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天下:战国全史-齐国的没落(5)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种话,李兑喜欢听,有利可图嘛。苏代继续说:“如今韩、魏、齐三国互相猜疑,如果您在这个时候不坚持五国同盟条约,单独与秦国媾和,那么五国同盟必然大乱。我想提醒您的是,秦国与齐国并非不可能联合,倘若秦、齐联合,那么夹在这两个大国之间的赵国处境最不利了。另外,要是同盟分裂了,诸国转而事奉秦国,到时秦国便控制天下了。秦国一旦控制天下,将用什么手段来统治,这您也心知肚明的。所以我希望您能及早做打算。”

    这并非危言耸听。在两年前,秦昭王欲与齐湣王分称“西帝”及“东帝”时,就打算以两国之力,瓜分赵国。当时正是苏代阻止了齐湣王称帝,可以说间接帮了赵国,因此苏代的这一番话,李兑还是听得进去的。当然,苏代考虑的,主要是谋东家燕国的利益,而非他国。他之所以不愿意看到秦、齐联合瓜分赵国,那是因为赵国一旦沦陷,燕国势必就是齐国的下一猎物了。

    正是苏代的出马,让李兑悬崖勒马,中止与秦国的交易。东方合纵同盟勉强维持下来,这样,齐湣王便有了与秦昭王讨价还价的底气。

    齐国伐宋的困难,并不在于宋国有多强大,以齐国的军事力量,要消灭宋国并非难事,困难的是如何排除强国的干涉。

    秦国反对齐国伐宋的立场是旗帜鲜明的。为了与秦国妥协,齐湣王一连派了三名说客入秦,游说秦昭王。这三人分别是苏代、宋郭、冷向。

    冷向对秦昭王说:“我想让齐王事奉秦国,以换取秦国对伐宋战争的支持。宋国一旦被齐国所灭,魏国势必就要危险了,到时大王您唾手可得魏国的安邑城(注:安邑城何时被魏国收复,史料不详,估计是孟尝君伐秦时,魏国乘机收复安邑)。只要秦国与齐国结盟,燕国、赵国必因恐惧而割让土地以讨好大王。这样一来,齐国到时也要唯大王马首是瞻了。如此说来,齐国伐宋,对大王并没有坏处,大王为什么要反对呢?”

    秦昭王怒气冲冲地说:“我爱宋国,就像我爱新城与阳晋。韩聂(时任齐国宰相)跟我是朋友,却要攻打我爱的宋国,这是什么道理?”在这里,秦昭王表明了自己想独吞宋国的野心。他说爱宋国,这里“爱”的意思可不是我们寻常理解的那种挚爱之情,而是想占为己有的爱欲,是欲望与野心。这就像秦国把韩国新城、魏国阳晋占为己有的那种所谓的“爱”。

    苏代回答道:“韩聂要攻打宋国,这也是为大王考虑的。齐国本来就很强大,要是吞并了宋国,那楚国与魏国一定会害怕。楚、魏两国为了自保,只能投靠秦国。大王可以不动用一兵一卒就可以令魏国割让安邑,这就是韩聂送给您的礼物。”

    综合冷向与苏代两人的看法,只要齐国灭了宋国,赵、燕、楚、魏这四个国家都得投靠秦国,那秦国的势力不是更盛了吗?当然了,这只是一种外交上的措辞,要是齐国强大了,那赵、燕、魏、楚为什么非得投靠秦国呢,直接投靠齐国不就行了吗?从某种程度上说,战国纵横家有点类似现代的营销人士,在向对方兜售自己的观点时,强调这样做完全是让他们受益的,或者说,这是双赢的选择。

    秦昭王也不是傻瓜,哪能那么容易被忽悠呢?他问了苏代一个敏感的问题:“我对齐国政策感到捉摸不定,一会儿搞合纵,一会儿搞连衡,这怎么解释呢?”五国伐秦就是合纵,既然齐国奉行合纵战略,又背地里要与秦国连衡,不惜出卖魏国的利益。这种明里一套、暗里一套的做法,实在也谈不上光明正大。

    苏代答说:“每个国家都不会把自己的秘密泄露给齐国,因此齐国也不能不做两手准备。齐王心知肚明,倘若不与秦国连衡,就算灭了宋国,宋地也不会安定的。如今中原诸国的游说之士,竭尽全力要离间秦国与齐国的关系。西入秦国者,没有一个人说齐国的好话;东入齐国者,没有一个人说秦国的好话。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不愿意看到秦、齐两国结盟,要是三晋与楚国联合,就必定会进攻秦国与齐国;倘若秦国与齐国联合,就同样会图谋三晋与楚国。大王应该按照这个思路来考虑问题。”苏代暗示齐国与赵、魏、韩、楚四国有不可弥合的矛盾,与四国合纵,仅是摆摆样子,与秦国联合,才是最有利的选择。

