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关注什么,气场就会带给你什么
你关注的是什么,气场就会悄悄地把你的生活变成什么样。这是因为人一旦产生了某个想法,就会不知不觉地向所想的方向去努力。
从前,有两个秀才进京赶考,路上遇到了一支送葬的队伍。其中一个秀才顿时觉得心烦意乱,心想:真是晦气死了,这次考试肯定无望了。而另一个见到黑漆漆的棺材,却笑逐颜开,心里念叨着:“棺材,棺材(官才),这次我肯定会高中的。”结果那个觉得晦气的秀才名落孙山,而那个觉得自己会高中的秀才金榜题名。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拉尔夫·特赖因曾说一个人“关注什么,就吸引什么”。意思就是说,你所关注的事情往往最有可能出现在你的生活当中,也就是你的意识和想法会吸引那些你所关注的事物。
生活中,人们很难超越自己所关注的生活。心理学家马尔兹说:“我们的神经系统是很‘蠢’的,你用肉眼看到一件喜悦的事,它会做出喜悦的反应;看到忧愁的事,它会做出忧愁的反应。”我们在生活中关注什么,就决定了生活会怎么样;有怎样的决定,就有怎样的地位和境遇。
如果我们把如何成功当作每天必须关注的内容,并且坚持下去,那么我们的这个想法就会吸引成功所需要的那些特质,未来就会取得成功。而如果我们心里想的是失败,看不到希望,不知道前途在何方,那么成功将永远与自己无缘。
如果我们关注的是贫困,眼睛和心灵里充满了对匮乏穷困的担忧,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成为富足的人。而如果我们坚信世界上的财富是为自己准备的,坚信世间财富俯首皆是,唾手可得,那么财富就会被吸引到自己的世界中来。
如果我们关注的是日渐增长的年龄与岁月在肌肤上留下的衰老的痕迹,想到的尽是虚弱、衰老后的行动不便,那么我们的身体也就会有所反应,开始衰老。我们觉得自己有多老就会看着有多老。而如果我们不受年龄影响,觉得自己一直很年轻,充满活力,并以愉悦的精神状态投入生活,那么我们的身体就会不由自主地呈现出年轻人的活力。
如果我们关注的是善良,是仁爱,眼里看到的都是世间温情,那么我们就会发现生活是那么美好。而如果我们关注的是邪恶,是人世间的冷漠,那整个世界在你眼里都会是一片萧条。
如果我们关注的是积极的东西,比如,“我今天很漂亮”“我心情愉快”“我生活的每一方面,都一天天变得更美好”等,那么我们就会真的觉得自己心情很愉快,反之,你的情绪就会很差。
如果我们经常关注坏的方面的话,我们的气场就会转向消极气场,我们就会错失许多可以获取成功、过上美好生活的机会。如果我们关注的一直是美好的、积极的方面,那么我们的气场就会变得强大积极,人生也会出现出人意料的精彩。
一家制鞋厂为了扩大市场,派了一名市场经理到非洲一个孤岛上进行市场调查。那名市场经理抵达后,看到当地的人们都光着脚,没有穿鞋子的习惯,他便觉得这里没有可以开拓的市场,于是回到酒店他就发电报告诉老板说:“这里的居民从不穿鞋,此地无市场。”
老板接到电报后,思索良久,又派了一名市场经理去实地调查。这名市场经理见到当地人们没穿鞋子的时候,眼中大放光彩,他兴奋万分,急忙向老板报告:“此岛居民无鞋穿,市场潜力巨大,请速运一百万双鞋子过来。”
很快,鞋子到货了,没几日便被抢购一空。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斯说:“无论什么见解、计划、目的,只要以强烈的信念和期待进行多次反复的思考,那它必然会置于潜意识中,成为积极行动的源泉。”
所以,要想让自己有富足的生活、快乐的心情、成功的未来,那么我们就要远离负面的气场,多关注、吸收一些积极的因素,相信美好的存在。
被动的人生态度是消极气场产生的根源
一个人的气场是在持续不断的自我肯定中建立起来的。自我肯定可以带来有巨大创造力的气场。而“我不行”“我不相信”“我做不到”这样被动的人生态度会导致自己的气场不足,如果被这样的心态带到负面情绪中就会产生消极气场,一个人一旦拥有了消极气场,就会常对自己说“我不行”“我办不到”……这样就形成一个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
此外,被动的人生态度,会让人在遇到困难、挫折时出现焦虑、泄气、失望、颓丧等情感反应。一个人如果做了被动的人生态度的俘虏,他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就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很难有所作为。
相反,一个人如果总是给自己正面的暗示,以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问题,那么他身边就会形成一个无形的积极气场,推动着他不断地向前进。
希拉斯·菲尔德先生退休的时候已经积攒了一大笔钱,然而他突发奇想,想在大西洋的海底铺设一条连接欧洲和美国的电缆。随后,他开始全身心地投入这项事业中。前期基础性的工作包括建造一条1000英里长、从纽约到纽芬兰圣约翰的电报线路。纽芬兰400英里长的电报线路要从人迹罕至的森林中穿过,所以,要完成这项工作不仅包括建一条电报线路,还需要建同样长的一条公路。此外,还包括穿越布雷顿角全岛共440英里长的线路,再加上铺设跨越圣劳伦斯海峡的电缆,整个工程十分浩大。
