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台-叶广芩创作年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出版作品

    散文随笔集

    《没有日记的罗敷河》,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景福阁的月》,陕西旅游出版社1998年版。

    《我本是散淡的人》,西苑出版社2000年版。

    《琢玉记——我与妈妈的“战争”》(与顾大玉合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老县城》,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版。

    《景福阁的月》(上),陕西旅游出版社2006年版。

    《景福阁的月》(下),陕西旅游出版社2006年版。

    《老县城》(精美全彩图文版),西安出版社2010年版。

    《颐和园的寂寞——叶广芩散文选》,西安出版社2010年版。

    《秦岭无闲草》(与党高弟同著),长春出版社2011年版。

    《尚德重礼的陕西人》(“陕西精神”丛书)(分册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9月版。

    小说

    短篇小说

    《风也萧萧 雨也潇潇》,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山鬼木客——叶广芩短篇小说选》,西安出版社2010年版。

    《老虎大福》,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日本故事》,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

    《逍遥津》,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

    中篇小说

    《谁翻乐府凄凉曲》,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梦也何曾到谢桥》,华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黑鱼千岁——叶广芩中篇小说新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豆汁记》,中国盲文出版社2009年版。

    《对你大爷有意见——叶广芩中篇小说选》,西安出版社2010年版。

    《醉也无聊》,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小放牛》,中国工人出版社2012年版。

    《黄连·厚朴》,重庆出版社2013年版。

    长篇小说

    《乾清门内》,未来出版社1986年版。

    《战争孤儿》,华岳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注意熊出没》,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采桑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全家福》,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青木川》,太白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状元媒》,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二、主要发表作品

    散文、随笔

    《溥仪先生晚年轶事》,《延河》1982年第2期。

    《飘荡的烟》,《延河》1982年第3期。

    《最后一名患者》,《百花园》1985年第6期。

    《在平民百姓中间——日本杂记》,《文学家》1986年第4期。

    《访日杂记二则》,《奔流》1987年第5期。

    《美神》,《延河》1987年第11期。

    《岸河》,《延河》1990年第9期。

    《不谈文学的文友》,《陕西文学界》1992年第12期增刊。

    《我本是散淡的人》,《文友》1993年第4期。

    《“红黄蓝白黑”的日本语》,《国际人才交流》1993年第6期。

    《尴尬时分》,《女友》1993年第10期。

    《与王子同窗》,《女友》1993年第11期,《大学生》1995年第10期、《海内与海外》1996年第7期转载。

    《女人是什么东西》,《女友》1993年第12期。

    《跟着丈夫做夫人》(“我们家在日本”之一),《家庭》1994年第2期,《中外妇女文摘》1996年第3期转载。

    《吹鼓手》(“生涯系列”),《中华散文》1994年第2期。

    《何尝不想温柔》,《女友》1994年第3期。

    《蓝天白云侃大山》,《当代青年》1994年第4期。

    《魔法在身的女儿》(“我们家在日本”之二),《家庭》1994年第5期,《女士》1995年第9期转载。

    《民族音乐的FANATEC》,《音乐天地》1994年第6期。

    《买车记》,《女友》1994年第6期。

    《日本“花和尚”》,《女友》1994年第7期。

    《太太与姨太太》,《美文》1994年第10期。

    《朋友要出家》,《女友》1994年第12期。

    《请拉住我的手》,《女友》1995年第2期,《健康大视野杂志》2001年第6期、《读者》2002年第10期、《新世纪文学选刊》2004年第7期、《中外期刊文萃》2004年第17期、《中外文摘》2004年第17期、《三峡文学》2007年第1期、《当代文萃》2005年第7期、《民族文汇》2005年第10期、《视野》2006年第11期、《意林》2006年第21期、《当代青年》(上半月)2007年第1期转载。

