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言之隐的表现——闭紧嘴巴
当一个人说话时,他的嘴巴会自然地张开与闭合,从而表达出自己想说的内容。但是,如果一个人不想说话了,那么他就会自然地把嘴巴闭上。
可是在闭嘴巴的动作中,如果一个人出现了紧闭嘴巴的动作,那么不仅说明他不想说话,同时还说明他有着难言之隐,虽然很想表达自己的感受,但迫于形势,只能隐藏起自己的真实想法。
奥巴马的前任是小布什,小布什在位期间,美国遇到了金融危机,整个经济处于非常低迷的状态。小布什并没能解决这个问题,因此这个问题自然而然地就留给了奥巴马。在奥巴马担任美国总统后,致力于提高整个美国的经济水平。奥巴马的努力获得了一定的效果,美国经济开始出现复苏的良好势头,但是依然是脆弱的。
2012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会见前来访问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正式会见的前一天晚上,奥巴马公开表示,如果美国对伊朗实行的禁运制裁无法阻止伊朗核武器的发展计划,那么美国将对伊朗实行军事制裁。这是奥巴马上台以后,对伊朗发出的最直接的警告。
奥巴马在发出这个警告的时候,态度十分坚定,但是他却出现了不适宜的闭紧嘴巴的动作,如下图。闭紧嘴巴的动作常常表示当事人有难言之隐,但迫于形势不得不压抑下来,暂时不能直接表达出来。因此,通过奥巴马闭紧嘴巴的动作我们可以了解到奥巴马在发出这一警告时,内心并不情愿。
奥巴马之所以表现出这么强硬的态度,是迫不得已的。虽然在奥巴马担任总统以后,美国的经济出现了复苏的良好态势,但是美国的经济依然是脆弱的,身为总统的奥巴马自然不希望这个时候让美国进入战争状态。如果美国真的对伊朗进行军事制裁的话,那么美国将要损失很多经济利益并造成人员伤亡。
但是美国又不得不表现出自己的强硬态度,以显示自己对以色列的支持。因为美国国会以及主流舆论都深受犹太游说团体的影响,这给奥巴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且美国最近还出现了“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这个团体很庞大,有上万人,纷纷向白宫施压,要求美国政府对伊朗的核问题进行强硬制裁。面对这种种压力,作为总统的奥巴马不得不出面表现出美国的强硬态度。
与此同时,中东地区的整个形势也十分严峻。在伊朗国会的选举中,效忠最高宗教领袖哈梅内伊的反西方保守势力胜出,这意味着伊朗会更加强硬地对待美国与以色列,更加不把美国放在眼里。
当时,对伊朗实行石油禁运制裁政策的不仅有美国,还有西方国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就占据优势。因为石油禁运制裁政策虽然会对伊朗的经济产生影响,但是这只是暂时的,反而会对西方、美国等一些国家产生负面的影响。因为石油禁运制裁政策,使得整个中东局势更加紧张,尤其是效忠最高宗教领袖哈梅内伊的反西方保守势力上台后,使得伊朗与西方国家以及美国的立场更加对立。这样一来,西方国家和美国石油的价格就会一路飙升,好不容易出现复苏迹象的经济,一下子被高价的石油拖累得难以继续维系复苏势头。
身为美国总统的奥巴马,他一上台就致力于恢复美国的经济,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也赢得了美国人的支持。但是,中东局势的紧张让奥巴马不得不对伊朗进行军事制裁,但军事制裁又会让美国的经济蒙受损失。也就是说,不管奥巴马怎么做,都会对美国产生不好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看到一个人紧闭嘴巴,那就说明他这时有着想要表达但却不能表达的想法。这个人内心有着难言之隐,只能悄悄地隐藏和压抑,暂时不能表达。也就是说,紧闭嘴巴的动作代表了当事人的自我控制和压抑。
打死我也不说——咬嘴唇
当一个人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他的嘴巴会按照正常的频率张开和闭合,嘴部的肌肉会随着张开与闭合而正常地收缩,从而使得当事人能够顺利地说话与表达观点。
但是,如果当事人所表达的观点是虚假的,并不是他本人想要表达的,或者他所处的环境并不适合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那么,当事人在说话的时候他的嘴部肌肉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是大脑神经命令的结果。
