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天下:战国全史-秦灭六国(6)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李信放弃继续东进,打算与蒙武会师,军队必须休整,才能恢复战斗力。可是他低估了楚国的能力。楚国大将项燕虽然屡战屡败,但他还是一个比较高明的将领,他对付李信的办法,颇为类似19世纪俄国名将库图佐夫对付拿破仑的方法。面对秦国精锐兵团的进攻,项燕大步后退,甚至把鄢、郢这些重要城池也让给了秦军,以保全楚军的实力。果然,在千里跃进之后,李信开始露出疲态,已成强弩之末,被迫从新郢都撤兵,撤向城父与蒙武会合。

    项燕当机立断,下令楚军尾随其后,一路跟踪追击。项燕出身于将门之家,其家族在楚国历代为将,本来并不姓“项”,只是后来受封于“项”地,故而改氏为“项”。在项燕之前,在楚国史上,并没有哪个将领是姓“项”的,因此我怀疑,项氏应该是出自景氏或屈氏,这两大姓氏出的将领最多。

    楚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穷追三天三夜,这种战斗意志实在出乎李信的意料。秦军被拖垮了,只得设营筑垒以阻止楚军的反扑。然而,楚国士兵的爱国主义激情被点燃了,似乎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勇敢无畏的拓荒时代。秦军遭到迎头痛击,李信与蒙武的两处营垒全部被楚军攻入,秦军七名都尉被杀,士卒死伤无数。

    在战国历史上,秦、楚之间发生过多次战争,秦国向来胜多负少,而像这样的惨败,还从来没有过呢。李信、蒙武战败后,只能灰头土脸地撤回秦国去了,这场战争不仅未给李信带来光荣,反倒蒙受了耻辱。

    若以国家实力来看,此时的秦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强大,怎么反倒吃了大亏呢?这完全是轻敌惹的祸。灭韩破赵伐燕攻魏,这一连串的胜利,确实令秦王嬴政冲昏了头脑。只有王翦还保持清醒的头脑,他早就强调了,要征服楚国,非得动用六十万的兵力不可。务实的王翦被认为是保守、胆怯之辈,而夸夸其谈的李信最后非但没有赢得胜利,反倒威风扫地。这里我们说一个题外话,李信是汉代著名飞将军李广的祖先,而项燕则是反秦英雄、西楚霸王项羽的爷爷。我们能在李广、项羽身上,发现某些遗传的特性,譬如李广的冒险精神,颇为类似李信,两人都因勇猛而成为名将,但也因为鲁莽而失去胜利的机会。项羽在钜鹿之役中破釜沉舟的背水一战,就好比项燕的绝地反击,两个人下场竟然也类似,最后都是自杀而亡。

    更让李信觉得难堪的是,当他灰头土脸地回到秦国时,在另一条战线上,王翦的儿子王贲为老子争光,攻陷大梁城,完成了灭魏的伟业。

    灭魏之战,比伐楚之战的时间略晚。秦国在伐楚的同时,还能腾出手来攻打魏国,这也都是托了李信的福。李信只带走了二十万的军队,秦王嬴政完全有充足的本钱再发动一场战争。那么秦王为什么要把灭魏战争的指挥权交给王贲呢?

    一来是王贲是一名出色的将领。俗话说,虎父无犬子,王贲长年追随父亲王翦征战,在战场上得到学习与锻炼,加上他资质不错,很快成为秦军的一员虎将。在稍前对楚国发动的试探性进攻中,他连下十余城,威震天下。

    二来是秦王嬴政是有意顾全老将王翦的面子。正因为王氏父子兵权太重,一向对人不信任的秦王想提拔李信代替王翦,逼王翦退休,以此来削弱王氏父子在军队中的地位。既然王翦告退了,秦王为了表示对王家的器重,也把王贲提拔为伐魏总司令,成为独当一面的军区司令。

    与楚国相比,魏国已经是孱弱到了极点。伐魏之战,比起伐楚之战要轻松得多。这可视为秦王嬴政送给王翦父子的一份厚礼,但能不能灭掉魏国,还得看王贲的本事。

    魏国在魏安釐王及信陵君时代,曾有过短暂的复兴,甚至击败过秦国。然而在公元前243年时(秦王嬴政四年),魏安釐王与信陵君几乎同时去世,魏国的走势便一路向下,直至灭亡。魏安釐王死后一年(前242年),魏国便有二十座城池落入蒙骜手中,秦国置为东郡,魏国土地大为缩水。公元前238年时,秦国又一次大举进犯魏国,秦国大将杨端和接连攻下垣、蒲阳、衍氏诸城,进逼魏都大梁城,魏国只得再割地投降。