菲尔德使出浑身解数,总算从英国政府那里得到了资助。然而,他的方案在议会上遭到了强烈反对,在上院仅以一票的优势获得多数通过。随后,菲尔德的铺设工作开始了。电缆一头搁在停泊于塞巴斯托波尔港的英国旗舰“阿伽门农”号上,另一头放在美国海军新造的豪华护卫舰“尼亚加拉”号上,不过,就在电缆铺设到5英里的时候,它突然被卷到了机器里面,断开了。
菲尔德不甘心,进行了第二次试验。在这次试验中,在铺到200英里长的时候,电流突然中断了,船上的人们在甲板上焦急地踱来踱去。就在菲尔德即将命令割断电缆、放弃这次试验时,电流突然又神奇地出现了,一如它神奇地消失一样。夜间,船以每小时4英里的速度缓缓航行,电缆的铺设也以每小时4英里的速度进行。这时,轮船突然发生了一次严重倾斜,制动器紧急制动,不巧又割断了电缆。
但菲尔德并不是一个会轻易放弃的人。他又订购了700英里的电缆,而且聘请了一个专家,请对方设计一台更好的机器,以完成这么长的铺设任务。后来,英美两国的科学家联手把机器赶制出来。最终,两艘军舰在大西洋上会合了,电缆也接上了头。随后,两艘船继续航行,一艘驶向爱尔兰,另一艘驶向纽芬兰。两船分开不到3英里,电缆又断开了。再次接上后,两船继续航行,到了相隔8英里的时候,电流又没有了。电缆第三次接上后,铺了200英里后,电缆又断开了,两艘船最后不得不返回爱尔兰海岸。
参与此事的很多人都泄气了,公众舆论也对此流露出怀疑的态度,投资者也对这一项目没有了信心,不愿再投资。这时候,如果不是菲尔德先生,如果不是他百折不挠的精神,如果不是他天才的说服力,这一项目很可能就此放弃了。菲尔德继续为此日夜操劳,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绝不甘心失败。
于是,又一轮新的尝试开始了,这次总算一切顺利,全部电缆铺设完毕,没有任何中断,几条消息也通过这条漫长的海底电缆发送了出去,一切似乎就要大功告成了,但突然电流又中断了。
这时候,除了菲尔德和他的一两个朋友外,几乎没有人不感到绝望。但菲尔德仍然坚持不懈地努力,他终于找到了投资人,买来了质量更好的电缆,这次执行铺设任务的是“大东方”号,它缓缓驶向大洋,一路把电缆铺设下去。一切都很顺利,但最后在铺设横跨纽芬兰600英里电缆线路时,电缆突然又折断了,掉入了海底。他们打捞了几次,但都没有成功。于是,这项工作耽搁了下来,而且一搁就是一年。
所有这些困难都没有吓倒菲尔德。他又组建了一家公司,继续从事这项工作,而且他们制造出了一种性能远优于普通电缆的新型电缆。
1866年7月13日,新的试验又开始了,这一次顺利接通,发出了第一份横跨大西洋的电报!电报内容是:“7月27日,我们晚上9点到达目的地,一切顺利。感谢上帝!电缆都铺好了,运行完全正常。希拉斯·菲尔德。”不久以后,原先那条落入海底的电缆被打捞上来了,重新接上,一直连到纽芬兰。现在,这两条电缆线路仍然在使用,而且再用几十年也不成问题。
脚不能达到的地方,眼睛可以达到;眼睛不能达到的地方,心可以达到。
当你心里不以为然或怀疑时,就会想出各种理由来支持你的怀疑。怀疑、不相信、潜意识里要失败的倾向,都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而当你态度坚决地相信自己的时候,一切因素都会朝着证明你的观点的方向走,而你的人生格局,也会因此而打开。
负面被动的人生态度扼杀积极气场,催生消极气场,而正面积极的人生态度成就强大的积极气场。所以,远离消极气场,拥有积极气场,让自己有个精彩的人生,我们就要经常在潜意识里跟自己说“我行”“我可以”“我一定能做到”。
正确评估自己的气场,你就能决定自己的价值
也许你想成为大树,可你却只是一株小草;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可你却只是一颗星辰;也许你想成为大河,可你却只是一泓山溪……于是,你开始贬低自己的价值,认为自己做不成大事。
生活中,每个人对自己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恰当的认识,对自己的能力、学识、品质等自身因素自我评价过低,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畏缩、瞻前顾后、心理承受能力差、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等倾向。其实,没有一个人的气场是一无是处的,每个人身上都有别人无法替代的优点,将这些优点充分利用,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积极气场,完全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意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拥有什么样的气场和人生。正确评估自己的气场,你就能决定自己的价值。
有一家跨国企业曾经在招聘中出了这么一道题:“就你目前的水平,你认为十年后,自己的月薪应该是多少?你理想的月薪应该是多少?”
