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天下:战国全史-纵横天下(7)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樗里疾的战略就是“远交近攻”,积极拉拢齐国,利以诱之,说服齐国人从东线进攻三晋,而秦国从西线进攻,只要秦、齐这两大强国联手,必定可以把三晋联军打得落花流水。此时的齐国君主是齐宣王,他是齐威王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君主,雄心勃勃,当然不愿错过这样的机会。于是齐国与秦国共同举兵,从东、西两面夹击三晋。

    公元前317年的五国战争(秦、齐为一方,魏、韩、赵为另一方)在两个战场展开决战。西线战场是修鱼,秦国庶长樗里疾指挥大军迎战以韩国兵团为主力的三晋联军,联军大败,被秦军砍下八万二千级脑袋,韩国两名将领被俘虏。第二个战场是观泽(河南清丰南),齐国兵团打败了魏、赵联军,赵公子渴、魏公子奂落荒而逃。

    这一战令魏国复兴的梦想破灭了。前面说过,在马陵之战后,魏国已经从第一流的军事强国跌落为二流国家,而齐国与秦国超越魏国成为第一流的军事强国。对这种结局心有不甘的魏国又企图以“合纵”的手段成为东方诸侯的盟主,以寻回失落的辉煌。然而修鱼之战与观泽之战的惨败,使这个梦想飘散于风中。魏国人不得不吞咽下苦涩的果实。

    曾经颇有抱负的魏襄王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信心几乎崩溃。当魏国陷入一片恐慌之中时,闲居多年的张仪终于等到了机会。这位纵横大师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又要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来翻江倒海了。他在魏襄王面前游说道:

    “魏国方圆不超过一千里,士卒不超过三十万。更糟糕的是,国内地势平坦,四周又被强国所包围,没有名山大川作为天险。南有楚国,西有韩国,北有赵国,东有齐国(偏偏不提秦国),不得不驻守不下十万人的重兵以守卫边境。魏国处于这样的地理位置,本来就是天然的战场,只要有风吹草动,周围列强便会张牙舞爪扑上来,把魏国撕扯得遍体鳞伤,这就是所谓的四分五裂之地。现在合纵理论流行天下。为什么诸侯要合纵呢?是为了安定社稷、尊崇君主、富国强兵、显扬声名。鼓吹合纵的人以天下为一体,诸侯约为兄弟,并且刑白马歃血为盟。可是您想想,就算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也还会为钱财而相互争夺,更何况是想靠欺诈虚假的手段来推行苏秦留下的合纵政策呢?这种作法的不合理,是一目了然的。”

    我为大王着想,认为魏国要在这样艰难环境下生存,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投靠秦国。魏国企图以合纵手段来阻止秦国进攻,这是徒劳无益的,请听我的分析。秦国只要出兵攻打河外,长驱直入,就可以切断魏国与赵国的联系,魏国无法北上而赵国无法南下,两国军事联合的计划就会破产,到时魏国想要避免危险,那是不可能的。倘若秦国攻打韩国,韩国必定害怕而投靠秦国,到时秦、韩两国一起出兵,魏国的灭亡指日可待。这就是我为大王忧虑的事。

    要是大王投靠秦国,那么周围的诸侯一定不敢轻举妄动。没有外来的灾祸,大王可以高枕无忧了。您知道,秦国最想打击的国家,莫过于楚国,因为楚国土地辽阔,而且富裕。表面上看,楚国拥有庞大的军队,貌似强大,实际上他们的军队作战能力低,打仗时没有坚忍不拔的决心,在战场上遭遇强敌时容易败北。如果出动魏国的精锐部队南下攻打楚国,必定可以击溃他们的军事力量。到时魏国与秦国一同瓜分楚国,拿楚国当作见面礼来事奉秦国,这就叫转移祸害从而使国家获得安定,对魏国是百益而无一害啊。

    大王您要是不听我的意见,等到秦国出动精兵猛将攻略魏国时,您再想要侍奉秦国,也来不及了。请您注意身边那些鼓吹合纵的谋士,他们只会装得慷慨激昂的样子,实际上没几个可以值得信赖,他们游走诸侯,只不过是为了加官晋爵罢了。他们所言所论,并不是为了国家着想,只是迎合取悦国君罢了。请大王仔细考虑我的话,我今天对您知无不言,说了这些话后,在魏国是待不下去了,请您准许我拖着这副老骨架离开魏国吧。

    比起魏惠王,魏襄王性格中更少了一份韧性。孟子曾经评论他说:“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就是说魏襄王远远看过去,没有君主的样子,走近了,也没有给人一种敬畏感。确实,比起魏惠王,魏襄王显得很软弱,在失败面前,他很快就对现实妥协了。作为合纵运动的发起国之一,魏国打起退堂鼓,率先退出合纵同盟。

