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天下:战国全史-纵横天下(6)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秦国在与三晋的战争中,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此时天下格局已经趋于明朗化,东齐西秦为两大超级强国,而夹在齐、秦之间的韩、魏、赵三国局势不容乐观。这是秦国扩张的最好机会,张仪祭出了“连横”的法宝,远交近攻,在外交上积极拉拢齐国与楚国,打击魏、赵、韩三个邻国。

    公元前324年,张仪与齐国、楚国的大臣会晤于啮桑(江苏沛县西南)。倘若秦、齐、楚三国保持一种默契,那么三晋(魏、韩、赵)将陷入西、东、南三面的环形包围圈之中,在地理上居于被动挨打的不利位置。怎么办呢?必须以合纵战略来打破秦国主导的连横战略。于是在这一年,发生了“五国相王”的故事,魏、韩、赵、燕、中山五个国家联合起来,互相承认对方的王号。根据史书所记,“五国相王”背后的主导人物是魏国的公孙衍,这位以前担任秦国大良造的纵横家能量不小,到了魏国之后依然能够翻江倒海。

    当张仪与齐、楚达成默契后,从啮桑返回秦国,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他竟然被秦惠王免去相国之职。

    关于张仪被罢免的原因,史书上只字未提,这不禁令人心生疑问。是因为公孙衍主导的“五国相王”合纵战略打破了秦国的连横战略,从而导致张仪被免职吗?可是种种迹象表明张仪被“罢官”的背后绝非那么简单。这实际上是秦惠王与张仪合作演出的双簧戏,张仪自告奋勇充当冤大头,其目的只有一个:找到返回魏国的理由。而他返回魏国,则是觊觎魏国的相位。

    倘若换成在后世,张仪作为“魏奸”回到魏国,就算不被处死,至少也要被打入冷宫。

    但我们不要忘了,战国乃是特殊的时代,特殊之处在于各个国家对人才的宽容政策。当时每个国家在吸引人才上一般不会考虑这个人是否曾经为敌国效力过,而游走诸国的政客们一般也有职业精神,即一旦效力哪个国家,便不遗余力地贡献自己的才能。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算盘,有些人则利用这种浑水摸鱼的机会暗地里充当间谍,苏秦从燕国到齐国时抱着这样的目的,而张仪从秦国到魏国,也同样如此,暗地里充当秦国的间谍。

    种种迹象表明,张仪离开秦国绝非个人的选择,而是秦国的阴谋。说白了,秦惠王要在魏国高层安插一名自己的心腹。那么魏惠王凭什么会信任张仪,甚至将相位拱手相送呢?这当然不是无缘无故的,张仪从秦国返回魏国,给魏惠王带来了一个信息:秦国有意与魏国一起图谋韩国。

    张仪暗地里向魏惠王表示,一旦秦、魏联手,魏国进攻韩国的南阳,而秦国进攻韩国的三川,那么韩国必定抵挡不住,那时免不了要割地求降。老迈昏庸的魏惠王一面用公孙衍的建议,五国相王,大搞合纵;另一面却违背合纵精神,试图从盟友韩国那里捞到好处,这岂非自相矛盾吗?可是魏惠王在丢失了那么多土地后,真的很需要从别人那里获得补偿,因此他对张仪的建议十分赞赏,并最终任命张仪为魏国的宰相。

    四合纵运动的兴起

    张仪果然十分好本事,摇身一变,从秦国宰相变成魏国宰相。可是他的伎俩并没能瞒得过一个人的眼睛,这个人便是公孙衍。公孙衍是张仪最大的政敌,两人在秦国时就不合,当时公孙衍还是秦国大良造,受到张仪的排挤而最终返回魏国,担任大将。公孙衍同时是“五国相王”合纵战略的主要策划者,如今张仪的主张,便是要破坏五国合纵,把魏国拉向秦的怀抱里。不行,绝不能让张仪得逞。

    看来这两位政敌的战争还没有停止。公孙衍开始筹划如何把张仪从魏国宰相的位置上拉下来。张仪能忽悠魏惠王,主要是看中魏惠王虚荣心强的弱点,有了弱点就容易搞定,可是他低估了公孙衍的能量。公孙衍暗地里找到了韩国执政韩公叔,向他分析张仪的阴谋,一旦魏惠王听从张仪的话联合秦国兵力侵略韩国,韩国势必要失地。公孙衍的分析合情合理,那有什么办法能避免一场战争呢?公孙衍又对韩公叔说道:“您为什么不把一些政事交给我来处理呢?如果魏王认为这是我的功劳,那他就会抛弃张仪而任用我为相国,这样对韩国也是有利的吧。”