结果,那些回答数目奇高的应聘者全部被录用。其后主考官解释说:“一个人认为自己十年后的薪水竟然和现在差不多或者高不了多少,这首先说明他对自己的学习、前进的步伐抱有怀疑,他害怕自己脱离不了现在的圈子,甚至干得还不如现在好。这种人在工作中往往没什么激情,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对自己的未来都没有信心,我们又怎能对他有信心呢?”
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对手,而是自己。即使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有财富有背景,但是不能正确评估自己,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也只能白白浪费强大的气场能量。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只有认清自我才能获得不断前行的动力。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够为自己赢得美好的人生。所以,不管你是一个怎样的人,都不要丧失自信,不要自贬价值。你现在要做的就是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评估,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然后努力去做,相信你一定会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出光芒,干出一番事业!
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气场才会更强大
美国某大学心理系的一堂课上,教授向学生们介绍了一位来宾——比尔博士,说他是世界闻名的化学家。比尔博士从皮包中拿出一个装着液体的玻璃瓶,说:“这是我正在研究的一种物质,它的挥发性很强,当我拨出瓶塞,它马上会挥发出来。但它完全无害,而且气味很小。当你们闻到气味,请立刻举手示意。”
说完,博士拿出一个秒表,并拔开瓶塞。一会儿工夫,只见学生们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都依次举起了手。但是后来,教授告诉学生:比尔博士只是本校的一位老师化装的,而那个瓶子里装的物质只不过是蒸馏水。
心理系的学生之所以“睁着眼睛说瞎话”,是因为受到了“比尔博士”的暗示。他暗示瓶子里装的是一种他正在研究的物质,气味很小,所以学生们就相信了,并且似乎闻到了那种特殊物质的气味。
暗示是一种奇妙的心理现象,可分为他暗示与自我暗示两种形式。他暗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预言,虽然它对我们的生活也起一定作用,但却不及自我暗示的力量大。
所谓自我暗示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暗示,它是思想意识与外部行动两者之间沟通的媒介。它还是一种启示、提醒和指令,会告诉你注意什么、追求什么、致力于什么和怎样行动,它能支配、影响你的行为。
自我暗示又分为积极的自我暗示和消极的自我暗示。积极的自我暗示是一种内在的火种,它可以让我们的气场充满无限的能量。研究发现,积极的自我暗示能调动人的巨大潜能,使人变得自信、乐观。当你习惯性地想象快乐的事时,神经系统便会习惯性地让你拥有一个快乐的心态。拳王阿里在每次比赛前都会对着镜头喊:“I'm the best(我是最好的)!”事实也许并非如此,但又有什么关系?反复不断地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你最后就会接受这种观点,并成为你想成为的这种人!而消极的自我暗示,则会让你走向失败。
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会受到暗示的巨大影响。良好积极的暗示能把人带进“天堂”,消极的暗示则把人带进“地狱”。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给自己良好的、积极的心理暗示。
从现在开始,不妨每天花上几分钟时间,全身放松,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样时间长了,你就会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
克服人生短板,解除气场发挥的阻碍
一位老国王给他的两个儿子一些长短不同的木板,让他们各做一个木桶,并承诺谁做的木桶装下的水多,谁就可以继承王位。
大儿子为把自己的木桶做大,每块木板都削得很长,可做到最后一条木板时没有木材了;小儿子则平均地使用了木板,做了一个并不是很高的木桶。结果,小儿子的木桶装的水多,最终小儿子继承了王位。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短板效应。
西方有句谚语:成功需万事俱备,失败则只需一因。的确,一个人即使有很多的优点,但如果他有一个很大的毛病,那就会让人感到厌烦,很难让别人接受他。一个没人愿意与之交往的人,又怎会有强大的气场呢?
