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悬疑录-大唐悬疑录3:长恨歌密码(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关于《长恨歌》的历史与真实

    唐玄宗李隆基的统治后期,专宠杨贵妃,两人歌舞尽欢,恩爱非凡,无心朝政。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半年后,叛军攻陷长安,惊慌失措的唐玄宗李隆基偕杨贵妃仓皇潜逃。行至马嵬坡时,随行的将士突然发生哗变,在将士的逼迫下,唐玄宗忍痛作出了赐死贵妃的决定,并交由亲信宦官高力士秘密执行。后人传说,此时的杨贵妃并没有死,而是逃往了日本,如今的日本国内也有许多杨贵妃的传闻。

    五十年后,诗人白居易与友人陈鸿、王质夫一道在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玩。有感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王质夫提议白居易创作一首诗篇,记录下这场生死爱恋。白居易欣然同意,立即挥笔写就了一首《长恨歌》,将玄宗、贵妃的恩爱过往一一记入了诗篇,传为千古佳作。然而关于贵妃被处死的过程,史料中竟毫无记载。由此引发了千百年来关于杨贵妃生死之谜的种种推测。

    附:《长恨歌》全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苑多秋草,宫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逦迤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密码》人物表

    ●裴玄静:本书女主角,女神探,女道士。大唐宰相裴度的侄女,唐朝著名诗人李贺的未婚妻。中国古代神仙传记《续仙传》中记载“五云盘旋,仙女奏乐,白凤载玄静升天,向西北而去”,是古代传说中著名的女仙人之一。

    ●崔淼:本书男主角,以江湖郎中的身份示人,行事神秘,具有多重背景,与大唐皇家有着隐秘渊源。

    ●李纯:唐宪宗,唐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期间成功削藩,巩固了中央集权,实现“元和中兴”,是唐朝中后期历史评价最高的君主。

    ●段成式:唐代小说家,所著《酉阳杂俎》为志怪小说之鼻祖。宰相武元衡的外孙,博闻强记,在诗坛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

    ●聂隐娘:魏博藩镇大将聂锋之女,身怀绝技,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刺客。

    ●韩湘: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侄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世人多称其为“韩湘子”。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长恨歌》和《琵琶行》都是唐诗中的瑰丽名篇,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质夫:白居易挚友,皇太后王氏的族兄,对白居易的文学创作影响极大。

    ●陈鸿:白居易和王质夫的好友,曾任太常博士。著有传奇小说《长恨歌传》,讲述杨贵妃从入宫到死于马嵬坡后的故事。

    ●元稹:唐代诗人,风流才子。曾与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运动,结成莫逆之交。

    ●李贺(长吉):唐代诗人,字长吉,裴玄静未婚夫。有“诗鬼”之称,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齐名。终生郁郁不得志,27岁即英年早逝。

    ●裴度:唐代四朝宰相,文学家,裴玄静叔父。继武元衡之后辅助唐宪宗李纯削藩,平定淮西,功业卓著。

    ●吐突承璀:神策军中尉,唐宪宗最宠信的宦官,心机颇重,权势极大。

    ●郭念云:唐宪宗的贵妃,唐朝大将郭子仪的孙女。因郭家背景显赫而遭到唐宪宗的忌惮,一直不肯册封其为后。

    ●李忠言:唐宪宗之父——唐顺宗最信任的内侍,顺宗死后成为其丰陵的守陵人。

    ●陈弘志:唐宪宗的贴身内侍。

    ●禾娘:女刺客聂隐娘的徒弟,一直暗恋崔淼。

    ●李弥:诗人李贺的弟弟,智力低下,但记忆力惊人。

    ●郭鏦:郭子仪之孙,升平公主和郭暧之子。娶顺宗之女汉阳公主李畅为妻,极受恩宠。

    ●郑琼娥:十三郎李忱的生母,原为叛臣李琦之妾,后成为郭贵妃的侍婢,受唐宪宗临幸生下李忱。

    ●汉阳公主:唐宪宗李纯的胞妹,后嫁给郭鏦。一生历经唐德宗、唐顺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六朝。

