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破故事-七彩佛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宋朝年间,福建建阳有一个读书人叫宋惠文。这年他北上京都赴考,一日傍晚来到福建和浙江交界处,在路边一个茶肆里坐下歇脚,顺便打听附近有没有投宿之处。

    茶肆老板叫陆生,是个跛脚,脸上爬满了一条条蚯蚓似的斑驳伤痕,他看看周围没人,附耳过去道:“这位公子,你千万不要到前面山腰的寺里去借宿,那儿闹鬼。”

    宋惠文看他惊恐万分的样子,怀疑道:“你又没见过鬼,怕什么?”

    陆生左右看看,给宋惠文说了一个秘密。

    三年前,陆生跟同乡好友金开声相伴赴京赶考,那晚他们就在前面半山腰的寺里投宿,睡的是一间临悬崖的厢房,由于一路疲惫,他们很快就入睡了。半夜,陆生突然觉得有什么动静,睁开眼睛一看,只见金开声两只手拼命地在拉扯不知什么时候套上脖子的一串佛珠,可那佛珠却在他脖子上被越扯越紧,紧得金开声脸色通红,连舌头都伸出来了,最后“咚”的一声倒在地上,油灯里的那一点点火苗也随之熄灭了,房间里顿时一片漆黑。几乎是在同时,陆生突然觉得自己的脖子上好像也有一串佛珠靠近过来,大惊之下他从床上一跳而起,推开窗户就往下跳,结果一跤摔下悬崖,浑身擦伤不说,还摔断了一条腿,所幸被一个采药老人救起,才算保住了性命。

    三年来,陆生只要想起那晚的遭遇就吓得脸色发白,他一直不敢再去寺里探听金开声的下落,可又舍不下同乡好友的情谊,于是就在山下开了这家茶肆,总想着能再见同乡好友一面,也提醒从这里路过的路人绕道而行,切莫重蹈自己的覆辙。

    可陆生不知道,这宋惠文虽说也是个书生,平时却特别喜欢听唐代狄公断案的传奇故事,得空时还会练几下拳脚,听了陆生这话,他不但不害怕,反倒来了兴致。他对陆生道:“谢谢你这番好意,我今天暂且就在这里住一夜,明日非到寺院借宿不可,如若真有鬼怪,我定把它揪出来,为你屈死的兄弟报仇。”

    果然,次日一早,宋惠文不顾陆生再三劝阻,毅然上山。

    来到寺门前,宋惠文向开门的僧人说自己连夜赶路,非常劳累,想在寺里歇息。那开门僧人见一早就有人来投宿,十分惊讶,他让宋惠文在寺门口等着,自己进去禀报。

    过了好一会,那僧人才返回来,把宋惠文让进门,领着他来到寺院西面僻静处的一个厢房前。这厢房南面好像是一间僧人屋,东面是一个小院,院里有一面大鼓,除此之外,周围别无他人。宋惠文进得厢房,见只有西面有一扇窗,推开一看,窗外就是深不见底的悬崖,他心里一动:这一定就是陆生和他好友当年住过的房间了。他不动声色地朝僧人点头道:“好一个清幽住屋,正好可以让我多住几日,温课赶考。”言毕,他从包裹里摸出一锭银子,交到僧人手里,说是一点香火钱。

    僧人走后,宋惠文仔细察看厢房里的每一个地方,发现这里的椽柱都是用毛竹做的,一根靠墙的竹子上端还有一个碗口粗的大孔。他觉得很奇怪,就大凳叠小凳地爬上去,眯起眼睛朝孔里看,只见里面黑漆漆的,根本看不出什么,俯耳听听,有些微的风声,估计这根毛竹是和外面或者隔壁僧人房间的哪根椽柱相通的。这会有什么名堂呢?宋惠文一时难下判断,于是又凑上去用鼻子闻,竹孔里竟有一股混合着硫磺的腥臭味,他不由皱起了眉头。

    天渐渐黑了下来,僧人给宋惠文送来斋饭,又为他点亮了油灯。宋惠文随口问:“今日来寺里投宿的多吗?”僧人点点头。等僧人出去后,宋惠文从随身带着的包裹里取出一根银针,在饭菜里搅拌了会儿,不见异状,于是就放心地大口大口吃起来。

    吃罢,稍息片刻,宋惠文假装睡觉吹灭了油灯,然后在黑暗中一手端着油灯盏,摸索着重又大凳叠小凳地攀爬上去,守在竹孔旁边。

    夜渐渐深了,一弯新月落到西边的天际,可是宋惠文却一点睡意也没有。就在这时,他闻到一股越来越浓重的硫磺味从竹孔里飘出来,紧接着又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宋惠文不动声色地静待着,等到那声音逼近了,他摸出火折子点燃了油灯,然后把灯盏里燃着的油全倒进竹孔。没一会儿,“窸窸窣窣”的声音就停了下来,片刻之后,竹孔里隐隐传来一声恐怖的吼叫,再细听,却又没有了声响。

    宋惠文赶紧顺着凳子摸到地上,走出厢房一看,只见隔壁僧人屋里烛光摇曳,他轻手轻脚地走过去,推了推门,那门竟然没上拴,“吱呀”一声就被推开了。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高鼻梁、深蓝眼睛的胡僧,双目圆睁,血红的舌头吐在嘴巴外面,脖子上缠着的一串七彩佛珠,被他的两只手紧紧扯着。宋惠文上去一探,胡僧已经没有了气息,身上却还有温热,显然是刚死。

    宋惠文正想在房间里进一步探察,猛然发现套在胡僧脖子上的七彩佛珠“啪”地甩到了地上,并且慢慢蠕动起来。他惊骇不已,抡起边上的木凳就狠砸过去,一下又一下,那佛珠渐渐不能动弹了,他凑上去一看,不得了,这哪里是什么佛珠,竟然是一条色彩斑斓的大蛇。

    他四下一看,这房里的椽柱也是用毛竹做的,其中一根毛竹在地上的这一端也有一个碗口粗的孔,孔边是一堆没有烧完的硫磺,还有一个装蛇的竹篓。他顿时明白了:这里的胡僧原来竟是用这么恶毒的办法杀人抢银子的啊!他们先是把大蛇放进竹管,然后用硫磺熏,逼着它顺着相连的竹管爬到隔壁厢房,从那一端的竹孔里爬出去行凶伤人。可这回,他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宋惠文原先虽然不能确定这竹孔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但总觉得这里一定有名堂,于是就早做准备,用滚烫的灯油把对方给逼回去。那大蛇先是被硫磺熏了,后来又被滚油煎熬着,爬回去之后兽性大发,把主人给活活箍死了。

    此时,天色已经微亮,宋惠文索性击鼓鸣怨,把来寺里借宿的路人统统召集拢来。他把前后事情一说,大家听了个个义愤填膺,于是即刻就押着寺里的那些胡僧去了县衙。之后,宋惠文叫来陆生,一起来到悬崖谷底,那里竟都是从半山寺厢房里遭劫跳窗而跌下悬崖的白骨,陆生号啕着扑倒在地,拼命寻找同乡好友的遗骨……

    据传,宋惠文后来进京赶考,一举中了进士;之后,居官清廉,体恤百姓,一生经办案件无数,所著《洗冤集录》流传甚广。他,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宋提刑官宋慈。

    (童程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