    《成熟与老练相遇》,《女友》1995年第3期。

    《狗熊恒泰君》,《女友》1995年第4期。

    《倾斜的日本“半边天”》,《女友》1995年第5期。

    《景福阁的月》,《中华散文》1995年第5期,《文艺报》2010年9月20日、《金秋》(下半月)2011年第6期转载。

    《警视厅的》,《现代世界警察》1995年第6期。

    《上车伊始》,《女友》1995年第6期。

    《他不愿当中国人——留日学生百态》,《大学生》1995年第6期。

    《重要的是参与》,《女友》1995年第8期。

    《我们是苦力》,《女士》1995年第8期,《中外妇女文摘》1996年第9期转载。

    《刷碗也疯狂》,《女友》1995年第9期。

    《航班飞往东京》,《大学生》1995年第9期。

    《杨贵妃走出长安后》,《女友》1995年第10期。

    《人生影碟 战后新闻——日本残留孤儿》,《妇女之友》1995年第10期,《女性天地》1995年第11期转载。

    《我为日本纳税》,《税收与社会》1995年第12期。

    《夜总会见闻》,《女士》1995年第12期。

    《留日生涯“洗狗记”》,《现代妇女》1995年第12期,《大学生》1995年第12期转载。

    《巧妇难为有米炊》,《伊犁河》1996年第2期。

    《“触电”,滋味……极了》,《女友》1996年第11期。

    《作秀》,《杂文选刊》1996年第12期。

    《大宁河栈道话古》,《三峡文学》1997年第2期。

    《酸味人生》,《女友》1997年第12期。

    《一个中国女留学生在日本筑波的漂泊恋情》,《东文女性》1998年第4期。

    《朋友,人生之大福》,《公共关系》1998年第5期。

    《学唱》,《美文》1998年第5期。

    《理解的幸福》(《教师节的鲜花》),《女友》1998年第9期。

    《人的修炼与文的修炼》,《陕西文学界》1998年第1—2期,《湖南文学》1998年第9期转载。

    《走出北京》,《文学世界》1999年第4期。

    《跨越语言的障碍》,《人民文学》1999年第4期。

    《夏游红河谷》,《陕西水利》1999年第5期。

    《有感于被动接受采访》,《文学自由谈》1999年第5期。

    《分寸的拿捏》,《做人与处世》1999年第8期。

    《空泛与瞎编》,《美文》(少年版)2000年试1号,《阅读与作文》2004年第3期转载。

    《我和秃子的童年》,《视野》2000年第5期。

    《医学与小说》,《西安晚报》2000年5月29日。

    《聪明人王保安》,《各界导报》2000年7月3日。

    《与女儿的“战争”》,《青年文摘》(绿版)2001年第6期。

    《广岛情愫》,《热风》2001年第6期。

    《两处家乡》,《西安政协》2001年第8期。

    《母亲病了》,《美文》2001年第9期。

    《感觉地震》,《热风》2001年第10期。

    《旧家拆迁杂感》,《朔方》2001年第11期。

    《寻找结婚证,找出一部卖座电影》,《家庭》2001年12月。

    《老县城》,《周至文艺》2002年第3期,《中国作家》2003年第1期转载。

    《古道行》,《时代文学》2002年第5期。

    《找对象》,《文友》2002年第7—8期。

    《清涧路上》,《延河》2002年第11期,《路遥研究》2003年第1期转载。

    《拾取逝去生命的碎片》,《读者》2002年第14期,《视野》2008年第9期、《意林》2008年第13期、《中外文摘》2008年第16期、《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68期、《中国减灾》2011年第4期转载。

