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力法则-身体健康是一切幸福的基础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健康的身心是气场坚实的基础。如果你体力充沛,精力旺盛,生机勃勃,别人就能从你强健的体魄中感受到你强大的气场。所以,我们若想拥有强大的气场,就要积极地为身心寻找保健的方法,并将之付诸实践。

    精神,身体健康的雕刻师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人的一生中,真可谓“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但自古以来,人们都希望能一直留在这人生旅途之中,为此秦始皇泰山求仙,晋人炼丹制药。其实,真正的长生不老之药就存在于我们自身,这就是精神。

    精神是身体健康的雕刻师,是生命的真正支柱。人类的精神可以创造出自身的健康和青春最完美的图景,并把它们变成现实。一个人一旦从精神上被摧垮了,那么生命也就枯萎了。

    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让一个死囚躺在床上,告知他即将被执行死刑,然后用木片在他的手腕上划一下,接着把预先准备好的一个水龙头打开,让它向床下的一个容器滴水,伴随着由快到慢的滴水节奏,那个死囚真昏死过去了。

    精神的力量就是这么强大,然而生活中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生理学家告诉我们,肌肉的每个细胞组织每小时都会自我更新,身体的其他细胞每隔几天或几周也会自我更新一次。而精神的每一种暗示都会被记录在细胞的生命中。消极的精神会损害身体的机能,破坏气场的和谐状态。

    一个年轻人起初身体不适,但因为年轻便觉得无所谓。后来他到武汉一家医院看病,在医院的一位朋友的帮助下做了全面检查,在检查结果还没有出来之前,他和朋友打牌、喝酒、聊天,像正常人一样。

    下午,他去拿结果,当他得知自己患有尿毒症后腿都软了,最后连到医院对面的邮局打个电话的能力都没有了。

    还有一个人长了一个高度恶性淋巴瘤,医生用了一种还没有被确定功效的抗癌药物对他进行了抗癌实验性治疗,当用过一个疗程之后,医生发现肿瘤消失了,这位病人于是兴奋不已,精神也达到了最佳状态。

    然而有一天,这位病人无意间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报道,内容就是说他用的这种药根本无效。这使他大受打击,肿瘤也戏剧般地又一次出现了,他也卧床不起。

    于是医生想方设法去挽救他,尽最大努力去让他振作。医生告诉他报纸上发表的那篇报道是假的,并用了加倍剂量的药物给他治疗,而实际上只用了生理盐水,结果这位患者的病情又一次缓解。

    然而没过多久,美国医药学会及食品、药物行政管理处再次声明此药无效,几天之后,这个病人就撒手人寰了。

    身体的健康与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人体是一个奇妙的机体,它拥有很强的自我免疫、治愈、抗病能力,健康积极的精神能促进、增强人体的这种能力,而恐惧、悲观、绝望等情绪却能在瞬间将一个人的免疫抵抗能力摧垮。

    此外,身体是气场、思想意识的指示牌。一个人所有的感觉和信念都会反映在身体上,如果你总觉得自己老了,总觉得自己有病,那么这些会很快反映在你的姿态、神情、脸庞和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破坏你的身体健康,削弱你的气场能量。

    精神的健康决定着身体的健康,影响着气场的性质状态。所以我们要拥有健康向上的思想,这样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会散发出潜在的力量,疲劳、衰老、疾病也就很难找上我们。

    维持好身体大环境,谨防气场失衡

    有人说健康在于运动,多做运动就可以保证身体的健康,但事实证明那些长寿之人往往不是驰骋在竞赛场上的运动员;有人说不吸烟、不喝酒,没有不良生活习惯就能健康长寿,但看看那些年逾百岁的老寿星,吸烟喝酒的大有人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有太多的细菌和病毒,甚至在身体内部也有细菌相伴,但是你没有权利把病菌赶尽杀绝,因为人和病菌一样是大自然的产物,大自然给了我们生存的权利,同时也给了细菌和病毒生存的权利,存在就是合理的。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每个人和病菌或者说是致病因子可以处于一种和平共处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活你的,他活他的,各自相安无事。这也应了那句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如果我们把身体维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下,致病因子是无法让你生病的。

    就像人类社会,好人和坏人是并存的,当社会大环境是好的,社会秩序都很正常的时候,有几个坏人是无大碍的,因为他们不敢太嚣张,不会影响整个大的社会环境,因为社会的整体状态是好的。但是如果社会秩序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有几个坏人就能兴风作浪,说不定就能搞出大乱子。

    所以,只要我们的身体保持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任何病菌都不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但是如果我们外受“六淫”内受“七情”的影响,使身体的内环境发生变化,给了病菌兴风作浪的机会,那我们的身体就会患病,气场就会失衡。