这时,当事人就会在大脑无意识的作用之下,做出咬嘴唇的动作,从而对自己想要说的内容进行一种外在的控制。
因此,咬嘴唇的动作表明了当事人努力克制自己,试图隐瞒真相的内心活动。因为当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会流畅地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但是他所想表达的内容是需要保密的,因此当事人的潜意识就会做出第一反应——保守秘密。于是,咬嘴唇的动作就出现了。
如果这个人所说的内容涉及了重大的秘密或者隐私时,他一定会出现咬嘴唇的动作。因为当事人只有通过咬嘴唇的动作才能满足自己潜意识对重大秘密或隐私的控制欲望。
2013年,一个名叫爱德华·斯诺登的年轻人将两份秘密资料交给了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并告诉媒体何时发表这两份资料。
按照约定,2013年6月5日,英国《卫报》充当先锋,首先发表了斯诺登的秘密资料:美国安全局有一个秘密项目,项目的名字叫做“棱镜”。主要工作就是要求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每天必须向安全局上交数百万用户的通话记录。
第二天,美国《华盛顿邮报》紧随其后,揭露美国安全局以及联邦调查局进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各大网络巨头的服务器,为的就是监控美国公民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频以及照片等涉及个人隐私的资料。
“棱镜”事件在美国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美国人对此表示不满。保护公民隐私权的组织公开指责奥巴马政府。身为总统的奥巴马自然要为自己辩解,奥巴马并没有否认“棱镜”事件的真实性,只是表达美国政府之所以这么做,实际上是为了反恐工作的顺利进行。
尽管奥巴马已经做出了解释,但是并没有成功平息美国人的怒火。因此,“棱镜”事件成为了奥巴马政府的丑闻,以至于奥巴马在美国民众中的支持率大大下降。甚至有的美国公民高举斯诺登的头像游行示威,并且把奥巴马的头像踩踏在脚下。
6月17日,斯诺登一改沉默的态度,参加了英国《卫报》的网上问答。这是“棱镜”事件发生后,斯诺登第一次公开发表声明。
在这次声明中,斯诺登非常愤怒地斥责奥巴马的两面三刀。原来在“棱镜”事件发生后,奥巴马为了维护自己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公开发表声明说:“我不会通过外交手段处理斯诺登的案子。”也就是说,奥巴马不会向那些为斯诺登提供政治避难的国家施压。
可是,斯诺登在向厄瓜多尔等一些国家提出政治避难申请的时候却遭到了拒绝。原来,奥巴马命令副总统拜登,向那些可能为斯诺登提供政治避难的国家领袖施压。面对来自美国的强大压力,这些国家的领袖不得不拒绝了斯诺登的申请。这样一来,斯诺登就成了一个无处可归的人。
厄瓜多尔的总统克雷亚公开表示,他在接到斯诺登政治避难申请不久之后就接到了美国副总统拜登的电话,拜登在电话中要求他拒绝接受斯诺登的政治避难请求。
此外,斯诺登还表示自己成为了一个没有国籍的人。因为奥巴马政府已经单方面吊销了斯诺登的护照,尽管他还没有被定罪。
斯诺登说,奥巴马作为一个国家的领袖,在处理这个案子的时候完全是强权行为,根本不走任何司法程序。而且,奥巴马还剥夺了自己身为一个美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寻求政治避难。这项权利是人权宣言当中明确规定的,但是奥巴马政府却在违反人权宣言的规定。
面对斯诺登的种种指责,奥巴马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7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坦桑尼亚的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出席记者会。在这次记者会上,奥巴马针对斯诺登的问题发表声明。
尽管斯诺登谴责奥巴马两面三刀,但是奥巴马并不承认。奥巴马表示,一定会尊重斯诺登身为一名美国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且奥巴马还表示,美国政府并没有吊销斯诺登的护照,更没有取消斯诺登的美国国籍。