    《老县城》(大散文),《中国作家》2003年第1期。

    《主妇杂记》,《长城》2003年第2期。

    《贵妃东渡——从马嵬坡到向津具半岛》,《山花》2003年第3期。

    《杨贵妃在日本》,《西北航空》2003年第4期,《英才》2007年第1期转载。

    《让这座光阴的小城永远静谧》(《老县城》节选),《森林与人类》2003年第4期。

    《遗落秦岭深山的老城》,《当代陕西》2003年第5期。

    《秦岭羚牛》,《西北航空》2003年第8期。

    《行走在异域之间》(与顾大玉合著),《视野》2003年第10期,《杂文选刊》2008年第4期转载。

    《但写真情并实境,任他埋没与流传》,《时代文学》2004年第1期。

    《清淡如水的朋友——殷慧芬》,《时代文学》2004年第3期。

    《老家和文学》,《青年文学》2004年第4期。

    《戏缘》,《美文》2004年第3、5期。

    《失意的倾诉》,《华商报》2004年9月9日。

    《做个漂亮的老太太》,《华商报》2004年11月11日,《今晚报》2005年7月24日转载。

    《翠峰山野人探秘》,《周至文艺》2005年第1期,《延河》2005年第7期转载。

    《扬起风帆》,《周至文艺》2005年第2期。

    《五柞探幽》,《周至文艺》2005年第3期。

    《用先辈的精神充实自己》,《作家通讯》2005年第3期。

    《面对母猴的猎人》,《美文》2005年第8期。

    《我在农村挂职生活的感觉和体会》,《作家通讯》2006年第3期。

    《每个城市都要有自己的魂魄》,《萧山日报》2006年4月21日。

    《感受红军——重访长征路手记》,《延河》2006年第7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20期转载。

    《历史的入口》,《三秦都市报》2007年5月27日。

    《洗尽铅华换戎装》,《文艺报》2007年7月21日,《火箭兵报》2007年8月11日转载。

    《精神的给养》,《作家通讯》2008年第3期。

    《梨花一枝春带雨》,《延河》2008年第4—5期。

    《生态保护之链:敬畏、感恩、行动——在发展和保护两难中前行》,《绿叶》2008年第5期。

    《我当奥运火炬手》,《西安日报》2008年7月15日,《天津日报》2008年8月7日转载。

    《箫鼓春社忆古风》,《文艺报》2008年8月12日。

    《震中访旧》,《陕西文学界》2008年第3期,《美文》(上半月)2008年第7期、《人民文学》2008年第7期转载。

    《〈老县城〉是周至人民给我的》,《陕西文学界》2009年第3期。

    《心灵中的家》,《陕西文学界》2009年第6期,《文艺报》2009年7月14日再刊。

    《建国十年我十岁》(《十岁的生命记忆》),(《延河文化》)2009年第4—5期,《中年》2009年10月下、《文艺报》2009年9月3日、《人民日报》2009年9月7日、《西安财院报》2009年9月30日再刊。

    《涅瓦河的白夜》,《啄木鸟》2009年第10期,《时代发现》2011年第4期转载。

    《地因人旺、事以德馨》,《陕西文学界》2009年黄陵专刊。

    《故乡的杂志:写在〈北京文学〉60年》,《北京文学》(原创版)2010年第1期。

    《五典坡遐想》,《曲江》2010年第3期,《西安晚报》2010年4月28日再刊。

    《紫禁城遐思》,《文艺报》2010年10月20日,《荆山》2011年第3期再刊。

    《爆竹声中一岁除》,《金秋》(上半月)2011年第2期。

    《历史的扑朔迷离》,《江南》2011年第5期。

    《北京王府,帝国的背影》,《华夏地理》2011年第10期。

    《那山 那水 那人》,《荆山》2012年第1期。

    《家在秦岭深处》(《老县城》节选),《中国国家旅游》2012年第9期。

    《青雾苍烟中的道路》,《陕西交通报》2012年4月27日。

    《自驾札记——壬辰春节广西行》,《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2012年第7期,《青海湖》2013年第1期转载。