人的每一个弱点和短处,如恶习、犹豫不决、犯错、忧虑、嫉妒等,都对自己的气场产生着影响,也影响着你与其他气场之间的能量交换。根据短板效应,这些人性弱点往往是影响我们气场发挥的阻碍,是限制我们能力的关键。
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是用最长的木板来衡量的,而是用最短的木板来衡量。木桶装水的多少受到最短木板的限制,所以,要想让木桶装更多的水,让自己拥有更强大的气场,就必须克服人生“短板”。
不断丰富你的学识,才能改变你的气场
气场与知识密切相关。博学多才、知识丰富的人,他的气场才有足够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极具智慧的犹太人对知识特别重视,他们认为,无知的人不可以做商人,他们做生意时,也往往愿意跟学识渊博的人达成交易。
一个做钻石买卖的犹太人同时面对几个国外的合作伙伴,因为对合作方不是太熟悉,无法从具体的方面去考量,所以犹太人就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谁能告诉我大西洋里有多少种鱼类?”
合作方都很奇怪:“他为什么要问这样的问题?这和做钻石生意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嘛。”正当大家都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位日本商人回答了犹太人的问题。而最终,这个犹太人选择了与日本商人合作。
原来,在犹太人看来,如果对方连大西洋有哪些鱼类都了如指掌,那么可见他的知识是多么的渊博,而他肯定也熟悉钻石这个行业,和这样的人合作就可能盈利。
知识是有用的,拥有知识,就能改变人的精神面貌,改变人的气场,继而改变人一生的命运。然而,生活中有些人天赋很高,但却不懂得充实自己,不懂得增进自己的知识和气场,不懂得在读书和学习中进取。所以他们一辈子都处在平庸的职位上,浑浑噩噩地过活。
拿破仑·希尔说:“有人因过食而亡,有人因喝多而亡,更有人因无所事事而死去。”人会无所事事,很显然是因为不知进取。真正积极向上的人,生怕自己的一生碌碌无为,为了让自己趋于完美,就会不断以文化知识来充实自己。
你拥有什么样的气场决定了你在别人心中的价值,这种价值不能通过金钱来衡量,它往往和知识联系在一起。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他们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会把不断学习当成自己的重要习惯。他们清楚知识对于自己的事业而言是有价值的,同时也可以塑造自己的气场,为自己带来更好的生活。
可以说,任何一个人,只要想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就必须不断学习。但是生活中,我们不可能事事亲为,也不可能踏遍世界的每个角落,更不可能将整个世界都放在视野之中。但是,书却可以帮助我们穿越浩瀚的时空,让古今中外的智慧充满脑海。此外,报纸、电视、网络等也都可以帮我们掌握大量的信息,让我们增长知识。
扩大自己的人生格局,便会逐渐改变自己的吸引力。对一个人来说,格局越大,吸引力散发出来的能量就越大。
了解身体节奏,在气场指数最高时处理相应的事务
对于一个人来说,在一定的周期内,不仅自身的能力状态会有规律性的波动,而且身体的某些机能也是有一定节奏的(这里我们将其称为“生理节奏”),有低潮也有高潮。不同时期,人的气场指数也会有所不同:在身体的低潮期,气场指数会变低,而处于高潮期时,气场指数相应也比较高。
通过生理节奏管理,我们可以主动调整,使自己的能力与其自然波动相适应:在低点周期和临界日,我们养精蓄锐,放松休息,多做重复性工作,回避不愿见的人和令人头疼的问题。与此相反,在高点周期则要大干一番,这时候适宜做出决定,重新部署工作,贯彻自己的意图。调整好自己的身体节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利用气场,享受更轻松、更简单的工作和生活。
关于生理节奏,看看下面这个例子我们就会对此有更清晰的认识:
比奇睁开了眼睛,才不过清晨五点钟,他便已精神饱满,充满干劲。另一方面,他的太太却把被拉高,将面孔埋在枕头底下。
比奇说:“过去15年来,我们俩几乎没有同时起床过。”
像比奇夫妇这样的情况并非少见。我们的身体像个时钟那样复杂地运作,而且每个人的运转速度也彼此略有不同。比奇是个上午型的人,而他的太太则要到入夜后才精神最好。
