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天下:战国全史-秦灭六国(5)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桩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刺杀案,最终很遗憾地以失败而告终。其实刺秦的整个谋划都相当出色,几乎滴水不漏。在这个计划推行过程中,田光死了,樊於期死了,从一开始,就注定会有许多人为此而死,而目的只有一个:刺秦。但很可惜,计划没能成功,临门关键一脚欠佳。后来许多人把荆轲刺秦的失败,归结为武艺不精。比如陶渊明在《咏荆轲》一诗中写道:“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司马迁在《史记》中完整地再现了荆轲刺秦王的场面,这个记载可信度是相当高的。在写荆轲的传记时,司马迁拜访过两个先生,一个名叫公孙季功,一个名叫董生,这两人都是秦宫廷御医夏无且的好朋友。在荆轲刺秦的整个过程中,夏无且就是见证人,而且他还用药囊袭击荆轲,后来他把整个事件的细节都说给两位好友听,而这两人在年老时,又说给了司马迁听。

    从荆轲刺秦王的过程可以看出,秦王竟然毫发无损,只是衣袖被撕去了一角。好,就算荆轲想生擒秦王,也没有看出他拳脚的功夫,既没降龙十八掌,连扫膛腿也没看到。作为一名刺客,这功夫有点蹩脚。等到秦王亮出宝剑后,也没看他展出空手入白刃的功夫,反而没两招就被秦王刺伤了大腿。因此可以断定,刺秦的失败,在于荆轲武艺欠佳。

    当然,我们必须说,荆轲所展示的勇气与胆量,是无与伦比的。但他终究不是一个完人,他的问题出在哪里呢?他过于骄傲与自负,甚至有点目中无人。他喜欢武术,对自己的功夫颇为自得,为此还特地前去拜访武学名家盖聂、鲁句践,但似乎只是嘴巴上交流,而且可能在口头上挑衅两位名家,搞得不欢而散。

    荆轲刺秦的壮举传到鲁句践耳中时,他私下感慨说:“唉,可惜啊,荆轲对剑术还是不够精通。以前他来拜访我时,我曾经呵斥过他,他就一直以为我跟他不是同路人。今天他竟然能有如此壮举,看来我对他的了解也是不够的。”

    作为与荆轲同时代的武学大师鲁句践,他的评价也证明了一点:荆轲的剑术确实很一般,这也是他最后功败垂成的原因所在。

    在中国历史上,荆轲是最著名的一位刺客,在之后两千多年的时间里,荆轲的大名,屡屡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中。对他的评价,有褒有贬,多数人是称道他的勇气,他的侠肝义胆;但也有人认为他其实是被捧高的人物,刺秦只是无意义的冒险,而且刺杀秦王时表现不佳。不管大家怎么看他,怎么评价他,发生过的事情终究是发生了,也没有改变的可能。从事件上说,荆轲刺秦王,没能改写历史;但从文化的意义上说,他把中国的刺客文化推向高峰,也让后人领略到战国时代视死如归的无畏气概,领略到先秦时代武士身上的血性。在专制的时代里,荆轲或许还具备了更多的意义,他示范了一种对付暴君的办法:一把匕首与一颗无畏的心,就像孟子所说的,“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

    燕太子丹把希望都寄托在荆轲身上,可是没想到,离成功就只差那么一点点。他就是一个狂热的赌徒一样,豪掷千金后,才愕然发现已经没本了。为了刺杀秦王,他赔光了老本,却一无所获。不仅一无所获,暴跳如雷的秦王已经把枪口对准燕国,对准燕太子丹,他要让燕国为刺杀行动付出最为惨重的代价。

    此时韩、赵已亡,燕、魏、楚、齐四国岌岌可危,秦国的战车隆隆向东,要将所有一切障碍碾得粉碎。

    四天下归一(上)

    燕太子丹比谁心里更清楚,战争无可避免了。在那段日子里,他日夜向上天祈祷,祈祷刺杀行动大获成功,他每天都想象着秦王被刺死的场景,可那是真实的吗?不。当准确无误的消息传来时,他呆若木鸡,两眼暗淡无光,一连几天把自己关在房里,突然憔悴了好多。

    秦王嬴政当然知道谁是背后的主使者,童年时代的小玩伴、好朋友,竟然要把自己送往鬼门关。“就凭太子丹,能杀得了我么?”秦王嬴政一声冷笑,既然是生死决战,那么在一方人头还没落地之前,游戏就不会结束。

    此时王翦的秦军已驻扎在燕国南部边界线附近,秦王嬴政已经发出指令,要求王翦、辛胜等将领,立即率领大军向东挺进,进攻燕国。

    对燕国来说,唯一的机会,是与代国兵团联合抗秦,把秦军阻止于易水以西。这一战,燕、代最精锐的部队全部出动,可是要与王翦的数十万秦军对抗,仍然显得捉襟见肘。联军被打得大败,代王赵嘉只向带着残兵败将北逃,与秦军打起游击战。而燕国兵团渡过易水,向东撤退。