    韩公叔陷入沉思。如果听从公孙衍,韩国固然要丧失一些主权;可是如果不听呢,那么秦国与魏国一旦联手进攻韩国,损失更大。两害相权取其轻,韩公叔遂答应公孙衍。收获成果的公孙衍立即向魏惠王汇报,指出魏国不必使用武力手段,仍然可以从韩国那里捞到好处,何必要听张仪的忽悠呢,与虎狼秦国同谋,肯定要吃亏的。

    老迈的魏惠王也怀疑张仪有不可告人的阴谋,在公孙衍的游说下,他又一次摇摆到了“合纵”的立场,任命公孙衍为相国,而张仪只得灰头土脸走下神坛。

    在这一回的较量中,张仪不敌公孙衍,败走麦城。

    魏惠王的喜怒无常,使得秦国“连横”计谋破产。秦惠王怒火中烧,索性出兵攻打魏国,连下曲沃、平周等地。这时的张仪在已经丢了相位,赋闲在家,秦惠王并没有忘了这位纵横大师,他悄悄派人前往魏国,给张仪送去了很多礼物。作为一名职业政客,张仪还是有职业操守的,那就是吃人家的饭,得给人家回报才行。如今秦惠王对他如此优待,可是他却无以回报,张仪内心很是惭愧,便待在魏国,一待就是四年。

    这是一个纵横捭阖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混乱的年代。混乱得史书都说不清、道不明。在张仪闲居魏国的这几年,东方诸国“合纵”运动兴起,谁是合纵的主谋者呢?一般的说法是苏秦。但我们在前文中就说过,苏秦的历史资料不可靠,多是后人把其他纵横家的事迹生搬硬套到他的身上。我估计,主谋东方诸侯合纵对抗秦国的故事,可能是后人把公孙衍的事情套到苏秦身上。

    不论苏秦是在赵国或燕国,以这两个国家的实力,都不太可能成为合纵运动的领头羊。而公孙衍则有可能,虽然魏国的军事地位已经落后于秦国与齐国,但作为政治大国的影响力犹存,公孙衍作为魏国宰相,实是东方诸侯合纵运动的最佳人选。

    公元前319年,魏惠王魏?去世,他在位前后共计五十年。他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在他执政的五十年里,魏国自始自终处于战争之中。过分频繁的战争终于让这个战国初期的霸主吃不消了,在秦、齐两国的打击之下,魏国的军事力量不断遭到重创,终于使这个一流的强国沦为二流的国家。

    魏襄王继位后,力图重振魏国雄风。可是单凭魏国一己之力,很难在国际舞台上兴风作浪了,因此必须有一种全新的政治思维。“合纵”成了魏国抵抗秦国的不二法宝,在公孙衍的努力下,合纵运动取得了实质的进取。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达成协议,共同出兵,组建一支多国部队,讨伐秦国。

    为了对付秦国,魏襄王不惜把领袖权让给了楚国,由楚怀王出任纵约长,以换取楚国的加盟。然而这次合纵运动虎头蛇尾,正所谓“三个和尚没水喝”,尽管看上去五国联合,气势不小,兵强马壮,从架势上看有几分吓唬人的模样。可是各诸侯之间并不是一条心。你想想,在战国时代,这些国家之间频繁交战,今天是朋友,明天就是敌人,谁敢无条件地信任别的国家呢?于是乎你防我,我防你,你要养保存实力,我要避敌精锐,谁也不肯使上全力。这样的军队,即便人数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对秦国的进攻开始了,五国联军抵达函谷关后(河南灵宝北),秦军出兵迎战,结果多国联军谁也不卖力打仗,而秦军则同仇敌忾,气势逼人。战争的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多国联军轻而易举地被击败了。

    这次合纵运动虎头蛇尾,草草而终,但说明了一个事实:合纵政策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各诸侯国各怀鬼胎,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全力以赴。这个致命的问题使合纵运动形同虚设,尽管在未来数十年时间里,东方诸国仍然有多次合纵的实践,但总的来说是光打雷不下雨,始终无法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但是,倘若因为函谷关兵败就质疑公孙衍的能力,但那还是低估了这位纵横大师的本领。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东方五国联合伐秦失败,但公孙衍仍旧导演了一出杰作,策反义渠部落。在函谷关战役的同时,义渠突然发难,出兵进攻秦国。

    义渠是古戎国,原本是戎人的部落,后建立国家,是秦国西部一个重要的国家。说到秦与义渠的关系,势必要提到公元前444年(秦厉公三十三年)的战争。那一年,秦厉公发兵征讨义渠,大获全胜,并俘虏义渠王。但义渠并未屈服,十四年后即公元前430年,义渠军队大举反攻,进攻秦国,直抵渭水北岸。之后两国进入相持阶段,特别是公元前419年后,秦国的战略重点转向河西以防御魏国的进攻,与义渠的关系相对缓和。

