

    平静悲伤表情的出现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悲伤的刺激性事件并没有给当事人带来十分严重的伤害,所以当事人悲伤的情绪并不剧烈,根本不需要通过痛哭的方式来发泄和表达自己的悲伤。

    第二种情况就是悲伤的结果已经发生了很长时间。当事人的悲伤情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冲淡。但是由于伤痛实在太深,所以在偶然间回忆起来的时候,依然会被悲伤的情绪所笼罩。这时,当事人的悲伤表情已经不再是事发当时的痛哭,而是变成了平静的悲伤。

    例如,当一个人的至亲去世时,他会很悲痛,于是就采用痛哭的方式来表达和发泄自己的悲伤。但是时间长了,当事人毕竟不能永远沉浸在悲痛之中,不然就不再是悲伤的情绪而是抑郁症了。因此,当事人在时间的作用下就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状态。

    但是,每当至亲的忌日时,当事人都会去扫墓。在扫墓的时候,当事人一定会沉浸在对至亲的回忆中,而至亲这时已经不在身边,于是当事人就会重新陷入悲伤的情绪中。由于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所以当事人在表达悲伤的时候不会再采用痛哭的方式,而是变成了平静的悲伤。

    第三种情况就是在强烈的悲伤情绪下,当事人已经痛哭过了,而且这种痛哭还耗费了他巨大的能量。所以他不得不停止痛哭,但是由于悲伤的情绪并没有完全消除,所以他会露出平静悲伤的表情。换句话说,就是哭累了。

    一日,贾宝玉去找林黛玉,但是在说话间一不留神得罪了林黛玉。于是,林黛玉就哭泣起来,贾宝玉马上作揖赔不是。在林黛玉还没有原谅贾宝玉的时候,袭人就把贾宝玉叫走了,因为贾宝玉的父亲贾政要找他。

    贾宝玉一听说是贾政找他,整个人马上警惕和害怕起来,并匆匆忙忙换了身衣服去找贾政。当贾宝玉一出来,就被薛蟠给拦住了。原来这是薛蟠扯的谎话,目的就是为了尽快把贾宝玉给骗出来一同去喝酒。

    贾宝玉见薛蟠盛情难却,就一同去喝酒。等贾宝玉回来后,天已经黑了。林黛玉虽然还在生气,但是也十分担心贾宝玉。于是,约摸着贾宝玉快回来时,就独自一人去怡红院看望贾宝玉。

    在林黛玉还没有进怡红院的时候,就远远地看到薛宝钗进了怡红院。后来,林黛玉在迟疑之下决定去敲门。那日看门的人正好是晴雯,晴雯的脾气本来就不好,而且没有耐心。天已经很晚了,薛宝钗来访打扰了她睡觉,晴雯本来就很不耐烦:“有事没事跑来坐(指薛宝钗),害得我们半夜三更也睡不了觉。”

    正在晴雯抱怨的时候,林黛玉敲门了,于是晴雯就没好气地说:“都睡下了,明儿再来吧。”林黛玉听到这句话后很吃惊:“是我,难道也不开门吗?”或许晴雯并没有听出来是谁,于是继续不耐烦地说:“凭你是谁,宝二爷说了,一律不准放进来。”

    林黛玉在听到这句话后,就独自离开了。但是,林黛玉并没有直接回她的潇湘馆,而是独自待在树下神伤。后来,薛宝钗从怡红院中出来,而且还欢声笑语地和贾宝玉告别。这一幕正好被林黛玉看到,林黛玉十分伤心,还因此想到了自己寄人篱下的身世,于是就哭泣起来。

    由于林黛玉是独自一人,所以也没有人劝她,后来林黛玉哭了一会儿,就回潇湘馆了,大概是哭累了吧。但是,林黛玉悲伤的情绪并没有结束,于是她的脸上就出现了平静的悲伤表情。

    林黛玉的面部表情还算平静,嘴巴很自然地保持紧闭,嘴部没有明显的变化。脸部肌肉虽然轻微收缩,说明了林黛玉的悲伤,但是不仔细观察,根本觉察不到。林黛玉的眼睛也是正常的状态,眉毛是微微皱紧。

    林黛玉回到潇湘馆之后,在悲伤情绪的影响下写出了《葬花吟》。后又逢芒种时节,大观园中的众姐妹都在欢快地祭拜花神。唯独林黛玉一个人在伤感地葬花。由此可见,那日的悲伤情绪还没有消除。

    花开花落本是自然常态,而林黛玉却这么感伤,一方面是性格的原因,另一方面就是触景生情了。林黛玉从这落花之中看到了自己的命运,并为自己而悲伤,《葬花吟》中“花落人亡两不知”其实就是林黛玉对自己命运的感叹。