奥巴马在为自己辩解的时候出现了咬嘴唇的动作,如下图。这说明奥巴马所说的话并不可信。因为奥巴马咬嘴唇的动作说明他正在努力坚守一个重大的隐私和秘密。而奥巴马所保守的隐私和秘密,应该就是美国政府对斯诺登真实的处理方式和政策。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正在流利地说话,但是却突然停止了说话,并且还出现了咬嘴唇的动作。那么就意味着他正在努力克制自己,不要把不该说的秘密说出来。这个咬嘴唇的动作诚实地表达了当事人真实的内心活动,他正在坚守一些秘密。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结合他前面所说的话以及他接下来所要讲的内容进行推测,他要保守的秘密到底是什么。而且他接下来所说的内容基本上都是谎言。因为真实的话被他作为秘密隐藏起来了。
咬嘴唇的动作除了说明当事人要保守秘密的心理活动之外,还会在其他的情况下出现。例如,当一个人心怀愧疚,处在深深自责之中的时候也会出现咬嘴唇的动作。或者当一个人正在做选择,而且这个选择对他来说非常痛苦的和艰难的时候,也会做出咬嘴唇的动作。
得不到满足的自我安慰——吮吸手指
吮吸手指这个动作我们常常在婴幼儿的身上看到,尤其是0~1岁的小孩子,吮吸手指的动作基本上每天都会出现的。婴儿的这个动作其实就是自我安慰,常常出现在没有得到充分食物的情况下。
当一个婴儿,没有吃饱或是处于饥饿状态时,会表现出焦虑与不安,这时他会用哭声来吸引成年人的注意力,从而使自己的需求获得满足。如果成年人及时地满足婴儿的需求,那么婴儿这种吮吸手指的动作通常不会出现。
但是,如果婴儿发现自己的哭声并没有引起成年人的关注,就会主动地停止哭泣,并且把自己的手指放在嘴中吮吸起来,以满足自己想要吃饱的愿望。其实这是婴儿在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一种自我安慰的表现,既然父母不关心自己,只好自己安慰自己了。
除了表达出自己的食欲没有得到满足之外,当婴儿处于寂寞状态时,也会出现吮吸手指的动作。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没有成年人在场的时候,婴儿只好用吮吸手指的动作来进行自我安慰。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吮吸手指的动作就渐渐从人们的身上消失了。尽管一个成年人不会经常出现吮吸手指的动作,但是当一个人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时,会一下子回到婴儿时期的状态,出现婴儿时期的吮吸手指动作。
奥巴马刚刚担任美国总统后不久,为了赢得更多美国人的支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所有美国人都关注的经济发展上。奥巴马艰难地推动了一项经济复兴计划。
这项经济复兴计划所需要的资金高达八千多亿美元,所以在争取国会通过的时候十分艰难。虽然,奥巴马的这项计划通过了美国国会的审议,但是却遭到了不少共和党人士的反对。而且,奥巴马所任命的执行这项经济计划的人力资源部部长达什勒出现了漏税的丑闻而被罢免。奥巴马不得不因为达什勒的丑闻而当众道歉。
奥巴马在演说中强调美国政治应该有集体意识,并且认为共和党的政治哲学中也有其可取之处。奥巴马的这一温和做法自然为他赢得了许多人的支持,但是却遭到了民主党中左翼势力的反对,他们批评奥巴马是一个中间派分子。
后来,总统奥巴马提出了经济复苏的计划,本来支持他的一部分共和党却反对这项经济政策。因此,这项经济政策即使在国会审议中通过了,但是实行起来依然是困难重重。因此,美国民众怀疑奥巴马陷入了党派之争中。再加上当时美国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奥巴马在民众中的支持率变得越来越低。
2009年2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低着头听副总统拜登的讲话。在讲话中,涉及了最近有关奥巴马的两项民意调查。民意调查显示,奥巴马自就任一个月以来,在美国民众中的支持率有所下降。在听到这两项民意调查的结果时,奥巴马出现了咬手指的动作,如下图。