    《云想衣裳》,《青海湖》2013年第1期。

    《母亲的辉煌》(《罗敷河》节选),《辽海散文》2013年第2期。

    《老县城,动物们》(《老县城》节选),《森林与人类》2013年第2期。

    《达斡尔——我的父老乡亲》,《塔城文艺》2013年第3期。

    《养成睡前阅读的习惯》,《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4月30日。

    《你们的今天就是我》,《人民文学》2013年第6期。

    《龙现黎坪,嘉瑞南郑》,《建筑与文化》2014年第1期。

    小说

    短篇小说

    《在同一个单元里》,《延河》1981年第9期。

    《天一的美惠》(附评论),《长安》1982年第3期。

    《五光十色的大街》,《延河》1982年第8期。

    《那拉氏“承恩”记》,《延河》1983年第1期。

    《套儿》,《新港》1984年第10期。

    《远去的凉风垭》,《延河》1987年第7期。

    《菜子坪手记》,《延河》1994年第3期。

    《学车轶事》,《延河》1994年第8期。

    《本是同根生》,《延河》1994年第8期,《小说月报》1994年第11期、《新华文摘》1994年第12期转载。

    《身无分文走拉萨》,《女友》1995年第1期,《周末文汇》2002年第6期、《延河文化》2007年第1期转载。

    《寂寞尼玛路》,《朔方》1998年第3期。

    《你找他苍茫大地无踪影》,《百花洲》1998年第6期,《中华文学选刊》1999年第1期转载。

    《静下心来想一想》,《小说选刊》1998年第11期。

    《不知何事萦怀抱》,《山花》1999年第5期。

    《熊猫“碎货”》,《长江文艺》2000年第8期,《新华文摘》2000年第11期转载。

    《乌鸦卡拉斯》,《啄木鸟》2005年第4期。

    《后罩楼》,《人民文学》2011年第10期,《小说月报》2011年第12期、《短篇小说·原创版》2011年第12期、《中华文学选刊》2011年第12期转载,《民族文学》(蒙)2012年第3期、《民族文学》(藏)2012年第3期、《民族文学》(维)2012年第3期译载。

    《夹金山穿越》,《芒种》2012年第1期,《小说月报》2012年第3期转载。

    《唱晚亭》,《民族文学》2012年第5期,《小说选刊》2012年第6期、《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1年第6期、《小说月报》2012年第7期、《新华文摘》2012年第14期转载。

    中篇小说

    《金崎枝子》,《作家》1984年第4期。

    《藤萝架下》,《延河》1985年第5期。

    《兔儿爷》,《东方少年》1983年第2期。

    《在清水町的单元里》,《人世间》1988年第1期。

    《祖坟》,《延河》1995年第4期。

    《风》,《小说界》1995年第6期,《小说月报》1996年第2期转载。

    《拉开距离》,《小说月报》1996年第2期。

    《“联合国”的家长里短儿》,《青年文学家》1996年第2—3期。

    《孪生》,《百花洲》1996年第6期,《小说选刊》1997年第2期转载。

    《注意熊出没》,《黄河文学》1995年第5期,《小说月报》1996年第7期转载。

    《狗熊淑娟》,《芳草》1997年第2期,《小说月报》1997年第4期、《中华文学选刊》1997年第3期、《传奇文学选刊》1997年第5期转载。

    《黄连·厚朴》,《湖南文学》1997年第2期,《中篇小说选刊》1997年第3期、《小说选刊》1997年第5期、《小说月报》1997年第5期、《新华文摘》1997年第7期转载。

    《难解其中味》,《小说选刊》1997年第5期。

    《风也萧萧》,《小说》1997年第3期,《传奇文学选刊》1997年第9期转载。

    《雨也潇潇》,《湖南文学》1997年第10期,《小说选刊》1998年第1期、《中篇小说选刊》1998年第1期转载。

    《瘦尽灯花又一宵——一个寂寞不平淡的故事》,《上海文学》1998年第3期。

    《到家了》,《芳草》1998年第3期,《小说月报》1998年第5期、《小说选刊》1998年第5期转载。

    《天上船——农场记事》,《长江文艺》1998年第8期。

    《大雁·细狗——农场记事》,《美文》1998年第9期。

    《谁翻乐府凄凉曲》,《人民文学》1999年第2期,《小说选刊》1999年第6期转载。

    《醒也无聊》,《中国作家》1999年第3期,《中篇小说选刊》1999年第4期、《中华文学选刊》1999年第4期、《小说月报》1999年第7期、《延河》1999年第11期、《北京文学》1999年第11期转载。

    《梦也何曾到谢桥》,《十月》1999年第5期,《中华文学选刊》1999年第6期、《小说选刊》1999年第11期、《小说月报》1999年第11期转载。

    《醉也无聊:老姐夫完颜占泰的故事》,《延河》1999年第11期,《小说月报》2000年第1期转载。

    《老虎大福》,《人民文学》2001年第9期,《小说选刊》2001年第11期、《作品与争鸣》2001年第12期转评。

    《山鬼木客》,《芳草》2001年第11期,《小说选刊》2002年第1期、《小说月报》2002年第1期。

    《古道行》,《时代文学》2002年第5期。

    《黑鱼千岁》,《十月》2002年第3期,《小说月报》2002年第7期转载。

    《雾》,《朔方》2003年第4期。

    《长虫二颤》,《当代》2003年第4期。

    《所罗门王的指环》,《中篇小说选刊》2003年第4期,《当代陕西》2004年第3期转载。

    《广岛故事》,《人民文学》2003年第4期,《小说选刊》2003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3年第6期转载。