    到了秦惠王上台后,秦国在与魏国争夺河西的战争中不断获得胜利,故而可以腾出手来再次对付义渠。公元前331年,义渠国内爆发动乱,这给了秦惠王难得的机会,他毫不犹豫地投入重兵,派庶长操率领大军入侵义渠。内乱后的义渠无法抵挡秦军的强悍攻势,被迫臣服于秦国。四年后,公元前327年,秦惠王将义渠国并入秦国,置为一县,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义渠王也降格为臣子。

    显然,对义渠王来说,这真算是奇耻大辱了,只要有机会,他势必会扯起反秦的大旗。东方的合纵运动让义渠王看到了希望,魏国的公孙衍是合纵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与灵魂人物,故而义渠王暗地里向魏国示好,偷偷跑到魏国朝见魏王。公孙衍与义渠王见面,并对他说:“倘若中国(指中原)没有发生重大行动,秦国就得以焚烧侵略您的国家;倘若中国诸侯们能联合起来,一致对秦,那么秦国就会用贿赂手段来讨好您的国家。义渠国的命运与中原诸国是息息相关的,就看您如何选择了。”

    你想想,义渠王的土地都让秦国给吞并了,他就是个草头王,这口气哪吃得消呢?于是他立马拍胸脯向公孙衍表示,义渠一定会与中原诸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只要东方有所行动,义渠就会在西方发动起义,脱离秦国统治。

    公元前318年,东方五国合纵攻秦。果然不出公孙衍所料,一旦东方有了战事,秦国就想讨好义渠王了,秦国谋士陈轸对秦惠王说:“义渠王是蛮夷部落中的贤者,如今东方有战事,义渠蠢蠢欲动,不如以重金贿赂他们,以免他们有叛志。”秦惠王细细一想,陈轸说得有道理,便以上等锦绣千匹、美女百人贿赂义渠王。

    义渠王一看秦国政府要拉拢他,立刻想起公孙衍的警告,心里不禁骂道,秦国人平常待我如奴仆,现在反倒想讨好我,可见公孙衍说得没错,义渠应该与中原诸国站在一条战线上,才能显示自己的价值。于是义渠王宣布独立,率军队袭击秦国。此时秦国的主力兵团都汇集到了函谷关,狗急跳墙的秦惠王临时拼凑了一支军队迎战义渠军,结果被打得大败而还。

    看来公孙衍的合纵战略仍然给秦国予沉重的压力。函谷关之败,证明了东方五国并非铁板一块,为什么会这样呢?显然各国的积极性是不一样的。楚国作为合纵军的首领,在打击秦国上并不主动,因为楚国并没有一种急迫感,它与秦国之间并未有过重大战事发生。同样,燕国与秦国不接壤,尽管出兵相助,但只是摆摆花拳绣腿罢了。真正充满危机感的,还是魏、赵、韩这些三晋国家。既然楚国、燕国的积极性不够,还不如魏、赵、韩三国自己联合呢,毕竟从历史关系来看,三个国家的命运是绑在同一辆战车上,唇亡则齿冷啊。

    鉴于西线义渠对秦国发动反攻,魏、赵、韩三国不能无动于衷,必须要配合作战。于是在公元前317年,三晋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发动讨伐秦国之役。对于三晋来说,这场战争是一次大赌局,赌得赢的话,可以与秦国维持一种均势,要是赌输的话,将无法遏制秦国深入东方。

    可是秦国的人才太多了,在此役中,秦国名将樗里疾光芒四射。樗里疾是秦孝公的庶子,秦惠王的弟弟,其实他名字叫“疾”,因他居住在樗里(地名),故而后来被称为樗里疾,又称为樗里子。他是秦国王室宗亲中出类拔萃的人物,由于受那个时代辩论潮流的影响,樗里疾与苏秦、张仪、公孙衍等名流一样,能言善辩,言辞流利,足智多谋,时人称之为“智囊”。

    早在秦惠王八年时(前330年),樗里疾便被授右更(右更在秦国二十等军功爵中,位列第十四等,级别算是高的),指挥军队攻打魏国的曲沃城。在此役中,樗里疾不负众望,夺取曲沃,证明了他不仅是一名辩士,也是一名优秀的将领。在东方五国联军进攻函谷关失利后,三晋再度联合,组成同盟共同对付秦国,此时的秦国既要应付三晋的攻势,也要防止义渠军队卷土重来。可以说,秦国所面临的局面并不乐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樗里疾临危受命,全权负责对三晋的战争。

    尽管此时张仪并没有在秦国,但樗里疾采取的策略与纵横家如出一辙。要给三晋联军致命的一击,必须要拉拢东方强国齐国参战。自从马陵之战后,天下的局势明朗化,齐国与秦国分别崛起于东方与西方,成为天下的重心,是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在东方合纵运动中,齐国并不参与,这不仅是因为齐国与秦国相距遥远,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齐国人自认为是天下至强,根本不需要与其他诸侯国搞结盟运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