很久以来,行为学家一直认为导致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个人的怪癖或早年养成的习惯。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医生兼生物学家霍尔堡提出了一个“时间生物学”的理论,这一见解才受到挑战。霍尔堡医生在哈佛大学实验室中发现,某些血细胞的数目并非整天一样,要视它们从体内抽出的时间而定,但这些变化是可以预测的。细胞的数目会在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比较高,而在12小时之后则比较低。他还发现心脏新陈代谢率和体温等也有同样的规律。霍尔堡的解释是,我们体内的各个系统并非永远稳定而无变化地运作,而是有一个周期,有时会加速,有时会减慢。我们每天只有一段有限的时间效率能达到巅峰状态。霍尔堡把这种身体节奏称为“生理节奏”。
生理节奏和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密切相关:健康、事业、家庭生活、社会活动等,它的应用可以说是无限的。日本和美国的许多企业利用生理节奏原理,短时间内就把事故率减少了30%。此外,生理节奏理论还可以成为各类职业人士追求简单生活,提高工作效率的好帮手。我们可以利用生理节奏帮助自己更好地规划生活。但是,你首先必须知道如何去辨认它们。霍尔堡和他的同事们研究出以下这套方法,可以帮助你测定自己的身体规律:早上起床之后一小时,量一量你的体温,然后每隔4小时再量一次,尽量把最后一次测量时间安排在接近上床时间。一天结束时,你应该得到五个体温度数。
每个人的体温变化都不同。你的体温在什么时候开始升高?在什么时候到达最高点?什么时候降至最低点?你一旦熟悉了身体的规律之后,便可以利用时间生物学的原理来增进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
对大多数人来说,高峰期大约持续4个小时。因此,你应该把最花费力气的活动安排在体温最高的时候进行。至于从事脑力活动的人,时间表则比较复杂。要求准确性的任务,最好是在体温正向上升的时候去做。大多数人体温上升时间是在早上8点或9点,对比之下,阅读和思考则在下午2点至4点进行比较适宜,一般人的体温在这段时间会开始下降。
人的身体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气场能量,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身体节奏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根据身体的“生理节奏”来安排时间,尽可能在气场指数最高的时候,处理相应的事务。
引爆潜能,获取无穷的信心能量
人的潜能就像永远也挖不尽的宝藏,你可以从这座宝藏里取得所需的一切东西。如果能唤醒这种潜在的巨大力量,往往便会出现奇迹。每个人都拥有一座潜能的宝藏。每个人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在力量,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认识、去开发。这种力量一旦引爆出来,将带给你无穷的信心能量。
遗憾的是,许多情况下,我们认识不到自己具有的潜力,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首先想到的是畏惧和退缩,因而失去了许多超越自己的机会,只在原地踏步。
美国知名学者奥图博士说:“人脑好像是一个沉睡的巨人,我们只用了不到1%的脑力。”一个正常的大脑记忆容量有大约6亿本书的知识总量,相当于一部大型电脑储存量的120万倍。如果人类发挥其一小半潜能,就可以轻易学会40种语言,记忆整套百科全书,获得12个博士学位。
根据研究,即使世界上记忆力最好的人,其大脑的使用也没有达到其功能的1%。人类的知识与智慧,迄今仍是“低度开发”。人的大脑真是个无尽的宝藏,只要我们肯花心思去挖掘,努力运用潜意识的力量,成功会比想象中来得更快、更轻松。运用潜意识来开发无限的潜能,就仿佛用一把万能金钥匙打开未来之门,它将带给你无限的挑战和惊喜。思想、精神等潜意识就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宝藏,是伟大的造物者赋予我们的珍贵无比的财富。
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一个实验,他在一所中学挑选了一些学生,经过一番“测试与分析”,他告诉老师以及在座的学生们,哪一部分学生特别聪明。
当然,他的所谓“测试与分析”只是为了掩人耳目,挑选完全是随机的。受到心理学权威的暗示,接下来老师毫不犹豫地用对待“聪明人”的方法对待那部分“聪明的”学生,那群被教授暗示为“特别聪明的”学生也开始认为自己是“聪明的”,而且越来越发现自己似乎确实很聪明。8个月后,考试的结果表明,那些被教授圈定为“聪明的”学生的成绩果然明显优于其他学生,或明显优于自己的过去。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在潜意识里认同自己、肯定自己,就能不断地激发潜能,取得进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