    冬去春来,转眼间又是新的一年。

    公元前226年(秦王嬴政二十一年,燕王喜二十九年),春暖花开,王翦开始向燕国都城蓟城挺进。老迈的燕王已经不想过问政事了,他把首都蓟城的防卫交给太子丹,自己带着一支军队,匆匆退往辽东。弱小的燕兵岂是秦军的对手?屡战屡败后,蓟都城内,士气涣散。在王翦的猛攻下,蓟都终于沦陷。城破之前,太子丹带着残兵剩将向东北撤去,打算去辽东与父亲会合。

    秦军大将王翦派副将李信前去追击太子丹。李信是秦军的后起之秀,少壮派军人的代表,他在破赵伐燕之战中,都有上佳的表现。李信为人坚强果敢,他只率领区区数千名骑兵,深入追击,多次击破燕军,一直追击到衍水。当时燕国内部许多人都认为,这都是太子丹惹来的祸。燕国在历史上与秦国并无瓜葛,倘若不是太子丹策划刺杀秦王,何以遭到秦国如此强烈的报复呢?面对群臣的诘难,燕王喜已是狼狈不堪,而在这个时候,代王赵嘉的一封来信,就像一颗地雷一样,最终把太子丹炸飞了。

    在写给燕王的信中,代王赵嘉说:“秦军之所以苦苦相逼,是因为秦王非要得到太子丹不可。如果大王献上太子丹的脑袋给秦王,燕国就可以保得住。”

    在臣下及盟友的巨大压力下,燕王挥泪下命令,派人前往太子丹营中,杀死太子丹,斩下头颅,交给秦将李信。

    太子丹的首级传到秦国后,秦王嬴政终于解了一口怒气,也不再对燕、代兵团穷追猛打了。在秦王看来,燕、代两国,只不过苟延残喘罢了,根本不能构成任何威胁。现在韩、赵已灭,燕、代、魏都被打残了,齐国也没有什么实力,唯一还要花费血本摆平的,只剩下楚国了。

    在王翦、李信发动伐燕之役的同时,秦王嬴政也对楚国发起试探性的进攻,王翦的儿子王贲挥师入楚,连克十余城。

    王贲的胜利,让秦王嬴政确信,秦国已经具备足够的实力吞下楚国了。秦王把王翦、李信二人从燕、代前线召回国内,商量发动灭楚之战的事宜。

    秦王先问李信:“我打算要进攻楚国,你估算一下,大概需要动用多少兵力?”请注意这个细节。王翦的军职比李信要高,是伐赵、伐燕兵团的总司令,是秦国军界的一号人物。按道理来说,秦王要征询意见,理应先问王翦才对,怎么他会先问李信呢?这里明显可以看到,王翦失宠了,而李信正春风得意呢。

    说实话,王翦虽然是常胜将军,可是他的指挥风格,秦王嬴政并不欣赏,看起来很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惊人之举。李信则是处处体现其果敢、冒险的精神,还是杀死太子丹的第一功臣,这些都让秦王嬴政对他刮目相看。

    面对秦王的问题,李信心里琢磨了一下,回答说:“只要二十万人就够了。”秦王又转头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要六十万人不可。”六十万!秦王对这个数字可不满意哪,他摇摇头说:“王将军老矣,怎么变得这么胆怯呢?还是李将军果敢壮勇。就听李将军的建议吧。”王翦从军以来,身经百战,对各国的军事实力了若指掌。要对付楚国这样的庞然大物,没有五六十万的军队,怎么吃得下去呢?那么李信凭什么认为二十万人就可以吃掉楚国呢?因为有先例可循。半个世纪以前白起便以区区数万之众击破郢都,大破楚国。李信心里盘算,白起破楚,所用之兵不超过十万人,我用二十万人,已经是绰绰有余了。秦王嬴政想必也是抱着同样的想法。

    那王翦为什么非要用六十万人呢?首先,楚国已经有半个世纪没有遭遇外来入侵,社会比较稳定的,军队数量庞大,即便没有鼎盛时期的百万大军,至少六七十万是有的;其次,楚国地域辽阔,河流多,秦军深入作战,战线势必拉得很长,兵力会被分散掉;其三,白起能做到的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秦国数百年历史,也就只有这么一位天才将领。

    显然,王翦意识到自己在军队中的地位已经动摇了,既然如此,索性急流勇退吧。他向秦王提出,自己征战多年,疾病缠身,请求回老家养病。秦王没有异议,当即批准。不久后,李信被任命为伐楚远征军总司令,蒙武(名将蒙骜的儿子)为副司令,领兵二十万,杀向楚国。

    伐楚之战充满戏剧性。我们先来看看楚国的现状,这个土地辽阔、兵力众多的南方大国,何以在李信眼中不堪一击呢?