    ●贾桂娘:兴庆宫中的年迈宫奴,幼年时曾侍奉过杨贵妃。

    ●柳泌:唐代方士,因自称能炼出不死之药而被唐宪宗看中,并命他至台州任刺史,驱使吏民采药炼丹。

    ●冯惟良:唐代道士,天台山道长,韩湘的师父。

    楔子

    一个寻常秋夜。

    浔阳江头湓浦口,水平如镜,映出一轮无瑕的圆月。洁白的月光下,漫延于江畔的紫色荻花和火红枫叶也仿佛褪尽了色彩。

    忽然一阵微风拂过,荻花随风摇摆,从花丛中影影绰绰露出一叶扁舟。舟上的数名黑衣人赶紧压低身子,目光依旧死死地盯在前方不远处的江面上——那里泊着一支小巧精致的画舫。恰在此时,舱房中有人将一扇舷窗推起。窗内透出荧荧如豆的一线烛火,瞬间似流星升起在浩渺水面之上。

    整个江心,都被这盏红烛照亮了。

    烛光的中央,是一位侍女娇柔的侧影。容貌虽然恍惚,但当她轻抬玉臂时,便有一阵抛珠碎玉般的琵琶曲声从窗内传出,在寂静的江面上流淌开来。

    以荻花为掩护的小舟上,首领模样的黑衣人低声道:“准备动手!”

    甲板两侧的黑衣人操起船桨,轻轻划动。小舟无声无息地从荻花深处荡出,朝明烛的方向而去。

    琵琶曲声却突然停止了,从画舫的后方又冒出一艘船来。双方船工大声打过招呼,后来的船便稳稳地停在了画舫旁边。原来这船驶来的方向恰好被画舫遮挡,难怪小舟上的黑衣人们此前毫无察觉。

    “停!”首领猛一挥手。

    小舟在荻花丛的边缘再次埋伏下来。因为更靠近了些,画舫上的动静看得越发真切。只见船工在两船间搭上木板,高高挑起数只红灯笼,照着一位青衣文士,经踏板走上画舫。

    看他的面容和体态,也有些年纪了。颌下几绺长髯倒还漆黑,梳理得整齐飘逸,神态从容中透着文人特有的聪敏与清高。

    小舟上的黑衣首领一愣:“怎么是他?”

    青衣文士刚登上画舫,船舱中就有人迎出来,向他款款致意:“司马大人。”

    “娘子。”江州司马白居易微笑还礼,“我答应娘子的诗已作好,今夜特意送来。”

    女子的怀中还抱着琵琶,垂首谦道:“妾身微贱,怎敢劳白司马大驾,亲自前来送诗。”

    “娘子过谦了。其实,白某想的是——”白居易注视着女子道,“如果娘子喜欢这首诗,再为我弹奏一曲便足够了。”

    女子闻言,抬起头来。灯笼的光直照在她的脸上,白居易悚然发现,她似乎比自己昨夜所以为的更年长些。五官无疑是娟秀动人的,可以想见当年的她是何等美貌,但如今的的确确韶华已逝。

    奇怪?白居易暗自思忖,昨夜女子说过老大色衰的话,不过当时她的脸隐在烛光背后,再加犹抱琵琶半遮面,她的身姿、仪态和言谈,总给白居易一种感觉,此女最多不过半老徐娘的年纪。但此刻看来,她的年龄应该远远大于他先前的估计。

    “司马大人,请进舱内坐吧。”

    白居易回过神来,忙随女子步入船舱。坐定之后,他从怀中取出诗卷,在案上摊开。

    “娘子请看。”

    她一字一顿地念道:“琵——琶——行。”

    白居易的心中一阵悸动。按说他已是名动天下的大诗人,但每次听人吟诵自己的新诗时,仍然无法抑制这份自豪和紧张兼而有之的心情。尤其是今天,不知为什么,当他面对这位被自己所歌咏的琵琶女时,竟然生出一份学生般谦卑的心态来,迫不及待地想得到她的首肯。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随着女子低低的吟诵,昨夜在江上巧遇的情景,又一幕幕地展现在白居易的眼前。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女子停下来,轻轻道了声:“好。”