奥巴马的这一咬手指的动作实际上是一种压力的表现,面对美国经济和政治的严峻形势,刚刚上任的奥巴马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因此他出现了咬手指的动作,算是面对巨大压力时的自我安慰。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看到一个成年人把手放进嘴中吮吸,要么说明这个人此时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要么是这个人意志力比较薄弱,承受压力的能力较低,面临一点困难就不安与焦虑,并用吮吸手指来进行自我安慰。
此外,吮吸手指的动作在英国具有比较特殊的含义。如果你在和一个英国人进行交流的时候出现了吮吸手指的动作,那么对方会认为你在嘲笑和侮辱他。因为吮吸手指的动作在英国所表达的意义是,你是一个非常幼稚的人,就像一个没有长大的吃奶的婴儿一样。
咬牙切齿——火山爆发的预兆
提起牙齿的作用,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咀嚼食物。的确如此,牙齿能够帮助我们把食物嚼碎,从而减轻我们胃部消化吸收的负担,更有利于我们消化食物。但是除此之外,牙齿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是牙齿的这个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而渐渐消失了。
在自然界中,牙齿除了能帮助动物咀嚼食物之外,最重要的作用还是作为一种武器。尤其是对食肉类动物而言,牙齿简直是不可缺少的武器。例如牙齿对狼来说十分重要,如果一匹狼失去了牙齿,不仅意味着丧失了身为一匹狼的尊严,更意味着它将要面临生存的威胁。
牙齿既然是一种武器,那么也就意味着动物只有在遇到威胁、需要攻击时才会亮出自己的牙齿。动物为了争夺领地和交配对象时,经常会露出自己的牙齿。如果对方继续侵犯,那么它就会愤怒地用牙齿攻击对方。
在自然界中,动物用牙齿表达愤怒和进行攻击是一件十分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在人类社会中,用牙齿攻击他人的功能几乎已经消失了。
但是,当一个人十分愤怒,却又别无选择时,也会选择用牙齿攻击别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咬人。只不过这种咬人的现象一般会出现在女性或者儿童身上,尤其是儿童身上。在抗日类影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一个中国小孩在攻击日军时,会选择用牙齿咬的方式。这是因为对于小孩来讲,他社会化的程度没有成年人深,而且面对拥有武器且比自己强大的日军,小孩除了使用咬人这种原始性的攻击手段之外,已经别无选择。
虽然人们渐渐学会了用文明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咬人的现象在当今社会中不经常出现了,但是,如果一个人还是出现了咬人的举动,那么除了说明他人已经处于十分愤怒的状态之外,还表明了他的无奈。因为咬人的行为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出现的,也是人的最后一种防御和反击手段以及表达自己愤怒的方式。
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在许多方面与动物有着很大的相似性。虽然人们不会像动物那样用牙齿撕咬对方来发泄自己的愤怒,但是人们依然会选择用牙齿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只是这种方式变得文明多了。当一个人十分愤怒时,他常常会出现咬牙切齿的动作,这个咬牙切齿的动作实际上就是一种用牙齿表达自己愤怒的变异形式。
当你在和一个人说话时,如果你觉得自己所说的内容已经引起了对方的愤怒情绪,那么你就需要仔细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因为对方面部表情的变化可以告诉你他现在处于何种程度的愤怒。
如果你注意到对方渐渐咬紧牙关,也就是出现咬牙切齿的动作,那就说明虽然对方一直在努力压抑自己的愤怒,但是你的话依然成功地激怒了他,而且他的怒火已经快抑制不住,达到了极点。如果再继续之前的话题,你基本上就可以让对方发火了。所以,当你注意到对方已经出现了咬牙切齿的动作,就应该赶快转移话题,使对方的怒火得以熄灭。如果你做不到这些,那么就赶快离开他,免得他发火的暴力行为使你受到伤害。
宋江是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在晁盖死后坐上了梁山的第一把交椅。宋江虽然长得又黑又矮,但是为人却十分仗义,人称“及时雨”。宋江与晁盖是老乡,而且自幼相识,感情很不错。