    在平静的悲伤表情中,整个面部表情看起来都是比较平静的。当事人的嘴巴和眼睛都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尽管嘴部的肌肉会微微紧缩,但是并不明显。眼睛处于正常状态中,有时可能会微微睁大,也可能呈现出微微闭合的状态。

    在平静的悲伤表情中,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眉毛了。

    此时,眉毛的形态相对于痛哭时会显得很特殊。首先,眉毛不会出现下压的形态。这种没有下压的状态是由平静的眼睛所引起的。既然在平静的悲伤表情中,眼睛和常态几乎是没有区别的,那么眼睛周围的肌肉就不会用力,因此眉毛就没有出现下压的状态。

    但是,在平静的悲伤表情中,当事人的眉头会轻微上扬和紧皱。这是眉毛周围肌肉的紧缩所造成的。总的来说,平静的悲伤表情中,人的眉毛整体呈现出轻微扭曲的形状。有时,这种轻微的扭曲仅仅表现在眉毛的不自然上。

    悲伤的衍生情绪——愧疚微表情

    在维克多·雨果的着作《悲惨世界》中,有前科的冉·阿让因为主教大人对自己的包容而深受感动,并且他的灵魂也深受震撼。

    后来,冉·阿让带着主教大人送给自己的银制烛台离去。当她走在林间小道上时,已经接近了傍晚时分。但是,他并不关心这些,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思考一件事件,是有关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的问题。

    这时,冉·阿让的对面走来了一个十几岁的小孩。这个小孩是以卖艺为生的,他看起来心情还不错,不仅笑得十分开心,而是还哼着歌曲。这个小孩的手中把玩着一枚银币,不时地把银币抛向空中,并用手接住。

    当小孩走近冉·阿让的时候,手中的银币突然掉落在地上,而且恰巧又被冉·阿让踩在脚底下。于是,小孩就请求冉·阿让把脚抬起来,因为那枚银币是他今天辛苦赚来的钱。

    由于冉·阿让的所有注意力都在集中思考一个问题,所以小孩在说什么他也没听到。只是觉得眼前这个小孩吵吵闹闹的很烦人,他就把小孩给吓走了。

    面对冉·阿让的恐吓,小孩果然很畏惧,只好忍痛割爱,哭泣着离开了。在小孩离开后,冉·阿让并没有继续前行,而是蹲在原地思考问题。在冉·阿让把问题想通之后,决定离开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脚底下有一个明晃晃的东西。

    冉·阿让捡起来一看,发现是一枚银币,突然想起了刚才的那个小男孩。于是,愧疚之情从心底涌出。最后,冉·阿让竟然蹲在原地抱头痛哭起来。这既表达了冉·阿让对小孩的愧疚,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主教大人的宽容之心的愧疚与感激。从此之后,冉·阿让成为了一个仁慈的人,乐于帮助处在困难中的人们。

    这种用痛哭来表达自己的愧疚之意的方式,只会出现在小说或是影视剧中。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产生愧疚情绪的时候,面部表情会很平静。

    悲伤情绪的本质,是对不希望看到的结果的无奈。因此,愧疚之情是悲伤情绪衍生出来的一种情绪。人之所以会出现愧疚之情,是因为自身的某种过失造成了不良的后果。虽然自己并没有因为这个不良后果而受到伤害,但是却使其他人受到了伤害。而结果已经发生,所以当事人无法改变这个结果,因此出现了愧疚的情绪和表情。

    愧疚情绪属于悲伤情绪的衍生,因此表现在当事人身上并不会太明显。所呈现的面部表情也相对平静得多。

    因为愧疚表情实在太过平静,所以眉毛和眼睛与平静状态下几乎没有区别。如果仅仅是观察对方的眉眼,根本无法发现愧疚之情的蛛丝马迹。因此,我们应该把观察的重点放在嘴巴上。人在出现愧疚表情的时候,嘴巴相对平静状态时会有明显的变化。

    在愧疚表情中,人的嘴巴会撅起或者紧闭。也就是说,当事人的嘴巴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而且嘴巴周围的肌肉也会紧缩,尤其是下巴的肌肉会缩紧得更加明显。

    除了愧疚之情外,勉强和苦涩也属于悲伤情绪的衍生。人之所以会勉强做出一些决定,是因为周围环境的逼迫。而这个决定势必会给当事人带来不好的结果,因此勉强也属于悲伤的衍生。苦涩之情是由当事人对曾经引起自己悲伤情绪的结果的回忆所产生的,但是苦涩更加注重于无奈的感觉,所以苦涩属于悲伤情绪的衍生。

    观察勉强与苦涩的面部表情的重点与愧疚之情一样在嘴部。这三种情绪的面部表情很相似,所以在下结论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