    白居易矜持一笑,后面还有更好的,对此他太有信心了,自己连夜挥就的这首长诗将成为继《长恨歌》之后的又一阕千古绝唱,其中的字字句句必将征服无数人心,当然也包括面前这位神秘的女子。

    女子继续念着:“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她念得越来越快,语调中传达出一种无法掩饰的激动,仿佛正有什么东西从她的内心深处觉醒,即将破壳而出。

    白居易也跟着心潮澎湃起来。于他,诗作获得欣赏和共鸣并不算意外,但此刻的他却感到兴奋莫名。

    女子念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句,突然朝白居易投来一瞥。这一瞥意味深长又情思缱绻,立刻使白居易忘记了对她年龄的怀疑,竟有些神思恍惚起来。

    少顷,才听见女子继续念:“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她轻轻笑道,“善才服那句,倒是昨日妾亲口所说的。只是这秋娘妒么……”

    “哦,白某听娘子昨夜谈到当年盛况,色艺双绝,艳冠京城。故作此句。怎么,娘子觉得有何不妥吗?”

    “我是想问,这个秋娘,指的是谁?”

    白居易略微踌躇——秋娘,当然是指平康坊第一名妓杜秋娘。今年中和节杜秋娘在曲江香消玉殒的消息,谪居江州的白居易直到几个月后才听说,很是唏嘘了一番。所以昨夜创作《琵琶行》时,为形容琵琶女艳冠群芳的风采,便顺手用上了杜秋娘这一典。

    此刻,经女子一提,白居易才猛然醒悟到,自己的这句诗失之随意了。须知杜秋娘的名声盛于最近几年,用来和数年前当红的琵琶女相比较,确实不太恰当。

    他赧然一笑:“杜秋娘是这两年长安最有名的歌妓。要么请娘子告诉我,当年曾与娘子争辉的歌妓名姓,我改一改这句诗。”

    “倒是不必。”女子道,“教坊中常有叫秋娘的,白司马这样写也无妨。真要用了我那时候名都知的名字,恐怕就让人看出了我的……”

    她突然住了口。

    白居易想,让人看出……看出什么?无非是猜出你的真实身份罢了。他情不自禁地望过去,你究竟是谁?

    琵琶女微微偏了偏头,又巧妙地把面孔藏到烛影后面去了。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

    白居易问:“这几句也有问题吗?”

    “弟走从军,是对的。嫁作商人妇,也是对的。”她的声音颤抖起来,“只是……”

    “只是什么?”

    她沉默着,良久方道:“也没什么,就这样吧。”

    白居易皱起眉头,心上的疑云越来越浓重。他脱口而出:“今日我让人打听了一下,都说未曾见过一位常年在江口的顾姓茶商。娘子所说的是实情吗?”

    “他们当然不会听说。”她的声音十分镇定,“因为顾姓茶商也非今日之人,而是当初的。”

    “当初的?”一阵寒意顺着后脊梁冒起来,白居易有些耐不住了,索性直问,“娘子至今尚未告知姓名,白某不知当问否?”

    她指了指诗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下,白居易无话可说了。

    又过了片刻,女子悠悠叹息一声,道:“此真乃千古绝句。妾确实没有想到,白司马能把妾的故事写得如此动人,当可世代传诵了。”

    “可惜我连娘子的真名实姓都不知道。”

    “我的名姓并不重要,就如我的性命一样,不值一提。但无论如何,司马大人为我作了这么好的一首诗,我当以一曲回报。”

    说着,女子从身边抱起琵琶,抬手,乐起。

    尽管昨夜已经听过一回,尽管在诗中已经用尽才情描摹,此刻再听,白居易仍然神魂飘荡,难以自已。

    曲声终了,他惊喜地叫出来:“五弦!娘子今日弹的是五弦琵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