    一次次的割地,让魏国这个战国初期最强大的诸侯,在战国末期如同一只死猫,其国土仅仅剩下大梁城及周边一些地方而已。

    此前大梁城曾多次遭到秦军的进攻,但从未被攻陷过。该城的的防御工事堪称杰作,城墙厚实,高十仞。十仞是多高呢?战国时一仞为八尺,一尺约为现在的二十三厘米,十仞约相当于十八点五米,约相当于六层楼高。现在中国保存最完整的西安古城墙,高度也不过十二米,只有战国时大梁城的三分之二。

    秦军的进攻确实被高大的城墙阻挡了,魏国军队为最后的生存而战,战斗一度陷入僵持之中。王贲并没有不计代价地强攻,而是祭出水淹战术。说到以水淹城,这还是晋国人首创的呢,当年知瑶决河水淹晋阳城,开创了这一全新的战法。现在秦军却把这种战术用来对付魏国人了,黄河、大沟水的大堤被决开,奔腾的河水灌入大梁城内。魏国人在最后的抵抗中,表现得相当英勇,他们坚持了整整三个月。

    三个月后,被水长期浸泡的城墙轰然崩塌了一角,秦军涌入城内,魏军再也无力抵抗了。王贲占领了魏国王宫,俘虏并处死了魏王假。可是魏王假的小儿子却失踪了,下落不明。

    不斩草除根,秦王嬴政心里不痛快。很快,一道旨令下达到了魏国:“有捕获魏公子者,赏金千斤;敢于藏匿者,诛九族。”尽管魏国公子只是个孩子,但只要他活着,就可能是反秦的一面旗帜,所以他非死不可。赏悬令张贴在城墙上,有人看到了,跑去跟魏公子的乳娘说:“发财的机会来了。您听说了吗?只要举报公子的下落,就可以得到一大笔赏钱呢。您是公子的乳娘,一定知道他躲在哪了。”

    这位乳母鄙夷地望了他一眼,答道:“我不晓得公子躲在哪里,就算知道,我也不会说,大不了就是一死罢了。我为人家养育孩子,要是不能保守秘密,那就是怕死,就是背叛。我听说忠诚的人是不会背叛的,勇敢的人是不会怕死的。既然我把孩子喂养大,是要给他生命,而不是要夺他生命。我不能自己苟且偷生,而让公子一个人死。”

    其实乳母知道公子藏在哪儿。她偷偷地带着公子,逃到荒无人烟的沼泽地。可是后来他们还是被出卖掉了,出卖掉他们的人,是前魏国大臣,如今他们为保住自己的性命,不惜出卖少主。很快,秦军追到沼泽地,包围了公子及乳母住的小茅屋,往里面放箭。乳母奋不顾身地用身体挡住小公子,身中十二箭而死。当然,小公子也没能躲过噩运,他同样被射成刺猬状,并被割下头颅,到秦王那里交差了。

    世人都想生而富贵,却不知生于没落时代的贵族公子,下场却比常人还要可怜,回想一下荀子所说的“疠人怜王”的故事,难道不是事实吗?这就叫命运无常。

    魏国灭亡了。秦灭六国,是从灭三晋开始的。韩、赵、魏都是从晋国分裂出来的,晋国分裂之前,是天下最强大的国家,秦国在强晋的压制之下,根本无法向东跨出一步。晋国的分裂给了秦国向东发展的机会,并为秦国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分裂后的三晋,虽然各自也有过辉煌时代,但是毕竟力量分散了,而且三国缠斗不休,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终于让秦国有机可乘,并最终将这三个诸侯逐一击破。

    继王翦灭赵后,王贲又灭了魏国。王氏父子在秦国军界的地位,谁可撼动?秦王嬴政不得不承认,他是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本想让李信取代王翦,削弱王氏的势力,岂料李信如此不争气,竟然大败而归。惨痛的失败终于令秦王嬴政清醒了。

    看来姜还是老的辣,事实证明王翦是对的,得请老将出山。秦王嬴政虽是个喜怒无常的人,但他不是那种刚愎自用、死不认错的人。为了请王翦出山,他放下君主的架子,亲自前往频阳拜访老将军,一见面便说道:“寡人没有听将军的话,李信果然被打败了,令秦军蒙受耻辱。如今楚军乘胜收复失地,向西逼近秦国的边界了。将军您虽然有病在身,可是难道忍心抛弃寡人吗?”

    王翦欠了欠身体,对秦王说:“老夫病得厉害,恐怕是没法带兵了。”看来王翦是在找借口,不愿意出山。为什么呢?他不仅有非凡的军事才华,对政治也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在君主眼中,将领不过就是一个工具罢了。需要用的时候,君主甚至会卑躬屈膝来讨好;不需要用的时候,他就把会你视为潜在的敌人。秦国的白起是什么下场,赵国的李牧是什么下场,这两位旷世名将都不得好死;就算廉颇下场比上述两人好一点,也只能客死他乡。如今王翦灭了赵国、征服了大半个燕国,他的儿子王贲灭了魏国,父子俩就是秦国军界的顶梁柱,可谓是“功高震主”啊。更重要的是,秦王对他早有戒心了。秦王让李信去攻打楚国,未必就是认定王翦“老矣”、“怯矣”,而是不想让王氏父子独霸军界。王翦对此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卸去所有军权,裸退回乡,一点也不贪恋权力,宁可过闲云野鹤的生活,避免掉到政治的旋涡里。这是一个聪明人的智慧之处。