在晁盖等人夺取生辰纲,触犯了刑律时,宋江私下报信,让晁盖等人成功脱险,避免了牢狱之灾。宋江这么做,只是因为他仗义的性格,并不想晁盖报答自己。再加上晁盖等人这时已经成为了朝廷的通缉要犯,而宋江当时是县城中的一名押司,一心想要报效朝廷,自然不想与晁盖等人继续联系。
但是,晁盖等人十分感谢宋江的帮助,于是命令刘唐带着礼物下山感谢宋江。宋江见到礼物后百般推脱,最终只留下了书信和两条黄金。但正是这封书信与两条黄金断送了宋江的大好前程。
阎婆惜是一个用生命把宋江推向梁山的妓女。阎婆惜早年与父母流浪到了宋江的家乡,而父亲又不幸死了,却无钱安葬。这时宋江出钱安葬了阎婆惜的父亲。阎婆惜的母亲为了报答宋江,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宋江,作为宋江在外面的小妾。
但是宋江对阎婆惜十分冷淡,面对宋江的冷淡态度阎婆惜十分不满,最终与宋江的同事,也就是同为押司的张文远勾搭在一起。
有一次,宋江在阎婆惜母亲的盛情邀请下,来到了阎婆惜的住处。阎婆惜无意之间发现了宋江口袋中的书信与两条黄金。阎婆惜本来就十分讨厌宋江,这时又抓住了宋江的把柄,越发不依不饶起来。
宋江也不想把事情闹大,于是就对阎婆惜说:“你把书信给我,那两条黄金你只管留下。”阎婆惜并不满足,于是就提出了更过分的要求,并威胁宋江要把书信送到官府中,说宋江私通草寇。
宋江本来十分耐心地与阎婆惜讲条件,但是阎婆惜不依不饶的态度却渐渐激怒了他,于是宋江就出现了咬牙切齿的动作,并恶狠狠地对阎婆惜说:“最后问你一遍,书信还不还给我?”
阎婆惜并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继续威胁宋江。最终宋江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怒火,一怒之下把阎婆惜杀了。这样一来宋江就摊上了人命官司,开始了逃命的生涯,躲进了柴进的府中。
后来宋江在其父亲的劝诫之下去自首,被发配到江州。在江州因为一首反诗被判处死刑,在梁山好汉的救助之下逃脱,从此走上了草寇的不归路。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和一个人发生了争执,那么双方都会处于愤怒的状态。如果你们继续争执下去,双方的怒火会越来越大,最终很有可能会造成无法用理智控制的严重后果。
如果你突然看到对方出现了咬牙切齿的动作,那么就一定要停止争执,因为这个咬牙切齿的动作说明对方的愤怒已经达到了极致,无法用理智控制,如果再继续争执下去,对方很有可能会出现动手解决问题的现象。
除了表达当事人极度愤怒的情绪之外,当一个人正在做决定的时候也会出现咬牙切齿的动作,尤其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每个人都会面临困难的选择,之所以会觉得难以做出选择,是因为这个选择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损失。
但这时你又不得不做出选择,在你做出选择的时候就会出现咬牙切齿的动作,这个动作说明了你内心忍痛割爱的选择性痛苦,同时也说明了你痛下决心的坚定立场。
实在太无聊了——打哈欠
打哈欠是人的一种本能,就好像心脏的跳动和呼吸一样。人在打哈欠的时候会把嘴巴张到最大,这是为了让更多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让更多的氧气进入体内。因此,打哈欠对保护一个人的脑细胞,增加对脑细胞的供氧量具有良好的作用。这也就意味着打哈欠可以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通俗地说,打哈欠可以起到提神的效果。
一个人常常会在疲惫的时候打哈欠,这个哈欠似乎是在提醒当事人应该休息了。但是我们通常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打过哈欠后似乎比之前要清醒得多了。
2008年4月17日,央视女主播文静在主持《朝闻天下》的新闻节目时居然打起了哈欠。这次事件被称为“哈欠门”。当时的《朝闻天下》已经进行到了最后环节,在一段天气预报的片头之后,导播直接把镜头切换到了新闻主播的身上,当时和文静一起主持节目的人是赵普,赵普像往常一样说着串联词:“欢迎回来,现在是七点五十八分,我们先来关注一下天气。”
在赵普说串联词的时候,文静的整个精神状态都不好,显得十分疲惫,最后居然对着镜头打起哈欠来。好在文静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调整好坐姿,并用微笑缓解尴尬的处境,随后自然地接过了赵普的话,继续播报天气。