    这段时期的诸国外交,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乱”。我把这个脉络简单疏理如下:燕国想复仇,怂恿齐国攻宋;魏国想捷足先登,就联合赵国攻宋;为了摆平赵国,齐国贿赂李兑;为破坏齐、赵联合,秦对赵施压;为抵制秦国的施压,东方五国合纵伐秦;伐秦无功,赵国想出卖魏国捞到好处;魏国得悉赵国阴谋,遂转而投靠齐国;齐国为了换取秦对伐宋的支持,又不惜要出卖魏国。

    你说这时局,到底乱不乱呢?对秦昭王来说,只要东方五国合纵联盟尚存,秦国想要阻止齐国攻宋,也是不太可能。

    但是,秦国可以搞小动作,挑拨东方诸国的关系。秦昭王对宋郭说:“东方六国都想打败宋国,瓜分宋国的地盘。可是只有齐、楚、魏三个国家与宋国相接壤,能与齐国争利的,只有魏国与楚国。我听说楚国早就想攻打魏国,希望齐国不要干涉阻止,这样就可以独享攻宋之利了。宋王像夏桀一样残暴,像这样的国家,就是欺辱它也不算逆天行事,消灭它也不算结仇。所以我希望齐国不要跟宋国讲和,要不断地进攻,直到把它灭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秦昭王对齐国伐宋的态度突然发生大转变。显然这背后是有高人指点。既然秦国无力阻止齐国伐宋,那倒不如爽快支持。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先把宋国这块肥肉扔给齐国,齐国吃肥了,自然会引起诸侯们的眼红,到时秦国再出手,那岂不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吗?

    就这样,在伐宋之前,齐国把其他诸侯都搞定了。对齐湣王来说,他肯定认为是一场十分出色的外交攻势。他不禁有几分飘飘然了,只要诸侯们都袖手旁观,那么齐国灭宋只是一桩轻而易举的事情。在秦灭巴蜀、赵灭中山后,应该轮到齐国有所表现了吧。齐湣王在那一刻,仿若觉得自己是一位伟大的君王,他的事业必将超出齐威王与齐宣王,一个庞大帝国的版图已经若隐若浮了。可是,殊不知伐宋之战,不仅成为齐湣王走向衰亡的开始,齐国还因此差点亡国了。为什么结局会这么惨淡呢?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齐国伐宋的故事。

    四灭宋始末(下)

    宋国成为众矢之的,并非偶然。我们先来了解下宋国的一些情况。宋国的历史非常悠久,是殷商的延续。当初周武王推翻商纣的统治后,把纣王的庶兄微子封于商丘,国号为“宋”。宋国是殷商文化的继承者,在当时天下诸侯中,文明程度最高的,便是宋国与鲁国。墨家鼻祖墨子,道家巨子庄子,名家宗师惠施等人,都是宋国人。在群雄混战之下的战国时代,宋国能生存下来并维持一个中等诸侯的地位,实属不易。

    宋国的国力并不弱,号称“五千乘之劲宋”。在《孟子》一书中,把宋国列为九个最重要的国家之一,这九个国家包括七雄、宋及中山。正是因为宋国有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在公元前298年时,赵国实施“结秦连宋”的战略,秦、赵、宋三国组成同盟。

    根据《史记》所记,这时候的宋国竟然武功赫赫:“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取二城。”这些记载十分令人怀疑。因为在齐、楚、魏三国史料中,都找不到证据支持这种说法。即便如此,宋国在军事上也仍然取得过不小的成就,约在公元前298年到公元前296年之间,宋国灭了滕国(从钱穆说)。宋康王,又称为宋王偃,他统治宋国的时间约半个世纪。关于宋王偃,无论是《史记》还是《战国策》,都是一边倒地认为他是一位暴君。

    《吕氏春秋》记有这样一则故事。宋康王立了一根木桩,做成天帝模样,并在上面挂了一个皮囊,皮囊里盛满鲜血。然后这位暴君便把天帝当作箭靶子,用箭射中皮囊后,“天帝”的血洒满一地,底下一群拍马屁的人便拍手称好道:“大王的贤明实在是超过了商汤与周武王。汤、武只能战胜人,而您则打败了天,您的贤明,没有任何人可以超过的。”这些马屁话把宋康王吹捧上天,他听了心花怒放,便设宴摆酒。这时室内有马屁精高呼“万岁”,随即其他人也纷纷呼“万岁”,而堂外之人也随声应和。这样,“万岁”的呼声,从酒席上一直传遍整个宋国都城。整个国都之内,没有人敢不呼“万岁”。

    可是在《孟子》一书中,我们却看到不同的说法。孟子的学生万章问道:“宋,小国也,今将行王政,齐楚恶而伐之,则如之何?”孟子说了一大通后,总结了一句:“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齐楚虽大,何畏焉?”宋国大夫戴盈之曾告诉孟子,宋国打算恢复古代的十一税,减轻百姓的税赋,同时废除关卡、集市的商品税(以上见《孟子》之《滕文公下》)。