    可是王翦不能置身事外,秦王一统天下的伟业还未完成呢。霸道的秦王嬴政没有给王翦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他以命令的口吻说道:“这件事我决定了,你不必多说了。”避是避不开的,王翦便提出要求:“如果一定要用老臣伐楚,非得要六十万人不可。”这回秦王嬴政爽快地答应了:“行,就听将军的。”

    秦王没有食言,拨出六十万大军给王翦。王翦并不担心伐楚的事情,有这支军队,他志在必得,可是他却担心另一件事。如今秦国一半以上的兵力,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多疑的秦王能放心吗?万一有人进谗,秦王能顶得住谣言吗?王翦可不想成为第二个李牧,他必须想个办法,打消秦王的疑心。

    临出征时,秦王亲自为王翦饯行,送至霸上。这时王翦突然提出一个特别的请求:“臣有个不情之请,臣看中了一些良田大宅,希望大王能赏赐给我。”

    秦王一听,不禁哑然失笑,说道:“将军您快上路吧,难不成你还怕贫穷吗?”王翦一脸正经地答道:“我怕是没机会封侯了,现在趁大王还能信任我,先讨些田宅,留给儿孙作为产业。”听到这里,秦王嬴政哈哈大笑,他心里想: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都打起自家的小算盘了。我秦王再吝啬,也不差赏你几块地吧。想到这里,他都懒得理会王翦了,打发他上路了。岂料王翦偏偏煞有其事的样子,从出咸阳到武关,一路上他竟然派出五批使者,去向秦王落实那几处田地的封赏事宜。王翦的一些部将看不下去了,他们觉得老将军以前不是这样的人啊,现在怎么斤斤计较呢?有人直言不讳地对总司令说:“将军这样做也太过分了。”

    王翦摇摇头说:“你们哪懂啊。秦王为人多疑,对谁也不信任。如今,秦国以举国之兵伐楚,国内空虚,精锐甲士都交给了我。我向秦王讨取田宅作为子孙的产业,这是表明我没有别的野心。倘若不这样做,岂不是让秦王猜疑我、提防我吗?”

    哎,老将军实在高明!诸将领听了之后,相当佩服王翦的远见。有人把王翦与白起、廉颇、李牧并列为战国后期四大名将,可是这四个人中,只有王翦的结局最好,这并非是秦王嬴政有慈悲之心,而是王翦善于保全自己。

    五天下归一(下)

    秦军又杀来了——对楚国人来说,这显然不是好消息。这次来的不是二十万人,而是六十万人。如果这些人排成一队行军,每一米的间隔站三个人,队伍将有两百公里那么长。光是这么多的侵略者,就足以令人心惊胆战了,更何况这是天底下最强大的一支军队。

    有六十万大军在手,王翦底气十足,可是他并没有像李信那样大踏步向前冲,而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楚国人显然比较谨慎,他们宁可先后撤,再寻找机会与秦军决战。就这样,秦军推进到了平舆一线,楚国的抵抗力量也不断加强。

    无论是楚王负刍或是大将项燕,心里都十分清楚,秦国以倾国之兵来犯,志在灭楚。楚国也不可能再保存实力了,必须动员举国的兵力,与秦军决一死战。这一战,将直接关系到楚国的生死存亡。

    为了与王翦兵团对峙,楚国几乎把全国武装都调往前线。按楚军统帅部的估计,秦国兵团六十万人,这对补给可是巨大的考验,因此王翦势必要速战速决。可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王翦只守不攻,他构筑起漫长的壁垒,坚守不出。楚国人前来叫阵,王翦不理不睬,不肯迎战。秦军不打仗,都在干什么呢?王翦传令,让士兵们轮流休整,伙食供应不错,每天都可以洗澡,保证精力旺盛,士气高昂。不仅如此,老将军时常到各军营中视察,安抚士卒,跟士兵们一起吃饭。看来秦军的粮食供应根本不成困难,秦国的关中、巴蜀都是重要产粮区,王翦在出发前,想必已经准备了充实的粮食。

    楚军本来士气旺盛,可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他们摩拳擦掌,摆开架式,可是人家根本就不来迎战。既然秦军不出战,我放马杀过去不就得了?但秦军已构筑高垒深堑,以逸待劳,据险而守,占据地形优势,一夫当关,百夫莫敌。楚军若进攻这些壁垒,代价太大。

    要打架没人奉陪,要进攻又怕代价高昂,这种矛盾的心理,令楚国军方高层摇摆不定。进攻、防守、撤退三者必须选择一个,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仗怎么打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