文静所主持的《朝闻天下》,是一个早间新闻,需要在早晨六点的时候准时播放。虽然开播的时间是六点,但是主持人在播放新闻之前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也就是说文静应该凌晨三四点的时候已经上班了。
文静出现打哈欠的时间是在《朝闻天下》快要结束的时候,这个时候本来就很疲惫的文静已经让自己紧绷的神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放松,所以才会在新闻快要结束的时候打起了哈欠。
这个打哈欠的动作不仅说明了文静的疲惫,同时也算是一种提神。因为人在疲惫的状态下,只想睡觉休息。但是文静正在播放新闻,自然不能睡觉,所以这个打哈欠的动作可以使文静提提神。
打哈欠是人的本能,不需要经过后天的学习。同时这个打哈欠的动作会伴随着人的一生,直到生命停止之前都不会结束。虽然每个人打哈欠的次数各不相同,但是打哈欠所维持时间的长短却是一致的。一个人打哈欠的时间大约能维持6秒钟。
当一个人在打哈欠的时候,全身的肌肉和神经都会得到完全的放松。因此,我们在打哈欠的时候是听不到声音的。虽然打哈欠所维持的时间十分短暂,却能让当事人的生理和心理得到很好的休息。因此,打哈欠可以使处于疲惫中的人清醒一些。
如果一个人休息十分充足,但是依然哈欠连连,就说明这个人感到了厌烦和无聊。例如当你参加一个无聊的会议时,虽然有人在讲话,但是你却一点儿兴趣也没有,于是你就会感到厌烦,并打起哈欠。
有一年中秋节,喜爱热闹的贾母在大观园中摆宴赏月。由于贾母执意赏月到天亮,大家玩笑了一会儿后就感到无聊了,有不少人困意还上来了。
当时薛宝钗和她的母亲在家和哥哥团圆。贾宝玉因为担心晴雯病重,于是在王夫人的授意下先离开了。迎春和惜春后来也离开,回到各自的住处休息。林黛玉和史湘云同样感到十分无聊,史湘云甚至还打起了哈欠,于是这两人就悄悄地离开了。
史湘云之所以会出现打哈欠的行为,并不是因为困意,而是因为无聊。因为在史湘云和林黛玉离开后,她们并没有直接去睡觉,反而去水边赏月,并相互对诗。于是林黛玉在这样凄美的情景下对出了“冷月葬花魂”的着名诗句。史湘云在听到这句诗的时候,马上称赞道:“果然好极,非此不能对,好个葬花魂!”随后史湘云又叹气道:“诗句固然新奇,只是你太颓丧了些,你现在病着,不该做此清奇诡谲之语。”
此外,人脑在缺氧的状态下也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这是因为在缺氧状态下,人体需要通过打哈欠的深呼吸运动来使血液中的氧气变得更加充足,同时打哈欠的动作还可以使人体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打哈欠具有传染性。如果一个人在打哈欠,那么他周围的人也会受到他的影响而打起哈欠。此外,认知神经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在打哈欠时其脑部中的活动区域与同情心产生时大脑中的活动区域相一致。
因此科学家们认为,如果一个人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而打起哈欠,那么就说明这个人是善良且敏感的人,当然受暗示性也比较强。如果一个人不容易因为他人打哈欠,自己也跟着打起哈欠来,那么就说明这个人是比较冷漠的,不善于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当然这类人的意志力往往也十分坚定。
吞咽口水与舔嘴唇——缓解焦虑
当一个人感觉到焦虑与恐惧时,他的各类腺体的分泌量都会增加。因此当事人常常会感到口渴,于是就会出现吞咽口水的本能性动作。通过吞咽口水的方式来缓解干渴的感觉,实际上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与恐惧感受。因此,吞咽口水的动作可以说明这个人的内心正处在焦虑与恐惧之中。
当一个人还处在婴儿时期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舔嘴唇的动作了。当一个婴儿感到饥渴时,他会选择用哭声来引起父母的注意。如果成年人无法满足婴儿的食欲,婴儿就会感到焦虑与不安,紧接着就会出现舔嘴唇的动作。
这个舔嘴唇的动作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的进食,让婴儿体会着吃东西的感觉。虽然这种感觉是虚假的,但是却能使婴儿焦虑与不安的情绪得到缓解。