    《猴子村长》,《北京文学·原创版》2003年第5期,《小说选刊》2003年第7期转载。

    《缘起》,《十月》2004年第5期。

    《响马传》,《清明》2005年第2期,《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5年第5期、《小说选刊》2005年第5期、《中篇小说选刊》2005年第3期转载。

    《对你大爷有意见》,《北京文学》2005年第7期,《小说选刊》2005年第9期、《小说月报》2005年第9期、《民族文学》2006年第1期转载。

    《逍遥津》,《北京文学》2007年第1期,《小说月报》2007年第2期、《小说选刊》2007年第2期、《鄂尔多斯》2007年第2期转载。

    《三击掌》,《当代杂志》2007年第3期,《中国作家》2007年第6期、《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7年第6期、《小说选刊》2007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18期转载。

    《热线》,《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7年第4期。

    《盗御马》,《北方文学》2008年第1—2期,《小说选刊》2008年第5期转载。

    《豆汁记》,《十月》2008年第2期,《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8年第4期、《小说月报》2008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11期、《小说精选》2009年第1期转载、《作家文摘》2008年3月7日开始连载。

    《状元媒》,《北京文学·原创版》2008年第12期,《小说月报》2009年第2期转载。

    《大登殿》,《民族文学》2009年第1期。

    《小放牛》,《小说月报·原创版》2009年第5期,《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9年第10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1期转载,《作家文摘》2009年11月开始连载。

    《玉堂春》,《芒种》2009年第12期,《北京文学增刊·中篇小说月报》2009年第12期转载。

    《三岔口》,《中国作家》2009年第5A期,《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9年第6期、《小说月报》2009年第6期、《小说精选》2010年第11期转载。

    《拾玉镯》,《北京文学·原创版》2010年第9期,《小说月报》2011年增刊(贺岁版)转载。

    《凤还巢》,《小说月报·原创版》2011年第2期,《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1年第4期转载。

    《唱晚亭》,《民族文学》2012年第5期,《北京文学》2012年第6期转载。

    《张家大哥》,《中国作家》2013年第4期。

    《太阳宫》,《当代》2014年第1期,《北京文学》2014年第2期转载。

    《黄金台》,《芒种》2014年第3期,《北京文学》2014年第4期转载。

    长篇小说

    《全家福》,《十月》2000年第6期。

    《青木川》,《中国作家·小说版》2007年第4期,《长篇小说选刊》2007年第3期转载。

    《状元媒》(新作),《十月·长篇小说》2012年第1期(有节选),《长篇小说选刊》2012年第4期、《当代·长篇小说选刊》2012年第4期(有节选)转载。

    访谈、自述

    《我的叙述越自然就越逼近真实:关于小说叙述及其他》(与李鲁平),《芳草》1998年第3期。

    《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有关生活的对话》(与屈雅君),《北京文学·原创版》2003年第5期。

    《走进深山的格格作家》(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组编),《女人说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一言难尽青木川》,《长篇小说选刊》2007年第3期。

    《少小离家老大回:叶广芩自述》,《文艺报》2006年11月15日,《小说评论》2008年第5期转载。

    《行走中的写作:叶广芩访谈录》(与周燕芬),《小说评论》2008年第5期。

    《历史的旋回碎片:写在〈大登殿〉发表的时刻》,《民族文学》2009年第1期,《中国民族报》2010年4月30日转载。

    《我写〈青木川〉》,《西部时报》2009年7月24日,《文艺报》2009年7月25日转载。

    《我的小说都有事实根据》(与张庆国),《滇池》2010年第8期。

    三、戏剧、影视作品

    戏剧小品

    《上镜》,《当代戏剧》2000年第5期。

    《全家福》(与王志安合著),《剧本》2005年第2期。

    《理解的幸福》,《美文》2007年第1期。

    电影剧本

    《红灯停绿灯行》

    《黄连·厚朴》

    《谁说我不在乎》

    电视剧本

    《茶馆》

    《家族》

    《采桑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