    原因在于楚国的内政太混乱了。前文说过,楚国曾有一个小小的复兴,那是在楚考烈王与春申君执政的时期。春申君娶了李园的妹妹,把她肚子弄大了后,送进宫里。李小妹生了一个儿子,被楚考烈王立为太子,这个太子,其实是春申君的亲骨肉。为了永远隐藏秘密,李园在楚考烈王去世后,发动政变,杀死春申君,立太子为王(楚幽王),自己大权独揽。

    楚考烈王死时,被立为王后的李小妹肚子里又怀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的父亲究竟是不是楚考烈王,也没人说得清。楚考烈王一直未能生育,李园的妹妹却能怀孕,这件事让人有点生疑。只是当时李园仗着是楚幽王的大舅子身份,独断专行,却也没有人敢去说这件事。

    楚幽王是个短命君主,当了十年的国王就死了,这时也只是十几岁的孩子。权臣李园把楚幽王的弟弟扶上王位,是为楚哀王,自己继续躲在幕后操纵一切。但是李园没有想到,此时一股反对势力正在兴起。

    反对派的头目是公子负刍。据《史记?楚世家》记载,公子负刍是楚哀王的庶兄,也就是楚考烈王的庶子。可是楚考烈王一直未能生育,怎么突然冒出那么多个儿子呢?这确实很令人生疑,看来太史公的记载有点自相矛盾。《列女传》中有另一种说法,公子负刍根本不是楚考烈王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也就是说,公子负刍是楚哀王的叔叔,而不是庶兄。这种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当时楚国国内就有很多流言了,称楚幽王、楚哀王这两兄弟,统统不是楚考烈王的儿子,他们根本没有资格成为楚国的统治者。如果楚考烈王没有儿子,王位应该由他的弟弟负刍来继承。楚幽王死后,李园立楚哀王,这无疑激怒了反对派,他们决心铤而走险,发动政变。

    公元前228年,楚国再度爆发政变。公子负刍的党羽袭击王宫,杀死楚哀王及其母亲李太后(即李园的妹妹),宣布公子负刍为楚王。新的楚国政府对李园集团进行大清洗,李氏家族遭到灭顶之灾。李园这个来自赵国的政治投机客,最后以悲惨的命运收场。

    从春申君被杀到李园被杀,短短的十年间,楚国两度爆发政变,两位最有势力的权臣都死于非命,连国王、太后都成牺牲品。由是可见,楚国国内政局太动荡了。政局的巨变,令楚国无法抓住难得的和平机会,大力提升军力以对抗强秦的威胁。也正因为如此,秦国君臣,普遍对楚国抱有轻视之心,认为打垮楚国只是轻而易举之事,而李信甚至狂妄地认为,只需要二十万人就可以搞定楚国了。

    战争初期,正如李信所预料的那样,在强大秦军的打击下,楚国人溃不成军。李信、蒙武以二十万众进攻楚国,一路横冲直撞,颇为得心应手,连战连胜。楚国毕竟很多年没有打过大战了,作战经验不如秦军丰富,军队上下患有“恐秦症”,一触即溃,可谓不堪一击。秦军兵分两路,李信进攻平舆,蒙武进攻寝丘,两路大军都大获全胜。李信乘胜又攻击鄢、郢,这位少壮派军人果然骁勇善战,把楚军打得落花流水。

    这里有一个细节要说一下。鄢、郢不是在半个世纪之前,就已经被白起攻陷了吗?怎么李信又攻楚军于鄢、郢呢?

    这里就必须说明,这里的鄢、郢,并不是当年被白起攻陷的那两城。楚考烈王二十二年时(前241年,即秦王嬴政六年),楚国把首都迁移到了寿春,并且把寿春改名为“郢”。因此,郢都的名称仍然在,但这是新郢都,而不是旧郢都。至于“鄢”,史书上没有细写,有人认为是颍川之鄢陵。李信进军鄢、郢,实际上就是夺取了楚国的首都寿春(新郢都)。

    攻占新郢都后,李信并没有继续向东挺进,而是“引兵而西”,干什么呢?要到城父去跟蒙武会师。

    李信不是勇将吗?怎么没“宜将剩勇追穷寇”呢?怎么没有发扬当初千里追击太子丹的英雄气概呢?他为什么不把楚国人一直赶到大海呢?

    因为他做不到。很显然,他的军队已经精疲力竭了。在新郢都以东,楚国还有大片的国土,还有数十万的军队。李信勇猛异常,但并不是傻瓜,倘若他一路向东,恐怕是要全军覆没了。在抵抗外来侵略上,领土辽阔的国家,有可以伸缩进退的空间,这是地理上的优势。现在李信恐怕有点后悔了,谁让他年轻气盛,在秦王面前说大话呢?二十万军队,在广阔无边且水网密布、沼泽丛生的楚国,实在不够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