    孟子与宋康王是同一时代人。孟子于公元前289年去世,而宋康王死于公元前286年,仅相距三年。以孟子一书来推断,宋康王倒是一个想行仁政的君王。按理说,孟子的说法无疑可信度要更高。以孟子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性格,倘若宋康王真的是射天笞地的暴君,或者是桀宋,那么他早就要破口大骂,口诛笔伐了。

    对此,史学家钱穆的看法是:“《国策》记其射天笞地,《世家》书其淫于酒色,并皆谓之桀宋,与孟子、万章之言迥别。盖出于一时忌嫉之口,非信史也。”这个看法,值得商榷。宋康王是一位在位时间很长的君主,前后约有半个世纪。这么长的时间,足以使一个人在前后表现判若两人。孟子虽然与宋康王去世时间相近,但他的书不当是作于晚年,故而书中所记的宋康王,非晚年的宋康王。《战国策》虽然舛误颇多,但对宋康王的残暴却是众口一词。

    《吕氏春秋》成书于公元前239年,距宋康王死47年,并不久远,况且当年吕不韦悬千金以赏指正其谬者,若宋康王果不残暴,怎么不见七旬长者前来领赏呢?

    因此只能说,宋康王早年确实是想施行仁政,可是到了晚年,变得暴戾无度。这种前后判若两人的事例是很多的,最典型的人如王莽,早年像一位谦恭的圣人,后期则成为暴君。

    其实在《吕氏春秋》一书中,就可以看出宋康王由仁而暴的轨迹。譬如书中记了这么个故事:有一次,宋康王问他的宰相唐鞅:“寡人杀了那么多人,可是诸位大臣却不畏惧我,这是什么原因?”唐鞅答说:“因为大王所杀的人,都是不好的人。只加罪于坏人,好人自然就不畏惧您了。大王如果想让每个人都害怕您,那就不管他们是好的还是坏的,时不时就加罪给他们,那么大家自然就会惧怕您了。”宋康王听了大喜。给他提出这个馊主义的唐鞅,不久就被宋康王扣了个罪名杀了,看来这个宋康王真是虚心地听取了他的建议,并拿他来杀鸡骇猴。不管好人坏人,时不时杀几个,果然宋国人个个提心吊胆。也正因为这样,一旦听到“万岁”的呼声,谁敢不随声附和呢?从这个故事中,也可以看出,宋康王原本也不是屠戮无辜,但是渐渐就走上了“桀宋”之路了。

    《战国策》中也记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有些怪诞。据说在宋国都城的一处城墙拐角处,有一只麻雀居然生了一只小雏鹰。这有些匪夷所思,估计是有好事者把一只小雏鹰放在雀巢中,可是太史的占卜结果却是:“小鸟居然生出一只大鸟,这是反弱为强的象征,宋国一定能雄霸天下。”宋康王十分迷信,便狂妄自大,出兵灭了滕国,并且进攻薛国。在取得一连串的胜利后,宋康王更加坚信自己是天下霸主了,狂妄到“射天笞地、斩社稷而焚灭之”的地步,并称自己要“用威力来服慑天下鬼神。”

    其实不论宋康王是不是一位暴君,宋国都很难逃脱灭亡的命运。因为对东方诸侯来说,宋国就是一块香喷喷的肥肉。宋国的面积与中山国略相当,中山国已经遭到亡国的命运,宋国也只能是群雄的盘中餐。

    宋国与齐国、魏国、楚国接壤,这三个邻国都虎视眈眈。齐国在与秦国的对峙中已落入下风,特别是土地面积不及秦国。齐湣王要扩张土地,要么向北攻伐燕国,要么向南攻伐宋国。对齐国来说,向北攻伐燕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为燕国僻处北地,唯有赵国可与之争利。可是伐燕有前车之鉴,以齐宣王之雄才,占领燕国三年后,在诸侯们的干涉下灰溜溜地卷铺走人,可见这是烫手的山芋。伐燕风险很大,那么伐宋便成为不二的选择。

    齐国伐宋的阻碍主要是各诸侯国的干涉。在苏代的穿针引线下,齐国明与东方诸国合纵,暗与秦国连衡,从外交上清除了伐宋的障碍。到这个时候,木已成舟,水到渠成。

    究竟有几个国家参与了灭宋战争呢?史料中说法有矛盾之处。据《史记》所载:“齐湣王与魏、楚伐宋。”《战国策》在不同地方提到赵国、燕国、魏国都有出兵参与伐宋。可是同样在《战国策》中,还提到宋国曾经请楚国出兵相助,以此来看,楚国不太可能参与伐宋之战。司马迁之所以弄错了,是因为在宋国灭亡后,楚国参与瓜分宋国,但它实际上并未参战。

    从上面分析来看,五国合纵同盟中,至少有四个国家参与伐宋之战,分别是齐国、魏国、赵国、燕国,但伐宋的主力,很明显就是齐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