    这位软弱君王请张仪出马,作为魏国向秦国妥协的中间人。于是张仪离开了魏国,前往秦国,在秦惠王与魏襄王之间穿针引线。

    前文曾经说过,当年张仪离开秦国,其实是秦惠王安插在魏国的一名间谍。潜伏多年后,他终于不辱使命,成功地破坏了魏国与其他国家的合纵运动。大功告成了,也应该要回去向秦惠王请功了。其实在张仪离开秦国的这几年里,秦惠王并没有把他忘记,还时不时派人送点东西给他。如今张仪回来了,秦惠王喜出望外,因为他回来得正是时候。东方的合纵运动尽管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但仍然遏制住秦国扩张的步伐,特别是在公孙衍的活动下,义渠王反叛,给秦国造成了重大损失。但张仪一出手,便令合纵同盟出现了分裂,他就像一颗埋着的地雷,杀伤力是巨大的。

    魏襄王投怀送抱,秦惠王不战而令魏国屈服,张仪的功劳可谓大矣。他凭一张嘴取得的成果,与樗里疾斩首八万相比,也不见丝毫逊色。为了表彰张仪的巨大贡献,同时也表示对他的信任,秦惠王第二度任命他为秦国宰相。

    神气活现的张仪又回来了,这次,他又会有怎么样的表现呢?

    五雷霆出击:秦灭巴蜀之役

    在张仪看来,控制了魏国,东方合纵运动就瘫痪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在东方六大强国中,齐国最为强大,对合纵运动不屑一顾,因而合纵运动的参与国主要是魏、赵、韩、燕、楚五国。在这五个国家里,魏国地处中央,北面有赵国与燕国,南面有韩国与楚国,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只要魏国投靠秦国,北面的赵国、燕国与南面的韩国、楚国就会被切断联系,合纵运动自然就形同虚设了。

    那么,接下来,秦国要把打击目标放在哪个方向呢?张仪认为首先要进攻韩国。一来韩国在前一年的修鱼战役中惨败,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创;二来魏国已投靠秦国,韩国已不能指望得到魏国的协助;三是韩国与周王室相邻,打败韩国后,可直捣周王室,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政治上的话语权。

    正当张仪精心设计攻韩方案时,不料此时发生了一件事。

    这一年(前316年),秦国西南的两个国家爆发战争。这两个国家,一个叫巴国,一个叫蜀国。我先来把这场战争的来龙去脉说一下。

    蜀国与巴国位于今天的四川、重庆一带。巴国首都是巴,位于重庆嘉陵江的北岸,在春秋时代时,是西南比较活跃的国家之一,军队以强悍勇猛而著称。关于巴国在春秋时代所参与的战事,请参阅笔者拙著《春秋无义战》中楚国部分史事。巴国在历史上与楚国关系比较紧密,在战国时代曾经与楚国联姻,战国七雄先后称王之后,巴国君主也自立为王,称为巴王。但是巴国称王时,其国力已经衰微,邻国蜀国成为西南实力最强的蛮族国家。

    与巴国相比,蜀国称王的时间要早得多,大约是在东周初期。第一任王是蚕丛王,之后是柏灌王、鱼凫王。后来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有:“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茫。”蜀国的早期历史资料很少,在鱼凫王之后,还出过一位名君,他原名叫杜宇,自立为帝,又称为“望帝”。望帝十分重视农业与水利,使得蜀国这个天府之国的地利开始被挖掘出来,他的农业政策也影响到邻国巴国。望帝死时(民间传说他隐居西山成仙了),正值二月,漫山的杜鹃啼叫,人们便认为是望帝化为杜鹃,提醒大家到播种的农时了。后来李商隐的名诗句“望帝春心托杜鹃”,即是出自此典故。

    古代蜀国的文明已达一定规模,后来在三星堆出土的一系列蜀国青铜器、金器、玉石等证明了这点。特别是青铜器造型夸张、离奇,富有想象力,器形巨大,结构复杂,闻名天下。

    对当时中原国家来说,蜀国属于蛮夷之国,但在蛮夷中算是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家。蜀国定都在成都,在西南蛮夷中称雄一方,被称为“戎狄之长”。

    秦惠王上台后,经过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变得强大,这位新君主对蜀国虎视眈眈。可是考虑到从秦国到蜀国的道路十分难行,才迟迟未对蜀国用兵。可是秦国人一向有着长远的战略眼光,攻打蜀国的关键是要有一条打通崇山峻岭的道路。要怎么来修筑这条路呢?谋士云集的秦国总是能想出奇招妙策。

    据《华阳国志》的记载,秦国故意造出五头石牛,可不要小看这五头石牛呀,传闻它们居然能拉出一粒粒的黄金粪便,当时称为“牛便金”。秦国人故意放出风声,说要跟蜀国通好,要把这五头能“便金”的石牛送给蜀国作为礼物。如果放在今天,稍有理智的人也不会相信这种鬼话,但两千多年前的蜀国毕竟还是比较迷信,蜀王就信以为真了。秦国人为了演得更加逼真,还派了一百人“养”这五头石牛。蜀王派了使者到秦国,向秦惠王请迎石牛。