对一个成年人而言,如果他有口渴的感觉,通常不会出现舔嘴唇的动作,因为这个动作在成年人眼中是小孩子特有的权利,如果成年人出现了舔嘴唇的动作,那么就是一种幼稚的表现。
可是,当一个成年人感到焦虑与不安的时候,依然会像婴儿一样不由自主地出现舔嘴唇的动作,并通过这个舔嘴唇的动作来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感受。例如一个不善于说谎的成年人说谎了,他的内心就会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并产生恐惧与负罪感,他就会出现舔嘴唇的动作。而且这个舔嘴唇的动作不会被当事人觉察到。
在一次心理咨询中,来访者被心理咨询师问及让他感到十分痛苦的事情,于是来访者就向心理咨询师要求喝水。来访者之所以会感到口渴,并不是生理上的需要,而是心理上的需要,他需要通过喝水来缓解自己焦虑不安的情绪。
不过,来访者的要求遭到了心理咨询师的拒绝。面对心理咨询师的拒绝,来访者感到很不解:“只是喝水而已,这是人的基本生理需求,你没有权利拒绝。”心理咨询师解释道:“你之所以会感到口渴,并不是真正的生理需求,而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紧张和焦虑。因为我们接下来所谈论的问题对你来说是重要的,所以你因为这个问题感到了紧张和焦虑。”
最后来访者不得不硬着头皮和心理咨询师谈论自己的心理问题。尽管来访者喝水的要求遭到了拒绝,但是他却选择了吞咽口水和舔嘴唇的动作来代替喝水。虽然这两个动作并不能解决他的口渴问题,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的焦虑和紧张。
当一个人说谎的时候,他的内心会有一种恐惧,这种恐惧的感觉来源于谎言会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后果。这种恐惧感会伴随着紧张和焦虑的感受。具有这种心理感受的人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口渴的感觉,于是就会不由自主地吞咽口水来缓解。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发现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突然停止了要说的话题,然后做出了吞咽口水的举动。那么,他接下来所说的话很有可能就是谎话。这种情况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话到嘴边又咽下”。其实所咽下的并不是接下来要说的内容,而是口腔内所产生的唾液。
吞咽口水的动作除了说明当事人的内心处于焦虑状态外,还具有另外一种意义。当一个人压抑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时,也会出现吞咽口水的举动。
当一个人内心产生一种想法并想要表达出来的时候,他的大脑就会向他的口腔发出命令。在接到大脑的命令后,口腔为了能让当事人无后顾之忧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会自动分泌出许多唾液。
这些唾液可以帮助当事人完成说话的活动。可是当事人却突然出现了通过理智压制说话欲望的想法,也就是压抑自己想要表达出来的想法。这些已经产生的唾液又不会自动回去,所以当事人只有采用吞咽唾液的方式来处理。
如果当事人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没有出现理智阻挠的情况,那么这些从口腔内产生的唾液就会在当事人接下来的说话过程中起到它应该有的作用,自然就不会出现吞咽口水的动作。
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当一个人在刻意隐瞒某件事情时,他会做出吞咽口水的动作。因为这个可以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其实就是一种压抑。
在判断一个人舔嘴唇和吞咽口水的动作是否代表着内心的焦虑与紧张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因为当一个人真的感觉到口渴的时候,会出现舔嘴唇的动作,但是这个动作并不代表心理意义。当一个人看到美味的食物时,也会出现吞咽口水的动作,并不代表任何心理活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