    这也给那些困惑的人找到了答案,那些抽烟喝酒的人照样活得健康长寿,就是因为他们能使自己的身体达到一种内外和谐的状态,他们觉得这样很舒心,即使有“邪”也不能兴风作浪。但是那些特别注意生活品质的人照样得病短命,是因为他们把身体内部的大环境搞糟了,身心都不和谐了,吃什么喝什么都不舒心,这样稍微有“邪”来侵袭,身体就会招架不住,从而被疾病缠身,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罗京应该是非常注重生活品质的人,为什么照样被癌症折磨而死?主要是因为情绪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和长期生活无规律导致身体内部不和谐了,这时候极易让“邪”侵袭本来就疲惫的身体,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那么,到底怎样做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与和谐呢?其实,人体是一个很有灵性的机体,在漫长的进化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生理平衡系统,它会自发地调节呼吸、饮食等活动,来适应环境的需要,进而维持人体内部和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动态平衡。所以,只要我们遵循机体平衡系统的运行规律,在生活细节中顺应身体的平衡需求,即该睡觉时睡觉、该起床时起床、春天要焕发生机、冬天要注意保养,那么身体和气场都会保持平衡。

    当然,一个人在追求平衡的时候,一定要牢记“因人而异”“辨证施治”的原则,仔细分析自己的具体情况,看看自己属于何种体质,然后再确定具体的养生方法,以及需要把握的度,而不可依葫芦画瓢,照搬他人的养生方法,否则不仅不会达到好的效果,还会让自己的身体偏离平衡,让气场失去和谐。

    多接触有生命力的东西,你的生命力也会变强

    有位知名的企业家患了重病,临终前他说:“我只有真正得了这个严重的病,躺在手术台上,把自己的命交给拿手术刀的医生的那一刻,才真正体会到了健康的重要性。生命是那样地脆弱,人在生病的时候是那么地无助……我之前没有真正体会到病来如山倒的可怕,现在我终于知道了,可惜太迟了。”

    身体就是这样,即使看上去像雪山一样巍峨伟岸,但如果不密切关注并加以保养,它就随时有崩塌的可能,失了健康、没了生命,那气场也就无从谈起了。

    也许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在平时生活中,我们都愿意跟有热情、激情和生命力较强的人聊天和来往,因为你能从他的身上吸收到生命的力量,让自己也焕发出一种激情和积极向上的力量,而谁也不愿意接触沮丧、沉闷、抑郁的人,因为你从他身上吸取不到快乐的因素,自己也会变得颓丧。其实,捍卫健康,让气场拥有超强的生命力也是这样的道理,需要我们在平时多接触一些有生命力的东西。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以选择的食物多了,品味也越来越高了,可是我们的病也越来越多了,而且很多疾病都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呢?

    我们吃东西,不仅仅是吸收它们的营养和能量,而且会吸收其中所蕴涵的生命信息,也就是生命力。例如,为什么松子比葵花子贵,而且营养价值高?这是因为松子结在生长了多年的松树上,而葵花子只是结在一年生草本植物上。你是愿意喝两三年的茶树上摘下来的茶叶,还是愿意喝千年茶树上的茶叶呢?肯定所有人都会选择后者,为什么呢?因为后者是更强的生命力的象征,它们所蕴涵的信息不一样。

    也许我们没有条件每天吃那些合乎节律生长的蔬菜和食物,但是我们要尽量去维护这个规则,顺应自然,不同的季节吃不同的食物,尽量找到那些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接触和体会,我们也能获得生命力的信息,使自己的生命力强大起来。

    人只有跟着太阳走,才能找到内在的力量

    太阳是温度光线的变化之源,与气场有很大联系。贾扬提·乔泰认为经常暴露在阳光下,会对一个人的大脑产生影响,促进这样或那样的性格特征的形成,从而也促进不同的气场生成。

    我们的生活需要阳光,因为有阳光,万物才有了生机;因为有了阳光,我们才会更加愉快,才会拥有一个好心情去应对一切。拥有一张阳光般的笑脸,既快乐自己又能感染他人。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我们学会用心去感受阳光,就一定能够发现阳光无处不在。

    世间万物都离不开阳光的照耀,我们人体也是一样。人体这个设计精密的小宇宙,同样需要阳气的温煦才能够充满鲜活的生命力。《黄帝内经》里就有:“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注曰:“生杀之道,阴阳而已。阳来则物生,阳去则物死。”也就是说,人的生命系于“阳气”,只有固护阳气,人才能拥有鲜活的生命力。

    那么要如何养阳气呢?其实,天地之间最大的阳气就是太阳,太阳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体阳气的变化。晒太阳就是一种最好的养阳方式。阳光不仅养形,而且养神。养形,就是养骨头。用西医的说法就是,多晒太阳可以促进骨骼中钙质的吸收。所以,多晒太阳是老年人养骨的最好方式。对于养神来说,常处于黑暗中的人看事情容易倾向于负面消极,处于光亮中的人看事情一般正面积极,晒太阳有助于修炼宽广的心胸。

    长期待在写字楼里的人总是感觉心情不好,没有生气,如果能每天抽时间晒晒太阳,就会觉得整个人精神很多,这是太阳给我们的力量。所以说,人只有跟着太阳走,才能找到内在的力量。