    秦惠王同意了,但五头石牛太重了,蜀国得开一条通往秦国的马车路才行。蜀王便派了五位大力士前去迎石牛,还劳民伤财,在崎岖山岭中修了一条石牛可以通过的道路,这就是所谓的“五丁开山”。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这五头石牛被从秦国拉到了蜀国,可是再也没有拉出过一小粒的黄金粪便了。秦国人一举两得,一方面让蜀国开出一条由蜀入秦的通道;另一方面也令蜀国耗费大量的民力、财力。

    在上当受骗之后,蜀王很生气,一怒之下,又派人把五头石牛给拉回到秦国去,并骂秦国是“东方牧犊儿”。按道理说,这个事件之后,蜀国应该对秦国有更多的防患心才对,可是秦惠王又抓住了蜀王的另一大弱点大做文章:好色。如果说秦国送给蜀国会下金蛋的石牛是彻头彻尾的骗局,那么献上的美女可就是货真价实了。

    秦惠王并不在乎几个美女,多送几次后,蜀王就忘了当年上当受骗的事,反倒对秦王感恩戴德——人就是这么容易忘了耻辱。有一年,秦惠王答应要送五名女子嫁给蜀王,蜀王十分高兴,便又派五位大力士前往迎接,没想到却遭遇到一场灾难。据野史所记,五位大力士在护送五名秦女时,路上遇到一条大蛇,大蛇蹿入山洞中,有一位大力士拉着它的尾巴,但拖不出来,便唤来其他四人相助,结果五个人拖着一条巨蛇,居然搅得山崩地裂,五位大力士与五名美女都被压死了。这个故事编得过分离奇了,真相大概是当他们行经此山时,忽然发生地震,结果十人全部丧生。蜀王得知后,心里很悲伤,便把此山称为“五妇冢山”,后也称为“五丁山”。伟大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写“地崩山摧壮士死”,写的就是这个故事。

    秦惠王对蜀国早就垂涎三尺,只是因为秦国的战略重点仍然是向东发展,故而对蜀国的征服迟迟没有行动。但是在秦惠王后九年(前316年),蜀国发生内乱了。

    事情是这样的:蜀王有个弟弟,被封于汉中,称为“苴侯”。苴侯这个人喜欢交朋友,他与巴国国王称兄道弟,交情好得不得了。可是偏偏巴国一直以来是蜀国的敌人,蜀王对此相当愤怒,认为弟弟胳膊肘向外拐,便亲率军队讨伐苴侯。苴侯落荒而逃,逃到了巴国。蜀王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把军队开进巴国,蜀、巴战争爆发!

    巴王自忖打不赢蜀军,怎么办呢?只能向秦国求援了。于是巴国的求援书翻山越岭,抵达了秦都洛阳,交到了秦惠王手中。

    秦惠王这时犯难了,张仪已经筹划进攻韩国的战略,而这时突然冒出了个巴、蜀冲突,是征韩优先呢,还是伐蜀呢?他思考再三,还是拿不定主意。先伐蜀嘛,一来道路艰险难行,打起仗来难度很大,而且倘若秦国致力用兵于西南,韩国有可能乘虚而入,进攻秦国。那先征韩呢?打韩国固然有把握,但打完韩国后,再回过头来伐蜀,说不定巴国都被蜀国给吞并了,那时要打掉蜀国,难度就更大了。

    这时秦国朝廷文臣武将也分为两派。一派是征韩派,以张仪为代表;另一派是伐蜀派,以司马错为代表。这两人也舌枪舌战,互不相让,在秦惠王面前争议不休。司马错说:“应该先伐蜀。”张仪说:“不如先征韩。”秦惠王插话了,他对张仪说:“您详细说来听听吧。”

    于是张仪又滔滔不绝地大说自己的征韩战略:“如今魏国投靠我们,只要再拉拢楚国,就可以进兵三川(韩国战略要地),封锁韩国重要的交通要道。到时让魏国出兵攻打南阳,楚国出兵威胁南郑,秦国的军队猛攻新城与南阳,韩国势必无法阻挡。只要我们控制了韩国,就可以把二周(东周与西周)掌控在手心,周天子穷途末路时,必定要献出国家宝藏、象征权力的九鼎。到时我们占据了九鼎,又可以得到周室所藏的全国地图、户籍资料,挟天子而号令天下,天下诸侯,谁敢不听从呢?这才是王者的事业呀!至于蜀国,那不过是西部偏远的国度,又是戎狄这样的蛮夷之地,就算兴师动众去攻打,也不可能赢得什么功名,得到那片荒凉的土地,也不能带来什么好处。我听说争功名就得在朝廷争,争利益就得在市井,现在明摆着周室、韩国的地盘不去争,而去争蛮夷之地,这真的不是王者所做的事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