    然而,现在跟着太阳走的人恐怕少之又少。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跟着太阳走的,但是现代人很难做到,每天要起很早去上班,春夏秋冬都是一个点,晚上太阳早下山了,还得加班加点地工作,一天都见不到太阳的脸。古人“锄禾日当午”,夏天在太阳底下干活,虽然汗流浃背但是身体阳气充足,不会得这样那样的怪病,但是现代人却坐在空调屋里吃着冰西瓜,偶尔出门也要涂防晒霜、撑遮阳伞,唯恐被太阳晒到,身体里的阳气根本生发不起来。太阳是最好的养阳药,我们却利用不起来,这真是一种极大的损失与浪费。

    为了养好阳气,大家可以经常抽出时间晒晒太阳,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在阳台上放一把躺椅,躺在上面,轻轻摇晃,闭目养神,让阳光透过窗子照在身上,享受这种舒适温和的暖意。如果你觉得阳台上空气还不太流通,阳光还不太充足,那就去草坪上,去公园的长椅上,去大自然中感受阳光的味道。

    任何物质的存在都是有气场伴生的,而且气场之间也是可以相互影响的。天地具有大气场,人身具有小气场,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气场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水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天地气场的所有变化都会影响到人的气场。那么如何保持身体健康,让天地气场与人的气场和谐共存而不是彼此消耗呢?《黄帝内经》讲:“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意思就是说,聪明智慧的人都是因天之序、顺应四时而保健的。所以,要想强身健体,给气场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就要随着四季的气候变化、温热寒凉,做适当的调整。

    及时宣泄、调控影响健康的坏心情

    维护健康的过程就是创造重塑自己气场的过程。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健康不仅来自于身体,还来自心理。只有身心都健康,人才和谐,百病才不会轻易入侵。

    那么我们该怎么保持心理的健康和谐呢?

    有坏心情时要及时宣泄

    《中庸》里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是可以隐藏在心里的,但是总是藏着、憋着,时间长了,身体就会出毛病。伍子胥过昭关,一夜间白了头,就是思虑过多、不知排解的结果,而我们常见的抑郁症大多也是憋出来的病。

    “七情致病胜六淫”,情绪导致的病是最难治愈的,对身体的伤害也是非常大的。《黄帝内经》里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大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打仗时再去铸造兵器,渴了才去挖井,这就晚了。所以,我们要懂得宣泄情绪,不要等到出了问题再去想办法解决。

    生活中,有些女性跟丈夫吵架的时候,一生气就离家出走,其实这对身体是很不利的,因为一生气你就走,那么这个气就滞留在身体里了,发泄不出去,淤久就会化热。中医认为,肝属木主怒,而肺属金克木主悲,所以吵架时要等到哭出来再走。因为哭出来的时候肺气就旺盛了,肝气就会被平息下来,身体就处在了一个和谐的状态,人也会感到舒服很多。所以,当你特别郁闷的时候,就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把心里的郁闷、不快发泄出来,让身体保持和谐。

    “情志生克法”应对坏情绪

    所谓“情致生克法”就是:“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恐伤肾,思胜恐”,“忧伤肺,喜胜忧”。

    “悲胜怒”,就是用悲伤来战胜大怒,就是金克木,肝主怒,大怒则肝火不能收敛,因此用肺金收敛的方法来降肝火。在一个人大怒的时候,告诉他一个很坏的消息,让他突然悲伤,这样就可以把他的怒火熄灭。

    “恐胜喜”,就是恐惧可以战胜过喜过散的心,范进中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范进好多年没考中举人,一天终于考上了,就高兴地满街跑,心神全散了,他的岳父过来一巴掌就给他扇清醒了,这就是“恐胜喜”。

    “怒胜思”,即用激怒的方法,使忧思之情感得到缓解。中医认为,思为脾志,怒为肝志,因木能克土,而脾属土,肝属木,所以可用肝之志——“怒”来治疗各种由脾之志——“思”引起的疾患。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在忧思难解、不能自拔(如失恋、单相思等)时,想点对方引你愤怒的行为和事情。

    “思胜恐”,即思虑是可以战胜恐惧的。这是土克水,因为恐属水,土是脾,而脾主思。古代医家张子合曾经治过这样一个病人。有家人半夜突然出现了一伙强盗抢东西,从此以后,这家主人夜里听到一点儿轻微的响声就非常害怕,整夜睡不着,于是张子合就用木棍敲他家的窗户。第一次他害怕,然后就反复地敲,十几次之后他慢慢习惯了,就不再恐惧了,觉也睡得安稳了。

    “喜胜忧”,即快乐能战胜悲伤忧愁。喜是火,忧悲是金。用五行的说法就是火克金,火是可以把金属熔化开的。火又是散,气又是气结、凝聚,因此忧悲要用散法。

    七情六欲生来有之,我们无法逃避,但我们完全可以控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精神内守,使身体处于怡然自得的乐观状态,这样才能使身体各个系统、器官的功能协调一致,减小生病的概率。

    要想拥有强大积极、能感染他人的吸引力,就要重视身心保养,捍卫健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